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高考压力,语文教学离自己的本源越来越远,许多教师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教学,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满足于学生获得一个较高的分数。这种机械的育人工作,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大减,语文成了可学可不学的科目,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缘于语文教学只见知识不见人,课堂上进行的是对知识点的灌输,失却了对人的基本尊重,对生命的人文关怀。“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目中有‘人’:既要教学生读有字之书(书本),又要教学生读无字之书(社会与人生);既要教学生学会作文,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人民教育》1998年第1期35页)著名教育学家钱理群也曾说过,“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落实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就是指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质来看,语文学科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学科,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人文性,即人的精神性,是对普通人性的终极关怀,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彰显。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個性、人文精神即语文学科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在回答时如果偏离了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便会打断学生的话,将其向自己预设的方面去引导,直到学生说出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为止。学生不情愿的坐下,教师按照自己所设定的思路继续讲课。这种现象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中屡见不鲜,试想一个学生多次被老师强行的将自己的思路扭转,他的发言欲望还剩几何?长此以往,学生便不再愿意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做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应是教师充分的听取学生的见解,对于好的、新颖的见解,教师应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发言不着边际,教师也要对他敢于发言、勇于发言的勇气予以表扬,同时加以引导,只有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才会越来越强。作为教师,只有多聆听学生的表达,才会了解学生的心声,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表达,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强化。
(二)教师要大胆放手将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即一部文学作品“学生读着要流泪,教师讲着只想睡”,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我想原因在于教师按照已有的对作品的理解进行讲解,而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甚至将作品直接讲成干巴巴的说教,这样的语文课上得越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参与课堂的意识就变得越来越薄弱,趋同、顺应与盲从意识就日渐形成。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的将课堂交给学生,某个学生对某篇课文极为感兴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且有能力讲授,教师便可以适时的将课堂交给他,教师聆听的同时予以指导。而其他同学会从同龄人讲述中受到启发,同时也会引发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课堂,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
二、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
(一)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要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
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多种文本体式,每一种文本体式都是对学生情感、心灵的滋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不同的文本体式给学生不同的情感滋养。教学小说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浸润于语言深处的情感的体悟;教学诗歌,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教学戏剧,是对人生世相的一种细微体察。
(二)写作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写自己的感悟
从哲学意义上说语文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来源于社会和人生,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另一方面语文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人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关注社会,联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三、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培养的同时,要想更好地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还应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语文学科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学科,它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爱国主义的思想、人格的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的思想、社会的责任观念”。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教师要在对教材的讲解中,挖掘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材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助手,而教材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比比皆是。《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为了国家勇于献身的精神;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敢于承认错误负荆请罪的美好德行;《寡人之于国也》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教师可以通过作者背景介绍对学生进行点拨,可以通过文章内容的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让学生写感悟使精神内化,即要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总之,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淡化,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努力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去对待。
语文教师要有生命在场的意识,要努力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努力捕捉课堂上能够产生生命碰撞的火花。叶澜教授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上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每位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质来看,语文学科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学科,语文学科的特点在于它的人文性,即人的精神性,是对普通人性的终极关怀,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彰显。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個性、人文精神即语文学科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在回答时如果偏离了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便会打断学生的话,将其向自己预设的方面去引导,直到学生说出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为止。学生不情愿的坐下,教师按照自己所设定的思路继续讲课。这种现象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中屡见不鲜,试想一个学生多次被老师强行的将自己的思路扭转,他的发言欲望还剩几何?长此以往,学生便不再愿意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做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应是教师充分的听取学生的见解,对于好的、新颖的见解,教师应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发言不着边际,教师也要对他敢于发言、勇于发言的勇气予以表扬,同时加以引导,只有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才会越来越强。作为教师,只有多聆听学生的表达,才会了解学生的心声,从而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表达,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强化。
(二)教师要大胆放手将课堂更多地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即一部文学作品“学生读着要流泪,教师讲着只想睡”,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我想原因在于教师按照已有的对作品的理解进行讲解,而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甚至将作品直接讲成干巴巴的说教,这样的语文课上得越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参与课堂的意识就变得越来越薄弱,趋同、顺应与盲从意识就日渐形成。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的将课堂交给学生,某个学生对某篇课文极为感兴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且有能力讲授,教师便可以适时的将课堂交给他,教师聆听的同时予以指导。而其他同学会从同龄人讲述中受到启发,同时也会引发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课堂,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
二、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
(一)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要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
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多种文本体式,每一种文本体式都是对学生情感、心灵的滋养。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不同的文本体式给学生不同的情感滋养。教学小说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教学散文,是对浸润于语言深处的情感的体悟;教学诗歌,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教学戏剧,是对人生世相的一种细微体察。
(二)写作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写自己的感悟
从哲学意义上说语文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来源于社会和人生,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另一方面语文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人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关注社会,联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三、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培养的同时,要想更好地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还应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语文学科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学科,它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爱国主义的思想、人格的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的思想、社会的责任观念”。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教师要在对教材的讲解中,挖掘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材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助手,而教材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比比皆是。《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为了国家勇于献身的精神;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谦恭忍让,廉颇敢于承认错误负荆请罪的美好德行;《寡人之于国也》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教师可以通过作者背景介绍对学生进行点拨,可以通过文章内容的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让学生写感悟使精神内化,即要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汲取精神营养,逐渐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总之,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淡化,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努力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去对待。
语文教师要有生命在场的意识,要努力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的沟通,努力捕捉课堂上能够产生生命碰撞的火花。叶澜教授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上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每位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