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教育“第一等工作”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0日,北京香山宾馆,在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学生营养改善与学校供餐研讨会”上,兴国县教育局局长李文涛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官员分享了兴国县营养餐工作的经验,并与世界最先进的营养餐理念无缝对接。
  日前,记者来到兴国县采访,兴国县教育局局长李文涛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县有424个农村学校,目前食堂供餐率为95%。今年我县还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引进有资质和经验的公司,在全省首创对学生营养餐食堂供餐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试点服务,让学校省心、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目前,企业配送覆盖埠头、长岗等5个乡镇67所学校,直接受益师生约1.6万人。”
  兴国是著名的苏区将军县、模范县,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长征路上,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苏区精神流淌在每个兴国人的血液里。“革命老区不能‘端着红碗要饭吃’,兴国县抓住振兴苏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敢闯敢为,强硬件,抓德育,在红色资源大放异彩的‘模范兴国’,再创教育发展‘第一等工作’。”
  在兴国县埠头中心小学,中午12点,下课铃没响多久,食堂门口就以班级为单位排起了打饭的队伍。四(2)班的周明,红扑扑的脸蛋上还挂着笑,站在队伍后面的他,迫不及待地踮起脚,想知道今天的菜是什么。“吃了两个多月的营养餐,每天都有不一样的菜,比原来的牛奶、面包好吃多了。” 周明眨着眼睛告诉记者。
  2012年起,江西在莲花县、赣县、上犹县等17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位于罗霄山片区的贫困县兴国,受益于该计划,每年得到8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全县10万农村义务阶段学生的营养状况。
  “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县一定要把它做好。”李文涛坚定地说。但是该计划在实施之初还是遇到过不少困难。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兴国县经历了从牛奶、饼干等课间餐到各个学校各自采用食堂供餐的转变。“将每个学生4元的营养膳食补助划给学校,由各个学校聘请厨师给学生配餐,随后才发现此模式存在巨大的风险:采购食材,安全得不到保障;校长、教师对营养改善计划理解不一,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校管理大食堂缺乏经验,管理上不到位;资金方面负担过重,难以为继等困难日益突出。”
  “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和质量,让4元钱都被学生吃进肚子里,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基于这样的认识,兴国县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好的营养餐配餐模式。2015年上半年,兴国县委县政府组织了由县委常委带队,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卫生局及教育局相关人员组成的考察队伍,赴云南、贵州考察当地先进企业配餐经验。考察归来,2015年6月,便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引进了有现代化配餐经验的“成都金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县工业园区建设了“兴国营养餐改善计划配餐中心”(下简称“配餐中心”)。
  配餐中心采取企业运作、集中采购、集中检测、集中加工、集中配送的“企业净菜配餐服务”管理模式,按每生每天两荤一素一汤、每周三加配水果的用餐标准带量进行企业配餐服务。兴国县政府则抽调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粮局、精准扶贫办人员,成立联合办公室,在“配餐中心”集中办公,对营养餐食材采购、生产、配送等环节进行全天候监督管理。
  “为保证每生每餐肉量不低于1.2两,蔬菜不低于4.8两的营养基础,教育局营养办根据食品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含量,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食谱,我们便按此定量配送食材,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全面,每天有变化,每天不重样。” 成都金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拿出一周的菜谱介绍说。
  为在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配送中心选择有资质的大型菜市场和商场采购蔬菜、肉类和调味品等,全部做好票证记录。食材到配餐中心后,首先要进行快速检测,对食材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肉类进行瘦肉精、注水和新鲜度检测,以确保所采购食材的安全。“半个月前,我们在购买的土豆中检测到有毒成分,2000公斤土豆全都作废。食品安全问题可丝毫不能松懈。”食品检测分析室的验收员翻出“食材留样记录”一脸认真地告诉记者。
  更换工作服、穿上工作鞋、戴上口罩、戴好头套,进入除尘室除去身上的灰尘,这是兴国县配餐中心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每天的“入门之事”。为保证食材的新鲜,配送中心每天选择购置最新鲜的食材,工作人员按照流程,连夜对食材进行分拣搭配和包装,加工生产完成后将蔬菜类包装后放入冷链箱保鲜,对肉类进行真空包装后放入冷冻库,分区存放,确保新鲜。
  每天早上5点,一辆辆载着猪肉、蔬菜等学生营养餐食材的冷链配送车从配餐中心缓缓驶出,保证10点半之前将食材送达每一个校点,让学生当天中午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
  “每个学生每天配送肉量不低于1.2两,蔬菜不低于4.8两,我们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有学生10万人,一天就需要6000公斤肉、24000公斤蔬菜。” 李文涛介绍,县政府与配餐企业签订协议,在兴国县区域内建设高标准的学生营养餐种植、养殖基地,实现蔬菜和肉类基本自产自供,积极对接精准扶贫工作,以“企业自建基地+签约地方基地”为主导,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按照订单式生产,由基地统种统收,不但保障了营养餐的食材安全供应,让学生吃上“放心菜”,同时又能带动贫困农民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校现有在校生913人,县里核定配了3个厨师,为保证供餐我们还另请了2个厨师。”在长冈乡列宁小学,校长王建林算起了学校配送营养餐以来增加的开支后又补充说,“毕竟是民生工程,我们学校也摸着良心做事。包括工友工资、水电费、燃油费等,平均一年下来,学校至少要为一个学生垫付100元。”   “下一步我们希望能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把食堂、厨师、水电等承包给有资质的企业,学校提供场地,负责监督,购买公司的服务,以此解放教师,减轻学校及政府的压力。”兴国县教育局营养办主任邓小明介绍。
  “各位老师好,我是小红军解说员陈伟,欢迎来到萧华红军小学,我校是萧华将军的母校,我校充分发掘德育资源,营造了催人奋进的校园‘红色文化’。”在兴国县萧华红军学校,精神抖擞的小红军解说员,兴致勃勃地带着记者参观了校园内的将军文化墙、将军读书石、将星阁。学校楼道、走廊上挂满了将军小故事、红色景点介绍、红色历史、长征组歌软笔书法作品、校园小红星照片等。
  “让校园内每一处都会说话,都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镜子。让将军精神和革命传统时刻激励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治学。”萧华红军小学校长周九发对记者说,学校以“开国将军萧华母校”为校园文化切入点,还创建了品牌中队——模范兴国中队和陈毅中队,弘扬红军精神。
  作为全国有名的将军县,近年来,兴国县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强化制度保障和人员配置,以课堂和活动为抓手,努力创设优美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全县德育工作成效喜人。2014年,兴国县教育局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
  “兴国县红色资源丰富,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成为兴国县各学校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兴国县充分利用兴国革命烈士陵园、将军园、毛泽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祭奠,举行入队宣誓仪式,缅怀革命先烈,着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除此之外,兴国县还引导各校根据自身实情,创新育人模式。如平川中学高一(2)班爱心接力32年,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献爱心;兴国六中开设“道德银行”,通过道德银行货币的多少,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变化,激励学生以德导行,自我教育。
  “哎呀嘞,天上鸟儿在飞翔,水中鱼儿搏风浪。牢记中华复兴梦,从小立志当自强。”在兴国实验小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进课堂”主题队会中,熟悉的山歌曲调,师生共同创作的内容,是兴国县近年来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的一种新形式。
  苏区时期,兴国山歌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辉煌篇章,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兴国山歌也紧跟时代,丰富内涵。兴国实验小学通过“兴国山歌进校园”系列活动:聘请资深的山歌手为校外辅导员,让学生在唱山歌中受到红色传统文化及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教育;组织师生结合县情、校情、学情创作校园山歌,择优选出400多首优秀山歌印成校本课程教材《兴国实验小学校园山歌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规范行为习惯、倡导环保节约理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建一个课题组,编印一套教材,上好一节示范课,打造一批示范校的‘四个一’途径” ,是兴国县教育系统近年来创新德育模式进行的一个探索,除了各校编印校本教程,教育局还组织编印了《春风化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进课堂读本》,通过“讲话链接”“小故事”等内容,图文并茂地将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内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红色传统与革命精神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而那些曾在革命年代做出巨大牺牲的‘两红’及其后代也该受到善待。”李文涛介绍说。2012年9月开始,为保证“两红”直系后代及孤儿特困生享受到政府惠民政策的阳光雨露,兴国县启动了 “红军后代贫困学子关爱工程”。这个工程的关爱对象为学生本人已纳入城乡低保的红军后代及孤儿特困生,采取四至九年级集中免费就读、其他年级原校免费就读的方式,分别将学生集中到兴国实验小学和兴国三中就读。两所学校不仅成立“红色班”,还分别新建了“红军后代楼”供受助学生入住。
  “没想到我孩子还能到县里最好的小学读书,不仅读书住宿不要钱,连日常生活用品、衣服都是学校提供的,一直到读完初中,每年还有4000元生活补助。”兴国县东村乡小洞村学生家长丁祖辉感动地说。他今年65岁。45岁才结婚的他,夫妻俩均为残疾人,两个女儿也都是领养的。全家的生活来源就靠他走街串巷卖烟丝和政府的低保费。贫穷,让丁祖辉对孩子的未来从未奢望太多。直到2012年秋天,学校老师找到了他,告诉他县里推出了一项好政策,名叫“红军后代贫困学子关爱工程”,丁祖辉顿时觉得幸福从天而降。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县政府投入资金1074.4万元,每年约有800多名中小学生受助,截至目前,共有3232名中小学生通过该政策,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或许对于这些学生而言,“精神”还太过抽象,但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温暖”与“传承”的重要。
  “说到罗有泉老师,还有一个更常用的称呼就是‘有有’,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这样称呼他。可见大家对罗老师的亲密度!罗老师的同学大部分都在政府机关工作,且都是科级以上干部,罗老师却还是一名普通教师,有时我们会调侃他说‘有有,后悔不?’罗老师异常坚定地说:‘一点也不后悔,我是真的喜欢教书。’”2015年12月21日,一条题为《有故事的人·山村学校的“农艺师”》的微信消息被“兴国教育”公众微信号发布,随后被大量传阅、转发。同时一位山村教师倾情教育一辈子的故事逐渐被兴国人民所熟知:上个世纪80年代毕业于农学专业,放弃到市、县农业局及乡镇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乡村学校,执起教鞭,同时不忘向身边人传授农学知识的乡村教师——罗有泉。
  “教育系统里占绝大部分的还是兢兢业业、传递正能量的教师群体。其中有爱生如子的师德典型,有在教学教研刻苦钻研的探索者,还有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偏远山区教学点的乡村教师。”李文涛局长认为,“要弘扬教育主旋律,唱响教育好声音,让更多人了解到真正的兴国教育面貌。”
  2015年4月,兴国县教育局从全县7000多名教师中挑选出4个“业务精,头脑灵,素质高”的“准记者”成立兴国教育局信息宣传中心。热爱文学、喜书法、擅长播音的肖英便与其他三个教师走到了一起,策划着如何开通“兴国教育”公众微信号。“我们4个人中有擅长摄影的,有懂后台技术的,有负责跑新闻撰写稿子的,总之是各有专长,技术与文字各司其职。”肖英介绍。2015年5月12日,“兴国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第一期内容,兴国教育局成了赣州市乃至江西省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基层教育行政单位之一。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开辟机关单位在宣传报道和形象建设方面的转型之路,兴国教育局信息宣传中心本着“不做官僚式,不做商业式”的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教师群体中不乏多才多艺之人,为了给普通教师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兴国教育”公众微信创立之初,便通过举办“教师才艺大赛”吸引了众多教师、家长关注,创立微信公众号仅半个月,粉丝量便达上万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展示教师风采,同时举办预赛、决赛、观摩演出,不仅实现了微信平台线上线下的互动,更通过给普通教师展示舞台,让社会各界见识到教师队伍的“卧虎藏龙”,进一步树立了教师积极、健康的正面形象。
  “尊师重教”不应仅仅是口号,为此教师节期间,“兴国教育”公众微信通过重磅推出“最美教师事迹展播”,每天推送一位“最美教师”的故事,树立榜样,崇文重教,同时让教师感受到为师之尊、为师之乐。
  教师招聘考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以最透明的方式展示兴国教师招聘考试的全过程,为此“兴国教育”公众微信在教师招聘期间详细推出“教师招聘考试”系列消息:公布招聘信息,考试当天便公布评分结果,并以最快的速度公布考试成绩。公平、公正、公开地全方位展示教师考试全过程,不仅赢得考生、社会的赞誉,更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我们的微信平台还要做成家校沟通的桥梁。” 李局长说,“举个例子,学前教育强调的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而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在我们的幼儿园里都是在玩,就不乐意了,坚持要退学。这就需要我们教育系统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此“兴国教育”公众微信及时推出“我的家教故事”系列展播,并推出评选活动,引发全县家教大讨论。
  2015年12月14日,兴国二小学生家长张莉苹与往常一样,一回到家便掏出手机,查看微信消息。每天必看的微信号“兴国教育”的一条题为《有喜了〈家教故事〉评选结果的大门已开,还不进来?》的消息让她兴奋了半天。原来前不久,她将自己如何教育家里的“野丫头”懂得“分享”“担当”,做一个合格的“老大”的经验写成故事,配上图片,发到了“兴国教育”公众微信的投稿邮箱里,参加了其举办的“我的家教故事”评选活动,没想到选上了,登出来了。
  “‘兴国教育’微信公众号一登出后,不仅我身边的同事常找到我探讨家教经验,公众号下的留言板也精选了10多条留言,分享着‘穷养富养,不如爱养’的家教心得。” 张莉苹笑着说,“原来家长都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常常忘了这也是我们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兴国教育”公众微信的粉丝调侃地将自己比作兴国特产“鱼丝”。半年多来,“兴国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共发布71次、累计281条消息,总点击率61万余次,分享转发2.3万余人次,阅读总次数128万次,日阅读量最高达3万次。在2015年10月24日至26日,江西日报社主办的“首届全省百家新媒体制作大赛”活动,“兴国教育”公众微信更是以新颖的技法、灵动的文字,赢得全省近百家参赛新闻媒体关注。比赛结束后,江西省妇联、《东方女报》公众号及兄弟县市的新媒体运营者纷纷到兴国取经学习。在“兴国教育”公众微信号的引导下,兴国教育局信息宣传中心的带领下,兴国各个学校的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连偏远山区的兴国县均村小学都有了粉丝过千人的公众号。
  传递教育正能量,提升教育“幸福感”,模范兴国正在续写教育新篇章。
其他文献
《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各地各校预防与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工作,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共设6章60条,在内容设置上,坚持了事故的预防与事故的处理两者并重的原则,既明确规定了各方的预防职责,又合理界定了事故责任的区分,规定了事故处理的途径
期刊
青山作证,绿水含情。党中央始终牵挂着赣南这片红土地。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其后国家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先后正式出台了支持原中央苏区教育发展的文件,赣南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好机遇。赣州市教育系统抢抓这一历史机遇,以落实教育部贯彻意见、省教育厅实施意见为重点,通过抓对接推发展、抓项目改条件,全力推进教育各项改革,绘就了教育发展的新画卷。新年伊始
期刊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一名阳光自信、正直向上的现代中学生。”近日,笔者在赣州中学采访时,该校校长陈宗炫深有感触地说。  全国第四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2012(首届)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特色学校、江西省绿色学校、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全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综合先进单位、江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高考升学率连续3年位列全市前茅……近年来,赣州中
期刊
看到一篇文章,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埃及有一个关于狮身人面兽斯科芬斯的传说,据说她曾经给过往的路人出谜语:“什么东西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到了晚上用三条腿走路?”答案已经家喻户晓,都知道是“人”,但就其内涵来讲,又有多少人心知而肚违?别的暂且不说,就从走路而言,人人皆知两条腿走路要比四条腿和三条腿快得多。最浅显的例子,演习场上的匍匐(四条腿)前进,尽管全速行进,也难以和直立前进
期刊
于都县地处江西南部,总人口109.1万,人口规模居全省第三。于都不仅是人口大县,还是教育大县,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30所,现有在校中小学生19.4万人,中小学教职工1万余人,在校学生规模、教师队伍规模为赣州地区最大。近年来,该县紧跟赣南苏区振兴步伐,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全面深入、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年多来,于都县共争取教育项目198批次,争
期刊
6月15日,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在京首发,国家行政学院及全国省级行政学院系统亦将对现任各级行政干部进行传统文化轮训,促使国学热在全社会范围内进一步升温。  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中学”乃至“国学”是在他者强劲存在感下尴尬且被动地将中国固有之学问涵盖进去的尝试性概念。在任何时代,它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过去的100多年里,它既被人视为救命之稻草,又被人弃之
期刊
有一种爱,如春雨般滋润了无数的心灵;有一种人,如蜡烛般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吉安市优秀教师获得者——新干县大洋洲镇初级中学教师彭宏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扎根农村教书育人23载,心系教育,情系学生,用满腔的热忱和无尽的汗水哺育了无数桃李,用崇高的师德和无私的大爱普就了雄浑的教育之歌。  爱校如家  彭宏斌非常钟爱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在他看来,农村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的根本。自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彭宏斌就把农
期刊
位于浮梁县最北端、与安徽祁门县毗邻的江村乡,屋舍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山林里,不便的交通让建筑物多停留在上个世纪的风貌里。这是一个省级贫困乡,离县城80多公里。江村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这偏僻的“深闺”之中。  春末夏初时节,处在晨光中的山林里让人还感到微凉,宁静的江村中心小学一角走出一健壮的身影,挑水浇花,打扫卫生。天在不知不觉中大亮了。他打开校门,照应先后起床的住宿生,看护陆续到校的走读生,最后赶在上课铃
期刊
城镇化发展必然伴随着新的教育问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迁子女就读问题如何解决?大量农村变成了城镇,城市布局发生了变化,城镇教育资源短缺,城市的基础教育如何优质均衡发展?上饶市积极应对城镇化新局,未雨绸缪,高位启动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扩充工程,教育深度均衡发展的破题之笔气势磅礴。上饶市教育局局长张义科说,按照“提升老城区,扩充新城区,补充新郊区”发展思路,“十三五”期间,上饶市中心城区将新建扩建中小学
期刊
一位退休老校长曾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工作,前勤抓教学,后勤搞服务。就像一座钟表,前勤是针,后勤是摆。针表跑起来,全靠摆来带。没有有力的后勤保障,地处前勤的教学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学校后勤包括食堂供餐、宿舍内务、水电管理、安全执勤、校服配备、园地卫生、教室值日,等等。其中,食堂,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堂,那是后勤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忽视不得。  有两则关于学校食堂的新闻让笔者“念念不忘”。一则是某师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