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区域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的建立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19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防护师生、家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发挥了有效的教育功能。在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引领下,中山市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力量,在实践中形成了影响广泛、良性循环的“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使教师的教研与学习者的学习同步发展,为疫情心理防护乃至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防护体系创建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创新性。
  〔关键词〕疫情心理防护;在线教育;学习生态圈
  一、引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展开了对“停课不停学”的具体部署,一时间,“互联网 教育”模式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全国各地、各学段、各学科学校教育的主体形式。而疫情带来的广泛的焦虑情绪,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在线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线上教育安排的通知”发布,广东省中山市迅速启动了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发布“中山市中小学各学科线上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对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规范化指引,确保为师生、家长普及积极的心理防护知识,为顺利度过疫情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帮扶。在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引领下,中山市依托成熟的心理学科教研体系,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力量,激发一线教师力量,设计制作体系完善的“停课不停学心理”系列微课,并依托运作成熟的“中山心理”公众号作为载体,形成基于“微课 微信”的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对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及一线心理教师的工作实效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二、项目背景分析
  (一)疫情期间的心理建设需求
  在疫情期间,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较大冲击。一项面向全国的调查研究表明,疫情期间,民众的恐慌和紧张情绪明显,人际关系较为紧张,自我防护意识和行为大为加强[1]。在这种背景下,民眾对心理援助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以中山市各镇区开通的心理援助热线为例,截止到2020年5月20日,心理热线共接访3376人次。2月中旬,在中山市开展的学生心理普查中,也发现中小学生在学习问题、情绪问题等多方面存在心理帮扶需求。所以,集合区域内心育工作者的力量,开展科学有效、普及面广的心理防护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二)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截至2020年4月19日,全球已有逾15.8亿儿童和青少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停课,占全球注册学生总数的91.3%。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线教育成为诸多国家和地区在居家隔离前提下继续开展学校教育的主体手段。我国各级教育部门从2020年2月起正式出台“停课不停学”政策,将在线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体。得益于“互联网 教育”以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前期实践积累,全国基于各种平台的直播、点播在线教育规模迅速增长。但是,在线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线下教学内容搬到网上,广大一线教师在网课初期普遍感觉措手不及,往往无法掌控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探究在线学习的组织机制来确保在线学习的有效性,是尤为重要的。
  (三)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
  1.理论基础
  生态学习观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以整体、适应和多元的视角透视学习,把学习视为一个由学习者、学习活动、工具中介系统、社会及物理环境构成的生态学习系统。生态学习观坚持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不是仅仅受制于环境刺激,而是存在着与学习环境积极的交互作用。生态学习观强调个体与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贡献、相互塑造,进而形成和谐发展的学习生态圈[2]。学习生态圈的观点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无国界计划”负责人Jan Visser[3]提出。他在“克服发展中学习”(Overcoming the Under Development of Learning)一文中提出:学习生态圈是一个主要由学习共同体以及现实和虚拟的学习环境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其他学习个体和学习群体之间共同存在、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知识的吸纳、消解、转化、创新、实践、反馈等过程实现有效学习。
  学习内容建设是组织学习生态圈维持动态平衡的基础。正如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来维持其动态平衡一样,组织学习生态圈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而多样化且不断更新的学习内容就是组织学习生态圈内不断流动的能量。
  2.在线教育生态圈模型
  在线教育生态圈是包含教师在线教研生态圈、学习者在线学习生态圈的一体两翼结构。见图1。
  生态圈以微信群、“中山心理”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工具作为媒介,以在线学习资源为动态循环的基础,以宣传激励和效果激励作为教师教研、学习者学习的催化剂。
  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打破了常规的线下教育生态圈,这其中不仅包括学生的线下学习生态圈,也包括教师的线下教研生态圈。所以,紧随其后的“停课不停学”举措,使广大一线教师面临比学生更大的压力,急需学科同行的支持环境。尤其是对于学校中人数较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说,此时更容易产生“孤岛感”。所以,我们首先要建立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线教研生态圈”。具体来说,是由骨干教师组织区域调研,规划心育目标,通过选取精品微课进行宣传激励,将能动性辐射至镇区、个体。在这样的教研生态圈中,个体的方向感强,能动性得到激发,不断涌现优质的共享微课资源,为在线教育提供了不竭的课程内容保障。
  “心理健康在线学习生态圈”指的是区域内在线学习者(学生、家长),能够通过学校在线课程、公共媒体等途径,方便地获取精品心理健康在线学习资源。由于微课主题的制定是根据区域调研结果制定,所以能够较为准确地解决普遍性心理困扰。进而提高在线学习者对心理健康在线学习的满意度及使用黏度,也就是通过效果激励使学习生态圈保持活性。   “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是由教研生态圈、学习生态圈的互动而自然形成的整体。
  (四)“微课 微信”的适用性分析
  参与线上教育期间,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大幅增加,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包括手机依赖、视力降低等。所以,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尽量减轻这些负面影响。
  在直播、点播课程中运用微课资源,可以减轻一线教师对在线教育的恐惧心理,让在线教育过程更加可控。通过多年的微课制作培训、微课比赛,大部分一线教师已经具备微课制作能力。在2019年12月,中山市刚刚举办了面对全市五年以下新入职心理教师的微课制作培训。所以,运用微课进行在线教育有着较好的基础。
  微信公众号作为目前大众普遍熟悉的移动资讯平台,传播能力强,视频 图文的内容传播模式易于被大众接受,同时可以胜任对于微课资源的在线存储、点播、搜索,方便学习者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而且公众号内容传播时效性强,易于分享,能够满足在线教学期间一线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渴求。
  “中山心理”作为中山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微信平台,已经运作了三年,目前关注人数为12941人,受众面广。其中的“微课导学”栏目在三年中提供了大量微课资源,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用户基础。
  所以,以“微课 微信”作为在线教育资源载体,可以充分保障在线教育的传播力度,实现在线学习的“小微化、实用化”,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互联网学习模式,对于在线教育生态圈的建立有着良好的实施基础。
  三、在线教育生态圈的建设历程和主要措施
  (一)建立在线教研生态圈,促成“停课不停学”课程资源体系
  1.核心团队创建
  疫情初期,在中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指导下,招募中山市骨干教师作为核心团队。然后通过“心理防护”微信群进行在线教育的整体规划与布局,为在線教研生态圈的形成打好基础。
  2.前端分析,确定课程体系
  2020年2月,中山市中小学采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山市中小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开展疫情心理网上调研,小学、初中、高中、中职近13万学生参与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中山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负面自评(不太好、非常糟)数量较小。这可能是由于2月份属于寒假与延迟开学过渡阶段,所以没有明显的异常。但是高中学段的负面自评较为凸显,我们结合下面的数据来具体分析。
  学习问题、情绪问题在各学段的比重均较大。见表2。而对高中学段,生涯规划问题排在第二位,与小学、初中相比区别明显。结合表1中的高中生负面自评偏高情况,我们可以初步确定,高中生的负面心理状态与生涯规划问题联系紧密,需要设置专门的心理课程主题。
  以调查结果为基础,初步制定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的内容主题,并通过调整完善,最终形成停课期间的自我调节、放松训练、自主管理、沟通、家长课程、时间管理、关爱、学习管理、抗逆力、生命教育、生涯规划、自我关怀、幸福感、意志力、开学准备、返校心理调适共十七个主题。见表3。
  3.激活课程开发机制,为在线教研生态圈提供动力
  线上教育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在线教育生态圈的养分。而建立一个有活力的课程开发机制,则是产生养分的动力。通过“宣传激励”广泛激发一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动力,使线上教研有显著成果,线上学习有优质资源。
  2月15日,“中山心理”公众号发布“停课不停学心理”系列课程第一辑,发布了教研员梁剑玲老师在中山电视台的教育答疑录播节目,作为“停课不停学心理”心理在线课程的预热与开端。
  2月18日,发布“停课不停学心理”系列课程第二辑,内容为两节精品示范微课。与此同时,通过“中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微信群,以及“中山心理人”微信群,将“停课不停学心理”心理在线课程的征集辐射至镇区、个体。镇区教研组迅速响应,通过在线教研开发微课资源,东区“疫情下的心理防控”语音微课、东升镇中小学“疫”起上心晴微课、市实验小学和中山市二中的“抗疫情护心灵”系列,以及古镇、板芙、火炬区等镇校心理健康教育线上课程相继推出,镇区在线教研生态被充分激活。随着各镇区在线教研的开启以及教师熟练度提升,心理课程质量不断提高,区域内的心理健康教研氛围愈加热烈。
  随着“停课不停学心理”课程的推出,一线心理教师能够快速掌握高质量的课程资源,“精品课程共享”使一线心理教师的压力得到缓解,有了更多制作精品微课的动力,获得了更高的成就感。
  3月27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疫情防控的心理服务需求与应对”线上研讨活动成功举办,一线心理教师、镇区负责人的经验分享与成就感,为全市心理教师坚定了工作方向,感受到了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研发的热情。
  得益于微课在“中山心理”以及更高平台的发布,产生有力的“宣传激励”作用,截止到2020年5月,累积征集心理微课近200节,一些教师的积极性较为突出,每个人贡献超过五节课。可以看出,在“宣传激励”措施下,心理健康在线教研生态圈形成良性循环,焕发出无限活力。
  (二)优化平台与资源,建立在线学习生态圈
  “中山市中小学各学科线上教育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各校要充分利用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参加线上教育、网络远程培训,按照考核认定的学时数计入教师培训学时(学分)。教师承担线上教育、上线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管理。”同时,在文件中规定了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量,并建议各校选择“中山心理”发布的“停课不停学心理”系列课程,使课程使用规范化、常态化。“中山市中小学各学科线上教育工作指导意见”颁布后,各校的心理健康导学案多数采用“停课不停学心理”系列课程,使“中山心理”成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平台。   “停课不停学心理”课程开发后,积极响应各级教育部门的征集活动,不断拓展“停课不停学心理”课程以及“中山心理”平台的影响范围。其中两节心理微课在《学习强国》“慕课讲堂”推送,中山市教体局公众号“微课堂”跟踪发布课程,加强宣传。
  在省教厅与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的心理防疫微课征集中,全省91节微课入选,其中41节采用了中山市心理教师制作的微课,使“停课不停学心理”课程进一步辐射全省。
  通过对平台的广泛宣传拓展,使“停课不停学心理”成为中山市以及更多区域学生、家长获取心理健康资源的重要渠道,从2020年2月到5月,“中山心理”关注人数由3000人增长至12941人,累计点击量达到百万级。
  得益于课程的优良制作、体系完善、平台拓展,学生、家长能够便捷地接收到心理课程资源,使广泛面临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高效解决,因而对学生、家长形成了稳固的“效果激励”,亲子都主动参与心理健康在线教育。因此,富有活力的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得以良性运转。
  (三)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教研与学习生态圈的和谐融合
  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是教研与学习生态圈在运转过程中自然融合产生的。教研生态圈充分激发了一线教师的主动性与工作活力,能够针对疫情中学生、家长面临的新问题迅速形成针对性强的课程,进而在“中山心理”第一时间推广、更新符合学习者需要的在线学习内容,“停课不停学心理”的十七个主题就是在这样的动态教研中不断更新、完善并最终成型的。高质量的课程对学习者产生的“效果激励”作用,也在不断推动学习生态圈的良性运转。
  教研生态圈与学习生态圈通过“识别问题”与“解决问题”为纽带建立紧密连接,以“宣传激励”与“效果激励”作为互动的动力,使教师的教研与学习者的学习同步发展,共同组成了有良性循环的“在线教育生态圈”。
  四、创新表现
  (一)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防护体系的完善
  在这次疫情的背景下,“停课不停学”举措使各学科的知识传授得以延续。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在疫情中的使命不能单纯局限于知识传授,还要着眼于解决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下产生的各种心理调适需求,这必然需要一个动态、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经过疫情期间的实践考验,中山市的“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工作机制表现出了极强的活力与适应力,出色地完成各阶段的心理防护工作,为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防护体系创建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创新性。
  (二)以疫情为背景的课程体系创新
  在疫情期间心理调适课程、文章不断涌现,但是主题往往局限于疫情认知、情绪调节。“停课不停学心理”系列课程基于心理普查、前端分析,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类型,进而确定课程的体系。如体系中的“生涯规划”主题,就是基于心理普查的结果设定。通過数据分析发现,生涯规划困扰广泛存在于中学毕业生群体,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课程指导[4]。对于区域内的学习者来说,“停课不停学心理”课程之所以能够切中要点问题,就是基于以前端分析为基础的科学性强的课程体系。
  (三)“微课 微信”的平台创新
  目前心理学公众号数量众多,但是以一线教师制作的心理健康微课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号则不多。“中山心理”公众号致力于心理微课普及已经有三年时间,制作手段成熟,宣传工作到位,是中山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亮点之一,在区域内教师、学生、家长群体中的影响力与口碑愈加突显。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心理”与“中山心理”结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圈的资源平台,取得良好效果,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尝试。
  (四)基于生态圈理念的机制创新
  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使教育者变成一座座“孤岛”。如何在现有条件下重建教师教研生态圈,激活教师的教育动力,成为当务之急。在中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组织领导下,中山市迅速建立起骨干教师带头、全员联动、成果激励的教研生态圈,激活区域内一线教师的主动性,为在线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动力源。
  五、实施效果
  (一)心理干预效果良好,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较为稳定
  2020年5月,中山市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复学心理准备调查问卷”调查。通过与2月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山市中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但是从施测的时间来讲,2月份属于寒假与在线教育过渡阶段,5月份则处于在线学习疲劳期/适应期以及复学准备期,而且由于开学时间有变化,所以难以控制的变量较多,对数据的分析应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
  通过数据对比(见表4、表5、表6)可以看出,在2月至5月期间,各学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有所改善,自评积极(非常好、比较好)的人数百分比均有所增加,自评消极(不太好、非常糟)的人数百分比均有所下降,整体情况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学段前测自评“不太好”的人数为11.34%,相比其他学段较为突出。而在前测题目中,可以看出高中学段在“生涯规划”方面的关注度超过其他学段,显示高中学生在生涯规划方面有实际困扰。但是后测数据中,“不太好”人数下降至2.28%,有明显好转。
  随着开学时间的延长,疫情期间的亲子关系面临巨大的挑战。学生的网络沉迷、自律能力不足等问题难免会对亲子关系的评价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在数据中(见表5)我们发现,各学段学生评价“一般”的人数在后测中均有增加。但是综合来看,消极评价(紧张、恶劣)的人数均为少数,整体可控。
  对学习的信心水平(见表6),各学段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这一方面可能源于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接受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在即将开学的日子里,学生对校园生活很向往,使学生对开学后的学习也产生了动力。   综上所述,在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圈的干预背景下,中山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良好、可控。
  (二)区域外辐射效果显著,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的良好运作,除了服务于中山市区域的学生、家长,还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影响。
  “停课不停学心理”系列课程推出后,有兩节课程被《学习强国》“慕课讲堂”推送;在省教厅与华南师大组织的心理防疫微课征集中,91节课中有41节是“停课不停学心理”课程,在各市中占比最高;中山市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工作的创新举措汇报,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公众号中推送。
  之后,成果论文《疫情背景下中学毕业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基于与非毕业年级学生的比较》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发现。
  六、结语
  随着疫情的好转,以及中小学的顺利返校复学,在线教育又将“退居二线”,成为线下教育的补充。但是在中山市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的持续运作下,新的课程系列接力登录“中山心理”公众号,使在线教育绽放独特的光辉。这让我们看到:在非常时期应运而生的“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与现今的“互联网 ”时代背景高度契合,必将长久绽放,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方鹏,史康,朱霞,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民众心态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20(1):30-35.
  [2]张琪.试论生态学习观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1(6):33-34.
  [3] Jan Visser.Overcoming the Underdevelopment of Learning:A Transdisciplinary View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Montreal, Canada [EB/OL].http://www.learndev.org. 2010-08-1
  [4]梁剑玲,张均华,陈晓新,等.疫情背景下中学毕业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基于与非毕业年级学生的比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5):15-18.
  (作者单位:1.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山,528400;2.广东省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中山,528400;3.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山,528400;
  4.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中山,528400;5.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中山,528454)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其他文献
〔关键词〕闲暇辅导;高一;活动设计  【活动理念】  闲暇生活是中学生生活里重要但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优质的闲暇生活是中学生素质的综合体现。针对高中生学业繁重,闲暇生活安排不当的问题,本节课首先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审视现有的闲暇生活,然后通过优质闲暇生活的理论指导,以及自编的“优质的闲暇生活雷达图”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培養他们安排优质闲暇生活的能力。课堂分四个阶段:热身阶段,通过社会计
[关键词]生涯决策;理性决策;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4-0031-03  【活动理念】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三大主要的生涯决策任务: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选科、大学选择以及专业选择。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科学理性的生涯决策,有强烈的现实需求。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不少同学在选科时并不理性,他们或者很盲目,或者只考虑单一因
〔关键词〕信息资源;心理防疫;心理课设计;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8-0005-04  【活动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全国上下提倡民众不出门少出门,各自居家隔离生活学习。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信息获取源就相对狭窄,基本源于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传媒通道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知大量
〔摘要〕以疫情期间学校开展心理直播课的一次作业为切入点,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布置作业的实践及有效性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教师在布置和评价反馈学生心育课程作业“快乐清单Happy List”作业时应该注意的三个关键点。  〔关键词〕心理课作业;快乐清单;疫情直播课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6-0025-03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
〔摘要〕在生涯教育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性格探索时,设计了“西游新编之师徒竞聘”这个活动环节。在活动中,学生从性格的角度讨论了唐僧师徒四人适合的职业,同时也思考了给定的五种职业角色对性格的要求,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心理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将其作为教学素材,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有意通过问题引发建设性冲突,促进学生思考。  〔关键词〕生涯教育;性格探索;西游新编  2020年,我
摘要:钢琴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而且要求从素质上全面培养学生。音乐实践的全过程,就是通过音乐形象本身和具有一定音乐文化修养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教学就是善于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培养学习听觉想象力,激发创造意识与创造行为。为旋律配制弹奏则是培养创造素质的重要途径,从中教会他们创造性地配制弹奏本领,最终成为知识经济的积极参与者。  关键词:即兴弹奏;创
摘要: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让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关键词: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
[摘要]学校心理咨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现今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基本由学校心理教师承担,心理教师是一名学校教师,又承担着心理咨询师角色,这中间必然存在一些冲突。如何更好地把握学校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不同身份的要求,开展好学校心理咨询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学生家长心理咨询个案,对学校心理咨询实践运用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学校心理咨询;学校教育;实践运用;案例分析  
〔关键词〕记忆;复述策略;儿童;心理实验  一、引言  认知策略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调节、监控和管理认知加工过程的心智活动,其主要形式是恰当的、合乎规则的活动程序。它的作用是促进认知活动的效率。认知策略有多种,如复述策略、精心加工策略等。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例如,历史事实、数学原理、观点信念
〔关键词〕史记;解读;生命意识;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4-0079-02  连续两个星期我一直在读《报任安书》,内心被一种情绪萦绕,久久不能散去。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关于太史公的这封书信。这封书信带给我的思考太多了。写什么呢?我看见书架上那本《活着》,顿时想到了一个特别普通而又贴切的标题——“幽于粪土之中,‘我’为什么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