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要积极的带领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质疑,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导”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我的教学谈谈粗浅的认识。
1、如何落实探究性学习教学
1.1自我质疑
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要质疑,首先必须发现问题,一开始便让学生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形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良好开端,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自我质疑,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自我质疑这一步骤,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2阅读课文
要发现问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在阅读的范围和深度上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般地,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通读”课文及其一切助读性文字,如提示、注释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学重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熟记于心,要在获得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并明确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再去钻研课文,直至把课文“读通”。
1.3发现问题
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课文比较浅易,学生感到无疑可设,提不出问题来。其实再浅的文章,只要深入进去,总能找出许多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激励学生深入地钻进去。这就要求教师预料在先,在备课时就要排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读通课文大意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重点,课堂上则要引导学生集中“攻坚”,为学生独立探索打通道路。
1.4表述问题
为了征得别人同自己一道探讨,求得问题的解决,须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教师在这里必须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可以通过说、写、纠、改等方法使之表述得当,语言规范。
2、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情境。因为此时此刻,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状态,思维极易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了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迷宫,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例如:一个小组在导学《猎人海力布》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海力布把自己打来的猎物都分给了乡亲们,说明他不贪财,可是他为什么又要龙王的宝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沸腾了,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他们在考试时,还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海力布没有变成石头,会怎么样呢?”(续写)。这道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真正实施“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用“架梯”导学,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引导潜力生学会学习
用“架梯”导学指的是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降低问题的坡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弄清楚。那种把结果和盘托给学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损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的。
训练过程中,要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比如阅读教学要重视通过变式训练来抓语言理解、积累、运用,引导学生不断向新思维广度发展。例如用“勤劳”造句,第一个学生说:“我的妈妈很勤劳。”紧接着造句的学生,往往只把主语“妈妈”改成“爸爸”、“奶奶”,如果不及时提醒,学生产生思维定势,训练效果就差。教师进行启发“谁能把妈妈怎么勤劳说给大家听听?于是学生会说:“我的妈妈很勤劳,下班回家还买菜烧饭。”“我的妈妈很勤劳,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句式基本相同,但内容有了变化,教师进一步引导:“谁能换一个说法,先说说妈妈怎样勤劳,然后再用上‘勤劳’。”学生在教师的再指导下,跟着作变式训练:“我的妈妈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很勤劳!”像这样的训练过程就做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训练过程中,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发展相结合,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
教师就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在布置作业时,还可设计“弹性作业”,不同层次学生有相应的作业要求,这样做到目标多元化,更是“面向全体”的体现。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保证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训练时间。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学生个体智能差异上。学生回答问题要经过“阅读-组织和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式-口头表达”这样三步。如果只让优等生回答,就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因而有必要在提问后适当延长时间。同理,在范读或朗读指导后,也增加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 .教育研究. 2002,(10).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 .教育研究. 1997,(9).
[3]闻贵国、王红飞.“有效生成”构筑活力课堂[J].教学月刊社·2005, (12).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导”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我的教学谈谈粗浅的认识。
1、如何落实探究性学习教学
1.1自我质疑
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要质疑,首先必须发现问题,一开始便让学生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形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良好开端,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自我质疑,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自我质疑这一步骤,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并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2阅读课文
要发现问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在阅读的范围和深度上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般地,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通读”课文及其一切助读性文字,如提示、注释等,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学重点”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熟记于心,要在获得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并明确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再去钻研课文,直至把课文“读通”。
1.3发现问题
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课文比较浅易,学生感到无疑可设,提不出问题来。其实再浅的文章,只要深入进去,总能找出许多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激励学生深入地钻进去。这就要求教师预料在先,在备课时就要排出可能直接影响学生读通课文大意的难点,指导学生把握重点,课堂上则要引导学生集中“攻坚”,为学生独立探索打通道路。
1.4表述问题
为了征得别人同自己一道探讨,求得问题的解决,须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教师在这里必须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培养学生准确表述的能力。可以通过说、写、纠、改等方法使之表述得当,语言规范。
2、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情境。因为此时此刻,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状态,思维极易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了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迷宫,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例如:一个小组在导学《猎人海力布》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海力布把自己打来的猎物都分给了乡亲们,说明他不贪财,可是他为什么又要龙王的宝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沸腾了,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他们在考试时,还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海力布没有变成石头,会怎么样呢?”(续写)。这道题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真正实施“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用“架梯”导学,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引导潜力生学会学习
用“架梯”导学指的是教师要积极、有效地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错,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降低问题的坡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弄清楚。那种把结果和盘托给学生的“好心”做法,是有损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的。
训练过程中,要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比如阅读教学要重视通过变式训练来抓语言理解、积累、运用,引导学生不断向新思维广度发展。例如用“勤劳”造句,第一个学生说:“我的妈妈很勤劳。”紧接着造句的学生,往往只把主语“妈妈”改成“爸爸”、“奶奶”,如果不及时提醒,学生产生思维定势,训练效果就差。教师进行启发“谁能把妈妈怎么勤劳说给大家听听?于是学生会说:“我的妈妈很勤劳,下班回家还买菜烧饭。”“我的妈妈很勤劳,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句式基本相同,但内容有了变化,教师进一步引导:“谁能换一个说法,先说说妈妈怎样勤劳,然后再用上‘勤劳’。”学生在教师的再指导下,跟着作变式训练:“我的妈妈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很勤劳!”像这样的训练过程就做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训练过程中,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发展相结合,比如理解课文,有着三个层次:第一层,表层性理解,就是知道课文说的“是什么”,回答问题只是复述课文中的内容;第二层,解释性理解,就是懂得课文内容中所隐含的“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能概括出课文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第三层,创造性理解。就是对课文有系统化的认识,并能根据课文举一反三,乃至发表自己的新见解。
教师就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在布置作业时,还可设计“弹性作业”,不同层次学生有相应的作业要求,这样做到目标多元化,更是“面向全体”的体现。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保证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训练时间。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学生个体智能差异上。学生回答问题要经过“阅读-组织和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式-口头表达”这样三步。如果只让优等生回答,就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因而有必要在提问后适当延长时间。同理,在范读或朗读指导后,也增加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 .教育研究. 2002,(10).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 .教育研究. 1997,(9).
[3]闻贵国、王红飞.“有效生成”构筑活力课堂[J].教学月刊社·200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