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性格形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会做人”这一德育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德育教育中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加强德育教育素质培养,提升德育素质品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问题分析 策略探讨
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分数不再是至高无上,相反目前对学生评价的关注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性格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德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教育途径单一、社会德育教育环境混乱、家长重视不够等都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甚至有些学校和家长只跟着分数的指挥棒转,而德育教育是空白的。因此小学德育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策略,进而加强德育教育素质培养,提升德育素质品质。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德育的教学途径相对比较单一。多数的德育教育通常是发现问题后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而不是平时生活中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起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发现孩子有违反道德的行为时,一般是通过语言教育这种方式去实现德育教育,至于孩子内化了吗?还会再重复犯错误吗?不得而知。同时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较少结合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导致最终教与学上的脱节,没有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当前学生社会德育教育环境相对比较混乱。科技更新日新月异,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等都带来了方便。现在小孩的信息来源大部分是手机、平板等网络内容,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并不全是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很多黄暴信息也是通过互联网到处传播。小学生还处于对道德认知不是那么清晰的年龄,这些网络不良信息会造成小学生道德的错误认知,而家长或老师又没能及时引导与分析,造成道德认识上的模糊。
第三,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学校没有针对学生德育方面有专门的师资投入。学生的德育问题似乎都是班主任的事,发现问题由班主任来处理,但往往等到班主任来了解事情处理问题时已经过了教育的黄金时间。很多教师也没有很强的德育教育意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他们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整体投入不足。而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个人问题,比如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他人意见,自私,不懂得分享等,这也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需要被迫切关注。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家庭,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了教育就是老师的责任,对于家庭方面的德育教育不重视甚至不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却忽略了自己的重要角色,撒手不管,或者说没办法管得了。有时学校和教师把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向学生家长反映了,但家长不及时进行教育,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断层,这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十分不利。
二、小学德育策略探究
第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要多样化。德育教育不是一味的说教,应该彻底深入到各种教育内容中,渗透在每个生活细节里。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的开展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学课本中的丰富知识从中获得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将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地实现寓德于教。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里,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的文章,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循循善诱,动之以情,这样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
另外,学校还可以多组织一些融合德育教育的活动。比如在植树节时,可以带领学生植树,从而树立学生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清明节时,可以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母親节、父亲节时,可以要求学生为父母写上感恩信,表达学生对家长心感恩之情……这些教育契机对德育教育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美化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能让小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的美化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手段。我们不能改变社会的大环境,但可以美化校园的德育环境,比如开展专题广播,让学生读读德育小故事;布置宣传栏、板报,让学生耳濡目染;举行辩论比赛,让学生在思想争辩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小学生时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中渡过,如果长期在这种校风与学风中熏陶,一定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学校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对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要重视道德模范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一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这个教育者不仅仅是老师,还应该包括家长。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讲文明、有礼貌、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行为,那么我们老师和家长必须先自己做到,言传不如身教。
第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德育教育能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顺利衔接与贯穿。德育教育是没止境的,语言的教育最终要内化成行为习惯。因此,在开展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时,学校应该时时刻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将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同时也要向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联系起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和家庭需要为此不懈努力。在抓德育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知行合一,运用丰富的德育教育方式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灵活运用,增强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 问题分析 策略探讨
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分数不再是至高无上,相反目前对学生评价的关注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性格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德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教育途径单一、社会德育教育环境混乱、家长重视不够等都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甚至有些学校和家长只跟着分数的指挥棒转,而德育教育是空白的。因此小学德育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策略,进而加强德育教育素质培养,提升德育素质品质。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德育的教学途径相对比较单一。多数的德育教育通常是发现问题后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而不是平时生活中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起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发现孩子有违反道德的行为时,一般是通过语言教育这种方式去实现德育教育,至于孩子内化了吗?还会再重复犯错误吗?不得而知。同时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较少结合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导致最终教与学上的脱节,没有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当前学生社会德育教育环境相对比较混乱。科技更新日新月异,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等都带来了方便。现在小孩的信息来源大部分是手机、平板等网络内容,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并不全是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很多黄暴信息也是通过互联网到处传播。小学生还处于对道德认知不是那么清晰的年龄,这些网络不良信息会造成小学生道德的错误认知,而家长或老师又没能及时引导与分析,造成道德认识上的模糊。
第三,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学校没有针对学生德育方面有专门的师资投入。学生的德育问题似乎都是班主任的事,发现问题由班主任来处理,但往往等到班主任来了解事情处理问题时已经过了教育的黄金时间。很多教师也没有很强的德育教育意识,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他们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整体投入不足。而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个人问题,比如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他人意见,自私,不懂得分享等,这也导致小学的德育教育需要被迫切关注。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来自于家庭,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了教育就是老师的责任,对于家庭方面的德育教育不重视甚至不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却忽略了自己的重要角色,撒手不管,或者说没办法管得了。有时学校和教师把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向学生家长反映了,但家长不及时进行教育,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断层,这对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十分不利。
二、小学德育策略探究
第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要多样化。德育教育不是一味的说教,应该彻底深入到各种教育内容中,渗透在每个生活细节里。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的开展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学课本中的丰富知识从中获得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将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地实现寓德于教。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文里,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的文章,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循循善诱,动之以情,这样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
另外,学校还可以多组织一些融合德育教育的活动。比如在植树节时,可以带领学生植树,从而树立学生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清明节时,可以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母親节、父亲节时,可以要求学生为父母写上感恩信,表达学生对家长心感恩之情……这些教育契机对德育教育起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美化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能让小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环境的美化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手段。我们不能改变社会的大环境,但可以美化校园的德育环境,比如开展专题广播,让学生读读德育小故事;布置宣传栏、板报,让学生耳濡目染;举行辩论比赛,让学生在思想争辩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小学生时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中渡过,如果长期在这种校风与学风中熏陶,一定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学校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对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要重视道德模范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一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这个教育者不仅仅是老师,还应该包括家长。比如,我们要求学生讲文明、有礼貌、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行为,那么我们老师和家长必须先自己做到,言传不如身教。
第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德育教育能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顺利衔接与贯穿。德育教育是没止境的,语言的教育最终要内化成行为习惯。因此,在开展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时,学校应该时时刻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将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同时也要向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联系起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和家庭需要为此不懈努力。在抓德育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知行合一,运用丰富的德育教育方式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灵活运用,增强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