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代我国面临新的挑战,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优化,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高中生物教师应着手研究高效的教学方法,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将生物实验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论述高中生物课堂应如何高效结合生活化实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相关指导策略。
关键词 :高中 ;生活化教学 ;生物实验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出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价值观,能够直接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生物学科而言,对待生命的态度、生物思维、探究实际生活生物现象的能力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就是生物的学科素养,这种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生活中认识与生物有关的自然现象,更好地掌握生物教材知识内容。
一、加强生活现象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生命活动均与生物学科密切相关,但是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生活中生物现象的观察不够多,不能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无法将所学生物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少部分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之后,主动查阅资料并与同学交流。为改善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从生活中简单的、常见的现象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例如,在进行“激素的调节”教学内容之前,用人体在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实验在课堂上很难进行演示,故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查找与人体血糖实验相关视频,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验结果背后体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运动前后血糖浓度变化非常小”“这样的生理现象意义是什么”,组织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利用课前预习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由生物教师或者问题解决出色的学生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难点知识。
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许多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视而不见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反应大多温和,体现在宏观世界中的反应速率较慢,反应周期较长,学生很难坚持观察,也有许多生物现象在宏观世界只展现现象,而本质隐藏在微观世界中,非常不易观察,且生物课本上的内容体现形式较为单调,这时就需要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直观地将生物现象的诱因、过程、结果以及本质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下面举例子讲解如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例如在进行生长素实验时,要验证植物植株中生长素的作用,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玉米胚芽鞘进行实验,尽管这种实验材料相对而言生长速度较快,但是对高中学子而言,不可能有过多的课余时间去培育、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实验,并准备材料开始实验,由教师或者教师指定人员照顾玉米胚芽鞘,每日记录生长情况,然后最后使用多媒体工具向全体学生展现实验的记录、成果,并根据实验记录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能够短时间内对生长素实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细胞内观察 DNA和 RNA 分布”实验时,只靠教师的讲解过于抽象,不容易想象,一定需要实验,但此实验要求太高,教师不可能在学生面前将细胞膜切开,将细胞核拆开给学生观察。传统方式是构建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模型容易损坏,延误课堂进程,现在教师则可以从网上搜索相关视频,或者使用网上的模拟平台,在计算机上构建三维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 DNA 和 RNA 在细胞内的分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引导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经过一段时期的培养之后,学生学习过部分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发现问题能力和基本实验经验。生物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故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自主设计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每个环节,最后交流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物质输入和输出实验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咸菜的制作”,让学生根据生活现象,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植物细胞失水的因素”。为减少实验所需时间,教师可将学生分组,不同组使用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植物细胞对应的失水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总结实验成果,讨论实验结论。
高中生物實验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不可少,教师需要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充分发挥课堂的平台作用,研究生活化实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影响,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实践已经证明,将生物实验生活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高中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研究更有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
[1] 杨恩惠 .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1,(01):49-50.
[2] 牟轶臣 . 用生活化实验提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几点做法 [J]. 新智慧 ,2019,(33):3+12.
关键词 :高中 ;生活化教学 ;生物实验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出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价值观,能够直接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生物学科而言,对待生命的态度、生物思维、探究实际生活生物现象的能力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就是生物的学科素养,这种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生活中认识与生物有关的自然现象,更好地掌握生物教材知识内容。
一、加强生活现象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生命活动均与生物学科密切相关,但是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生活中生物现象的观察不够多,不能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无法将所学生物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少部分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之后,主动查阅资料并与同学交流。为改善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从生活中简单的、常见的现象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例如,在进行“激素的调节”教学内容之前,用人体在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实验在课堂上很难进行演示,故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查找与人体血糖实验相关视频,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验结果背后体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运动前后血糖浓度变化非常小”“这样的生理现象意义是什么”,组织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利用课前预习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由生物教师或者问题解决出色的学生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难点知识。
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许多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视而不见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反应大多温和,体现在宏观世界中的反应速率较慢,反应周期较长,学生很难坚持观察,也有许多生物现象在宏观世界只展现现象,而本质隐藏在微观世界中,非常不易观察,且生物课本上的内容体现形式较为单调,这时就需要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直观地将生物现象的诱因、过程、结果以及本质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下面举例子讲解如何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例如在进行生长素实验时,要验证植物植株中生长素的作用,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玉米胚芽鞘进行实验,尽管这种实验材料相对而言生长速度较快,但是对高中学子而言,不可能有过多的课余时间去培育、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实验,并准备材料开始实验,由教师或者教师指定人员照顾玉米胚芽鞘,每日记录生长情况,然后最后使用多媒体工具向全体学生展现实验的记录、成果,并根据实验记录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能够短时间内对生长素实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细胞内观察 DNA和 RNA 分布”实验时,只靠教师的讲解过于抽象,不容易想象,一定需要实验,但此实验要求太高,教师不可能在学生面前将细胞膜切开,将细胞核拆开给学生观察。传统方式是构建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模型容易损坏,延误课堂进程,现在教师则可以从网上搜索相关视频,或者使用网上的模拟平台,在计算机上构建三维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 DNA 和 RNA 在细胞内的分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引导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经过一段时期的培养之后,学生学习过部分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发现问题能力和基本实验经验。生物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故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自主设计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每个环节,最后交流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物质输入和输出实验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咸菜的制作”,让学生根据生活现象,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植物细胞失水的因素”。为减少实验所需时间,教师可将学生分组,不同组使用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植物细胞对应的失水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总结实验成果,讨论实验结论。
高中生物實验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不可少,教师需要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充分发挥课堂的平台作用,研究生活化实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影响,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实践已经证明,将生物实验生活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高中学生的学科素养,需要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研究更有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
[1] 杨恩惠 .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J]. 天天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1,(01):49-50.
[2] 牟轶臣 . 用生活化实验提升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几点做法 [J]. 新智慧 ,2019,(3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