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新课标将培养高中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问题牵引式教学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为此,本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从注重历史问题难易度的把控、强化对历史隐性问题的挖掘、运用史料内容强化问题设置以及强化对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究四个方面,探讨问题牵引式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牵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除了要讲授相关历史知识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快速地解决问题。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以问题为牵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落后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意识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利用历史问题的探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历史教学发展,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有效性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注重历史问题难易度的把控
高中生的历史水平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层次,分析史料的能力也有高有低。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问题牵引式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把控历史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高中生的实际层次为依据,设置在难易程度上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既要设置一些简单问题,以巩固基础知识点,满足那些历史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还要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和探究才能解决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思维思考,满足那些历史水平较高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那些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共同进步的同时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和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切忌一味设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历史问题,这会打消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求知欲和自信心。
例如,在讲授《开创外交新局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针对中美关系问题进行提问,首先提出简单问题:“冷战时期中美关系是因为什么得到缓解的?”然后提出难一点的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形势角度进行分析。”在这种能够回答上来,但又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对历史学习抱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强化对历史隐性问题的挖掘
传统模式下,学生主要是依靠背诵来记忆教材中的概括性、总结性文字,以及重难知识点,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较低。很多问题可能换一种方式问学生就答不上来,影响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和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为此,教师应该强化对历史隐性问题和知识的挖掘,通过问题的设置和牵引,帮助学生分析教材文字背后隐藏的知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挖掘历史隐性问题的过程是充满趣味性的过程,学生在思考和挖掘过程中,学习热情会变得更高、自信心更足,历史分析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运用史料内容强化问题设置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卷会发现,史料分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首先会给出两段或几段史料,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需要结合史料回答问题。史料分析题,一方面是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情况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对学生阅读、分析史料能力的考查。史料分析题涉及的知识点可能是单个,可能是多个,所以难度较大,对高中生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史料阅读、分析能力,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历史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精力去探究和思考。在高效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显著提升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为高考打好基础。
四、强化对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究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所以引入问题牵引式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提升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历史知识。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的数量,不能一味地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这会使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在提出和回答問题中度过,从而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这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历史知识,同时也会模糊历史知识的重难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分主次,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围绕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强化对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究。例如,在“儒家思想”相关知识的讲授中,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针对教学重难点提出问题:即儒家思想产生的因由是什么?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演变?发展趋势上的特征有哪些?我们应怎样进行评价?在相关问题的牵引下,学生的脑海中会构建起儒家思想相关知识的完整体系,对知识的理解会进一步深化,不仅解决中教学重难点,问题意识也有所增强。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引入问题牵引式教学方式,通过科学有效地设置和提出历史问题,调动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若云.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7).
[2]梅凤琴.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4).
[3]赵秀敏.巧用问题教学,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J].知识文库,2019(1).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牵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除了要讲授相关历史知识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快速地解决问题。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以问题为牵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落后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意识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利用历史问题的探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历史教学发展,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有效性都能得到显著提升。
一、注重历史问题难易度的把控
高中生的历史水平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层次,分析史料的能力也有高有低。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问题牵引式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把控历史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高中生的实际层次为依据,设置在难易程度上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既要设置一些简单问题,以巩固基础知识点,满足那些历史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还要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和探究才能解决的历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调动思维思考,满足那些历史水平较高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那些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共同进步的同时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和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切忌一味设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历史问题,这会打消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求知欲和自信心。
例如,在讲授《开创外交新局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针对中美关系问题进行提问,首先提出简单问题:“冷战时期中美关系是因为什么得到缓解的?”然后提出难一点的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形势角度进行分析。”在这种能够回答上来,但又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对历史学习抱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强化对历史隐性问题的挖掘
传统模式下,学生主要是依靠背诵来记忆教材中的概括性、总结性文字,以及重难知识点,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较低。很多问题可能换一种方式问学生就答不上来,影响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和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为此,教师应该强化对历史隐性问题和知识的挖掘,通过问题的设置和牵引,帮助学生分析教材文字背后隐藏的知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挖掘历史隐性问题的过程是充满趣味性的过程,学生在思考和挖掘过程中,学习热情会变得更高、自信心更足,历史分析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运用史料内容强化问题设置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卷会发现,史料分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首先会给出两段或几段史料,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需要结合史料回答问题。史料分析题,一方面是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情况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能力的考查,一方面是对学生阅读、分析史料能力的考查。史料分析题涉及的知识点可能是单个,可能是多个,所以难度较大,对高中生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史料阅读、分析能力,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历史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精力去探究和思考。在高效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显著提升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为高考打好基础。
四、强化对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究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所以引入问题牵引式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提升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历史知识。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的数量,不能一味地抛出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这会使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在提出和回答問题中度过,从而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这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历史知识,同时也会模糊历史知识的重难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分主次,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对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围绕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强化对教学难点问题的探究。例如,在“儒家思想”相关知识的讲授中,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针对教学重难点提出问题:即儒家思想产生的因由是什么?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演变?发展趋势上的特征有哪些?我们应怎样进行评价?在相关问题的牵引下,学生的脑海中会构建起儒家思想相关知识的完整体系,对知识的理解会进一步深化,不仅解决中教学重难点,问题意识也有所增强。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引入问题牵引式教学方式,通过科学有效地设置和提出历史问题,调动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若云.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7).
[2]梅凤琴.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4).
[3]赵秀敏.巧用问题教学,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J].知识文库,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