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国内人口流动频率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经商打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的劳动力已经占到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8.6%。据推测,2001年中国农村有8961万人外出。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广大农民摆脱贫穷、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也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它产业转移,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然而,在广大劳动力外出进城的过程中,却导致了另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向大中城市转移,从而必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呈扩大之势。留守儿童在我国农村非常普遍,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4岁以下儿童总量超过2亿,留守儿童总数接近2300万人。留守儿童不仅绝对数量多,而且在外出民工子女中所占比例非常高。在西南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队伍以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为样本的调查中,被调查家庭中89.9%的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只有10.1%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外出生活,留守儿童人数大约是流动子女人数的9倍。可见,“留守”是外出民工子女的主要生存形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完善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却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里。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长)对有特定关系(血缘关系)的受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实施的一种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接受的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一)家庭教育缺乏亲子沟通
  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课,它的成功需要父母和孩子间的长期沟通。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从生活期望上看,54.5%的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都在家”,22.5%的留守儿童则选择“跟着爸爸妈妈去城里读书”,希望“一个出去一个在家”占的16.9%,这表明孩子当前严重的“亲情饥渴”。在一项调查中,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同时54.3%的孩子还认为监护人有过罚跪、罚站等家庭暴力行为,可见双方在沟通态度及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
  
  (二)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后,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落在祖辈或其他亲戚身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局限,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孩子学习方面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再则,这一代老人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比较落后,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寄居在其他亲戚家的留守儿童难以产生归属感,总觉得是寄人篱下。无论是祖辈还是其他亲戚,他们对孩子的关怀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只顾及到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培育,结果使家庭教育挂一漏万。
  
  (三)家庭教育的诸多不合理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和父母长期相处、频繁沟通,只得同祖辈或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仍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其一是,祖辈觉得孩子离开父母,十分可怜,于是便溺爱孩子,疏于严加管教。其二是孩子的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关爱,也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些,片面地认为只要满足孩子对金钱的需要,孩子便会好好学习,成材成人。可惜的是,这样非但不能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反而会助长孩子“重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其三是部分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未能做到以孩子为本,而是以家长为中心,以命令主义为主,甚至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孩子的成长,未能注意到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给孩子成长带来的负面效应分析
  
  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比如人身安全缺少保障、亲子关系疏远、心理健康问题、学习水平下降、道德滑坡等。
  
  (一)人身安全和生活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但因为不能得到父母有力和有效的监管,极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在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上衣食无忧。由于家人疏于管教,部分孩子会大手大脚地花钱。由于部分照顾孩子的祖辈过于衰老,所以其照顾的儿童有时会面临生命威胁。
  
  (二)家庭内部情感问题
  由于经济、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外出民工回家次数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留守儿童成为“父母双在的孤儿”。长期的分离和缺乏亲情沟通使得亲子关系出现障碍。广大儿童在与外出务工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甚至错把生母当后母。这种现象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莫名的心灵上的伤害,极易引起家庭内部的冲突,也会增加父母对孩子的内疚感,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依赖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感,从而也使家庭教育收效甚微。
  
  (三)心理问题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对心灵关怀的渴求和对感情交流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一些不良情绪如失落、担忧等长期得不到排解,于是便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有:情绪不稳定,为人处事孤僻多疑,自卑心理严重,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严重,甚至有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和暴力化倾向。
  
  (四)学习问题
  父母离家进城后,留守儿童在学习和接受教育上处于无人看管的境地。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在学校还可以向老师请教,在家里只能靠自己独自思索,因为祖辈的受教育水平的确难以帮助其解决知识上的难题。留守儿童主要的学习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离开,在一个时期(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学习上变得有些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二是持续性的学习成绩不能上升,很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过一到两个月后能有所恢复,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的水平。总体上看,不少人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五)道德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人较之成材更为重要,德育较之智育更需优先考虑。远离父母的孩子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年迈的老人根本无力管教。在家中称王称霸的孩子在学校里也常常会违反纪律,严重的还会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也会间接地影响到社会能否良性运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首先要求广大父母提高家庭责任感,也需要社会献计献策和政府重视。
  
  (一)微观家庭层面
  有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才是最优的家庭教育模式。然而,留守儿童父母为进城务工不得不离开孩子,人为地割裂亲子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让孩子生活在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会身心健康地成长。让留守儿童接受完善的家庭教育,首先就要让为人父母者树立高度的家庭责任感,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使父母转变观念,改变那种“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的错误片面观念,要充分重视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也应留下一位专门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人,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此外,父母偶尔回家和孩子相处时也要注意言传身教,在孩子面前应树立良好形象,切不可行动鲁莽或语言粗俗。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方面,父母不能只关注学习,更不能只看考试成绩,而应多关心孩子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层面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父母没能在孩子身边,广大教师应该多奉献一份爱心,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多一些关注。为了弥补远离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亲情缺失,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应留意孩子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在生活中有什么烦恼,在感情上有什么困惑,也应多抽时间深入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
  针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情况,广大热心的社会工作者和热衷于农村教育的人士可以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适当地建立一些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社会教育基地,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态度,给这些儿童以生活、心理及学习上更多的关爱,以此补偿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政府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局限颇多,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形式就是让孩子生活在父母身边。但是广大民工在城里做的工作最累,工资最低,再加上城市学校仅凭一纸户籍就把儿童挡在校门之外(因为这些学校要向民工子女收取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致使广大农村儿童不能跟随父母一起到城里学习、生活,也就难以得到基本的家庭教育了。保障每一位儿童健康地成长并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人民政府的神圣职责。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通过法律手段修改针对民工及其子女的歧视性政策,为解决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注释: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200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0.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4][5][8]彭艳、李响:农村留守子女生存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httP://www.ngocn.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55
  [6][7]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自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1983年2月创办了以小学生家长为指导对象的“石浦镇业余家长学校”以来,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已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十五”期间,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基本做到“领导机制更加完善,工作网络基本形成,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知识普及日益扩大,整体工作走向规范”。要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向前发展,要在十一五期间使“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扩大家庭教
期刊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    在英语中,家校合作有多种表达方式,如home-school cooperation(家校合作),parent-teachercollaboration(家长与教师合作),parentp articipation(家长参与),educational intervention(教育介入),parentalinvolving(家长参与)等。因此,家校合作是个很宽泛的概念,目前还
期刊
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是学校一项重要工作。    一、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家庭和家长的教育,在整个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影响最深的场所,学生家长实际上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家庭教育和家长的责任与社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期刊
由孟育群教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一书是全国教育科学 “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充分发挥家庭德育功能的研究”的主要科研成果。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最早和基本执行者,家庭德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亲子关系则是家庭德育的核心问题。国外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比我国
期刊
成瘾包括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两类。目前行为成瘾者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群——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人数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不仅侵害了青少年的健康,而且对成年人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本文对网络成瘾的定义、界定标准和目前对此行为干预的措施进行总结。    一、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IAD)”首先由Goldberg提出的,网络成瘾症(IAD)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因特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
期刊
如今出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图书,数量可真不少。到书店随便逛一逛,你就会发现,可说是五花八门。但真正有价值的,特别是具有理论价值的家庭教育学术著作,却是凤毛麟角。那些学龄前家庭教育科学普及的图书,绝大多数是“急就篇”、“拼凑篇”、“绝招篇”、“经验篇”,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家庭教育指导图书,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上存在严重问题,实在令人担心。面对千千万万求知若渴、却又缺乏分辨能力的家长,不知道那些所谓的学龄
期刊
一.家庭教育图书为何持续热销    近年来,家庭教育图书成了各出版社的选题和营销热点。据粗略统计,在全国五百多家出版社中,已有两三百家出版社涉足家教类图书的出版。近期市场上新的家教类图书品种己达上千种,各地畅销书榜上也不乏家教图书的身影。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2003年1月的家教图书即有800种,2004年3月达到1000种,现在已经有了1300种;相应的销售额也是节节攀升。可以说,随着家长对孩子教
期刊
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二十一世纪是世界教育大发展的世纪,终身教育的思想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它是连接社区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各类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社区全员实施素质教
期刊
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除了参加家长会、阅读学校的成绩单,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美国的许多家庭为孩子建立的家庭学习档案,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方法。    一、什么是“家庭学习档案”    家庭学习档案是一个放在家里的、收集有孩子学习作品和成绩的系统。它主要以展示能够反映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进步的材料为手段,对孩子学习的过程进行记录。家庭学习档案能有效地监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这些年来,农村女劳动力逐渐加快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其中不少已为人母,如果她们没有带着孩子一起转移,就意味着她们的孩子缺失了母亲的家庭教育。  当然,这种缺失有可能找到一种替代,即父母一起出外打工(如果只母亲出外打工、父母没出外的话,一般不会把孩子交给别人,而由父亲自己单独抚养、教育),把孩子交给另一个家庭(长一辈家庭、亲戚家庭或其他愿意接受、父母也愿意交给的家庭)代为抚养、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