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如何照进现实:对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的解释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和国家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缓解就业压力提出的举措,在其施行的十多年里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无法留住人才的问题。本文拟从就业动机、工作现状、未来预期等方面入手,通过访谈、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进行探寻。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村官是看中了这项政策背后隐藏的公务员道路。但由于村民村干的不配合、心理落差等原因导致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留任意愿低。同时,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再就业及人事编制的不完善,给农村带来了工作断层问题。在进行大学生村官选聘时应意把好入口关,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让大学生村官政策精神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基层就业 人才流失
  一、引言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和国家在十七大之后提出的政策,即“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跳板”,也是一个锻炼自身的机会;他们的加入给农村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能促进具有中国特色新时期社会主义下的的新农村建设;该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渠道,有效缓解就业压力[1]。但是,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大学生村官任期满之后离开农村导致村一级人才流失最为严重。近年来,大学生村官的流失率更是逐步提高。[2]
  现有文献对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研究,大部分是宏观的政策结果分析,以及对就业意愿、社会资本等进行实证计量分析,鲜有从大学生村官的角度进行定性的人才流向分析,本文通过从择业动机、工作情况、留任意愿等方面,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角度入手,定性地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施行过程中人才流失的原因及方向。
  二、受访者基本信息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结构
  受访者联系方式由福建省宁德市委组织部提供,共九名,均任职过蕉城区下辖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包括七名在职大学生村官,一名由大学生村官考上的选调生,一名由大学生村官转成的事业编制人员;其中学历结构为七名本科毕业生,两名硕士研究生。
  (二)研究方法
  本次访谈采用中心人物与相关人物采访相结合的方式,从受访人基本信息、工作选择、工作现状、未来预期、政策建议几个方面进行提问,同时设计了针对受访人上级领导、同事等的问题。对访谈内容现场录音,访谈过后采用费孝通先生提倡的“文本概括法”進行记录。
  三、访谈结果
  (一)就业动机
  在受访的九名村官中,五名认为大学生村官比较有保障,就业前景较好;六名表示选择大学生村官这条道路是遵循了父母的意愿留在家乡;九名都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背后隐藏着的公务员道路是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
  LZQ说:“家里人比较喜欢稳定一点的工作,如果以后能成为公务员就比较稳定。”
  LA说:“我家里就两个孩子。当时哥哥已经在上海经商了,所以我爸爸妈妈就希望我回到宁德。”
  (二)大学生村官不下村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被借用到了乡镇政府,而较少有时间在所辖村工作。在访谈中,有四名表示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镇。这表明大学生村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是被动地接受乡镇政府以及村两委的安排。
  ZQM说:“我是挂在GT村做支部书记的助理,会给村里面帮忙整理党员档案,打一些报告,征地之类的。从理论上来讲我应该是 70%时间在村里,30%时间在乡镇,然而实际上相反。但是村里面有事情我们都会去做。”
  LA说:“这个政策是让你去当支部书记助理,我们都是想在村里好好干,但是你到基层根本不可能啊,因为都是借在镇里面。”
  SH乡纪委主任表示:“我那边的单位年轻干部基本都是放在党政办先培养,放下去包村的比较少。相对来说他们面对基层的工作也较少。”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四:第一,乡镇政府急需高素质人才,但由于编制问题常无法实现。而大学生村官的“编外人员”身份则为其提供了便利;第二,部分大学生村官认为在村里工作辛苦且没有前景,而在乡镇政府帮忙不仅体面,而且前途光明;第三,由于农村是熟人社会,村民和村委对外来大学生常带有排斥、不信任的态度;第四,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大部分为经管类。对理工农林知识的欠缺导致他们在下村工作时对农业问题不敏感。
  对于这一现象,SH乡的纪委主任表示:
  “如果让一个大学生一毕业就到农村去,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样使用一个年轻干部是耽误了他。他需要乡镇这个环境的转换,在做好乡镇任务的前提下,深入村里面,帮村里解决实际问题。”
  (三)适应、融入农村的困难
  虽然如今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向“平民化”发展,可很多人还是认为大学毕业生就应该进入城市工作,这种思潮会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满意度降低,尤其是较高学历的以及院校较好的村官。同时,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村官由于对农村不了解、不适应也会造成工作上的困难。在这一方面,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毕业生适应更快。
  ZQM说:“研究生刚出来工作都会纠结一点,别人会说你都研究生了还在镇上工作,会有一点心理落差。”
  LZQ说:“生活上不适应,住在那边肯定条件没有自己家好。”
  CB说:“别人觉得去农村很苦,但像我这样父母都在乡镇工作的情况,对去村里没有那么大的恐惧。”
  (四)农村与乡镇政府工作断层
  在沟通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大学生村官在两年服务期满之后考上了选调生,要在基层继续服务两年,又会由于编制不足被调到其他乡镇,原来所在乡镇又要从头开始培养干部。虽然这位大学生村官仍然在基层服务,但是对于原来的乡镇来说,也是一种人才流失。
  SH乡纪委主任认为:“人事要跟着编制走。哪怕他没考上选调生,也得本单位要有事业编制才能留得下来,没有编制也得去其他地方。”   由此可见,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不仅仅要从大学生本身的角度解决,还要从制度本身解决。
  (五)选调生政策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选调生政策是各省委组织部从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中选调品学兼优者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后备干部重点培养,有着比普通公务员更快的晋升速度。部分省份参与基层就业计划期满的往届毕业生也可报考,并享有特殊招考名额。福建省选调生考试允许考生同时报考两个计划,如果没有考上选调生可转为大学生村官。访谈中,有八名村官都是参加选调生考试落选后选择大学生村官,所有受访者任期满后都参加或准备参加村官转选调生的考试,说明选调生政策是大学生认可的,并孜孜以求的。
  LJX說:“我考村官就是为了考公务员更方便。我当村官两年,19个人考选调生考录7个,这个比率就很高。”
  MWR说:“首先要看我选调生能不能考得上。如果考不上的话就转成事业编制,还会继续挂在村里面。”
  选调生政策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之间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选调生特殊名额是促使更多足毕业生选择大学生村官的原因。同时,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两年服务期使他们转选调生后具有更强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选调生优惠政策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内消极怠工,服务期满后远走高飞。
  四、政策启示
  (一)加速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政策并轨进程
  即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之后直接转为选调生,或选调生完全由大学生村官中产生。这一政策有助于提升选调生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增加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的吸引力。
  (二)增加大学生村官招考中理工农林渔牧类专业毕业生的比例
  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结构较为单一,不利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自己的专业能力。扩大理工农学专业招收比例则不仅能让大学生将先进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新农村建设,更是另一种留住人才的渠道。
  (三)完善基层人事编制制度,防止工作断层
  对于大学生村官离任后的工作断层,组织部应做这样的处理:若大学生村官考上选调生或公务员,由组织部统一调配;若其转成事业编制,优先留任原乡镇。
  (四)改进选拔标准
  现行的福建省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是:省内本科一批高校应届毕业生按照成绩排名录取。在唯成绩与科研论的评分机制下,那些工作能力强却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就失去了选拔资格。应实行推荐制,在选拔时就找到工作成绩突出、愿意在基层踏实奉献的人选。
  参考文献
  [1]施丹,青平,陈典.差序格局下个人—组织匹配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08):61-71.
  [2]王志刚,于永梅.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满意度评价及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06):87-9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二孩政策下的保险市场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影响保险需求的具体因素。根据对江苏省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结果,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多角度的解决措施,以期保险市场的完善发展。  【关键词】二孩政策 保险消费需求 影响因素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在我国各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二孩政策的推进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保险市场是需求导向型市场,研究保
期刊
【摘要】国际关系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即贸易和平理论。这个理论认为,通过经济的相互依赖和贸易的共同增长,会促进国家间的安全与稳定,降低爆发冲突和战争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国际社会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发展。APEC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通过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关系,推动地区经济整合,为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从而为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APEC为例从政治和经济两
期刊
【摘要】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项系统工程,江华支行以“央行引导、政府支持、银行聚力、产业带动、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思路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形成了“人行推动、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大金融扶贫机制。截止2017年12月31日,人行江华支行累计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8.6亿元,余额为2.5亿元,主要用于县域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经济也遇到了自己的发展瓶颈,即资金的不足问题。要想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就要实现金融资本优化配置,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本文在县域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以农村经济为出发点,分析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 农村金融
期刊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战略竞争力,商业银行需要强化各环节工作的管理力度。基于此基本情况,本文首先分析构成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维度,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索商业银行在当前不断提升战略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全面理解与消化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这一概念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关键词】商业银行 战略竞争力 战略联盟  
期刊
【摘要】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在分析了其城市体系的分布结构基础上,利用城市创新扩散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空间扩散与城市体系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不完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其创新扩散强度与城市体系两者在空间上也有着较强的关联性,且创新表现出较明显的等级扩散的空间模式。  【关键词】创新空间扩散 城市体系 长江中游城市群  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期刊
【摘要】“普惠金融”这一概念已于2005年在国际小额信贷年会上,由联合国提出。经过12年的发展,普惠金融已经初步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的认可并实施推广。本文从普惠金融概念定义入手,主要介绍农村普惠金融的国际发展经验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角度提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發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 传统金融机构 小额信贷 法律规制  一、引言  关于
期刊
【摘要】环卫市场化改写环卫管理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历史。环卫市场化后,由专业环卫公司管理和运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环卫作业效率,但企业的“盈利”特性使得环卫“临时工”权益缺失,而目前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的不尊重等原因,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社会、管理部门与环卫“临时工”的矛盾。在环卫工作中引入市场化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确保环卫“临时工”合法权益。  【关键词】环卫“临时工” 市场化
期刊
【摘要】我国大型集团也在近几年逐步摸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逐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企业管理。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集团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本文以A集团为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了该集团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资金集中控制 财务共享 人工智能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及人工智能技术  (
期刊
【摘要】2018年初,152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出现,众多品牌紧紧抓住机会在互联网上开展借势营销,其中蓝月亮品牌表现尤为突出。本文针对蓝月亮的借势营销策略,从切入点、传播途径、时效性和个性化营销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目的在于为其他品牌提供策略参考。实施借势营销策略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借势营销追求的只是短期内的品牌宣传效果;借势营销要要迎合消费者需求;借势营销的运营需要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