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新秀亮相】
刘卫东,1983年生,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陈平主编的《80后作家访谈录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出版)和《80后作家访谈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的访谈作家之一,陈平主编的《新概念作品十年精选》(男版小说典藏)和《锦瑟年华·华筝卷》(青春散文)的主笔之一,出版有个人文集《指尖流水》《汉语春秋:中国古典人文意象随笔》《花落烟云梦》《初见人间芙蓉色》等。刘卫东的散文,一直在农村、土地、语言、思维、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气势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征,变化多端的语言,有水的灵秀,有海的博大。
一、写作犹如种花,需要耐心、技巧与心境
陈平:你是怎么喜欢上写作和文学的?
刘卫东:其实我现在已经不大区分写作、摄影、电影、音乐这些概念了。它们都是用来表现情感和思考的一种方式。至于为什么选择的不是电影、摄影,而是写作,主要是由于写作受到的限制更小一些。虽然它也与我在中学读书时候的文科背景有关。
陈平:你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创作了吧?
刘卫东:可以这样说,大约是在2002年吧。那应该是努力尝试的时期,在此之前只是以零星的日记形式,或者手抄本形式的方式写写。
陈平:这之后,你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创作的?
刘卫东:这个没有固定的环境和时间。不过我倾向于用电脑写作,当然也不限定。写作与你在一块土地上播种,设计一座建筑都是一样的,需要有灵感去布置、设计、筹划、准备,你可以用灵感来设计你的框架,但是具体的写作和建筑一样,自己是一个参与者,或者说写作有时候就是体力劳动。
陈平:“写作与你在一块土地上播种”,可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刘卫东:写作犹如种花,需要耐心、技巧与心境。
陈平: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写作,写作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刘卫东:我追求的写作本身是人的内在情感的表现和探讨,文字在这个方面是用来交流的。我的写作并没有太多的标准和尺度,我说的自由和道德也跟自由主义没有关系。我注重的是它关注人的内心,人的理性、情绪、价值观等。
写作在我的观念里与电影、耕作、设计师、心理医生、建筑师等大多数职业一样,它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关注人的心灵,当然还有别的更多的事物。讨论它的时候不能和生活分开,它就“在”其中,不需要另外划分。
陈平:你有没有什么写作经验,特别是关于写散文和评论的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刘卫东:写作没有固定的章法,个人的经验和感觉、直观地判断是相当重要的。想象力和作者个人的性格,这些都会对写作产生极大影响。写作可以虚构,可以写体验,可以是一种想象。你可以表现历史感,也可以写道德现象,不必一味追求主流的评论家的标准。
至于写散文,汉语白话散文前有五四时期的一批作家的散文,包括稍后的梁遇春、汪曾祺,再后来的萨娜、张承志、韩少功、林贤治等等,还有近来的新生代散文,都是值得学习的。而语言比较好的应该是周作人、汪曾祺、梁遇春等人。也常看一些台湾的散文和香港的学者散文,感觉在文化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其他也有,就不列举了。
二、每个人的写作都是他的“进行时的心灵史”
陈平:用写作这样的方式来和朋友、读者交流,特别是自己的作品被很多人喜爱,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心灵上的特别享受,是吧?
刘卫东:是这样,就像你付出劳动,会有收获。更多的是你得到一个理解你的朋友,我觉得可以这么说。
陈平:《接近一种本质》是你早期很有影响的作品,可以简单谈谈这篇作品吗?
刘卫东:好的。这是我高二下学期的作品,是我比较喜欢的早期散文之一。它写山野的花朵,我主要是想试着理解自然界里事物的那种自然状态和生命力。
陈平:写《接近一种本质》一文,是出于对自然和生命力的敬畏和热爱吗?
刘卫东:没有作者写的时候认为自己在热爱什么,他并不会这么考虑,只能说他在表现什么。情感在其中,不需要过多地渲染,很自然地就进入了那种写作状态。那种心情就像你想把自己开心的事情与别人分享。
陈平:你对自然界里的那种自然状态和生命力的敬畏和热爱,和你出生在农村,有机会更多地接触自然界,很有关系吧?
刘卫东:我觉得有些事情很神奇,你会觉得你无法很清楚地作出解释,但是你就在这种事情发展的过程中间。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个环境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生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陈平:看你的作品,我有两个非常突出的感受,就是出神入化的象征和变化多端的语言,让人感受到“有水的灵秀,有海的博大”,这是你在写作方面追求的一部分吗?
刘卫东:我觉得有时候写作并不会很清楚地用一个词语来确定要写的文章的题旨。它应该是开放的。有时候我会选择写小品文、山水、虫鱼,我觉得它的意义和那种粗犷的风格并不能截然对立。有时候你会关注山野风光,你会去很多地方,寻找古朴的事物、遗迹。但有时候你需要对身边的建筑、涂鸦、设计、音乐作出判断。它们不是对立的。
陈平:看你的作品,感觉你一直在农村、土地、语言、思维、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气势磅礴,这是因为你独特的经历、阅读、性格、思考等相结合的结果吗?
刘卫东:每个人的写作都是他的“进行时的心灵史”。它可以是虚拟的,虚拟不等于“不真实”,它是进行中的,未完成的。
陈平:不少读者认为你的作品比较复杂、深奥,看不懂,不知所云,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卫东:这个原因很多。我觉得风格是多样的,但晦涩本身并不涉及好坏。一般来说,我还是主张清丽、简洁、洗练的文风。当然写作的风格在不同时期是变化的,这也是作者成长的过程。文章应该让人看得懂,能清晰、清楚地表现自己的想法,首先要有这个基础,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也应该允许作者在某些角度进行一些个性探索,这并不矛盾。
陈平:写作过程是一种不可知的,有可能往任何方向去的,是动态的;但是写出来后,就是可知的成品了,已经是静态的结果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吗?
刘卫东:这个要看读者怎么理解。作品可以是一个中心,读者也可以构成一个中心。
陈平:写作中的很多事情都很神奇,无法作出解释,无规律,无定法,无标准,无方向,是吧?
刘卫东:是的。作者需要耐心。
刘卫东,1983年生,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陈平主编的《80后作家访谈录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出版)和《80后作家访谈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的访谈作家之一,陈平主编的《新概念作品十年精选》(男版小说典藏)和《锦瑟年华·华筝卷》(青春散文)的主笔之一,出版有个人文集《指尖流水》《汉语春秋:中国古典人文意象随笔》《花落烟云梦》《初见人间芙蓉色》等。刘卫东的散文,一直在农村、土地、语言、思维、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气势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征,变化多端的语言,有水的灵秀,有海的博大。
一、写作犹如种花,需要耐心、技巧与心境
陈平:你是怎么喜欢上写作和文学的?
刘卫东:其实我现在已经不大区分写作、摄影、电影、音乐这些概念了。它们都是用来表现情感和思考的一种方式。至于为什么选择的不是电影、摄影,而是写作,主要是由于写作受到的限制更小一些。虽然它也与我在中学读书时候的文科背景有关。
陈平:你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创作了吧?
刘卫东:可以这样说,大约是在2002年吧。那应该是努力尝试的时期,在此之前只是以零星的日记形式,或者手抄本形式的方式写写。
陈平:这之后,你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以什么方式创作的?
刘卫东:这个没有固定的环境和时间。不过我倾向于用电脑写作,当然也不限定。写作与你在一块土地上播种,设计一座建筑都是一样的,需要有灵感去布置、设计、筹划、准备,你可以用灵感来设计你的框架,但是具体的写作和建筑一样,自己是一个参与者,或者说写作有时候就是体力劳动。
陈平:“写作与你在一块土地上播种”,可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刘卫东:写作犹如种花,需要耐心、技巧与心境。
陈平: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写作,写作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刘卫东:我追求的写作本身是人的内在情感的表现和探讨,文字在这个方面是用来交流的。我的写作并没有太多的标准和尺度,我说的自由和道德也跟自由主义没有关系。我注重的是它关注人的内心,人的理性、情绪、价值观等。
写作在我的观念里与电影、耕作、设计师、心理医生、建筑师等大多数职业一样,它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关注人的心灵,当然还有别的更多的事物。讨论它的时候不能和生活分开,它就“在”其中,不需要另外划分。
陈平:你有没有什么写作经验,特别是关于写散文和评论的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刘卫东:写作没有固定的章法,个人的经验和感觉、直观地判断是相当重要的。想象力和作者个人的性格,这些都会对写作产生极大影响。写作可以虚构,可以写体验,可以是一种想象。你可以表现历史感,也可以写道德现象,不必一味追求主流的评论家的标准。
至于写散文,汉语白话散文前有五四时期的一批作家的散文,包括稍后的梁遇春、汪曾祺,再后来的萨娜、张承志、韩少功、林贤治等等,还有近来的新生代散文,都是值得学习的。而语言比较好的应该是周作人、汪曾祺、梁遇春等人。也常看一些台湾的散文和香港的学者散文,感觉在文化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其他也有,就不列举了。
二、每个人的写作都是他的“进行时的心灵史”
陈平:用写作这样的方式来和朋友、读者交流,特别是自己的作品被很多人喜爱,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心灵上的特别享受,是吧?
刘卫东:是这样,就像你付出劳动,会有收获。更多的是你得到一个理解你的朋友,我觉得可以这么说。
陈平:《接近一种本质》是你早期很有影响的作品,可以简单谈谈这篇作品吗?
刘卫东:好的。这是我高二下学期的作品,是我比较喜欢的早期散文之一。它写山野的花朵,我主要是想试着理解自然界里事物的那种自然状态和生命力。
陈平:写《接近一种本质》一文,是出于对自然和生命力的敬畏和热爱吗?
刘卫东:没有作者写的时候认为自己在热爱什么,他并不会这么考虑,只能说他在表现什么。情感在其中,不需要过多地渲染,很自然地就进入了那种写作状态。那种心情就像你想把自己开心的事情与别人分享。
陈平:你对自然界里的那种自然状态和生命力的敬畏和热爱,和你出生在农村,有机会更多地接触自然界,很有关系吧?
刘卫东:我觉得有些事情很神奇,你会觉得你无法很清楚地作出解释,但是你就在这种事情发展的过程中间。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个环境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生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陈平:看你的作品,我有两个非常突出的感受,就是出神入化的象征和变化多端的语言,让人感受到“有水的灵秀,有海的博大”,这是你在写作方面追求的一部分吗?
刘卫东:我觉得有时候写作并不会很清楚地用一个词语来确定要写的文章的题旨。它应该是开放的。有时候我会选择写小品文、山水、虫鱼,我觉得它的意义和那种粗犷的风格并不能截然对立。有时候你会关注山野风光,你会去很多地方,寻找古朴的事物、遗迹。但有时候你需要对身边的建筑、涂鸦、设计、音乐作出判断。它们不是对立的。
陈平:看你的作品,感觉你一直在农村、土地、语言、思维、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气势磅礴,这是因为你独特的经历、阅读、性格、思考等相结合的结果吗?
刘卫东:每个人的写作都是他的“进行时的心灵史”。它可以是虚拟的,虚拟不等于“不真实”,它是进行中的,未完成的。
陈平:不少读者认为你的作品比较复杂、深奥,看不懂,不知所云,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卫东:这个原因很多。我觉得风格是多样的,但晦涩本身并不涉及好坏。一般来说,我还是主张清丽、简洁、洗练的文风。当然写作的风格在不同时期是变化的,这也是作者成长的过程。文章应该让人看得懂,能清晰、清楚地表现自己的想法,首先要有这个基础,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也应该允许作者在某些角度进行一些个性探索,这并不矛盾。
陈平:写作过程是一种不可知的,有可能往任何方向去的,是动态的;但是写出来后,就是可知的成品了,已经是静态的结果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吗?
刘卫东:这个要看读者怎么理解。作品可以是一个中心,读者也可以构成一个中心。
陈平:写作中的很多事情都很神奇,无法作出解释,无规律,无定法,无标准,无方向,是吧?
刘卫东:是的。作者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