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下面是笔者近几年来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一些经验心得,针对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初期课程简单而有趣,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章节内容枯燥无味且难度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就会降下来。教师一定要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作为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使学生自发探索信息技术科学,培养信息技术素质,打好信息技术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传统教育制度中存在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弊端。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些弊端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学生只有在自主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基础上才能擦出创新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老师同样可以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索,去研究,这时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的问题探究提供广泛的、相关的学习资源。这里的学习资源既包括有关的书籍、课件、网络资源、实物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为学生提供教师自己的实践经验、心得体会等。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并非将各种形式的材料堆放在学生面前,而是要针对某一主题,对资源进行整理、组合、设计,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所需要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类后再提供给学生。
  三、多给学生练的空间
  1、少讲多练,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在实际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留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使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教师要少讲,而学生要多练。少讲并不是不讲,而是没有必须讲的就不要讲,把那些学生必须了解的知识、教学内容做必需的讲述,其他内容由学生自己学习。由于学生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不同,基础也不同,那么在初一年级的起点自然也不同,学生在理解、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自然存在差别。显然,同样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不适合所有的学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在实践中“多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像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
  2、精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
  传统学科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及延伸。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它的缺陷在于: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四、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代教育的重点是“全面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
  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极具操作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学生空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能力、实践运用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上机操作的时间与机会,为学生设计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亲身实践,在实际运用中加深理解与记忆,提高实践运用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将学与用结合起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教学中我坚持精讲精练的原则,尽量缩短教师所占用的时间,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巩固当堂所学。
  六、要积极开展计算机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计算机的第一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主要是为计算机教学找下基础,计算机教师之责任就是通过教材、教师、教学等手段,把计算机学习、方法、管理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计算机教学仅仅有了第一课堂远远是不够的,必须开拓区别于第一课堂的第二课堂计算机课堂。
  总结:
  我们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中,根据课程的特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将学生吸引到有意义的学习上面来,让他们不是单纯地“玩”,而是有目的地學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到计算机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化教育》
  [2]《教育教研专题》
  [3]《信息化教学模式》
  [4]《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不胜枚举的公开课中,很少发现有教师将练习课当公开课来上,练习课一直以来便是数学教学的难点,而练习课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想实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解决练习课的难点问题。本文以农村小学的练习课为研究对象,论述农村小学数学练习课全面性与针对性的良好把握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  数学练习课历来便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农村小学的数学练习课更是教
期刊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提高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中学生的现状,以及计算机应用基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教学改革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堂教学 问题 教学改革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而开设,旨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的生命,没有想象力的绘画,是苍白无力的。儿童时期,是想象力非常活跃的时期,教师应该加以积极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创作出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作品。  现在我把平时的一些尝试和思考总结整理如下:  一、丰富创作的参考素材。  鲁迅先生说:“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可见,培养学生养成课下收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
期刊
摘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提高学生思考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培养学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语言艺术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可见课堂上教师充满艺术的语言就会像糖一样粘住一切,常常可以使一节课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教师语言艺术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技巧。  关键词:课堂教学艺术、主动学习、课堂充满生机。  正文  一、引言  教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主题词:体育教学、德育、教学渗透健康成长  在初中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新课标下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创设乐学环境的重要意义,探讨创设职高体育教学乐学环境的有效措施,以提高职高体育教学水平。据此,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有利于保障职高体育教学质量,适应新时期下的体育教学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推动我国职高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高体育教学 乐学环境 教学水平
期刊
摘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的设计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语文个性化备课,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领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个性化差异,创新能力,情感体验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
期刊
创新,从狭义上讲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从广义上讲则是指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很多想法、很多观点,用教师的定势思维来看,是十分幼稚、十分荒谬的,但学生提出的想法或做法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对于其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强化新的自觉性,这样定会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
期刊
“教育不可以一蹴而就,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寄希望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招式,无异于痴人说梦。教育是慢的藝术,可是我们往往慢不下来。”这是2011年第十期《红蕾.教育文摘》刊载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的一句话。作为已有十几年教龄的我,对这段话有着深刻的理解。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