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尼尔雪夫斯基曾经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意义深远的美学命题。马克思也指出:“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凭借教材,通过识字、阅读、欣赏图画、描述、作文及课外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使他们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
课堂教学是进行“美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应有意识地将课文中所蕴含的各种美传播给学生,形成一种情感与艺术的氛围,起到“美能导真”的作用,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知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达到这一目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情趣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愉悦是美,壮烈是美,让人振奋同样是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传授后必须适时地引导学生深挖教材,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挖掘教材内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它催人振奋,令人愉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美学内涵,去滋养学生。
1. 挖掘教材,让学生怀有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使学生富有同情心,懂得真、善、美。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通过朗读,掌握故事情节,进而开展讨论,体会人物品质。分析社会现象:小女孩小小年纪不去读书而去卖火柴,说明了什么?小女孩的死说明了什么?如果她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她会怎样?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冷酷性,从而为自己生活在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自豪,受到民族自豪感的美学浸润。
2. 品词析句,使学生受到美感教育。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词义变化多端,不乏诗情画意。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的需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中华民族的语言丰富多彩,有许多外国语言可望而不可即的文学语言。教师如果及时对其进行品词析句,很容易让学生受到美学思想教育。如教《卜算子·咏梅》一诗,在解说完诗歌大意后,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对语言风格的品析和对内涵的鉴赏上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话赞美了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又充分展现了梅花坦荡无私,不居功自傲的品格。经过品析,学生受到了坦荡无私、乐观谦虚的美学思想教育。联系到作者,我们再引导学生深挖内涵,作者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怀便跃然纸上,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了雄才大略的美感熏陶,诗歌的意境美便渗透到了语文教学之中。
3. 品读课文,享受课文中的人格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介绍古今中外优秀人物人格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充满了鞭策后人、感召来者的“美”的精神力量。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潜移默化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向课文中的优秀人物学习。然而,小学生并不熟悉这些人物,感受他们的人格美具有一定的困难,更不用说向他们学习了。我们可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电教跨越时空的特点,使课文中的榜样人物再现于学生眼前。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优秀人物的言行,领悟他们的精神美,从而激发起向他们学习的欲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如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董存瑞要“舍身”炸暗堡的原因,分析除了“舍身”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进而体会董存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播放董存瑞炸暗堡时的一段录像,课文中榜样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崇高理想、高贵品质能极大地鼓舞学生。最后,图像停留在将要爆炸的那一瞬间,让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从理解字面意思上升到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崇敬,进而又与人物的思想产生共鸣,达到了美的境地,培养了美的情感。
记叙文中的人格美大致可分为民族“气节”美,革命“气节”美和日常生活中的“节操”美。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实际深挖教材内涵,让学生受到人格美。如教《十六年前的回忆》,应深挖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对革命工作坚定执着的信念的那种革命“气节”美。我们看这一段“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李大钊的表情及表现,就充分透出了共产主义者的革命“气节”美。再如教《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师如果步步导引(第一步按阅读要求自读,找出课文中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第二步,小组交流,让学生说出读后感受;第三步,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很容易让学生领悟到宋庆龄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人格和节操美。
二、围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素养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是多途径的。在生活中做真人,从童真的角度去看世界;在阅读中让学生发现真善美;在习作时,要求学生流露真情。
情感是人们在社会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审美感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满浓郁的感情色彩。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感情。在阅读时,如果具备了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学生就会健康成长。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审美情趣就会慢慢提高,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也才能够逐步提高。因而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步入阅读殿堂,教会学生养成审美习惯,进而在生活中向英雄看齐,求真务实,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综合以上,教师应通过各类渠道,充分引导学生寻找美、理解美和感受美。其实,这才跨出了美育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表达美。
古人说得好:学以致用。发现了美,还要能表达美,才是真正完善,真正提高的美育。学生只有按照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方法去发现美、表达美,才是创新教育主动精神的体现。在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媒体启发学生想像,训练表达美。
作文是学生真实感情的流露。不论记事、抒情,还是绘景,作文都可表达对人、对事、对物的爱憎。
在写人记事的训练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指导学生写出对人、对事的看法、启示。如写《难忘的一幕》这篇作文,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人物的真、善、美,刻画主人公美丽、善良、可敬的一面。学生对真、善、美的表达过程,就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在学写状物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淘金”,描绘大自然的美,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因为自然是客观的真实存在。学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就有一种冲动,想表达、想呐喊: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这种冲动就是审美的一个和谐、交融过程。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语文知识与审美教育之间的联系点,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课堂教学是进行“美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应有意识地将课文中所蕴含的各种美传播给学生,形成一种情感与艺术的氛围,起到“美能导真”的作用,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知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达到这一目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情趣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愉悦是美,壮烈是美,让人振奋同样是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传授后必须适时地引导学生深挖教材,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挖掘教材内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它催人振奋,令人愉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美学内涵,去滋养学生。
1. 挖掘教材,让学生怀有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使学生富有同情心,懂得真、善、美。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通过朗读,掌握故事情节,进而开展讨论,体会人物品质。分析社会现象:小女孩小小年纪不去读书而去卖火柴,说明了什么?小女孩的死说明了什么?如果她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她会怎样?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冷酷性,从而为自己生活在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自豪,受到民族自豪感的美学浸润。
2. 品词析句,使学生受到美感教育。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词义变化多端,不乏诗情画意。教学时,应根据课文的需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指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中华民族的语言丰富多彩,有许多外国语言可望而不可即的文学语言。教师如果及时对其进行品词析句,很容易让学生受到美学思想教育。如教《卜算子·咏梅》一诗,在解说完诗歌大意后,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对语言风格的品析和对内涵的鉴赏上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话赞美了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又充分展现了梅花坦荡无私,不居功自傲的品格。经过品析,学生受到了坦荡无私、乐观谦虚的美学思想教育。联系到作者,我们再引导学生深挖内涵,作者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怀便跃然纸上,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了雄才大略的美感熏陶,诗歌的意境美便渗透到了语文教学之中。
3. 品读课文,享受课文中的人格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介绍古今中外优秀人物人格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充满了鞭策后人、感召来者的“美”的精神力量。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潜移默化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向课文中的优秀人物学习。然而,小学生并不熟悉这些人物,感受他们的人格美具有一定的困难,更不用说向他们学习了。我们可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电教跨越时空的特点,使课文中的榜样人物再现于学生眼前。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优秀人物的言行,领悟他们的精神美,从而激发起向他们学习的欲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如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董存瑞要“舍身”炸暗堡的原因,分析除了“舍身”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进而体会董存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播放董存瑞炸暗堡时的一段录像,课文中榜样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崇高理想、高贵品质能极大地鼓舞学生。最后,图像停留在将要爆炸的那一瞬间,让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从理解字面意思上升到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崇敬,进而又与人物的思想产生共鸣,达到了美的境地,培养了美的情感。
记叙文中的人格美大致可分为民族“气节”美,革命“气节”美和日常生活中的“节操”美。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实际深挖教材内涵,让学生受到人格美。如教《十六年前的回忆》,应深挖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对革命工作坚定执着的信念的那种革命“气节”美。我们看这一段“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李大钊的表情及表现,就充分透出了共产主义者的革命“气节”美。再如教《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师如果步步导引(第一步按阅读要求自读,找出课文中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第二步,小组交流,让学生说出读后感受;第三步,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很容易让学生领悟到宋庆龄民主、平等,尊重劳动人民的高尚人格和节操美。
二、围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素养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能力,还包括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是多途径的。在生活中做真人,从童真的角度去看世界;在阅读中让学生发现真善美;在习作时,要求学生流露真情。
情感是人们在社会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审美感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满浓郁的感情色彩。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感情。在阅读时,如果具备了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学生就会健康成长。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审美情趣就会慢慢提高,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也才能够逐步提高。因而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步入阅读殿堂,教会学生养成审美习惯,进而在生活中向英雄看齐,求真务实,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综合以上,教师应通过各类渠道,充分引导学生寻找美、理解美和感受美。其实,这才跨出了美育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表达美。
古人说得好:学以致用。发现了美,还要能表达美,才是真正完善,真正提高的美育。学生只有按照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方法去发现美、表达美,才是创新教育主动精神的体现。在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媒体启发学生想像,训练表达美。
作文是学生真实感情的流露。不论记事、抒情,还是绘景,作文都可表达对人、对事、对物的爱憎。
在写人记事的训练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指导学生写出对人、对事的看法、启示。如写《难忘的一幕》这篇作文,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人物的真、善、美,刻画主人公美丽、善良、可敬的一面。学生对真、善、美的表达过程,就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在学写状物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淘金”,描绘大自然的美,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因为自然是客观的真实存在。学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就有一种冲动,想表达、想呐喊: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这种冲动就是审美的一个和谐、交融过程。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语文知识与审美教育之间的联系点,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