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发展,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任务。
一、直通教材,以国情建立学生环保意识
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点,分别是保护环境和科学发展观。利用环境保护的意识去发展经济,结合科学的发展路线去实施环境保护,这不仅是当前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任务。所以,通过环境保护来阐述科学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保护研究“保护我们的共有家园”时,应该通过以下思路为学生进行讲解。
结合国情,树立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加深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情况的了解。人口方面,我国人口比例偏向老龄化,人口数量众多,增长率快。而且我国山区农村人口偏多,加之他们的观念陈旧,整体素质偏低,这便为环境保护带来了制约。资源方面,我国目前资源严重缺乏。虽然我国资源丰富广博,但是人均占有率却不高,再加上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匀,一些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比如风能水能等),这便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日后发展敲响了警钟。环境方面,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便说明我国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刻不容缓。法制方面,当前虽然我国基于环境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这便需要相关人员以予严肃关注。
基于以上问题,该如何实施治理呢?在课堂中,要带领学生反观教材,针对教材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从而整理有效的解决对策。比如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政策,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矿产资源、水土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结合法律来实现科学的发展路线;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幅度,提高人均资源占有率,确保经济与资源的和谐发展;及时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口教育程度,让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政策,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那么,作为初中生来说,他们又该怎么去做呢?首先,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认知观念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意识;其次,积极开展活动,向公众宣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再次,从自身做起,将环保工作落实到最细处。只有将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激发出来,才可以让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时代的洪流中得以落实,实现思想品德教材中“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初衷。
二、反观案例,以现实唤醒学生环保意识
近两年,因为环境保护不当而造成的自然灾害非常的多。就拿北京等地出现的沙尘暴来讲,由于植被的严重破坏,水土资源的严重流失,使得地表风化严重,从而在气流的影响下形成沙尘暴,给城市的空气等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区的人们受教育水平偏低,他们受传统经济发展思想的影响,不断开垦土地,加上这些地区的法制管理没有落到实处,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持续破坏。基于这点,不仅要转变这些地区民众的观念意识,同时要更好地树立起他们的法制意识以及责任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讲述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保护环境与科学发展观”时,笔者就结合了上述的实际案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让学生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谈该如何治理案例中的问题。针对笔者的提问,学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所以资源的相对数量严重不足,如果不合理使用和持续浪费,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解决。第一是自身方面,可以提高对这些地区民众的再教育,让环保意识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第二是强化法制建设,将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全面贯彻,从而让人们严于律己,自行遵循;第三是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开展一些植树造林、还原植被的活动,确保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学生的回答不难发现,实际案例是最具说服力的,它真实反映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结合实际案例展开教学,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感受知识和责任,这比照本宣科地教学更具效果。
三、结语
从整体来看,人类的持续发展,时代的持续进步,这是一个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开发为主,保护为辅,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就要以当前生态环境中出现的案例为指导,分析其成因的同时,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袁妮)
一、直通教材,以国情建立学生环保意识
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点,分别是保护环境和科学发展观。利用环境保护的意识去发展经济,结合科学的发展路线去实施环境保护,这不仅是当前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任务。所以,通过环境保护来阐述科学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保护研究“保护我们的共有家园”时,应该通过以下思路为学生进行讲解。
结合国情,树立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加深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情况的了解。人口方面,我国人口比例偏向老龄化,人口数量众多,增长率快。而且我国山区农村人口偏多,加之他们的观念陈旧,整体素质偏低,这便为环境保护带来了制约。资源方面,我国目前资源严重缺乏。虽然我国资源丰富广博,但是人均占有率却不高,再加上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匀,一些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比如风能水能等),这便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日后发展敲响了警钟。环境方面,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便说明我国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刻不容缓。法制方面,当前虽然我国基于环境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这便需要相关人员以予严肃关注。
基于以上问题,该如何实施治理呢?在课堂中,要带领学生反观教材,针对教材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从而整理有效的解决对策。比如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政策,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矿产资源、水土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结合法律来实现科学的发展路线;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幅度,提高人均资源占有率,确保经济与资源的和谐发展;及时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口教育程度,让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政策,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那么,作为初中生来说,他们又该怎么去做呢?首先,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认知观念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意识;其次,积极开展活动,向公众宣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再次,从自身做起,将环保工作落实到最细处。只有将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激发出来,才可以让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时代的洪流中得以落实,实现思想品德教材中“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初衷。
二、反观案例,以现实唤醒学生环保意识
近两年,因为环境保护不当而造成的自然灾害非常的多。就拿北京等地出现的沙尘暴来讲,由于植被的严重破坏,水土资源的严重流失,使得地表风化严重,从而在气流的影响下形成沙尘暴,给城市的空气等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区的人们受教育水平偏低,他们受传统经济发展思想的影响,不断开垦土地,加上这些地区的法制管理没有落到实处,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持续破坏。基于这点,不仅要转变这些地区民众的观念意识,同时要更好地树立起他们的法制意识以及责任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讲述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保护环境与科学发展观”时,笔者就结合了上述的实际案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让学生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谈该如何治理案例中的问题。针对笔者的提问,学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所以资源的相对数量严重不足,如果不合理使用和持续浪费,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解决。第一是自身方面,可以提高对这些地区民众的再教育,让环保意识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第二是强化法制建设,将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全面贯彻,从而让人们严于律己,自行遵循;第三是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开展一些植树造林、还原植被的活动,确保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学生的回答不难发现,实际案例是最具说服力的,它真实反映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结合实际案例展开教学,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感受知识和责任,这比照本宣科地教学更具效果。
三、结语
从整体来看,人类的持续发展,时代的持续进步,这是一个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开发为主,保护为辅,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就要以当前生态环境中出现的案例为指导,分析其成因的同时,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