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是河源市卫生学校省级立项的研究项目,2010年9月开始启动,经过2年多的研究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提高学校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身心正常发展的设想,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中职生学校家庭社区德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1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1.1学校教育
1.1.1设置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素养、哲学与政治、医学论理学是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在严格落实课程计划,保证课时充足的同时,利用合适事宜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的教育。例如:新学期的第一天的晚修进行《开学第一课》的视屏教育;“三月雷锋”月的板报宣传;“五四”并“5.12”护士节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给她/他的一封信等。
1.1.2坚持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教师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例如:《职业道德与素养》这一课程中开展护士礼仪训练、护士优质服务表演;《医学伦理学》开展医德医规竞赛、模拟法庭,医患关系角色扮演等。
1.1.3开展学校社团活动充分利用校学生会、校团委会、各种社团和班委会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例如:利用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学校和社区的各项服务活动;利用阳光心理社组织学生开展“自评、自爱、自信”活动;利用法学社让学生自学各项法律法规知识等。
1.1.4心理健康教育确定或聘请心理健康辅导员,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咨询、谈话、心理热线等形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1.5创设活动德育模式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之中。例如:每周一升国旗时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定期组织师生收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影视片,例如:组织观看《放牛班的春天》、《一个也不能少》、《美丽的大脚》、《南丁格尔传》等。
1.1.6现代信息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向学生进行教育,建立河源市卫生学校网站德育之窗栏目,积极向学生开放。
1.1.7引用传统节日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及民族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例如:每年的感恩节以班集体为单位,邀请本班的一些父母到班上来开展“我感恩、我成长”活动;消防日、法制宣传日、艾滋病日等进行主题班会等。
1.2家庭教育
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家庭教育观出现的问题,端正家长对其子女的认识。
1.2.1学校通过专题讲座、座谈、咨询、电访、家长接待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例如: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介绍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实例,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
1.2.2有针对性的引导家长提高认识,端正教育态度。例如:对于抱有“长才无望”思想的家长,学校通过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在音乐、体育、技能操作等方面发展他们的特长,用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让家长明白:“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权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1.2.3介绍一些做之有效的家庭德育方法,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
1.3社会教育
社区教育的资源和潜力很大,学校从校情特点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一体化德育模式和“三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德育体系。“全员”即学校教师、家庭长辈、社会热爱孩子、关心下一代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和各界人士;“全程”即从入学到毕业、从校内学习—岗前见习—岗位实习—社会工作的一体化;“全面”即校内外资源。
1.3.1我校社区教育模式分两级结构:一级结构是社区教育委员会。它由区镇一级政府分管领导工、青、妇的负责同志及文化、治安、教育等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主要职能是协调、组织、指导社区德育工作。二级结构是家校、社会协调委员会,它由学校和有关居委、派出所、医院、药厂、药店等单位的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其职能是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育人。
1.3.2社区德育教育活动有:各居委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站;展社区服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自由结合的形式,组织若干社区服务小组,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利用周末进行“假日社区服务”;三月雷锋月和四月清明都到德育基地(如烈士陵园)开展参观教育,寒暑假期我们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见习等活动。
2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模式成效分析
2.1从“小事”走向“大事”
一个人的道德形象,往往是由一些小事情构成的。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清高是与他们有关的东西,只有通过对最接近的人和小事的体验,才能去理解和接受大的道理及其深远的意义。例如:只有通过对父母的爱的体验,才能延伸到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热爱;抓紧基础性文明道德修养,就连不随地吐痰、不高声喧哗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不能放松。因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道德教育的成败,往往是系于许多小事上的“一念之差”。
2.2从重形式到实效性强
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模式的实施,我们做到了因材施教,在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方向的大前提下,创造性地发展出一种机制,保护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他们用个性化的眼光,从多元的角度,学会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对各种知识的质疑,对形形色色不健康社会现象的批判。而我校自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地德育教育以来,不仅解决了德育工作中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使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2.3从他律走向自律
在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往往以权威者的身份,用训诫的口吻,要求学生服从、忍让、遵守规则等等。这种他律型的德育方法,既不重视道德情感的体验,也不关心道德意志的锻炼,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能力的培养。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正是客服了这一教育缺点,让学生通过自发的行为,主动的去做,从他律走向自律,形成具有自我鲜明特点的品质道德。
参考文献
[1]郭洪娟.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2,(8):38.
[2]蒋怀峰,吴金明.学校与家庭、社区互动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9):73-74.
【关键词】中职生学校家庭社区德育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1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1.1学校教育
1.1.1设置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素养、哲学与政治、医学论理学是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在严格落实课程计划,保证课时充足的同时,利用合适事宜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的教育。例如:新学期的第一天的晚修进行《开学第一课》的视屏教育;“三月雷锋”月的板报宣传;“五四”并“5.12”护士节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给她/他的一封信等。
1.1.2坚持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教师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例如:《职业道德与素养》这一课程中开展护士礼仪训练、护士优质服务表演;《医学伦理学》开展医德医规竞赛、模拟法庭,医患关系角色扮演等。
1.1.3开展学校社团活动充分利用校学生会、校团委会、各种社团和班委会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例如:利用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学校和社区的各项服务活动;利用阳光心理社组织学生开展“自评、自爱、自信”活动;利用法学社让学生自学各项法律法规知识等。
1.1.4心理健康教育确定或聘请心理健康辅导员,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咨询、谈话、心理热线等形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1.5创设活动德育模式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之中。例如:每周一升国旗时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定期组织师生收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影视片,例如:组织观看《放牛班的春天》、《一个也不能少》、《美丽的大脚》、《南丁格尔传》等。
1.1.6现代信息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手段向学生进行教育,建立河源市卫生学校网站德育之窗栏目,积极向学生开放。
1.1.7引用传统节日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及民族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例如:每年的感恩节以班集体为单位,邀请本班的一些父母到班上来开展“我感恩、我成长”活动;消防日、法制宣传日、艾滋病日等进行主题班会等。
1.2家庭教育
面对当前市场经济家庭教育观出现的问题,端正家长对其子女的认识。
1.2.1学校通过专题讲座、座谈、咨询、电访、家长接待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指导家庭教育。例如: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介绍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实例,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
1.2.2有针对性的引导家长提高认识,端正教育态度。例如:对于抱有“长才无望”思想的家长,学校通过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在音乐、体育、技能操作等方面发展他们的特长,用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让家长明白:“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权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1.2.3介绍一些做之有效的家庭德育方法,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
1.3社会教育
社区教育的资源和潜力很大,学校从校情特点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一体化德育模式和“三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德育体系。“全员”即学校教师、家庭长辈、社会热爱孩子、关心下一代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和各界人士;“全程”即从入学到毕业、从校内学习—岗前见习—岗位实习—社会工作的一体化;“全面”即校内外资源。
1.3.1我校社区教育模式分两级结构:一级结构是社区教育委员会。它由区镇一级政府分管领导工、青、妇的负责同志及文化、治安、教育等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主要职能是协调、组织、指导社区德育工作。二级结构是家校、社会协调委员会,它由学校和有关居委、派出所、医院、药厂、药店等单位的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其职能是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育人。
1.3.2社区德育教育活动有:各居委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站;展社区服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自由结合的形式,组织若干社区服务小组,形成社区服务网络,利用周末进行“假日社区服务”;三月雷锋月和四月清明都到德育基地(如烈士陵园)开展参观教育,寒暑假期我们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见习等活动。
2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模式成效分析
2.1从“小事”走向“大事”
一个人的道德形象,往往是由一些小事情构成的。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清高是与他们有关的东西,只有通过对最接近的人和小事的体验,才能去理解和接受大的道理及其深远的意义。例如:只有通过对父母的爱的体验,才能延伸到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热爱;抓紧基础性文明道德修养,就连不随地吐痰、不高声喧哗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不能放松。因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道德教育的成败,往往是系于许多小事上的“一念之差”。
2.2从重形式到实效性强
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模式的实施,我们做到了因材施教,在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方向的大前提下,创造性地发展出一种机制,保护学生个性发展,鼓励他们用个性化的眼光,从多元的角度,学会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对各种知识的质疑,对形形色色不健康社会现象的批判。而我校自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地德育教育以来,不仅解决了德育工作中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都有了极大地提高,使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2.3从他律走向自律
在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往往以权威者的身份,用训诫的口吻,要求学生服从、忍让、遵守规则等等。这种他律型的德育方法,既不重视道德情感的体验,也不关心道德意志的锻炼,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能力的培养。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正是客服了这一教育缺点,让学生通过自发的行为,主动的去做,从他律走向自律,形成具有自我鲜明特点的品质道德。
参考文献
[1]郭洪娟.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2,(8):38.
[2]蒋怀峰,吴金明.学校与家庭、社区互动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