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40年代经由九叶诗派的探索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阶段。针对于这种过于直白且缺乏艺术效果的诗歌倾向,九叶诗人从诗歌的表现手段方面明确提出了“新诗戏剧化”的理论,力争为中国新诗的发展谋求新的理论落脚点。
关键词:九叶诗派;“戏剧化”之美
作者简介:胡婷婷(1993-),女,蒙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说教诗和感伤诗在四十年代的诗坛极度盛行,针对于这种过于直白且缺乏艺术效果的诗歌倾向,九叶诗人从诗歌的表现手段方面明确提出了“新诗戏剧化”的理论,力争为中国新诗的发展谋求新的理论落脚点。九叶诗人认为传统诗歌比较单纯,都是以直线性的方式直接表达情感。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诗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直线式的感情宣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诗的戏剧化必须成为现代的课题”。[1]
一、戏剧化手段
所谓的戏剧化手段,就是注重诗歌中的戏剧性语言,戏剧性的架构,戏剧性情境在诗歌中的运用。戏剧语言和戏剧情境的运用则可以达到思想和艺术融为一体的效果。穆旦《防空洞里的人》则是一个极为贴切的例子。他将防空洞,各色人都临时凑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在战争背景下的戏剧情境。由于防空洞的掩护,大家得到了片刻安宁,开始形形色色的交谈起各路小道消息,“我正在高楼上睡觉,一个说,我在洗澡。/你想最近的市价会有变动吗?府上是?/哦哦,改日一定拜访,我最近很忙。/”“我”虽然在这些人群之中,但是“我”的心却在其外。“我”看见了“黑色的脸,黑色的身子,黑色的手”同时也听到了大风“附在每个人的耳边吹出细细的呼唤”,感觉到了死亡正在慢慢地向人们一步步的逼近。这两种语言形成了极其尖锐的对立:一是兴趣盎然的独白,另一个是“我”的呼吁和独白。这首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麻木的苟且偷生,一种是在清楚的痛苦中体会生命的悲欢。而这些都是通过逃警报这个戏剧情境和人们各种琐碎的闲谈这样的戏剧语言来一一展现出来的。而戏剧架构就是通过设置矛盾并逐步解决矛盾的过程,所以戏剧结构运用可以使诗歌极具张力,可以彰显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
二、客观性与间接性的原则
针对戏剧化创作的这种手段,九叶诗人要求在诗歌创作上遵循客观性与间接性的原则。这个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追求“客观事物”的诗美价值。九叶诗人认为新诗戏剧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并把官能感觉的形象和抽象的观点、炽热的情绪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孪生体。”[2]即所谓的思想知觉化.。“思想知觉化”这个概念最早由西方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提出的,后来它成为了西方诗歌表达艺术的一个新的名词。其实,所谓的“思想知觉化”就是寻求抽象和具象的结合。他们虽然时常以客观的事物作为描写对象,但是他们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描写这个事物本身,对其做镜子式的叙述,而是为了表达这个事物所引发的情感与哲理。这种追求在他们的诗歌不仅运用的极为普遍,而且运用的极为自然,看不出故意雕琢的痕迹。如郑敏《鹰》的中,诗中的鹰已经不是简单地自然状态的鹰,“他的飞离并不是舍弃”而是为了更清楚的认识世界,后来他当它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它便义无反顾的“从高空中矫捷下降”。这时的鹰已经和作者的处境已经融为了一体,告诉人们短暂的退却是为了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加持久的进取。
另一个则是要使“生活经验”转化为“诗的经验”。袁可嘉曾提出“而诗的唯一的致命的重要处却正在过程!一个把材料化为成品的过程;对于别的事物,开始与结束也许足以代表一切,在诗里它们的比重却轻微得可以撇开不计。”[3]这就要求是人在现实创作中遵循“戏剧化”的过程,即“生活经验”到“诗经验”:生活经验,可能是但未必即是诗经验,诗人只能通过“戏剧化”的表现性和间接性原则,使自己“不至粘于现实世界,而产生过度的现实写法。”[4]具体诗歌创作上,诗人将对人生和社会的哲学感受不做赤裸裸的直白表述,而是以物唤情,挖掘能够与心灵相同的客观事物,深入对象所代表的精神层次,然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具体的客观事物上,通过客观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九叶诗人描写的事物是现实存在的,而这些形象生動的客观事物,往往隐含着诗人冷静地沉思。如袁可嘉的《岁暮》:“庭院中秃枝点黑于暮鸦/(一点黑,一分重量)/秃枝颤颤垂下/墙里外遍地枯叶逐风沙/(掠过去,沙沙作响)/挂不住,又落下;暮霭里盏盏灯火喚归家,(山外青山海外海)鸟有巢,人有家 有多少张脸庞贴窗问路人:(车破岭呢船破水?)等远客?等雪花?”在这首诗歌当中,“秃枝”“暮鸦”象征的是孤独的心境。通过最后一节连续的追问,代表诗人内心追寻不到答案的苦闷。“远客”“雪花”分别是希望和无望的象征。诗歌的曲调是低沉的,但这种低沉由具体的物象暗示出来,并不是由诗人直接抒发出来的,诗人在诗中是隐匿的。
注释:
[1]袁可嘉.新诗戏剧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76.
[2]袁可嘉.新诗戏剧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25.
[3]袁可嘉.新诗戏剧化[J].北京:诗创造,1948(4).
关键词:九叶诗派;“戏剧化”之美
作者简介:胡婷婷(1993-),女,蒙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说教诗和感伤诗在四十年代的诗坛极度盛行,针对于这种过于直白且缺乏艺术效果的诗歌倾向,九叶诗人从诗歌的表现手段方面明确提出了“新诗戏剧化”的理论,力争为中国新诗的发展谋求新的理论落脚点。九叶诗人认为传统诗歌比较单纯,都是以直线性的方式直接表达情感。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诗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直线式的感情宣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诗的戏剧化必须成为现代的课题”。[1]
一、戏剧化手段
所谓的戏剧化手段,就是注重诗歌中的戏剧性语言,戏剧性的架构,戏剧性情境在诗歌中的运用。戏剧语言和戏剧情境的运用则可以达到思想和艺术融为一体的效果。穆旦《防空洞里的人》则是一个极为贴切的例子。他将防空洞,各色人都临时凑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在战争背景下的戏剧情境。由于防空洞的掩护,大家得到了片刻安宁,开始形形色色的交谈起各路小道消息,“我正在高楼上睡觉,一个说,我在洗澡。/你想最近的市价会有变动吗?府上是?/哦哦,改日一定拜访,我最近很忙。/”“我”虽然在这些人群之中,但是“我”的心却在其外。“我”看见了“黑色的脸,黑色的身子,黑色的手”同时也听到了大风“附在每个人的耳边吹出细细的呼唤”,感觉到了死亡正在慢慢地向人们一步步的逼近。这两种语言形成了极其尖锐的对立:一是兴趣盎然的独白,另一个是“我”的呼吁和独白。这首展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麻木的苟且偷生,一种是在清楚的痛苦中体会生命的悲欢。而这些都是通过逃警报这个戏剧情境和人们各种琐碎的闲谈这样的戏剧语言来一一展现出来的。而戏剧架构就是通过设置矛盾并逐步解决矛盾的过程,所以戏剧结构运用可以使诗歌极具张力,可以彰显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
二、客观性与间接性的原则
针对戏剧化创作的这种手段,九叶诗人要求在诗歌创作上遵循客观性与间接性的原则。这个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追求“客观事物”的诗美价值。九叶诗人认为新诗戏剧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并把官能感觉的形象和抽象的观点、炽热的情绪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孪生体。”[2]即所谓的思想知觉化.。“思想知觉化”这个概念最早由西方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提出的,后来它成为了西方诗歌表达艺术的一个新的名词。其实,所谓的“思想知觉化”就是寻求抽象和具象的结合。他们虽然时常以客观的事物作为描写对象,但是他们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描写这个事物本身,对其做镜子式的叙述,而是为了表达这个事物所引发的情感与哲理。这种追求在他们的诗歌不仅运用的极为普遍,而且运用的极为自然,看不出故意雕琢的痕迹。如郑敏《鹰》的中,诗中的鹰已经不是简单地自然状态的鹰,“他的飞离并不是舍弃”而是为了更清楚的认识世界,后来他当它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它便义无反顾的“从高空中矫捷下降”。这时的鹰已经和作者的处境已经融为了一体,告诉人们短暂的退却是为了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加持久的进取。
另一个则是要使“生活经验”转化为“诗的经验”。袁可嘉曾提出“而诗的唯一的致命的重要处却正在过程!一个把材料化为成品的过程;对于别的事物,开始与结束也许足以代表一切,在诗里它们的比重却轻微得可以撇开不计。”[3]这就要求是人在现实创作中遵循“戏剧化”的过程,即“生活经验”到“诗经验”:生活经验,可能是但未必即是诗经验,诗人只能通过“戏剧化”的表现性和间接性原则,使自己“不至粘于现实世界,而产生过度的现实写法。”[4]具体诗歌创作上,诗人将对人生和社会的哲学感受不做赤裸裸的直白表述,而是以物唤情,挖掘能够与心灵相同的客观事物,深入对象所代表的精神层次,然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具体的客观事物上,通过客观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九叶诗人描写的事物是现实存在的,而这些形象生動的客观事物,往往隐含着诗人冷静地沉思。如袁可嘉的《岁暮》:“庭院中秃枝点黑于暮鸦/(一点黑,一分重量)/秃枝颤颤垂下/墙里外遍地枯叶逐风沙/(掠过去,沙沙作响)/挂不住,又落下;暮霭里盏盏灯火喚归家,(山外青山海外海)鸟有巢,人有家 有多少张脸庞贴窗问路人:(车破岭呢船破水?)等远客?等雪花?”在这首诗歌当中,“秃枝”“暮鸦”象征的是孤独的心境。通过最后一节连续的追问,代表诗人内心追寻不到答案的苦闷。“远客”“雪花”分别是希望和无望的象征。诗歌的曲调是低沉的,但这种低沉由具体的物象暗示出来,并不是由诗人直接抒发出来的,诗人在诗中是隐匿的。
注释:
[1]袁可嘉.新诗戏剧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76.
[2]袁可嘉.新诗戏剧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25.
[3]袁可嘉.新诗戏剧化[J].北京:诗创造,1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