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love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新课改的迫切要求下,对素质教育的推广是必然趋势,但是应试教育依然占着上风,对义务教育实施小班
  化教学一直在探索研究中,但由于高考制度的压力,社会竞争的激烈等各种原因,高中教育实施小班化的可能性偏小,怎么样才能让高中教学也推行小班化教学,去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他们,让他们在小班化的教学中体会学习的快乐,特别是英语学习的快乐,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呢?这对我们提出了挑战,也成为了我们如今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高中英语学习 尊重 快乐 关注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班化教学已然成为趋势,它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广阔的空间舞台,它能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先进的教育资源,创造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能获得更加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何谓小班化教学?从教育组织的形式来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较少。较少到底是多少呢?在教育实践中,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有多大?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名,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就越多。
  查阅国内外资料,目前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国外在此方面一向走在领先位置,那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挤破脑袋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学习的原因。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就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名学生。90年代后期,美国又提出美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应缩小到18人。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名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在国内,也有一些地方一些学校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在推行小班化教学的探究实验。对于任教高中的我而言,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接触到小班化教学。回顾从教数十年,曾经任教班级的人数一直到40到50人之间徘徊,作为主科老师,一直任教两个班级。一直想着有机会好好探究一下高中阶段小班化教学,看看那时的效果是不是更好,今年因祸得福般的,我有幸任教高三,一人带一个班,学校把基础最差那个班级交给了我。多谢了这次机会,我们班的学生从开学时的33人,经过了下学期的自主职招,有十几个同学报名参加,被提前录取了,也就没有必要参加高考了,因此,我们的班级人数一下子骤减到二十人左右,面对这样的班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但是感觉确实截然不同。让我终于有机会接触了小班化教学的探究。虽然以前从未接触过如此的小班化教学,但是我班学生基础差的特点摆在眼前,也许,只有通过这样的小班化教学才能给予他们提升的空间。接下来针对我的英语课堂教学,反思我之前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我对小班化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一、师生间的交流沟通要以尊重为前提
  古语有言“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学会尊重他人。”况且,我们要明白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偏多,在家里娇宠惯了,一向以自我为中心,怎么样才能唤醒他们的自尊心,又怎么样才能激起与他们的共鸣?这都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关于师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老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师爱,让我们深深领悟到,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白费功夫。只有用爱去激发师生间的共鸣,以尊重为基础,师生间拥有了真诚情感的交流,才能共同造就一批跨世纪高素质的新人。
  我们班的学生虽然基础是最差的,但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每个孩子天生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之间建立的信任就是以尊重为基础的,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在新时代的师德标准中,尊重学生时我们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也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
  在短短的两个多月里的小班化教育中,我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视作有独立人格、独特气质、独特价值并且具备无限潜能等待开发的“学生”对待,虽然他们将来未必人人都很优秀,但是换个角度对待,至少他们努力过,而且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经过前期的夯实基础阶段,到中期的提高信心和后期的巩固拔高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我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努力营造学习的温馨互动氛围。
  二、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要以快乐为依据
  英语学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基础没打好,痛苦了好多年的理科生而言,怎么样才能化难为易,化辛苦为快乐,轻松度过这段枯燥的学习生活。在平时的大班教学过程中,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仍占上风,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而言,教师所关注更多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怎么样才能把基础巩固得更好,能力提高得更强, 成绩提高得更好。顺其自然地,课堂结构单调如一---背了默,做了讲;教学方式呆板---做题讲题练题,面对讲台下黑压压的学生,上完课回来的老师都会抱怨课堂的死气沉沉,教师往往还是唱独角戏,热衷于“填鸭式”“满堂灌”,学生标准地成为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办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学习而言有的只有厌恶,毫无兴趣可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感觉到了英语学习的快乐,才能化负担为动力,为激情。而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学习中成长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主动地区探索新知和未知的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教师去不断地研究,让学生有机会借助愉快的学习情绪,抒发自己的想法,发挥潜能与创造力,环环相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与操作能力。
  三、教师优化教学策略,要以关注为导向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完整的能动性是教的能动性与学的能动性两者相互沟通与配合的结果。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我们教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方式,是自己主动探究的,还是通过教师传授习得的,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现在我们所推行的以人为本,要求教师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实践感悟,要给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舞台。
  雖然实践的时间比较短,但是机会还是难能可贵的,毕竟英语是一种语言技能课,是一项教与学的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的。其教学要遵循交流性原则、听说领先原则、情景教学原则、趣味性原则。与传统的班级教学相比较,这段时间的小班化教学感觉真的很特别,教学效果真的很明显,要是高中也能推行小班化教学,那教学效果势必会很突出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生物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内涵所适应的范围和条件,是生物概念反映的总和。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建立概念体系,是掌握概念的先决条件。本文浅谈了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  生物学的概念繁多,由于生物学概念的特征,内容不同,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纵横交错,因此,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生物
摘 要:认识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意义,并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是促进美术教学向最优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美术教学 作用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集声、光、电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以其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实施,我们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注重了让学生充分用真情实感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情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作文“个性化”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样。诚然,这的确对以前作文内容假大空,文章面目千篇一律、程式化的不良现象,有了极大的扭转和杜绝。倡导个性化的作文,提出了突出个人立场、注重形式创新,发展个性语言等主张。这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对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何谓“导”?叶圣陶先生的解释为:“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去“导”,怎么去“导”,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以何
摘 要:合作,在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一个企业的成功,就是一个团队的努力成果,没有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没有企业的成功。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合作教学也是重要的教学计划之一,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分组合作的课堂教育形式已经成为一种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会进行很多实验,而实验就意味着必须分组,考查的就是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立足于分组合作
摘 要:教材分析:“对顶角”是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3节第2课时。对顶角性质是是推导角相等的一条基本依据;本课继续学习简单的说理和计算,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对顶角;教学案例;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识别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的性质;能画出对顶角,并能利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及解决一些實际问题。  2经历观察、猜想、说理、交流等过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