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下流动的艺术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培养习惯为切入点,逐步引申到培养学生的动笔习惯及如何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 习惯 动笔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56-01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更直白:“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读书学习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思想觉悟的重要方法和渠道,对培养各种良好习惯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中,培养学生阅读时动笔勾划圈点,以笔助思的习惯尤为重要。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思考一边动笔,可以抓住重难点,深入细致地理解;做摘录、做批注能及时记下所思所想,对积累素材和启迪思想十分有利。那小学生的动笔习惯该如何培养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客观事实同化动笔作用
  当今时代是资讯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可以获取的各种信息数以兆记,人脑的记忆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如不及时记录,看到的、听到的就会如雾中看花,一段时间过后,就会云里雾里、模糊不清。如能及时做好笔记,需要时一翻即得,说话就能连绵不绝、出口成章,写文章就能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即所谓“厚积薄发”。
  著名作家陶行知的饭桌上、窗帘上、墙壁上都写满了让人云里雾里的文字。当然,孩子的记录行为不会这样夸张,但让他们随身携带纸笔,总不是一件坏事。许多科学家都有随时携带纸笔记录的习惯。如果科学家们没有随时做好记录的习惯,那么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科技成果就只能由我们的子孙来发明创造了。
  二、以具体要求强化动笔意识
  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笔在文中的重要或关键字句上圈、点、勾、画、批,不仅在课堂上要求,还要在校外要求,使之逐渐强化为学生的习惯和能力。
  第一,在阅读课外书时,要求孩子拿一支笔,携带一个本,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动笔。动笔,可以是做记录,可以是做标注,也可以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勾划出来;开始时可以先部分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精心选择,选择特别感兴趣或优秀的片断摘录佳词妙句;写读书笔记,落实到实处的最佳方法是要填写好课外阅读记录本,填写的内容可以有:书名、文章题目、作者、好词好佳句、主要内容、读后收获;这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地阅读记录,是扩大阅读量、培养小学生动笔习惯的保证;之后,可以是批注,先是在课书本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要想想”“佩服”“太妙了”“不对”之类,接着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最后,可以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二,外出时,携带记录本,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简单,假以时日,就养成习惯了。
  第三,养成写日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几个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甚至符号,之后是一句话,再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的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
  第四,让孩子随身携带纸笔,把自己脑中闪过的灵感捕捉下来。孩子的衣兜里随时揣着纸和笔,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仿佛是在告诉他们:“你能把随时闪现的想法记下来,你能抓住灵感的翅膀,不让它飞走!”要知道,我们教孩子这样做,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三、以简略符号深化动笔技巧
  据统计,读书时不喜欢动笔的学生中有60%是因为写的东西太多,不仅烦而且影响读书的整体感受。因此简化动笔符号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如在《两小儿辩日》中,短文的最后一句“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读音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如果要明确的批注那就是“它的读音是什么?是什么意思?”很繁琐,其实可以只写一个简单的问号就可以了。
  再如《鸟的天堂》一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勾画、批注出来。很多学生在找出这些句子后,批注时要写很多字,耽误时间;后来我和班上的学生商量决定,像天气预报一样,美丽的景象画一个简单的小太阳;糟糕的景象画一朵云。
  同样的,描写人物高兴的句子可以画一张笑脸,描写人物负面情绪的句子可以画一张哭泣的脸。依次类推,很多烦琐的批注,只需要简单的符号就可以代替。既节约时间又简洁明了,何乐而不为呢?
  四、以细致指导,固化良好习惯
  大家都明白,知道怎么做和具体怎么做是有区别的。毕竟,无师自通的天才是极少的。因此,教师必须做好细致的指导。如:批注时,是在句子的前面写、后面写,还是下面写;自己的感想是写在课文的题目处还是写在结尾处;摘抄时,要写清楚使用的表达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都要经过反复的、细致的指导。
  总之,培养习惯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培养习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对于每个人来说,学习文化知识的阶段是比较漫长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学习当中都要动笔。因此小学生更应该把动笔习惯培养好,让他赢在起跑线上。
其他文献
[摘要]刑事罪名中盗窃罪与侵占罪的认定因涉及财产关系往往很难界定,本文从一则案例分析出发,引入民法对该财产关系的界定,从而区分认定刑事罪名盗窃罪与侵占罪。  [关键词]盗窃 侵占 界定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15-02    一、案情    王某与张某是朋友。2009年12月1日,王某骑一辆新买的豪爵铃木牌町125K
摘 要:谈心谈话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有时面对学生的问题难免产生负面情绪甚至情绪失控,用不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既违背教育本质,也对班级管理工作起到反作用。本文试图归纳整理班主任談心谈话工作中的心路历程,以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展开研究,探讨心路历程背后情绪管理的原则方法,从而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班主任,谈心谈话,情绪管理  一、 从谈心谈话的三个典型案例说起  班主任工作中,通过谈心谈话可以
摘 要:我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一个难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但是,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只要把握好了作文的教学要点,就一定能够开展作文教学。  关键词:作文;观察;方法;举例     小学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有两个关键的部分:其一是阅读;其二是作文。从当前情况来看,一般的小学生主要怕作文。因为作文是一种语言知识的运用。一旦作文,必须动脑筋才能写出来。不少小学生怕困难,就不想
[摘要]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本文是作者根据阅读《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思考,从经济效益、带动就业、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利弊中分析民俗旅游的开发是否有可行性。  [关键词]民俗旅游 旅游开发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C9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36-01    徐赣丽博士的
[摘要]本文指出并分析了目前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课堂教学在实现互动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对提升大学英语互动教学的必要性和优势。  [关键词]Blackboard 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78-01    前言    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应大
[摘要]最近一段时期发生的多起突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引发了社会对于学校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维护高校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对的重要工作。目前,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当明晰高校在法律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做好高校突发事件前的预防、事件中的应对、事件后的善后处理等工作,否则将可能导致高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 安全保障义务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的听、写、读、说的能力将会得到训练,他们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将继续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也会得到极大提高。小学阶段的语文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本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水平对未来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 引言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学生们
[摘要]本文以中国商业大片为典型范例,深入探讨了意境问题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及现状,旨在分析意象在影视创作与叙事中的内涵与独特的作用,探寻我国影视创作独有的叙事品格。  [关键词]意境 影视 创作与叙事  [中图分类号]J6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61-01    当今的中国影视市场,每年的贺岁档期都会有大量的商业大片上档。其中,中国的三位重量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并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继续发展。本文将从学科的定位、学习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几点阐释,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学科学习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语文 创新能力 阅读 专业素养
摘 要:幼儿园教学管理岗位是幼儿园运作的关键,既是管理者,也是执行者;既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有智慧的人格魅力。结合教学管理岗位初体验,发现幼教管理者的智慧,感悟教育源于热爱,行于实践,归于感动。  关键词:智慧;成长;教学管理岗位     教学管理岗位挂职锻炼过程中,深深感知教学管理岗位的不易。以前总觉得一线教师有做不完的案头和环境,现在站在另一个角度看,才知道教学管理者的计划、观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