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的古代玩具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陪伴儿童玩耍的伙伴。从古至今,诞生了无数各式各样的玩具。这些玩具有的流传至今,依然为人们所喜爱;有的虽风靡一时,却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现在已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玩具,也曾是无数古代儿童的心头之好……
  鸠车:寓教于乐的小拉车
  《锦绣万花谷》援引晋张华《博物志》曰:“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宋稗类钞》中也有“鸠车,儿戏之具”的记载,说明鸠车是一种古代常见的儿童玩具。北宋《宣和博古图》曾记录了一件汉鸠车和一件六朝鸠车:“前一器,漢物也,其禽背负一子,有钮置之前以贯绳,盖絷维之所也。后一器,六朝物也,其禽前后负二子尔。有钮以贯绳焉,尾际又有小轮以助之,盖制度略相似,但增损不同耳。”对照书中的插图可以看到,汉代的鸠车整体上是一只大鸟背着一只小鸟的样子,鸟的两边有两只轮子,前面有孔,可以拴上绳子。六朝时期的鸠车则是一只大鸟一前一后背着两只小鸟,鸟尾巴后面多了一个小轮,整体上更加稳固。
  隋唐以后,鸠车早已不再流行,但是它一直是儿童游戏的代称。到了清代孙枝蔚《忆昔篇寄示燕榖仪三子》诗中还谈道:“忆昔为童子,神清嗜好寡。亦未戏鸠车,亦未乘竹马。”
  在古人的认知中,鸠鸟是一种较为神奇的鸟类。汉代会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授予鸠杖,如《后汉书·礼仪志》上说:“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鸠还代表孝道,杜注《左传》提到:“鹪鸠孝,故为司徒,主教民。”所以,古人制造了大鸟背负小鸟的鸠车玩具,是为了让儿童能在游玩中体会到鸠鸟所代表的尊老爱幼美德。
  磨喝乐:风靡宋代的“芭比娃娃”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详细记述了宋代东京汴梁热闹繁华的社会面貌与生活景象,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这里提到的风靡开封的“磨喝乐”,便是宋时人人喜爱的一种“国民玩具”。
  磨喝乐也叫磨合罗、摩睺罗,其名来源自梵语音译,是一种泥塑的玩具。宋人对这种“小塑土偶”玩具的痴迷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东京梦华录》曾这样描述,宋人“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磨喝乐装饰华丽、价值不菲,受到普通百姓和帝王权贵的热情追捧。
  磨喝乐不仅成了献给朝廷的贡品,还从泥塑改为用象牙、佛手香、黄金制成,再以珠翠衣帽、珍珠钗镯、七宝戏具进行装饰,盛装在五色镂金纱厨中,可以说非常名贵了。
  据《姑苏志》记载,“(宋人)袁遇昌居吴县木渎,善塑化生摩睺罗,每抟埴一对,价三数十缗,其衣襞脑囟(xìn,颅骨间隙),按之蠕动。”可见高级的磨喝乐不是简单的泥娃娃,还藏有能够活动的机关。《岁时广记》中记载的磨喝乐则是“斗巧争奇,戴短檐珠子,披小缕金衣,嗔眉笑眼,百般地敛手相宜,转睛底工夫不少,引得人爱后如痴。”这种泥娃娃不仅活灵活现,还会嗔眉笑眼、敛手作揖,转动眼珠向人抛媚眼,引得人们如痴如醉。
  关于磨喝乐名称的来历,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是来源于佛经中的摩睺迦罗,即印度湿婆神的化身。有的则认为磨喝乐为佛经中的摩睺罗伽,即天龙八部之一,形象为人身蛇首的蟒神。
  蒲车:高级“汽车模型”
  《三字经》有言:“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这里所说的项橐[tuó],是一位七岁的儿童。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遇见一个儿童挡道,拥土作城而不避车马。孔子问他为何不避,儿童回答说只闻车避城,未闻城避车,这个儿童就是项橐。后来项橐又连问孔子几个问题,孔子都回答不出来,只好拜他为师,向他请教。
  汉代的画像石中有一常见的题材——“孔子见老子图”,表现的是孔子向老子虚心求教的情景。在老子和孔子之间,常常还会画上一个小孩,他就是项橐。为了表示项橐还是个七岁的孩童,他的手里有时会拿着一个长柄的小车玩具,这件小车就是蒲车。隋代杜台卿的《玉烛宝典》引嵇康《高士传》说:“大项橐与孔子俱学于老子。俄而大项橐为童子,推蒲车而戏”,所描述的正是这个场景。
  蒲车也称蒲轮,是以蒲草包裹车轮的车,在古代主要用于封禅或征聘隐士,是较为高级的车辆。如《史记·封禅书》中有:“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司马贞《史记索隐》对此的解释是:“谓蒲裹车轮,恶伤草木。”意思是说古代帝王封禅时要用蒲草把车轮裹上,防止损坏草木。
  从画面上看,玩具蒲车有单轮和双轮的两种,少部分的车舆之上还有华盖。类似于现在的汽车模型,玩具蒲车是对实用蒲车的模仿或简化。与鸠车玩法不同的是,蒲车是用硬质的长柄在后面推动行走。目前还未见到这种玩具蒲车的实物出土。
  蒲车代表着帝王对人才的重视,因而其作为一种玩具,大约也包含了父母对孩童的美好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像那些贤人一样受到帝王的征辟而有所作为。
其他文献
老刀是村里的兽医。老刀给牲畜看病有一绝活,这当然不是指药方。药都是药铺里常见的草药,值不了几个钱。老刀的“绝活”在药引子上。老刀的药引子从不重样,五花八门,但村里人都听他的,因为牲畜用了病就好。前几天金贵家的牛病了,金贵将老刀恭恭敬敬地请到家,老刀围着趴在地上无精打采的老牛转了一圈,戴上老花镜,开个药方,让金贵去抓药。等金贵抓药回来,金贵媳妇已将下酒菜炒好,热气腾腾地端到老刀面前的桌子上。老刀当然
期刊
绕着蜡烛的圆光,  夜蛾作可怜的循环舞,  这些众香国的谪仙不想起  已死的虫,未死的叶。  说这是小睡中的親人,  飞越关山,飞越云树,  来慰藉我们的不幸,  或者是怀念我们的死者,  被记忆所逼,离开了寂寂的夜台来。  我却明白它们就是我自己,  因为它们用彩色的大绒翅  遮覆住我的影子,  让它留在幽暗里。  这只是为了一念,不是梦,  就像那一天我化成凤。
期刊
肺炎疫情还没有退散,确诊病例依然每天都有增加,钟南山院士提醒大家: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适量运动,少熬夜。  那么,疫情期间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运动项目,怎么样的运动才算适量运动?  所谓适量运动,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如下:在运动后感觉舒服,不疲劳,不会造成过度疲劳或者气喘。不影响一天的工作、生活为宜。如果运动后,一天感到
期刊
留学生的友谊,往往从吃开始。  “哎,中国超市最近有一种越南的牛肉干很好吃,像国内的。”  “是吗?那一起去啊。”  或者更简单直接。  “你吃辣吗?”  “我超爱吃辣,可是这里找不到好的辣酱啊!”  两人便瞬间成为知己。我和磊哥的友谊,也是这样莫名其妙开始的。  同是天涯一吃客,相逢何必曾相识。年轻的我们就这样在异国他乡,为吃一口来自故国的味道,做傻事,犯错误,寻找着,开垦着,坚守着,创造着。 
期刊
博士同事打了个喷嚏后,忙忙地跑去拿手机道:“我一打喷嚏,总疑心有人想到我了,给我发短信了。”我不禁莞尔,想起我的北大七年同屋leon也是如此,喷嚏之后,必定嘟囔着说一句:“我妈想我了。”  我倒从没有这样的联想,虽然在北京的风沙里鼻炎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尤其猛烈,倒从没想过谁在想我。喷嚏和想念似乎很早就搭上关系了,《诗经》里有“寤言不寐,愿言则嚏”的说法,郑笺:“言我愿思也。……我其忧悼而不能寐,
期刊
今天,我想聊聊一位老党员的故事。  她叫申纪兰,在2020年6月28日走完她91岁勤劳的一生。  她是全国唯一一位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她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勤劳的一生,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在太行山上竖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那次感动:学校收到一笔退款  我第一次见申纪兰是在1984年。那时,我在平顺中学读初
期刊
有一年冬夜,我洗脚看电视,老婆飞身过来,要抢走我手中的遥控器。遥控器不幸滑落到了我脚下那盆热腾腾的水里。顿时我觉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而是我与电视机之间的距离。一位圣哲有言,工具是身体器官的延伸。少胳膊短腿般不灵便的感觉实在不堪忍受,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电器修理铺。花了5元钱搞定了它。  我第一次见到万能电视遥控器,是2006年冬去黄山的车上。司机边摆弄、边介绍,这东西价廉物美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一明确要求,既揭示了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服务大局的内在逻辑,又提供了抓改革、促发展的重要方法論,对于我们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
期刊
20世纪90年代末有一段时间,我位于北京学院路的家,常迎来一帮独特的客人——当代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翟永明、西川、臧棣、孙文波、萧开愚等先生和女士。我那时读小学六年级,在客厅礼貌露面后,便退回卧室紧闭房门,做起作业。  客厅时常传来高声的谈笑,间或也有争论,却不知他们在争些什么。那时,时兴家庭冷餐,他们来我家,大概是这个目的。偶尔他们也到楼下的小餐馆聚餐。我母亲自然是女主人角色,我跟随吃喝,因此有了
期刊
她是“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在《林家铺子》《龙须沟》《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片中塑造了无数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她也是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的奠基人,带领中国儿童电影人开辟了新中国儿童电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6月27日晚,于蓝走完了99年的传奇人生道路。  1921年,于蓝生于辽宁岩岫。“九一八”,炮声隆,她一家逃難到关内,几经流浪,最后勉强寄居北平。七七事变,日本兵在大街小巷烧杀抢掠。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