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数学能力。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关键词】数学 课堂 融入 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教育思想已被所有的教师所接受。《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习惯。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达到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目的。
一、从游戏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一堂课上的是否成功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的“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到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开始就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猜气球游戏。元旦快到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往教室挂气球,从教室左边起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每4个为一组依次排列,第5个是什么颜色?学生很感兴趣,“是红色的”。第9个是什么颜色,学生回答也很快。第33个是什么颜色?这时学生皱起了眉头。怎么了,老师猜出来是红色。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吗?学习了本节课知识后。你猜的比老师还要快。这一游戏过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二、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在教学认识一位小数时,我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背景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组。由于学生对小数的了解最初往往是从商品标价开始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的认识,又多于对米、分米的认识,因此教学时先以元、角为基础,学习零点几元,再让学生自主探索认识零点几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几点几;又因为读写是认识的前提,是学生生活实践中最为熟知的内容,所以教学时先学习小数的读、写法,再探究一位小数的含义。这样处理虽与教材编写殊途,但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三、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在他 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操作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学过“长方形面积”后,我拿来一块长方形玻璃板,问学生:“打扫除时,这块玻璃不小心被踩破了,我们该怎么配制这块玻璃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量出玻璃的长和宽。”教师就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测量。通过实际计算,学生们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学以致用,培养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形特性”时,问:“为什么椅子损坏后,人们习惯斜着钉一块木板,与椅子的两条腿构成三角形呢?钉的铁钉也分布成三角形呢?”学生热烈讨论后,说出了答案:“构成三角形,椅子就会比较稳。”这样,教师就顺理成章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其他特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四、从生活经验中获取新知
获取新知的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去获取新知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来理解,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六一儿童节”小丽的妈妈带了136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件99元的上衣,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小丽的,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讨论该题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再用36元加上找回的1元钱”,而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更接近生活实际,使抽象的计算获得了经验上的支持,收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江新林.让数学融入生活,课堂将会更精彩[J].新课程(小学).2011(12).
[2]鲁媛媛.让生活情境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J].高中数理化.2013(16).
【关键词】数学 课堂 融入 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教育思想已被所有的教师所接受。《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习惯。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达到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目的。
一、从游戏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一堂课上的是否成功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的“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到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开始就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猜气球游戏。元旦快到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往教室挂气球,从教室左边起按红、黄、蓝、绿的顺序每4个为一组依次排列,第5个是什么颜色?学生很感兴趣,“是红色的”。第9个是什么颜色,学生回答也很快。第33个是什么颜色?这时学生皱起了眉头。怎么了,老师猜出来是红色。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吗?学习了本节课知识后。你猜的比老师还要快。这一游戏过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二、从生活背景中探索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在教学认识一位小数时,我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背景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组。由于学生对小数的了解最初往往是从商品标价开始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的认识,又多于对米、分米的认识,因此教学时先以元、角为基础,学习零点几元,再让学生自主探索认识零点几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几点几;又因为读写是认识的前提,是学生生活实践中最为熟知的内容,所以教学时先学习小数的读、写法,再探究一位小数的含义。这样处理虽与教材编写殊途,但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三、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在他 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操作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学过“长方形面积”后,我拿来一块长方形玻璃板,问学生:“打扫除时,这块玻璃不小心被踩破了,我们该怎么配制这块玻璃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量出玻璃的长和宽。”教师就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测量。通过实际计算,学生们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学以致用,培养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形特性”时,问:“为什么椅子损坏后,人们习惯斜着钉一块木板,与椅子的两条腿构成三角形呢?钉的铁钉也分布成三角形呢?”学生热烈讨论后,说出了答案:“构成三角形,椅子就会比较稳。”这样,教师就顺理成章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其他特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四、从生活经验中获取新知
获取新知的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去获取新知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例如,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来理解,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六一儿童节”小丽的妈妈带了136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件99元的上衣,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小丽的,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讨论该题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再用36元加上找回的1元钱”,而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更接近生活实际,使抽象的计算获得了经验上的支持,收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参考文献:
[1]江新林.让数学融入生活,课堂将会更精彩[J].新课程(小学).2011(12).
[2]鲁媛媛.让生活情境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J].高中数理化.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