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地理呢?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异,但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主要有:培养兴趣,重视地图,理顺关系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从内容上讲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在高中阶段,我们就是把这三个部分柔和到一起,共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下面谈一下学习高中地理的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如何学习地理
(1)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轻松学习。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学好地理。
(2)要让学生有阅读教材习惯,理解教材。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如:天体、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
(3)要让学生经常看地图,重复看。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高中地理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各类型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如将地形图、气候图、洋流图、气压带与风带图结合起来,就能发现各地理要素或事象间的关联性。
(4)学地理时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细节。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
二、理顺学习概念
(1)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太阳日。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2)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老师或网校中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4)抓“共性”重“个性”。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
(5)抓“归纳”求“规律”。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①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②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③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现象,当这种一般现象出现了异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的产生是必与其当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关,从而,我们就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太阳辐射在地理表面的分布是沿纬线分布的,根据其热量的分布状况,我们将全球化分为五带。由此可知,等温线、陆地自然带等分布也应沿纬线分布。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并非都沿纬线分布,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经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还与地表形态、海陆热力性质、洋流、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时,就看当地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差异是什么?特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其特殊性。
(7)抓“对比”找“异同”。在地理学习中,你会发现许多相似或类似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解它们较好的方法就是用图表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如同纬度的欧洲西部和北美,为什么欧洲西部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而北美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对照两个区的地形图,用表格来比较它们所处的纬度位谩。
(8)抓“运算”促“智能”。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为了培养、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做如下分类练习: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换算;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垂直气温的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昼夜长短的计算;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了培养查阅、填绘地图习惯,要求: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能画出大体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高中地理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从内容上讲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在高中阶段,我们就是把这三个部分柔和到一起,共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下面谈一下学习高中地理的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如何学习地理
(1)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轻松学习。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它引导我们把身边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学好地理。
(2)要让学生有阅读教材习惯,理解教材。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如:天体、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
(3)要让学生经常看地图,重复看。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高中地理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各类型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如将地形图、气候图、洋流图、气压带与风带图结合起来,就能发现各地理要素或事象间的关联性。
(4)学地理时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细节。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
二、理顺学习概念
(1)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太阳日。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2)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老师或网校中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4)抓“共性”重“个性”。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
(5)抓“归纳”求“规律”。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①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②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③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现象,当这种一般现象出现了异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的产生是必与其当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关,从而,我们就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如,太阳辐射在地理表面的分布是沿纬线分布的,根据其热量的分布状况,我们将全球化分为五带。由此可知,等温线、陆地自然带等分布也应沿纬线分布。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并非都沿纬线分布,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经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的分布还与地表形态、海陆热力性质、洋流、人为活动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时,就看当地与其它地区之间的差异是什么?特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其特殊性。
(7)抓“对比”找“异同”。在地理学习中,你会发现许多相似或类似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解它们较好的方法就是用图表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如同纬度的欧洲西部和北美,为什么欧洲西部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而北美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对照两个区的地形图,用表格来比较它们所处的纬度位谩。
(8)抓“运算”促“智能”。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为了培养、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做如下分类练习: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换算;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垂直气温的计算;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昼夜长短的计算;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了培养查阅、填绘地图习惯,要求: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能画出大体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高中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