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势下,各大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大学生积极应对各种复杂环境。本文将为高等院校引入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科学竞赛,从而增强学生竞争力,促进就业创业。
关键词:学科竞赛 竞争力 就业创业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增强学生竞争力
(一)学科竞赛定义
学科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其内容涉及广泛,需要补充大量知识,要求大量思维且快速作出判断,灵活性很强,熟练度很高。通过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参赛者的智力和意志,可以使人懂得更多的知识,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为参赛者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将学科竞赛引入高校的意义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以教育部所倡议的在全国高等院校开展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械设计和结构设计四大学科性竞赛为标志,高等学校学科竞赛工作得到了极大发展。学科竞赛在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的培养,在倡导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日趋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着重点是达到某一实验目的共性训练,而没有时间、空间和条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实验中往往非常注重学生的理性训练,而对学生的非理性思维训练不够。创新需要个性和非理性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共性训练的同时,应加强个性培养和非理性思维训练。这些都要求在实验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竞赛结果集中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等。而学科竞赛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非理性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个性在此得以充分锻炼和展现。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参赛队,往往在竞赛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3名队员之间配合默契,遇到难题千方百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并不显得手忙脚乱。这些学生在平时实验中也都体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独辟蹊径的欲望。当然这些基木素质不是一时刻意表现的而是逐渐培养的。凡是参加过竞赛的学生,无论是否获奖,他们都认为竞赛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而这些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无疑对以后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以竞赛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众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工程意识、科学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以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校应积极引入学科竞赛机制,促进就业新创业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各大高校应该努力的方向。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第四届商学院学科竞赛组委会一共承办了校内外各项竞赛项目24项,共有700多支队伍参加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参赛学生达到4300余人,获奖人次达到330人,其中获得市级省级以及全国级各类奖项。该校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学科竞赛的发展。
(一)机制创新化
建立起院系二级组织机构,探索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学科竞赛组委会,指定严格管理实施条例,以其为平台,运用项目形式管理,提高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实效,并且加强师生合作,拓宽工作渠道,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研究,提高管理水平开辟学科组委会工作新道路。并且,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全面深入开展。
(二)理念专业化
我院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竞赛为依托,以品牌引领的专业化理念。全面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来,并且,推进教师教学的改革,积极响应学校合作性教学的工作,并举办名家论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学术沙龙、科技成果报告会等,使学生直接面对名师名家,了解学科前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营造一个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运作全面化
我院开展的学科竞赛专项组织虽然创立至今只有短短数年时间,但是大力开展学生的自主立项(约80%),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广泛参与,目前每年学生参与人数占同届学生的55%以上,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将学科竞赛活动以教改项目的形式予以立项和管理,并实行学校总立项和学院分级立项制度,责职明确、管理规范,探索出了一条新型高效的实践教改项目管理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学院的积极性和活动实效。扩大了学生的立项比例,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四)组织拓展化
在组织各类竞赛的同时,商学院学科竞赛组委会大力拓展竞赛外产物,推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广泛提供探索性学习机会;组织校内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舞台;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提供保障。为响应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首创全校最大人才库,实现现代从略资源管理“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宗旨,通过一系列活动挖掘人才,组建人才团队,为今后的比赛输送人才。至今,已形成了库中拥有2000余优秀人才的规模,为更好地参加比赛作出了有力保障。
通过以上四个途径,逐渐建立起高等院校的学科竞赛机制,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与实际相结合的环境氛围,训练学生们的社会经济人思维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们能够更快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学科竞赛 竞争力 就业创业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增强学生竞争力
(一)学科竞赛定义
学科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其内容涉及广泛,需要补充大量知识,要求大量思维且快速作出判断,灵活性很强,熟练度很高。通过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参赛者的智力和意志,可以使人懂得更多的知识,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为参赛者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将学科竞赛引入高校的意义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以教育部所倡议的在全国高等院校开展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械设计和结构设计四大学科性竞赛为标志,高等学校学科竞赛工作得到了极大发展。学科竞赛在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的培养,在倡导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制作的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日趋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着重点是达到某一实验目的共性训练,而没有时间、空间和条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实验中往往非常注重学生的理性训练,而对学生的非理性思维训练不够。创新需要个性和非理性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共性训练的同时,应加强个性培养和非理性思维训练。这些都要求在实验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竞赛结果集中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等。而学科竞赛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非理性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个性在此得以充分锻炼和展现。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参赛队,往往在竞赛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3名队员之间配合默契,遇到难题千方百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并不显得手忙脚乱。这些学生在平时实验中也都体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独辟蹊径的欲望。当然这些基木素质不是一时刻意表现的而是逐渐培养的。凡是参加过竞赛的学生,无论是否获奖,他们都认为竞赛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而这些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无疑对以后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以竞赛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众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对学生工程意识、科学精神、协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竞争实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以后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校应积极引入学科竞赛机制,促进就业新创业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各大高校应该努力的方向。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第四届商学院学科竞赛组委会一共承办了校内外各项竞赛项目24项,共有700多支队伍参加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参赛学生达到4300余人,获奖人次达到330人,其中获得市级省级以及全国级各类奖项。该校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学科竞赛的发展。
(一)机制创新化
建立起院系二级组织机构,探索新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学科竞赛组委会,指定严格管理实施条例,以其为平台,运用项目形式管理,提高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实效,并且加强师生合作,拓宽工作渠道,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研究,提高管理水平开辟学科组委会工作新道路。并且,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全面深入开展。
(二)理念专业化
我院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竞赛为依托,以品牌引领的专业化理念。全面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科竞赛中来,并且,推进教师教学的改革,积极响应学校合作性教学的工作,并举办名家论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学术沙龙、科技成果报告会等,使学生直接面对名师名家,了解学科前沿,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营造一个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运作全面化
我院开展的学科竞赛专项组织虽然创立至今只有短短数年时间,但是大力开展学生的自主立项(约80%),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广泛参与,目前每年学生参与人数占同届学生的55%以上,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将学科竞赛活动以教改项目的形式予以立项和管理,并实行学校总立项和学院分级立项制度,责职明确、管理规范,探索出了一条新型高效的实践教改项目管理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学院的积极性和活动实效。扩大了学生的立项比例,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四)组织拓展化
在组织各类竞赛的同时,商学院学科竞赛组委会大力拓展竞赛外产物,推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广泛提供探索性学习机会;组织校内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舞台;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提供保障。为响应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精神,首创全校最大人才库,实现现代从略资源管理“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宗旨,通过一系列活动挖掘人才,组建人才团队,为今后的比赛输送人才。至今,已形成了库中拥有2000余优秀人才的规模,为更好地参加比赛作出了有力保障。
通过以上四个途径,逐渐建立起高等院校的学科竞赛机制,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与实际相结合的环境氛围,训练学生们的社会经济人思维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们能够更快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