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有难度的教材,提高学生挑战困难的能力
如何在竞争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从容处置,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这些意志品质需要多年培养和磨练,通过多年的积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些意志品质是学生终身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素养。体育课在培养学生挑战困难、提高耐挫力方面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体育项目种类众多,很多项目有一定的练习难度和挑战性,尤其是和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相关的一些体操项目,这些项目的学练对学生胆量和身体机能都提出了较高要求,长期通过这些项目的学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形成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如“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动作是体操支撑跳跃中的一个项目,也是一种翻越障碍的技能,但初学者受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平时生活中很少有类似于这样的动作体验,学生在初学时会存在较大困难,失败的次数会较多。体育练习中只要通过科学的学练和正确的保护与帮助,学生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教师不断鼓励学生敢于挑战难度大的练习,如在跳箱上放置软塑料的圆形标志盘(标志盘放置在离身体越近的地方,学生越过的难度就越大),并让学生自己移动标志盘摆放的位置调整练习难度,其中一位小个子女生挑战男生七级高的跳箱,潇洒漂亮的动作赢得了全体学生和观摩教师自发的掌声,更加激发了学生练习热情。所以,在日常体育课中,要经常选择类似于“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这样有技术难度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练习形式,培养终身锻炼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体育带来的乐趣基础之上,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了体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时体育锻炼就已经内化为自觉行为了。体育课中,对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不是简单的说教,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喜欢运动,并认为“我应该要锻炼,锻炼对我有好处”。如,在《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这节课中,授课教师从开始的专项韵律操入手,动感音乐的渲染让师生听了都有想动的感觉,到最后的体能练习——趣味仰卧起坐和趣味平板支撑,让学生都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每一次练习结束之后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想再来一次,这就是一个自觉锻炼意识的初步体现。
三、设置有效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中同样需要得到渗透落实,学生的终身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好的习惯远比学习一个知识要重要得多,这是终身学习的源动力。现行课程标准主张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而要想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真正做到合作探究,需要合适的教学情景,在学习的关键点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这些抛出的问题要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吻合。在《斜向助跑直角騰越》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个教学递进关键点都抛出相关问题,诱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行合作探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复习了跨越式跳高,在主教材学习中设置了“单手支撑单跨单落和跨越式跳高有何区别”、“造成落地时身体向后转的原因是什么”、“单手支撑单跨双落中双腿并腿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双手支撑和单手支撑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延长滞空时间”、“腾越不同宽度的橡皮筋时,身体体验有何区别”、“足球标志盘摆放的位置和练习难度是什么关系”等问题,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观察,而且很多感悟也都是学生通过教师语言诱导及动作体验找到的答案,在这些学练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体育课中创新能力的发展无处不在,同样的器材发挥出不同使用效果就是一种创新,同样的要求通过多种练习方式来完成也是创新。教师借助常规器材“标志杆和橡皮筋”,设计由低到高、由窄到宽的练习,逐渐提高练习难度,辅助练习效果较好,常规器材发挥出了效果,这就是一个巧妙的创新,对学生来说能够形成启发。在学生基本能完成整套练习时,教师通过标志盘的摆放,提高练习难度,但由于学生能力高低不同,如何分层是个问题,对此教师又让学生自己琢磨出移动标志盘的位置可以调整练习难度,解决了分层教学的困惑,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举多得。
四、及时鼓励和表扬,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体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育活动中最能流露出一个人原生态的思想,运动能彰显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关心他人、不气馁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显露出来。体育课健体也育人,且育人功能无处不在。在“斜向助跑直角腾越”教学中,韵律操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练习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注意体操姿态,这是体育审美的教育。“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对初学者来说有较大的练习难度,尤其是对于女生,她们面临心理和体能的双重考验,所以在开始阶段,失败是正常现象,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要勇敢面对失败,与学生一起找原因,哪怕有一点进步,教师都能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挑战高度的信心和勇气。在练习小组中,当学生动作完成漂亮时,大家能给予点赞和掌声鼓励;而动作失误了,有人主动去关心和安慰,帮忙找原因,这些自发的行为都是学生原生态思想的自然流露,教师要抓住这些契机,灌输尊重他人的意识,使学生形成困难面前不低头、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学生展示环节中,一位女生在低跳箱上动作完成质量一般,但她却敢于挑战男生的七级跳箱,动作完成的质量较好,教师和学生持久的掌声让她脸上乐开了花。
五、优化组织形式,有效提高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强身健体是体育课的基本任务,体质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要素,体质不强谈何栋梁。以项目为载体,在传授学生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练习密度一直是体育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部分体育课中由于项目和器材的缘故,出现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练习密度大、主教材练习密度小的现象,其中器械体操课就是典型代表。由于受跳箱个数少的影响,一般练习分组都是2~4组,按照传统的小组练习形式,主教材练习密度会较小,体育课中会出现大量等待现象。本节课中,授课教师两点举措提高了练习密度和强度。一是要求每个学生练习结束之后,要跑到对面的练习小组后面,由此增加了移动距离,本节课中学生始终都是在跑动和跳跃练习中,基本处于动态状况之下;二是提前辅导了几位体育骨干,传授保护与帮助技能,指定这几位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是体操课必教内容,但受先天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影响,部分学生在保护与帮助过程中就会出现“帮倒忙”现象,导致练习经常会暂停,这次课是第一课时,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体验动作要领。综观本节课,保护者手法熟练,练习过程流畅,练习次数较多。
如何在竞争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从容处置,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这些意志品质需要多年培养和磨练,通过多年的积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些意志品质是学生终身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素养。体育课在培养学生挑战困难、提高耐挫力方面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体育项目种类众多,很多项目有一定的练习难度和挑战性,尤其是和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相关的一些体操项目,这些项目的学练对学生胆量和身体机能都提出了较高要求,长期通过这些项目的学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形成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如“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动作是体操支撑跳跃中的一个项目,也是一种翻越障碍的技能,但初学者受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平时生活中很少有类似于这样的动作体验,学生在初学时会存在较大困难,失败的次数会较多。体育练习中只要通过科学的学练和正确的保护与帮助,学生就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本节课中,教师不断鼓励学生敢于挑战难度大的练习,如在跳箱上放置软塑料的圆形标志盘(标志盘放置在离身体越近的地方,学生越过的难度就越大),并让学生自己移动标志盘摆放的位置调整练习难度,其中一位小个子女生挑战男生七级高的跳箱,潇洒漂亮的动作赢得了全体学生和观摩教师自发的掌声,更加激发了学生练习热情。所以,在日常体育课中,要经常选择类似于“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这样有技术难度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练习形式,培养终身锻炼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体育带来的乐趣基础之上,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了体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时体育锻炼就已经内化为自觉行为了。体育课中,对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不是简单的说教,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学生喜欢运动,并认为“我应该要锻炼,锻炼对我有好处”。如,在《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这节课中,授课教师从开始的专项韵律操入手,动感音乐的渲染让师生听了都有想动的感觉,到最后的体能练习——趣味仰卧起坐和趣味平板支撑,让学生都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每一次练习结束之后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想再来一次,这就是一个自觉锻炼意识的初步体现。
三、设置有效问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中同样需要得到渗透落实,学生的终身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好的习惯远比学习一个知识要重要得多,这是终身学习的源动力。现行课程标准主张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而要想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真正做到合作探究,需要合适的教学情景,在学习的关键点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这些抛出的问题要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吻合。在《斜向助跑直角騰越》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个教学递进关键点都抛出相关问题,诱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行合作探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复习了跨越式跳高,在主教材学习中设置了“单手支撑单跨单落和跨越式跳高有何区别”、“造成落地时身体向后转的原因是什么”、“单手支撑单跨双落中双腿并腿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双手支撑和单手支撑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延长滞空时间”、“腾越不同宽度的橡皮筋时,身体体验有何区别”、“足球标志盘摆放的位置和练习难度是什么关系”等问题,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观察,而且很多感悟也都是学生通过教师语言诱导及动作体验找到的答案,在这些学练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体育课中创新能力的发展无处不在,同样的器材发挥出不同使用效果就是一种创新,同样的要求通过多种练习方式来完成也是创新。教师借助常规器材“标志杆和橡皮筋”,设计由低到高、由窄到宽的练习,逐渐提高练习难度,辅助练习效果较好,常规器材发挥出了效果,这就是一个巧妙的创新,对学生来说能够形成启发。在学生基本能完成整套练习时,教师通过标志盘的摆放,提高练习难度,但由于学生能力高低不同,如何分层是个问题,对此教师又让学生自己琢磨出移动标志盘的位置可以调整练习难度,解决了分层教学的困惑,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举多得。
四、及时鼓励和表扬,形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体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育活动中最能流露出一个人原生态的思想,运动能彰显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关心他人、不气馁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显露出来。体育课健体也育人,且育人功能无处不在。在“斜向助跑直角腾越”教学中,韵律操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练习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注意体操姿态,这是体育审美的教育。“斜向助跑直角腾越”对初学者来说有较大的练习难度,尤其是对于女生,她们面临心理和体能的双重考验,所以在开始阶段,失败是正常现象,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要勇敢面对失败,与学生一起找原因,哪怕有一点进步,教师都能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挑战高度的信心和勇气。在练习小组中,当学生动作完成漂亮时,大家能给予点赞和掌声鼓励;而动作失误了,有人主动去关心和安慰,帮忙找原因,这些自发的行为都是学生原生态思想的自然流露,教师要抓住这些契机,灌输尊重他人的意识,使学生形成困难面前不低头、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学生展示环节中,一位女生在低跳箱上动作完成质量一般,但她却敢于挑战男生的七级跳箱,动作完成的质量较好,教师和学生持久的掌声让她脸上乐开了花。
五、优化组织形式,有效提高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强身健体是体育课的基本任务,体质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要素,体质不强谈何栋梁。以项目为载体,在传授学生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练习密度一直是体育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部分体育课中由于项目和器材的缘故,出现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练习密度大、主教材练习密度小的现象,其中器械体操课就是典型代表。由于受跳箱个数少的影响,一般练习分组都是2~4组,按照传统的小组练习形式,主教材练习密度会较小,体育课中会出现大量等待现象。本节课中,授课教师两点举措提高了练习密度和强度。一是要求每个学生练习结束之后,要跑到对面的练习小组后面,由此增加了移动距离,本节课中学生始终都是在跑动和跳跃练习中,基本处于动态状况之下;二是提前辅导了几位体育骨干,传授保护与帮助技能,指定这几位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是体操课必教内容,但受先天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影响,部分学生在保护与帮助过程中就会出现“帮倒忙”现象,导致练习经常会暂停,这次课是第一课时,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体验动作要领。综观本节课,保护者手法熟练,练习过程流畅,练习次数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