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用知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用知识开发高技术企业,用富有资源来替代稀缺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我国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和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已经对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巨大冲击,为此,抛弃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们应立足科技创新,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健全支撑科技创新投资体系,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达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8)03-0070-06
一、生态承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某种特定状态下,无论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资源的供给能力与环境的容纳能力都是一定的,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和特定科技水平下,生态承载力最大值是固定的。所有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都围绕这个最大值自然波动,虽然这种波动有时可以偏离到不同的平衡位置,但总体上是在中心位置周围波动。生态承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必须也同样是有限度的,如果突破这个限度,就必然遭受自然界的惩罚。
(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困境
如果仅仅从资源总量上来讲,我国的确是一个资源大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消耗随之剧增,中国正成为一个资源贫乏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占世均的 27.6%,人均水资源占世均的 20.1%,人均矿产总值占世均的 27%。2.主要矿产资源前景不容乐观。以2000年的数据计算,我国各矿产资源静态指标大致如下:煤200年,原油15年,天然气40年,铁矿81年,铜矿29年。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每年的开采量还在不断增加,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资源将可能耗尽。3.水资源紧张。按照联合国水资源安全标准,中国目前有10个省市处于极度和重度缺水状态。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主要表现有:1.水污染。随着城市和工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废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全国218个省界站点的河流水质中符合和优于III类标准的占38.5%,水污染严重的劣V类占34.4%。全国52个主要湖泊中优于III类水质的湖泊有21个,26个湖泊水质污染严重。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5%-2.8%。水污染所导致的水危机在有些地区超过了水资源量短缺的影响,水质型缺水范围扩大。2.大气污染。大量污染型工厂的建造和车辆的增加使我国已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第二大排放国,植被退化沙尘暴频繁肆虐。沈阳、西安、兰州等城市进入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列。3.土地污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化肥使用范围广泛,使环境中的农药含量越积越多,最终影响土壤,危害人类。此外,我国还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4.生物多样性问题。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我国的多种生物正面临严重威胁。我国的被子植物有4000种受到威胁,其中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或可能灭绝10种。
(二) 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在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盲目乐观,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实现的经济增长还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来维持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都是极大的。
首先,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资源耗竭不容忽视。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工业化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使天人矛盾日趋突出。据世界银行推算,我国目前每年因大气和水污染,尤其是细微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竟达 54亿美元,几乎是我国年GDP的8%。单纯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繁荣、过度消费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并未给社会大众带来普遍的快乐与福利,并未令人满意地推进社会公正的历史。
其次,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不容忽视。传统的工业化只重视经济的增长,很少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至于导致今天的生态环境恶化。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里,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国顺利跨入了工业化时代。但伴随着大量工厂的拔地而起及大量能源的发掘使用,使工厂生产排放物主要包括粉尘、温室气体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大量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导致雾天增多,气温上升,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越来越多的酸雨;排放到水里的重金属、高锰酸盐、氟化物和磷化物等含有有毒成份的有害物质,导致河流、湖泊中鱼虾灭绝,海洋赤潮大面积发生;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使得土地污染、水污染加重,农作物中农药残留加大,更是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二、科技创新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科技越来越成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决定性力量。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或可再生资源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为指导思想,其对人类社会进步必将产生陀螺式的影响。因此,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矛盾日益恶化的根本出路,科技创新首当其冲。
(一)从历史经验看,科技进步的进程伴生着自然资源消费速率的变化
科学科技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了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的计算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据此法测算1929-1948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约有37%归功于科技进步,在1948-1969年这一比例达56.2%,近年来各国这一比例均有所突破,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形成了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即科技-增长范式。而在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自然资源消费也呈不断攀升之势。某一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利用的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引致了对该种资源及其相关资源的需求量,与这些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加剧了对这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种种现象表明,在工业化时代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速度又同矿产资源消耗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尤其在能源矿产消耗方面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在相当长的某一阶段,科技进步同矿产消耗也为正相关关系,即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矿产资源消耗量,甚至造成了能源的日趋紧张。科技进步与资源利用关系的变化从长期看,是凸型曲线轨迹的函数关系,即在一定时期,科技进步同样对缓解资源稀缺发挥着作用。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矿产资源消费数量组成的轨迹,曲线上升阶段代表着科技进步推动下工业化高消耗时期,下降阶段则为科技进步引致的资源消耗递减时期。
(二)科技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矿产资源的稀缺
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任何一个科技变革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被看做是受资源稀缺驱动的。而从矿产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科学科技的演进也正是不断缓解着资源稀缺的历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科技进步是指与矿产资源调查、勘探、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受制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有其限度,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科技进步能扩大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与广度,减少经济开发环境的代价,从而形成了资源、环境、发展、科技进步之间复杂的函数关系。如将资源和环境代价作为投入,考虑到科技进步因素,可公式表示:
F=[f (Z, H), A]
式中,F——经济发展:Z——资源因素;H——生态环境因素;A——科技进步因素。
第一,矿产资源获取科技的不断发展,拓展了资源储量的边界。现代航空航天、能源、计算机与新型原材料科技的综合发展,已使人类超越地球的束缚,进入太阳系范围的宇宙空间;气象卫星的应用与发展成为天气预报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大减少了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的损失,人工影响和调控天气已成为现实;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科技系统的发展,揭示了所探测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广泛应用于土地、森林与矿产资源勘测,找水、捕捞、气象、污染监测等生产、科研部门中。此外,人类成功登月,实现了对地球外星球的实地调查;载人航天飞机的飞行和人类空间活动站的建立,将大量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相关的先驱性科学科技试验由地面转移到太空,进行无重力状态研究试验;现阶段对火星的探测,又揭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主题,科技创新正全方位地影响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科技创新对开发新型资源、废物资源化、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提供了支撑。通过科技进步,人们在人工资源替代稀缺自然资源、储量丰富资源替代短缺资源 (如光导纤维代替铜质电缆)、各种再生性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塑料与陶瓷替代木材及某些金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科技本身直接替代和节约稀缺自然资源,如Internet媒体代替报纸,Email代替书信,能够节省和替代森林资源;用网络可视电话替代交通出差等,能够减轻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科技创新、完善管理、优化生活方式和合理配置资源,等量的资源消耗能产生更多的财富,极大地缓解了资源危机。
第三,科技进步提高了矿产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对缓解了资源稀缺。科技进步促进了低品位资源的利用、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以及资源共生成分的综合利用。新能源储存科技的问世,提供了缓解能源稀缺的可能。未来的高温超导科技将使人们在不把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热能或机械能的情况下直接储存电能。而其他的储氢、储热、储燃料电池等储能科技,提供了独特的化学能源,减少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矿产的消耗量。能源末端科技的推广,减少了能源矿产的需求量,如传统的建筑业在取暖、制冷、电器和照明等方面消费大量的能源,为此在能源末端使用科技上,已产生了提高能源效率的新科技,同时新型建筑材料也具有了保温隔热性能。
第四,科技进步可以推动矿产资源利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能源利用的规模经济。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资源组合的比例,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人们可以把握科技进步的阶段性特征去找到最合适的规模经营水平。平均成本的下降、规模经济的取得意味着同样规模的产品生产会消耗更少的能源,从而有助于缓解资源的稀缺状况,即相对减少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如冬季北方城市中的集中供暖方式)。
第五,管理科技的创新,有效地将人与资源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科技进步将促成分步式资源对传统资源的整合,形成优化联合。所谓“分布式资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实现了多系统优化,将电力、热力、制冷与蓄能科技结合,实现多系统资源相容、资源的梯级利用,将每一系统的冗余限制在最低状态,使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状态,以达到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策略分析
立足科技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实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技创新战略,应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坚持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相结合,加快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达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建立以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综合决策和管理协调机制
建立和完善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技创新综合决策和管理协调机制,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建立这样一个“机制”,要求区域内相互关联的科技创新主体以及相应体制和机制相互联系,构成网络化的互动组织系统,要求区域政府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政策环境,努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高科技,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究和开发体系,完善先进科技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注重对引进科技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目前,建立和完善“机制”,政府必须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政策环境,以科技创新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着眼点,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宗旨,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建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同时,还应当把握科技创新规律,促进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科技创新的合理发展模式的形成;建立管理协调机制,强化政府的调控职能;建立和完善省级绿色GDP核算体系。
(二)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科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桥梁。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可以促进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有机融合和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快 “三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形成源头创新网络;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由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科技创新网络;三是以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推广体系,组成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三)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构筑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的科技创新环境,有利于减少和控制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降低科技创新的风险,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激励科技创新行为组织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总之,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是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保证。从国际普遍经验看,构筑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等)是培育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基于对经济回报的考虑,对周期较长、风险较大、投资较多的科技创新投资存在许多疑虑,往往不愿从事这类创新。另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薄弱、信息不灵等原因,其科技创新有赖于公共服务平台的强力支持。
首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搞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区域内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科技力量,由财政提供经费支持,建设一批体现该区域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增加科技储备,为区域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二是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政府应根据本区域的产业特点,加强重点行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创建具有公共性质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区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以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研究为主线,针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同时,积极开展境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为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
其次,建设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日益成为战略性资源,科技信息的获取与提供能力成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目前,我国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区域性信息网络还没有形成,难以做到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很多创新服务机构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信息,极大地影响了创新服务的质量。因此,应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界定政府信息统计的工作程序和规范、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政府信息服务网,提高信息的社会共享程度,从而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特别应当通过政府公共科技政策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扶持,实施科技资源共享工程,整合现有的自然科技资源、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科学数据和科研成果等与科研有关的数据库,建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开展科学数据共享技术和标准研究,改善提高科技创新基础条件,为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四)完善支撑科技创新投资与融资体系,引导企业拓展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大对R&D的投入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要促进和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各种融资手段,解决企业资金困难,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尤其是为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绿色化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根据国外经验,主要还有以下几条融资渠道:(1)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技术创新项目由于存在前期投入资金大、资金的回收存在风险等因素,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对其发放贷款,尤其是对于低能耗和环保项目,其资本收益率一般较低。政府应对此类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分担一部分贷款利息,通过少量的资金来引导金融机构的大额资金流向低能耗及环保项目。(2)完善金融租赁制度。金融租赁是一种快捷、简便、适应较强的融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租赁公司提出设备租赁申请,经租赁公司审查同意后,由公司代为融资购进设备,企业只要分期支付租金,就可以拥有百分之百的融资额,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只需要象征性地交付一些价款,即可获得设备所有权。融资租赁业通过租赁设备把闲置的或新开发的生产设备尽快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设备要素在各行业间的合理流动,提高了要素的使用效率,更主要的是减少了企业的筹资环节,开拓了融资渠道。(3)发展风险资本,为企业提供融资方便。风险投资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增强融资多元化和利用社会闲余资金。
研究表明,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之间成同步增长关系,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保证一定的R&D研究与发展的投入。我国近年来R&D经费总量居发展中国家中等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我国的R&D经费虽然有所增长,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还不及发达国家 (2%)的一半,而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足,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引进设备上,造成R&D投入不足,因而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发能力较弱。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应加大财政对企业R&D经费的投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引进、吸收与扩散能力,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绿色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一步就是将绿色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使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我们把转化过程的这一阶段定义为商品化。在商品化过程中,转化的对象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结果是现实商品(不是样品);转化的条件主要是转化环境和技术条件(即工艺条件);转化成败的关键主要是克服科学技术上的难关,因而转化过程的操作者是以成果发明人为主角;转化成功的标志是诞生了可以进入市场的商品。
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时追求最大转化效益的过程叫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其特点是:把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全过程,分解成若干彼此相关的分过程,如开发、筹资、产、供、销、售后服务等。把对整个转化过程最大效益的追求,分解到每一个过程,成为追求每一个过程的最大效益,这就必定要求每一个过程面向社会选择质量、速度、成本的最优组合。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与商品化并不是一回事。商品化可由单个企业来完成;而产业化过程如同接力,必须由企业群来完成。商品化主要受制于成果的科学技术成熟程度;产业化主要受制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商品化注重的是能否转化为现实商品;产业化注重的是能否成为巨大产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商品化中企业生产规模小、批量小,对社会影响小、推动力小;产业化中企业群经营规模大、批量大,对社会影响大,推动力大等。地方政府应把握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相关政策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加速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生态工业园区是指以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副产品和废物的信息共享与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国际上起步最早、最成功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区,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企业为核心企业,通过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建立起企业间的共生关系,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废物处理费用,而且使各企业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继丹麦之后,生态工业园区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奥地利等国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自20世纪末起步,目前有南海、贵港等多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区,已取得了初步效果。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践表明,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发展拉动,工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工业发展的相当部分集中在工业园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于突破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弥补区域内缺乏从事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等科技活动的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创造性人才的劣势,加大对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特别是高素质的突破区域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参考文献:
[1]许正中,王辉.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滨海新区的生力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1).[责任编辑:王 篆]
21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用知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自然资源,用知识开发高技术企业,用富有资源来替代稀缺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由于我国生态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和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已经对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巨大冲击,为此,抛弃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我们应立足科技创新,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健全支撑科技创新投资体系,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达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08)03-0070-06
一、生态承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某种特定状态下,无论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资源的供给能力与环境的容纳能力都是一定的,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和特定科技水平下,生态承载力最大值是固定的。所有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都围绕这个最大值自然波动,虽然这种波动有时可以偏离到不同的平衡位置,但总体上是在中心位置周围波动。生态承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必须也同样是有限度的,如果突破这个限度,就必然遭受自然界的惩罚。
(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困境
如果仅仅从资源总量上来讲,我国的确是一个资源大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消耗随之剧增,中国正成为一个资源贫乏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占世均的 27.6%,人均水资源占世均的 20.1%,人均矿产总值占世均的 27%。2.主要矿产资源前景不容乐观。以2000年的数据计算,我国各矿产资源静态指标大致如下:煤200年,原油15年,天然气40年,铁矿81年,铜矿29年。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每年的开采量还在不断增加,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资源将可能耗尽。3.水资源紧张。按照联合国水资源安全标准,中国目前有10个省市处于极度和重度缺水状态。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主要表现有:1.水污染。随着城市和工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废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全国218个省界站点的河流水质中符合和优于III类标准的占38.5%,水污染严重的劣V类占34.4%。全国52个主要湖泊中优于III类水质的湖泊有21个,26个湖泊水质污染严重。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5%-2.8%。水污染所导致的水危机在有些地区超过了水资源量短缺的影响,水质型缺水范围扩大。2.大气污染。大量污染型工厂的建造和车辆的增加使我国已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第二大排放国,植被退化沙尘暴频繁肆虐。沈阳、西安、兰州等城市进入世界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列。3.土地污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化肥使用范围广泛,使环境中的农药含量越积越多,最终影响土壤,危害人类。此外,我国还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现象也比较严重。4.生物多样性问题。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我国的多种生物正面临严重威胁。我国的被子植物有4000种受到威胁,其中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或可能灭绝10种。
(二) 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在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盲目乐观,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实现的经济增长还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来维持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都是极大的。
首先,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资源耗竭不容忽视。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工业化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使天人矛盾日趋突出。据世界银行推算,我国目前每年因大气和水污染,尤其是细微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竟达 54亿美元,几乎是我国年GDP的8%。单纯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繁荣、过度消费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并未给社会大众带来普遍的快乐与福利,并未令人满意地推进社会公正的历史。
其次,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不容忽视。传统的工业化只重视经济的增长,很少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至于导致今天的生态环境恶化。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里,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国顺利跨入了工业化时代。但伴随着大量工厂的拔地而起及大量能源的发掘使用,使工厂生产排放物主要包括粉尘、温室气体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大量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导致雾天增多,气温上升,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越来越多的酸雨;排放到水里的重金属、高锰酸盐、氟化物和磷化物等含有有毒成份的有害物质,导致河流、湖泊中鱼虾灭绝,海洋赤潮大面积发生;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使得土地污染、水污染加重,农作物中农药残留加大,更是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二、科技创新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科技越来越成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决定性力量。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或可再生资源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为指导思想,其对人类社会进步必将产生陀螺式的影响。因此,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矛盾日益恶化的根本出路,科技创新首当其冲。
(一)从历史经验看,科技进步的进程伴生着自然资源消费速率的变化
科学科技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了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的计算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据此法测算1929-1948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约有37%归功于科技进步,在1948-1969年这一比例达56.2%,近年来各国这一比例均有所突破,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形成了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即科技-增长范式。而在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自然资源消费也呈不断攀升之势。某一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利用的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引致了对该种资源及其相关资源的需求量,与这些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产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加剧了对这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种种现象表明,在工业化时代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速度又同矿产资源消耗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尤其在能源矿产消耗方面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在相当长的某一阶段,科技进步同矿产消耗也为正相关关系,即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矿产资源消耗量,甚至造成了能源的日趋紧张。科技进步与资源利用关系的变化从长期看,是凸型曲线轨迹的函数关系,即在一定时期,科技进步同样对缓解资源稀缺发挥着作用。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矿产资源消费数量组成的轨迹,曲线上升阶段代表着科技进步推动下工业化高消耗时期,下降阶段则为科技进步引致的资源消耗递减时期。
(二)科技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矿产资源的稀缺
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任何一个科技变革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被看做是受资源稀缺驱动的。而从矿产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科学科技的演进也正是不断缓解着资源稀缺的历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科技进步是指与矿产资源调查、勘探、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受制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有其限度,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科技进步能扩大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与广度,减少经济开发环境的代价,从而形成了资源、环境、发展、科技进步之间复杂的函数关系。如将资源和环境代价作为投入,考虑到科技进步因素,可公式表示:
F=[f (Z, H), A]
式中,F——经济发展:Z——资源因素;H——生态环境因素;A——科技进步因素。
第一,矿产资源获取科技的不断发展,拓展了资源储量的边界。现代航空航天、能源、计算机与新型原材料科技的综合发展,已使人类超越地球的束缚,进入太阳系范围的宇宙空间;气象卫星的应用与发展成为天气预报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大减少了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的损失,人工影响和调控天气已成为现实;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科技系统的发展,揭示了所探测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广泛应用于土地、森林与矿产资源勘测,找水、捕捞、气象、污染监测等生产、科研部门中。此外,人类成功登月,实现了对地球外星球的实地调查;载人航天飞机的飞行和人类空间活动站的建立,将大量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相关的先驱性科学科技试验由地面转移到太空,进行无重力状态研究试验;现阶段对火星的探测,又揭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主题,科技创新正全方位地影响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科技创新对开发新型资源、废物资源化、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提供了支撑。通过科技进步,人们在人工资源替代稀缺自然资源、储量丰富资源替代短缺资源 (如光导纤维代替铜质电缆)、各种再生性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塑料与陶瓷替代木材及某些金属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科技本身直接替代和节约稀缺自然资源,如Internet媒体代替报纸,Email代替书信,能够节省和替代森林资源;用网络可视电话替代交通出差等,能够减轻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科技创新、完善管理、优化生活方式和合理配置资源,等量的资源消耗能产生更多的财富,极大地缓解了资源危机。
第三,科技进步提高了矿产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对缓解了资源稀缺。科技进步促进了低品位资源的利用、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以及资源共生成分的综合利用。新能源储存科技的问世,提供了缓解能源稀缺的可能。未来的高温超导科技将使人们在不把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热能或机械能的情况下直接储存电能。而其他的储氢、储热、储燃料电池等储能科技,提供了独特的化学能源,减少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矿产的消耗量。能源末端科技的推广,减少了能源矿产的需求量,如传统的建筑业在取暖、制冷、电器和照明等方面消费大量的能源,为此在能源末端使用科技上,已产生了提高能源效率的新科技,同时新型建筑材料也具有了保温隔热性能。
第四,科技进步可以推动矿产资源利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能源利用的规模经济。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资源组合的比例,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人们可以把握科技进步的阶段性特征去找到最合适的规模经营水平。平均成本的下降、规模经济的取得意味着同样规模的产品生产会消耗更少的能源,从而有助于缓解资源的稀缺状况,即相对减少生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如冬季北方城市中的集中供暖方式)。
第五,管理科技的创新,有效地将人与资源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科技进步将促成分步式资源对传统资源的整合,形成优化联合。所谓“分布式资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实现了多系统优化,将电力、热力、制冷与蓄能科技结合,实现多系统资源相容、资源的梯级利用,将每一系统的冗余限制在最低状态,使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状态,以达到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策略分析
立足科技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实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技创新战略,应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坚持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相结合,加快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达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建立以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综合决策和管理协调机制
建立和完善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技创新综合决策和管理协调机制,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建立这样一个“机制”,要求区域内相互关联的科技创新主体以及相应体制和机制相互联系,构成网络化的互动组织系统,要求区域政府切实改善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政策环境,努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高科技,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科技研究和开发体系,完善先进科技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注重对引进科技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目前,建立和完善“机制”,政府必须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政策环境,以科技创新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为着眼点,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为宗旨,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建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同时,还应当把握科技创新规律,促进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科技创新的合理发展模式的形成;建立管理协调机制,强化政府的调控职能;建立和完善省级绿色GDP核算体系。
(二)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科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桥梁。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可以促进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有机融合和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是加快 “三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形成源头创新网络;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由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科技创新网络;三是以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推广体系,组成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缓解资源环境的约束,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三)加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构筑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的科技创新环境,有利于减少和控制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降低科技创新的风险,提高科技创新的成功率,激励科技创新行为组织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总之,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是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保证。从国际普遍经验看,构筑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等)是培育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基于对经济回报的考虑,对周期较长、风险较大、投资较多的科技创新投资存在许多疑虑,往往不愿从事这类创新。另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薄弱、信息不灵等原因,其科技创新有赖于公共服务平台的强力支持。
首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搞好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区域内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科技力量,由财政提供经费支持,建设一批体现该区域优势和特色的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增加科技储备,为区域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二是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政府应根据本区域的产业特点,加强重点行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创建具有公共性质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区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以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研究为主线,针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持续不断地将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同时,积极开展境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为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
其次,建设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日益成为战略性资源,科技信息的获取与提供能力成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目前,我国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区域性信息网络还没有形成,难以做到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很多创新服务机构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信息,极大地影响了创新服务的质量。因此,应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界定政府信息统计的工作程序和规范、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政府信息服务网,提高信息的社会共享程度,从而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特别应当通过政府公共科技政策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和扶持,实施科技资源共享工程,整合现有的自然科技资源、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科学数据和科研成果等与科研有关的数据库,建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开展科学数据共享技术和标准研究,改善提高科技创新基础条件,为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四)完善支撑科技创新投资与融资体系,引导企业拓展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大对R&D的投入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要促进和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各种融资手段,解决企业资金困难,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尤其是为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绿色化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根据国外经验,主要还有以下几条融资渠道:(1)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技术创新项目由于存在前期投入资金大、资金的回收存在风险等因素,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对其发放贷款,尤其是对于低能耗和环保项目,其资本收益率一般较低。政府应对此类技术创新项目的贷款分担一部分贷款利息,通过少量的资金来引导金融机构的大额资金流向低能耗及环保项目。(2)完善金融租赁制度。金融租赁是一种快捷、简便、适应较强的融资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租赁公司提出设备租赁申请,经租赁公司审查同意后,由公司代为融资购进设备,企业只要分期支付租金,就可以拥有百分之百的融资额,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只需要象征性地交付一些价款,即可获得设备所有权。融资租赁业通过租赁设备把闲置的或新开发的生产设备尽快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设备要素在各行业间的合理流动,提高了要素的使用效率,更主要的是减少了企业的筹资环节,开拓了融资渠道。(3)发展风险资本,为企业提供融资方便。风险投资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增强融资多元化和利用社会闲余资金。
研究表明,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之间成同步增长关系,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保证一定的R&D研究与发展的投入。我国近年来R&D经费总量居发展中国家中等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我国的R&D经费虽然有所增长,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还不及发达国家 (2%)的一半,而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状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足,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引进设备上,造成R&D投入不足,因而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发能力较弱。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应加大财政对企业R&D经费的投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引进、吸收与扩散能力,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绿色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一步就是将绿色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使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商品,我们把转化过程的这一阶段定义为商品化。在商品化过程中,转化的对象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结果是现实商品(不是样品);转化的条件主要是转化环境和技术条件(即工艺条件);转化成败的关键主要是克服科学技术上的难关,因而转化过程的操作者是以成果发明人为主角;转化成功的标志是诞生了可以进入市场的商品。
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时追求最大转化效益的过程叫做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其特点是:把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全过程,分解成若干彼此相关的分过程,如开发、筹资、产、供、销、售后服务等。把对整个转化过程最大效益的追求,分解到每一个过程,成为追求每一个过程的最大效益,这就必定要求每一个过程面向社会选择质量、速度、成本的最优组合。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与商品化并不是一回事。商品化可由单个企业来完成;而产业化过程如同接力,必须由企业群来完成。商品化主要受制于成果的科学技术成熟程度;产业化主要受制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商品化注重的是能否转化为现实商品;产业化注重的是能否成为巨大产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商品化中企业生产规模小、批量小,对社会影响小、推动力小;产业化中企业群经营规模大、批量大,对社会影响大,推动力大等。地方政府应把握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相关政策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加速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生态工业园区是指以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生态工业园区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副产品和废物的信息共享与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国际上起步最早、最成功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区,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4个企业为核心企业,通过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建立起企业间的共生关系,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废物处理费用,而且使各企业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继丹麦之后,生态工业园区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和奥地利等国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自20世纪末起步,目前有南海、贵港等多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区,已取得了初步效果。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践表明,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发展拉动,工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工业发展的相当部分集中在工业园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对于突破工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还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弥补区域内缺乏从事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等科技活动的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创造性人才的劣势,加大对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特别是高素质的突破区域资源环境约束的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参考文献:
[1]许正中,王辉.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滨海新区的生力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1).[责任编辑:王 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