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构建学生“知识仓库”的必备内容。从刚开始就让学生学会积累,将看到的、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积累下来,这是学生真实深刻的生活体验,运用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同时要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丰富多彩的间接体验和语言材料,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材料达到一定量,作文就会达到一定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教学;积累;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国文应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可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其实也是难点之一。作文难,几乎是所有学生的心声。有些同学一听写作文,竟是愁眉苦脸,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不是偷梁换柱、胡编乱凑,就是东拼西凑、空话连篇,净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没有一点新鲜感,使人看得好乏味。碰上推荐优秀作文,那才叫难,一篇修改文,基本上是红笔覆盖,指导老师差不多都成作者了。总之,就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文章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缺少真情实感,用“假大空”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针对学生的这种作文现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做过很多尝试和努力,结合曾经流行的话题作文,进行过系列作文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材组材、如何拟题出新等。话题出示以后,对学生进行“思路点拨”指导,但实际作文交上来,却还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平时积累少,因为胸中无物,自然言辞单调、内容空洞,无论我们的理论指导多么高深、细致,对学生来说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认为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作好平时的积累,是写作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生活范围小,经历方面也很简单,平时再不注意积累,作文自然无话可说、没有新意。所以要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且要求他们不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筋想、用心去发现、以情去体会。对这些要求我们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把它们落实到具体的做法中去。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写生活随笔,不是强求学生天天写,而是觉得新鲜、有趣、有所感的随时写下来。如周末要求学生到街上走一走,观察逛书店的人和逛超市的人有什么不同,记录商贩们推销吆喝的声音、表情、话语等等。这样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又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写文时不再无话可说。
二、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积累
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构建学生“知识仓库”的必备内容。语言材料包括字、词、句、段落和篇章。熟读背诵是阅读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文质兼美,可让学生把文中精彩段落或篇章背诵下来。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充实了自己的语言库。
脑子里有丰富的知识,说话时才能“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时才能“文如泉涌,妙笔生花”。在施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文中有一段景物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百草园的美景,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描写有声有色、层次性强。为什么鲁迅能把百草园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心感受鲁迅的童年乐园,进而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然后进行口头交流。这一交流,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及时进行片断练写,用生动的笔触描写自己的游戏乐园。
三、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词汇、写作经验
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所以除了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的直接材料,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多积累间接材料。而获取间接材料最有效的途径便是阅读。换句话说,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性,我想无论提高到什么程度都是不过分的!我们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带有真知灼见的指导性意见,现代语文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这是因为,要想让学生写好文章,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一小卡车红砖,可能连一座平房也筑不起来,要建高楼,没有几十万立方米的建材是不行的。因此,对于学生看一些课外书,我想只要不是淫秽与反动的,我们不仅不应该阻止,甚至还应该大大提倡!
四、在仿写中积累方法和技巧
仿写是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语言大师吕叔湘就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一样,必须模仿,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这是技能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这样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就像幼儿张口发音的模仿到说的模仿,只能一点一点地长进。教学中学生的模仿不应该被认为是抄袭。古人在动笔之前,已背书背了好几年,背了好多东西。所以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动笔的时候,也从各个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仿写的最高境界了吧。有些老师认为仿写是重复范文的思想语言和精神,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其实仿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中吸取营养,咀嚼、消化、吸收,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作文教学中我建议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
总之,从刚开始就让学生学会积累,将看到的、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积累下来,这是学生真实深刻的生活体验,运用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同时要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丰富多彩的间接体验和语言材料,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材料达到一定量,作文就会达到一定水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材料之于作文,犹如渠之源头。所以,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开始,否则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教学;积累;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国文应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可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其实也是难点之一。作文难,几乎是所有学生的心声。有些同学一听写作文,竟是愁眉苦脸,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不是偷梁换柱、胡编乱凑,就是东拼西凑、空话连篇,净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没有一点新鲜感,使人看得好乏味。碰上推荐优秀作文,那才叫难,一篇修改文,基本上是红笔覆盖,指导老师差不多都成作者了。总之,就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文章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缺少真情实感,用“假大空”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针对学生的这种作文现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做过很多尝试和努力,结合曾经流行的话题作文,进行过系列作文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材组材、如何拟题出新等。话题出示以后,对学生进行“思路点拨”指导,但实际作文交上来,却还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平时积累少,因为胸中无物,自然言辞单调、内容空洞,无论我们的理论指导多么高深、细致,对学生来说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认为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作好平时的积累,是写作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生活范围小,经历方面也很简单,平时再不注意积累,作文自然无话可说、没有新意。所以要让学生懂得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且要求他们不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筋想、用心去发现、以情去体会。对这些要求我们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把它们落实到具体的做法中去。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写生活随笔,不是强求学生天天写,而是觉得新鲜、有趣、有所感的随时写下来。如周末要求学生到街上走一走,观察逛书店的人和逛超市的人有什么不同,记录商贩们推销吆喝的声音、表情、话语等等。这样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又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留心观察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写文时不再无话可说。
二、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积累
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构建学生“知识仓库”的必备内容。语言材料包括字、词、句、段落和篇章。熟读背诵是阅读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文质兼美,可让学生把文中精彩段落或篇章背诵下来。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充实了自己的语言库。
脑子里有丰富的知识,说话时才能“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作时才能“文如泉涌,妙笔生花”。在施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文中有一段景物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也不必说……”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百草园的美景,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描写有声有色、层次性强。为什么鲁迅能把百草园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心感受鲁迅的童年乐园,进而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然后进行口头交流。这一交流,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及时进行片断练写,用生动的笔触描写自己的游戏乐园。
三、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词汇、写作经验
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所以除了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作文的直接材料,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多积累间接材料。而获取间接材料最有效的途径便是阅读。换句话说,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性,我想无论提高到什么程度都是不过分的!我们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带有真知灼见的指导性意见,现代语文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这是因为,要想让学生写好文章,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一小卡车红砖,可能连一座平房也筑不起来,要建高楼,没有几十万立方米的建材是不行的。因此,对于学生看一些课外书,我想只要不是淫秽与反动的,我们不仅不应该阻止,甚至还应该大大提倡!
四、在仿写中积累方法和技巧
仿写是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语言大师吕叔湘就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一样,必须模仿,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这是技能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这样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就像幼儿张口发音的模仿到说的模仿,只能一点一点地长进。教学中学生的模仿不应该被认为是抄袭。古人在动笔之前,已背书背了好几年,背了好多东西。所以模仿的实质是叫学生动笔的时候,也从各个方面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仿写的最高境界了吧。有些老师认为仿写是重复范文的思想语言和精神,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其实仿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一点写作技巧,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中吸取营养,咀嚼、消化、吸收,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作文教学中我建议要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范文引路。
总之,从刚开始就让学生学会积累,将看到的、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积累下来,这是学生真实深刻的生活体验,运用起来一定会得心应手。同时要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丰富多彩的间接体验和语言材料,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材料达到一定量,作文就会达到一定水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材料之于作文,犹如渠之源头。所以,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开始,否则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