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中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1世纪历史课堂教学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上发挥功能。
【关键词】合作;互动;激励In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ent quality
Yang Shijie
【Abstract】In historical teaching a current pressing task, is must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The 21st century histo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must in realize person’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trains the student lifelong in independent learning capability and the self-develop power displays the function.
【Key words】Cooperates; Interaction; Drive历史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就明确地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1世纪历史课堂教学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上发挥功能。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创造设计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的优化组合的教学模式。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再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考试分数的高低,升学率的多少作为衡量历史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要看学生所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看学生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社会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历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这些思考,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在教与学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1重视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与学任务
面向新世纪的历史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的教学观念转变,从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法转向师生合作,重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想象中发展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上世界史讲授二战时,学生们都认识到:作为法西斯的罪魁祸首,二战头号战犯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时一部分学生提出:如果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二战的爆发。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坚持认为:没有希特勒,战争一样会爆发。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个重要问题,教师可暂不作回答,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德国就建立不了纳粹党及法西斯专政,就不会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从而也就不会爆发战争。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凡尔赛合约》引起的德意志民族的复仇心理,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打击,英法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预示着二战终究会爆发,而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在讨论后,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个人究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什么作用?通过讨论统一了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作用重要,但个人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他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没有希特勒,二战一样爆发,只不过希特勒的出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要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必须从背景、经过(包括领导者、参加者、目标、对象、方式等)、结果(包括性质、意义、局限等)三方面去思考,着重教育学生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作为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掌握了常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2通过师生主客角色互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中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初步具备较为系统的中外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还了解、积累了许多丰富、广泛的社会信息,他们完全有能力来充当课堂的主角。
又如,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学生对亚洲强国日本的崛起颇感兴趣。我在教学中先安排学生自学,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按历史事件三要素一一背景、经过、影响归纳教材要点,并做好读书笔记。自学后提出疑难问题,普遍认为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它留给后人什么启示?学生对此进行交流,有些学生发现,教材在介绍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时,忽略了它的经济因素,即背景中介绍的日本商品经济在维新前就很发达,直接促成了维新派力量的强大,因此它应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明治维新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时教师应对学生自学认真且善于思考表示赞赏。维新变法给学生留下的启示是:改革开放是正确之道;改革不要怕起点低,困难多;要抓住历史机遇。接着教师可让学生看一看目录,找出与明治维新同一时期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说明了什么?学生找出了重大事件主要有: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等。后在教师引导、指点下,使学生最终认识到这一时期,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开辟道路,因此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当时的强国之路,亚洲只有日本在这样做,而且成功了,所以它开始成为亚洲的强国。亚洲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继续走封建道路,所以逐渐落伍于世界。
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教”历史,首先使学生懂得如何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从而学到了更丰富的知识。其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3注重课堂讨论,激励情趣的生发
历史课别于其他学科,不仅含丰富多彩的各类知识,且容纳着形形色色的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它为教师提供了感情驰聘、任其思维纵横的广阔天地。历史课堂是陶冶学生情操的主要阵地,是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殿堂。教师可以生动活泼的传授与尽致淋漓的教诲中净化学生心灵,树立人生信念,并且揭示美丑的社会现象与人类进化的本质。可见历史课的重要。
历史课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认知情趣很重要。
以往的经验证明,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投入课堂讨论,参与对各类问题争辩,提高学生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是很关键的。
例如:在讲解明末农民战争时,让学生思考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农民起义的力量那么强大?
在积极的课堂讨论中,甲生发言:“明朝后期,宦官专权严重,政治十分腐败,土地高度集中,社会危机严重。这是农民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乙生又接着说:“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李自成向北京进军,沿途宣传‘三年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各地人民热烈欢迎农民军。农民军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丙生又补充回答:“起义军军纪严明,还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明朝贵族、官僚,没收他们的粮食、财物分给饥民,所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深受老百姓的拥护”。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集思广益,各自谈及问题的症结,诸多答案的归类总结,使问题自然明白了,诸生喜形于色。
课堂的引导、诱发,始终应遵循一条原则,即不管施以何种巧妙、科学可行之道,都该有节、有序、合乎规律、突出主旨,“授之有法,学之受益,提高智能,为之脱俗。”
4通过师生教学互补,使学法对教法起了促进作用
我在历史教学中,常常采用培养学生独立性学法的教法。在教学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内容,而是要求他们具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完成作业、测验也是教与学的延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测验等,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法起到促进弥补作用。在练习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学的判断能力,不要问老师对与不对。教师也可在回答问题时故意提出错误答案,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教师答案,找出史实,说明自己是对的。这样师生共同纠正,学生互相纠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批改”来完成的课堂练习,改变了学生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传统规矩,改变了学生只知答案对与错,不知为什么的传统做法。而且教师可以从练中直接反馈到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及时启发深入诱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及时获得学习结果信息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行为进行调整、修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没有一种唯一的、绝对有效的教学模式,其生命力在于广大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中。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注重了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并且特别注重了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集中体现了为学而教,为育人而教。体现了教师——学生——素质培养的教学路线,应该说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尝试。
【关键词】合作;互动;激励In the historical teaching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ent quality
Yang Shijie
【Abstract】In historical teaching a current pressing task, is must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The 21st century histo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must in realize person’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trains the student lifelong in independent learning capability and the self-develop power displays the function.
【Key words】Cooperates; Interaction; Drive历史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教学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就明确地提出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1世纪历史课堂教学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上发挥功能。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创造设计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的优化组合的教学模式。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再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程度,考试分数的高低,升学率的多少作为衡量历史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要看学生所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看学生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社会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历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这些思考,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在教与学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1重视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与学任务
面向新世纪的历史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的教学观念转变,从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法转向师生合作,重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的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想象中发展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上世界史讲授二战时,学生们都认识到:作为法西斯的罪魁祸首,二战头号战犯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这时一部分学生提出:如果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二战的爆发。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坚持认为:没有希特勒,战争一样会爆发。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个重要问题,教师可暂不作回答,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德国就建立不了纳粹党及法西斯专政,就不会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从而也就不会爆发战争。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凡尔赛合约》引起的德意志民族的复仇心理,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打击,英法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预示着二战终究会爆发,而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在讨论后,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个人究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什么作用?通过讨论统一了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作用重要,但个人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他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没有希特勒,二战一样爆发,只不过希特勒的出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要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必须从背景、经过(包括领导者、参加者、目标、对象、方式等)、结果(包括性质、意义、局限等)三方面去思考,着重教育学生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作为指导,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掌握了常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2通过师生主客角色互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中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初步具备较为系统的中外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还了解、积累了许多丰富、广泛的社会信息,他们完全有能力来充当课堂的主角。
又如,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学生对亚洲强国日本的崛起颇感兴趣。我在教学中先安排学生自学,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按历史事件三要素一一背景、经过、影响归纳教材要点,并做好读书笔记。自学后提出疑难问题,普遍认为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它留给后人什么启示?学生对此进行交流,有些学生发现,教材在介绍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时,忽略了它的经济因素,即背景中介绍的日本商品经济在维新前就很发达,直接促成了维新派力量的强大,因此它应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明治维新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时教师应对学生自学认真且善于思考表示赞赏。维新变法给学生留下的启示是:改革开放是正确之道;改革不要怕起点低,困难多;要抓住历史机遇。接着教师可让学生看一看目录,找出与明治维新同一时期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说明了什么?学生找出了重大事件主要有: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等。后在教师引导、指点下,使学生最终认识到这一时期,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开辟道路,因此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当时的强国之路,亚洲只有日本在这样做,而且成功了,所以它开始成为亚洲的强国。亚洲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继续走封建道路,所以逐渐落伍于世界。
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教”历史,首先使学生懂得如何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从而学到了更丰富的知识。其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3注重课堂讨论,激励情趣的生发
历史课别于其他学科,不仅含丰富多彩的各类知识,且容纳着形形色色的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它为教师提供了感情驰聘、任其思维纵横的广阔天地。历史课堂是陶冶学生情操的主要阵地,是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殿堂。教师可以生动活泼的传授与尽致淋漓的教诲中净化学生心灵,树立人生信念,并且揭示美丑的社会现象与人类进化的本质。可见历史课的重要。
历史课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认知情趣很重要。
以往的经验证明,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投入课堂讨论,参与对各类问题争辩,提高学生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是很关键的。
例如:在讲解明末农民战争时,让学生思考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农民起义的力量那么强大?
在积极的课堂讨论中,甲生发言:“明朝后期,宦官专权严重,政治十分腐败,土地高度集中,社会危机严重。这是农民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乙生又接着说:“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李自成向北京进军,沿途宣传‘三年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各地人民热烈欢迎农民军。农民军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丙生又补充回答:“起义军军纪严明,还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明朝贵族、官僚,没收他们的粮食、财物分给饥民,所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深受老百姓的拥护”。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集思广益,各自谈及问题的症结,诸多答案的归类总结,使问题自然明白了,诸生喜形于色。
课堂的引导、诱发,始终应遵循一条原则,即不管施以何种巧妙、科学可行之道,都该有节、有序、合乎规律、突出主旨,“授之有法,学之受益,提高智能,为之脱俗。”
4通过师生教学互补,使学法对教法起了促进作用
我在历史教学中,常常采用培养学生独立性学法的教法。在教学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知识内容,而是要求他们具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完成作业、测验也是教与学的延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测验等,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法起到促进弥补作用。在练习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学的判断能力,不要问老师对与不对。教师也可在回答问题时故意提出错误答案,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教师答案,找出史实,说明自己是对的。这样师生共同纠正,学生互相纠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批改”来完成的课堂练习,改变了学生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传统规矩,改变了学生只知答案对与错,不知为什么的传统做法。而且教师可以从练中直接反馈到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及时启发深入诱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及时获得学习结果信息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行为进行调整、修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没有一种唯一的、绝对有效的教学模式,其生命力在于广大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中。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注重了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并且特别注重了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集中体现了为学而教,为育人而教。体现了教师——学生——素质培养的教学路线,应该说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