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美术教育是学生总是按照老师制定好的一切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虽花了很大的精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新课标新教材里反映了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首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以最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实现国家新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初中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
当前的美术教育是学生总是按照老师制定好的一切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虽花了很大的精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新课标新教材里反映了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首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以最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实现国家新的课程标准。要将过去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质性的全面强调,改变为现在的“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使獲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摆脱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造成的“课堂紧缩”,又要克服过于强调学生,造成单纯无目的“课堂放纵”;要求我们具有空前的重视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美术教育新的理念;更要求我们用可持续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看待学生的美术学习。如何做,才能让新课程在我们的美术课堂里充满生机呢?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的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内容设计
美术课程的学科特点,诸如人文学科的、大文化的、高情感的、审美的、生活的——知识结构是繁杂的、知识体系也是非直线形的、能力类型多样化的,在教学设计中都需要兼顾和考虑。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内容已经在教本中印上了,教学任务是在“课程标准”中定了的,照着做就是了。但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同一内容、同一任务,有的教师这样处理教材,有的那样处理教材;同一知识点,有的强调一面、有的强调几面;持同一教学参考书,有的教师这样取舍、有的教师那样取舍,林林总总的教学情态产生了参差不齐的教学效果。根据美术学科目标、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指向和课程活动、教材文本的特点,在内容设计上应该注意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四大学习领域的内容与相邻学科的联系;注意同一学习领域的标准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递进;注意某一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知识学习与操作实践的关系。
2.课堂结构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就是考虑:在每个单位时间里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在一个时间单位里怎样最高效地教学;各个时间单位中的每种教学之间怎样配合才合理;单位时间以怎样的分配关系最低耗——课堂结构的设计尽可能做到时——空配置的优化、教——学联系的优化、环节——环节顺序的优化。例如,美术欣赏的课堂结构:简单描述、形式分析、意义解释、价值判断。
学生从感官可以感受到的题材、主题、造型要素与形式开始做简单描述、探讨作品的材质、技法、色彩、线条、肌理、风格,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文化、经济与作品的关系,作家的个性、思想、艺术观与作品的关系以及作品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运用上述学到的知识、概念对作品的优劣与价值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四个程序可以用四个问题来开概括:①你看见了什么?②作品是怎样组织起来的?③作品有什么意义?④如果你有这幅画你会把它放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一堂欣赏课的结构设计,它为新课程的实施、为美术课堂的开放与生机提供了土壤。
3.教学方法设计
鉴于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任何教学方法都涉及到一系列学生方面的变量,每一个学生个体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班级也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辨证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该:优化教师的讲解;优化学生的自主、自助的探讨;优化讲解与探讨的结合;优化指导,授人以渔。优化讲解实际上就是优化提问、优化讨论、让多媒体介入课堂;优化探讨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果学习方式不改变,新课程就是一句空话;优化讲解和探讨的结合就是在设计教法时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起点,探讨是否具备条件,讲解是否必须,讲解和探讨的安排次序是否有效合理;优化指导,授人以渔这个教法研究的现代课题,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学力的可持续发展、个体的终身发展,在实施中,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充满个性的教学思路、一反常规俗套的教学次序——这一幕幕美术课堂教学的活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法”、“练法”、“懂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把先行组织策略、认知性提问策略、发现策略、暗示策略带进课堂,分别在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终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的课堂教学中应用。这样,新课程就真正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4.评价设计
教育在发展、学生在发展,评价设计也应该是发展的,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是时代的要求,《美术课标》要求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会学生评价自己、评价别人。例如,在造型表现的作业评价时要考虑:是否明确地表达了这一事物的特征(及格),是否画出了事物的细节,注意线的穿插、疏密(及格以上的优劣等级),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线和颜色(优+奖励)。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评价,更应尊重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人文性。
【关键词】初中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
当前的美术教育是学生总是按照老师制定好的一切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虽花了很大的精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新课标新教材里反映了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首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以最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实现国家新的课程标准。要将过去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实质性的全面强调,改变为现在的“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使獲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摆脱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造成的“课堂紧缩”,又要克服过于强调学生,造成单纯无目的“课堂放纵”;要求我们具有空前的重视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美术教育新的理念;更要求我们用可持续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看待学生的美术学习。如何做,才能让新课程在我们的美术课堂里充满生机呢?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的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内容设计
美术课程的学科特点,诸如人文学科的、大文化的、高情感的、审美的、生活的——知识结构是繁杂的、知识体系也是非直线形的、能力类型多样化的,在教学设计中都需要兼顾和考虑。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内容已经在教本中印上了,教学任务是在“课程标准”中定了的,照着做就是了。但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同一内容、同一任务,有的教师这样处理教材,有的那样处理教材;同一知识点,有的强调一面、有的强调几面;持同一教学参考书,有的教师这样取舍、有的教师那样取舍,林林总总的教学情态产生了参差不齐的教学效果。根据美术学科目标、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指向和课程活动、教材文本的特点,在内容设计上应该注意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四大学习领域的内容与相邻学科的联系;注意同一学习领域的标准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递进;注意某一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知识学习与操作实践的关系。
2.课堂结构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就是考虑:在每个单位时间里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在一个时间单位里怎样最高效地教学;各个时间单位中的每种教学之间怎样配合才合理;单位时间以怎样的分配关系最低耗——课堂结构的设计尽可能做到时——空配置的优化、教——学联系的优化、环节——环节顺序的优化。例如,美术欣赏的课堂结构:简单描述、形式分析、意义解释、价值判断。
学生从感官可以感受到的题材、主题、造型要素与形式开始做简单描述、探讨作品的材质、技法、色彩、线条、肌理、风格,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文化、经济与作品的关系,作家的个性、思想、艺术观与作品的关系以及作品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运用上述学到的知识、概念对作品的优劣与价值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四个程序可以用四个问题来开概括:①你看见了什么?②作品是怎样组织起来的?③作品有什么意义?④如果你有这幅画你会把它放在什么地方?这就是一堂欣赏课的结构设计,它为新课程的实施、为美术课堂的开放与生机提供了土壤。
3.教学方法设计
鉴于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任何教学方法都涉及到一系列学生方面的变量,每一个学生个体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班级也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辨证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该:优化教师的讲解;优化学生的自主、自助的探讨;优化讲解与探讨的结合;优化指导,授人以渔。优化讲解实际上就是优化提问、优化讨论、让多媒体介入课堂;优化探讨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果学习方式不改变,新课程就是一句空话;优化讲解和探讨的结合就是在设计教法时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起点,探讨是否具备条件,讲解是否必须,讲解和探讨的安排次序是否有效合理;优化指导,授人以渔这个教法研究的现代课题,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学力的可持续发展、个体的终身发展,在实施中,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充满个性的教学思路、一反常规俗套的教学次序——这一幕幕美术课堂教学的活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法”、“练法”、“懂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把先行组织策略、认知性提问策略、发现策略、暗示策略带进课堂,分别在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终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的课堂教学中应用。这样,新课程就真正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4.评价设计
教育在发展、学生在发展,评价设计也应该是发展的,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是时代的要求,《美术课标》要求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会学生评价自己、评价别人。例如,在造型表现的作业评价时要考虑:是否明确地表达了这一事物的特征(及格),是否画出了事物的细节,注意线的穿插、疏密(及格以上的优劣等级),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线和颜色(优+奖励)。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评价,更应尊重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