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以再现性思维为主要方式,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本来就具有实践、创新的特点,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极其重要和迫切的,也是可行的。下面笔者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体会。
一、创设质疑情境,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是抓住了素质的根本。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就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从质疑开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1.激趣设疑,诱发思维。
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他就不会有创新的欲望。兴趣越浓,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如上初二第一节课,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思维。如长、短蜡烛为什么没有同时熄灭?小金鱼为什么没有死?把一支短蜡烛放入盛有油和水的杯中会这样呢?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索的欲望,从第一课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
这种设疑,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变由因导果为由果导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电功率的大小时,先让学生思考“220V、100w”与“220V、15w”的两只灯哪只亮,然后串联接入220V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实际结果。学生看到自己思考的与实际并不符合,都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为什么会错了呢?生活中不就是这样的吗?”这样不仅从直观启发中掌握了知识,而且使思维的速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层层设疑,训练思维。
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问: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将如何运动?问:“假如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再问:“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又将会怎样?”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置疑问,训练发散思维。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方式是:假设、猜想、设计实验。
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我们具有创造性思维就会时时充满活力,我们的创造就会硕果累累。
二、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气氛,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是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重视学法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
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例如几乎所有的课题研究,第一步都是收集信息资料。有的从图书馆获取资料,有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有的采访专家,有的编写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第二步是处理信息资料。或作出统计,或制成图表。第三步就是加工信息资料。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一位参加过研究性学习的同学这样说:“研究性学习是个人兴趣、个性特长最好发展的方式,完全是一种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愿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以再现性思维为主要方式,但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创新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本来就具有实践、创新的特点,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是极其重要和迫切的,也是可行的。下面笔者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体会。
一、创设质疑情境,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是抓住了素质的根本。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就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从质疑开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1.激趣设疑,诱发思维。
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他就不会有创新的欲望。兴趣越浓,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如上初二第一节课,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思维。如长、短蜡烛为什么没有同时熄灭?小金鱼为什么没有死?把一支短蜡烛放入盛有油和水的杯中会这样呢?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索的欲望,从第一课开始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
这种设疑,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变由因导果为由果导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电功率的大小时,先让学生思考“220V、100w”与“220V、15w”的两只灯哪只亮,然后串联接入220V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实际结果。学生看到自己思考的与实际并不符合,都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为什么会错了呢?生活中不就是这样的吗?”这样不仅从直观启发中掌握了知识,而且使思维的速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层层设疑,训练思维。
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问: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将如何运动?问:“假如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再问:“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又将会怎样?”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先进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置疑问,训练发散思维。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方式是:假设、猜想、设计实验。
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我们具有创造性思维就会时时充满活力,我们的创造就会硕果累累。
二、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气氛,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是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重视学法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
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例如几乎所有的课题研究,第一步都是收集信息资料。有的从图书馆获取资料,有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有的采访专家,有的编写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第二步是处理信息资料。或作出统计,或制成图表。第三步就是加工信息资料。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一位参加过研究性学习的同学这样说:“研究性学习是个人兴趣、个性特长最好发展的方式,完全是一种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愿我们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