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发展,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任务。
  一、直通教材,以国情建立学生环保意识
  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点,分别是保护环境和科学发展观。利用环境保护的意识去发展经济,结合科学的发展路线去实施环境保护,这不仅是当前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任务。所以,通过环境保护来阐述科学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保护研究“保护我们的共有家园”时,应该通过以下思路为学生进行讲解。
  结合国情,树立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加深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情况的了解。人口方面,我国人口比例偏向老龄化,人口数量众多,增长率快。而且我国山区农村人口偏多,加之他们的观念陈旧,整体素质偏低,这便为环境保护带来了制约。资源方面,我国目前资源严重缺乏。虽然我国资源丰富广博,但是人均占有率却不高,再加上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匀,一些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比如风能水能等),这便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为我国的日后发展敲响了警钟。环境方面,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便说明我国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刻不容缓。法制方面,当前虽然我国基于环境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这便需要相关人员以予严肃关注。
  基于以上问题,该如何实施治理呢?在课堂中,要带领学生反观教材,针对教材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从而整理有效的解决对策。比如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政策,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矿产资源、水土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结合法律来实现科学的发展路线;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幅度,提高人均资源占有率,确保经济与资源的和谐发展;及时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口教育程度,让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政策,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那么,作为初中生来说,他们又该怎么去做呢?首先,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认知观念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意识;其次,积极开展活动,向公众宣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再次,从自身做起,将环保工作落实到最细处。只有将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激发出来,才可以让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时代的洪流中得以落实,实现思想品德教材中“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初衷。
  二、反观案例,以现实唤醒学生环保意识
  近两年,因为环境保护不当而造成的自然灾害非常的多。就拿北京等地出现的沙尘暴来讲,由于植被的严重破坏,水土资源的严重流失,使得地表风化严重,从而在气流的影响下形成沙尘暴,给城市的空气等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区的人们受教育水平偏低,他们受传统经济发展思想的影响,不断开垦土地,加上这些地区的法制管理没有落到实处,从而造成了环境的持续破坏。基于这点,不仅要转变这些地区民众的观念意识,同时要更好地树立起他们的法制意识以及责任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讲述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保护环境与科学发展观”时,笔者就结合了上述的实际案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让学生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谈该如何治理案例中的问题。针对笔者的提问,学生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所以资源的相对数量严重不足,如果不合理使用和持续浪费,实现中国梦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解决。第一是自身方面,可以提高对这些地区民众的再教育,让环保意识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第二是强化法制建设,将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全面贯彻,从而让人们严于律己,自行遵循;第三是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开展一些植树造林、还原植被的活动,确保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学生的回答不难发现,实际案例是最具说服力的,它真实反映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结合实际案例展开教学,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来感受知识和责任,这比照本宣科地教学更具效果。
  三、结语
  从整体来看,人类的持续发展,时代的持续进步,这是一个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开发为主,保护为辅,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的持续利用。所以,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就要以当前生态环境中出现的案例为指导,分析其成因的同时,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进行高考英语复习是迎战高考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迎战能力,是摆在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总结出来的几点策略。  一、 利用多媒体搞好听力复习  听力在英语高考中占30分,但是很多学生认为在复习中基本上没有办法来进行听力的训练和复习,就在不自觉中放低了对听力训练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在高考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当前新课堂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师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各科教材的教学设计多种多样,方便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特点进行教学创新,为在数学课堂中的开展美育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的途径.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教育,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素质教育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一、在教学设计中渗透美育  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扎实,在课堂里向
“老师,我最怕您提问了,因为语文课的课堂提问最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是一个学生在段考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中说的一句心里话。看到这句话,我心理压力很大。的确,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讲得口干舌燥,可偏偏还是有一些学生在看韩寒的《幻城》,有的学生两眼无神,魂游九天,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却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甚至进入了梦乡……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多数学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实在是“金口难开”,纵
人们研究历史是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中学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高中历史教科书以模块形式呈现,新课程改革就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这三大史观。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变的历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以现代化理论理解近现代史?  一、关于中国近现代史  一是近代化的开端:两次鸦片战争。这两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灾难的同时也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本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国家和每个国家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因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有所
读写结合方式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以“读写结合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呢?我以这两年来的学习摸索实践过程来谈谈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正>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及肿瘤等肾外出血因素,红细胞从肾小球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疾病。多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或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