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大面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途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莫衷一是,检验它可行与否的标准在于实践印证。在教学中,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运用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人人要顺利过好课堂教学关,这为他们灵活运用、创造新的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主体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1、目标定向。我们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上课伊始就公开教学目标,即教师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并告诉学生,起到定向作用。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要教师正确处理好一个关系,突出四个“性”。一个关系是正确处理好学生认知与情感、技能的关系,全面兼顾,不顾此失彼。四个“性”是①针对性。目标的制定要紧扣课标要求,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切合课文实际,有利激活学生原有知识,调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全面性。即目标的制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体现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③层次性。每堂课至少要有两类不同层次的目标,既有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下限目标,又有学有余力学生发展余地的上限目标,使所有学生都有在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找到位置,获得发展。④动态性。要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考虑目标的设置,使制定的目标富有弹性,既给学生留有学习语文的时间与空间,又为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获取语文知识创设条件。
  2、安排预习。在目标的导引下,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把预习引进课内,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读书时间,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要求,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读书。在学生的主动读书过程中,给学生安排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做到读书要求具体,思考指向明确。
  3、组织讨论。讨论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全员参与的信息方向、立体传输。讨论的组织形式可不拘一格,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以前后四人一组讨论,还可以一个学习小组讨论,甚至可以自由组合讨论。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必要时可以加入到讨论中去,摆问题,谈看法,置悬念,巧点拨,激活学生思维,推动讨论步步深入。第多斯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在充分安排讨论时间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人人各抒己见,防止思维惰性,特别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标新立异的看法,使讨论波澜迭起,让学生茅塞顿开。
  4、疑义相析。对于学生熟读精思基础上产生的疑问,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分门别类地进行集体“会诊”——释疑。如果有些疑问,通过启发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就应该大胆放手,切忌包办代替。对于确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本来也是课堂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豁然开朗,记忆深刻。要通过质疑问难,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作为重点加以训练提高。
  5、练习反馈。练习反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检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每堂课必须安排8到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课堂练习,而且课堂练习必须有两类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同时要当堂进行反馈。这样做既巩固了当堂所学新知,又畅通了课堂教学反馈的渠道,还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6、总结深化。总结深化也是每堂语文课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它要通过回顾总结,全面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如果目标尚未全部达成的话,则要通过补标的形式来使之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内化新知,使学生的原认知得到充实与发展,为新的语文课学习提供新的知识起点。
  我们认为,农村小学面广量大,教学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广大的语文教师的知识、能力、课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与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目前存在的问题看,迅速提高农村小学广大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是当务之急,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模式,即主体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它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形成适用的产物,是一个过渡性的中介。打破陈规,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将逐渐成为广大农村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从“接受—采用—革新”的发展轨迹看,主体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本身就孕育着创新教学的萌芽。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叨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在这里,《纲要》明确要求我们建立适合本园特点的课程。  我园根据人们参与节日的广泛性,充分利用生活现象的教育价值,确立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应用》,课题,探索适宜各年龄段传统节日活动的内
期刊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安乐窝和保护伞。单亲家庭的幼儿面对父母角色的缺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这势必会对他们的身心成长不利。本文就个例研究入手,分析探究单亲幼儿的心理特征,力图找到科学的教养方式…保证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案例:乐乐从一出生就很少见到爸爸,爸爸整天在外做生意,很少回家。她与妈妈相依相伴,和一个又一个保姆组成家庭,过着物质相对丰富、父亲角色缺失的孤独的贵族生活。上幼儿园后,
期刊
新课标倡导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方式灵活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力求通过多种渠道,让孩子获得来自多角度的肯定,树立学习的信心。  一、关注学生优势,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是首要的目标。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关注每个学生的优势,学生得到了老师的欣赏,也就会受到同学们的尊重,他们的
期刊
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一家人总是围绕着孩子一个人转,把他们一个个都宠成小皇帝、小公主。但他们缺乏同伴间的友好协作、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精神,只知道自己需要别人疼爱、关心、关注,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关心别人,给别人一点关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情感。作为教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这不仅对传统管理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纵观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或者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
期刊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以扎实的知识基础去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创设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实施开放型教学,把学生逐渐引向社会,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才能开发出他们的创新思维。    一、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课堂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
期刊
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学生怕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  如何做到既能立足现有的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之路呢?多年来,笔者一直努力探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通过看图说话积累 
期刊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笔者多年实践证明,在幼儿教育中赏识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也要注意适时、恰当、因人而异,否则会适得其反。  一、爱是赏识教育的基础  人们经常会说这样一个笑话:
期刊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县级职教中心通过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能培训项目,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背景下,对县级职教中心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政策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县级职教中心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具体实践  张掖市六所职教中心作为当地职业培训的骨干力量,承担了近年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指出人类至少存在九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人在每个方面的智能都不尽相同,人的智能不是均衡发展,而是不规则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中职物流专业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优势智能,开发、挖掘学生的弱势(潜在)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