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秦腔是梆子声腔的鼻祖,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陕、甘、青、宁、新等地,浸润着深深的地域性烙印。本文以秦腔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从起源、发展、储存等方面探寻秦腔不同层次的戏地关系及其生存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 秦腔;戏地关系;生存空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66-02
随着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丰富化和多样化,面临着严重传承危机的地方传统戏曲受到了许多地理学家的关注,戏曲地理作为文化地理学的分支,现今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地方戏曲文化的空间分布、扩散与整合。秦腔作为西北地区文化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当地不同地理环境下人民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融合。本文通过文化地理学视角探寻秦腔文化多层戏地关系,旨在借用文化地理学理论方法对秦腔文化戏地关系展开阐释,并从起源、发展、储存等方面探讨其生存的文化空间。
一、表层关系——戏地选择
地理环境作为一种物质的存在,对戏曲艺术必然产生着各种影响,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对产生或发展于该地的戏曲艺术的一种主动“选择”,即戏地关系的表层关系——环境对体裁的选择。如今所说的秦腔在历史上分为前秦腔和后秦腔。前秦腔发源于陕西省南部紫阳蒿坪河一带,这里气候湿润,雨热同期,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劳逸相宜的农业生产节奏让人们养成了细腻温和的脾性,说话婉转悠扬,这种性格与前秦腔的特点一脉相承:音调幽雅、唱腔婉转、表演细腻,形成了秀婉的戏曲风格。后秦腔的发源地大荔县,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县为中心的数十县,这里地形更加开阔,气候干旱,每日看到的都是黄土高原雄浑大气的自然风貌,这样宽阔的视野赋予了秦腔创作者与演唱者慷慨悲壮、爽朗耿直的人格精神,他们创作的秦腔自然具有粗犷豪迈的风格。同时,关中地区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的战乱使得关中人民养成了豪放粗犷、勇武好斗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反映在秦腔中,便是唱腔高亢激越,感情饱满,变化强烈的特点,还兼有“吼”的烈性。因此,秦腔文化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偶然,而是这片地理环境下的选择。
二、深层关系——戏地协调
人地关系的逐步协调,文化随之产生变化,产生一个独特的文化圈,这便是戏地深层关系——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民间戏曲独特风格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共同塑造了秦腔特有的高亢激昂的文化特质,分别体现在听觉和视觉方面。
(一)听觉文化要素。秦腔题材以历史战争和公案戏为主,表演中领衔主角常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剧目类型主要为历史故事、农民起义、神话现实以及“取之于民”的现实生活,多体现惩恶扬善,忠孝节义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境界。秦腔的唱腔,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彩腔音高八度,发音多以慷慨激昂见长,高亢嘹亮。秦腔的念白,以关中方言为基础,语言更能体现出秦人抒发情感的张力和风范,具有强烈而直率的特点。秦腔的乐器,发音高亢洪亮,苍劲浑厚。总之,从秦腔音乐、唱腔、乐器等方面来看,均表现出高亢、刚健、粗犷、豪迈的艺术风格。
(二)视觉文化要素。在视觉上,秦腔对人物的扮相、服饰的搭配最为重视。秦腔中脸谱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勾脸的人物非常广泛,有文臣武将、帝王霸主、忠烈义士、奸佞小人等等。舞台上也用不同的脸谱象征不同的人物,一般以红色表现忠勇义烈,黑色表现勇猛善战,白色多表现阴险奸诈,黄色多表现阴险,紫色多性情沉稳果断等,布局均衡、虚实相间的脸谱成了秦腔艺术的华美体现。不同的服饰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表现人物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好坏等。
三、储存关系——戏地协调
特定的区域只能“储存”一种与它的地理环境相适宜的戏曲风格,这就是戏地关系的储存关系——地理环境是保护秦腔文化的自然屏障。秦腔文化在其发展中经历了文化扩散的过程,它的扩散伴随着秦腔文化与扩散地戏曲文化的整合,结合当地的方言和民乐形成新的梆子腔。秦腔的扩散主要依靠移民、艺人、军队和商贾,因各地方言、语音不同演化为东、中、西、南四路秦腔,此外,它还“跨省域”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鲁豫浙湘鄂粤桂川滇藏等省区,其中陕西与甘肃两省是其主要的分布地。秦腔文化的扩散与地理环境也具有相互作用,秦腔快速的向外扩散,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所到之处无不对地方剧种进行狂风暴雨般的洗礼,为各地地方戏曲注入兴奋强悍的元素,推动许多新剧种的产生与发展。而相近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形成了相似的文化分布和文化认同,进而形成相似的文化艺术环境,培养着相近地域内观众共同的戏曲爱好。特定的地理环境对于民间音乐来说具有自然屏障的保护作用,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储存关系”。
四、秦腔文化空间探析
秦腔文化的生存、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已经逐步弱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秦腔文化,必须从其生存的文化空间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是承载这种文化活动的兼具空间与时间性的文化场所,即文化空间。因此,本文文化空间指的是秦腔这一传统戏曲的特定时空场所,同时也是秦腔文化相声相长的文化载体。秦腔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原生性”的文化空间,即自乐班;二是“延伸性”的文化空间,即剧院;三是“特殊性”的文化空间,即官方活动。
(一)自乐班。秦腔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它的主要受众在民间,秦腔爱好者自愿组成的非正式演出团体自乐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自乐班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票友下海,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秦腔戏,城市和农村随处可见,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自乐班中有戏迷、票友,还有退休的剧团人员,近年也有些戏校的学生加盟,虽然唱功参差不齐,但也会有佼佼者。唱者以关中汉子居多,他们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天作幕布地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观众会给自乐班演唱者披红,是对其演唱的认同和鼓励。面对城市化脚步不断加速的现实,秦腔自乐班的数量也逐渐减少,部分地区秦腔自乐班更多是为了应付节日庆典而设,平时并没有固定的排练时间和正规的训练模式。近些年,部分高校在大学校园开展国学教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出《迟开的玫瑰》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许多民间戏校也坚持培养戏曲演员,因此,自乐班的现场也增添了一些年轻的面孔。秦腔自乐班的存在和扩大,加厚了秦腔的群众基础,使得秦腔在这一文化空间中生生不息,自乐班则成为秦腔流行区这一“原生性”文化的传承支撑群体。 (二)剧院。传统的舞台在慢慢消失,而现代舞台更加多元化,剧院作为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演出空间,无论是秦腔戏迷还是首次观看秦腔的游客,人们借此体验和理解秦腔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例如易俗社,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布景、电子提示的屏幕、移动的舞台、变化的光影等都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易俗社属茶馆式剧院格调,边观戏边喝茶聊天,观戏环境相对嘈杂,对于追求演出质量的观众而言,影响其欣赏效果。但是演员和乐队表演,互动中的掌声、喝彩声,都为剧院营造了极具视听震撼和感染力的演艺氛围。调研数据表明,多数对秦腔戏曲表演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对外地游客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到剧院观看一场地道的秦腔表演,剧院成为秦腔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剧院演出具有阶段性、周期性,剧院中动静结合的氛围、互动和分享的特征,有助于增强秦腔文化的“光晕”魅力,作为秦腔的“延伸性”文化空间,剧院为秦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
(三)官方活动。秦腔的官方活动则是政府有组织、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方式。这样的文化空间,对于根植于民间的秦腔而言是“特殊”的,但对于推广、传承、保护秦腔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秦腔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得到不同层面的开展。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秦腔事业的发展,2016年初,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出台了《关于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秦腔发展环境。《意见》旨在坚持传统戏与现代戏并重,以抢救、保护、传承、创新传统戏为重点,在优秀传统剧目进校园的同时,大力开展地方戏曲巡演、汇演、节庆、赛事和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出版秦腔知识读本,鼓励开展各类群众性传统艺术展演活动,发展群众性秦腔艺术协会,试点鼓励各类社会团体开办秦腔艺术“自乐班”,支持在公园、广场、社区等场所的自娱性演出活动等。同时,陕西省也加大力度扶持秦腔艺术发展,健全秦腔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陕西特色品牌,来传承和发扬秦腔文化的发展。
政策支持下,秦腔流行区举办各类文化节与比赛,同时,校园也成为保护、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空间。官方活动这一“特殊性”文化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秦腔文化传播的不确定性,对其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秦腔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综合性艺术,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唱念作打等艺术形式完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文化内容,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因此,保护自乐班,关注剧院的发展,积极有意识地培育秦腔的观赏者与研习传承者,积极保护秦腔的文化空间尤为重要,通过耳濡目染的口传心授传承与潜移默化的文化空间营造,让秦腔在消费文化时代,依然生机勃发,传播时代精髓与文化能量。
参考文献:
[1]朿文寿.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J].中国戏剧,2004(7):22-25.
[2]高益荣.20世紀秦腔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何怡雯,马达.音乐地理学视域下潮州大锣鼓生存空间探析[J].歌海,2016,02.
作者简介:
王宁宁,女,汉族,甘肃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秦腔;戏地关系;生存空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66-02
随着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丰富化和多样化,面临着严重传承危机的地方传统戏曲受到了许多地理学家的关注,戏曲地理作为文化地理学的分支,现今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地方戏曲文化的空间分布、扩散与整合。秦腔作为西北地区文化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当地不同地理环境下人民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融合。本文通过文化地理学视角探寻秦腔文化多层戏地关系,旨在借用文化地理学理论方法对秦腔文化戏地关系展开阐释,并从起源、发展、储存等方面探讨其生存的文化空间。
一、表层关系——戏地选择
地理环境作为一种物质的存在,对戏曲艺术必然产生着各种影响,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对产生或发展于该地的戏曲艺术的一种主动“选择”,即戏地关系的表层关系——环境对体裁的选择。如今所说的秦腔在历史上分为前秦腔和后秦腔。前秦腔发源于陕西省南部紫阳蒿坪河一带,这里气候湿润,雨热同期,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劳逸相宜的农业生产节奏让人们养成了细腻温和的脾性,说话婉转悠扬,这种性格与前秦腔的特点一脉相承:音调幽雅、唱腔婉转、表演细腻,形成了秀婉的戏曲风格。后秦腔的发源地大荔县,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县为中心的数十县,这里地形更加开阔,气候干旱,每日看到的都是黄土高原雄浑大气的自然风貌,这样宽阔的视野赋予了秦腔创作者与演唱者慷慨悲壮、爽朗耿直的人格精神,他们创作的秦腔自然具有粗犷豪迈的风格。同时,关中地区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的战乱使得关中人民养成了豪放粗犷、勇武好斗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反映在秦腔中,便是唱腔高亢激越,感情饱满,变化强烈的特点,还兼有“吼”的烈性。因此,秦腔文化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偶然,而是这片地理环境下的选择。
二、深层关系——戏地协调
人地关系的逐步协调,文化随之产生变化,产生一个独特的文化圈,这便是戏地深层关系——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民间戏曲独特风格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共同塑造了秦腔特有的高亢激昂的文化特质,分别体现在听觉和视觉方面。
(一)听觉文化要素。秦腔题材以历史战争和公案戏为主,表演中领衔主角常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剧目类型主要为历史故事、农民起义、神话现实以及“取之于民”的现实生活,多体现惩恶扬善,忠孝节义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境界。秦腔的唱腔,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彩腔音高八度,发音多以慷慨激昂见长,高亢嘹亮。秦腔的念白,以关中方言为基础,语言更能体现出秦人抒发情感的张力和风范,具有强烈而直率的特点。秦腔的乐器,发音高亢洪亮,苍劲浑厚。总之,从秦腔音乐、唱腔、乐器等方面来看,均表现出高亢、刚健、粗犷、豪迈的艺术风格。
(二)视觉文化要素。在视觉上,秦腔对人物的扮相、服饰的搭配最为重视。秦腔中脸谱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勾脸的人物非常广泛,有文臣武将、帝王霸主、忠烈义士、奸佞小人等等。舞台上也用不同的脸谱象征不同的人物,一般以红色表现忠勇义烈,黑色表现勇猛善战,白色多表现阴险奸诈,黄色多表现阴险,紫色多性情沉稳果断等,布局均衡、虚实相间的脸谱成了秦腔艺术的华美体现。不同的服饰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表现人物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好坏等。
三、储存关系——戏地协调
特定的区域只能“储存”一种与它的地理环境相适宜的戏曲风格,这就是戏地关系的储存关系——地理环境是保护秦腔文化的自然屏障。秦腔文化在其发展中经历了文化扩散的过程,它的扩散伴随着秦腔文化与扩散地戏曲文化的整合,结合当地的方言和民乐形成新的梆子腔。秦腔的扩散主要依靠移民、艺人、军队和商贾,因各地方言、语音不同演化为东、中、西、南四路秦腔,此外,它还“跨省域”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向外曾流行至京津冀鲁豫浙湘鄂粤桂川滇藏等省区,其中陕西与甘肃两省是其主要的分布地。秦腔文化的扩散与地理环境也具有相互作用,秦腔快速的向外扩散,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所到之处无不对地方剧种进行狂风暴雨般的洗礼,为各地地方戏曲注入兴奋强悍的元素,推动许多新剧种的产生与发展。而相近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形成了相似的文化分布和文化认同,进而形成相似的文化艺术环境,培养着相近地域内观众共同的戏曲爱好。特定的地理环境对于民间音乐来说具有自然屏障的保护作用,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储存关系”。
四、秦腔文化空间探析
秦腔文化的生存、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已经逐步弱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秦腔文化,必须从其生存的文化空间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是承载这种文化活动的兼具空间与时间性的文化场所,即文化空间。因此,本文文化空间指的是秦腔这一传统戏曲的特定时空场所,同时也是秦腔文化相声相长的文化载体。秦腔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原生性”的文化空间,即自乐班;二是“延伸性”的文化空间,即剧院;三是“特殊性”的文化空间,即官方活动。
(一)自乐班。秦腔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它的主要受众在民间,秦腔爱好者自愿组成的非正式演出团体自乐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自乐班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票友下海,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秦腔戏,城市和农村随处可见,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自乐班中有戏迷、票友,还有退休的剧团人员,近年也有些戏校的学生加盟,虽然唱功参差不齐,但也会有佼佼者。唱者以关中汉子居多,他们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天作幕布地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观众会给自乐班演唱者披红,是对其演唱的认同和鼓励。面对城市化脚步不断加速的现实,秦腔自乐班的数量也逐渐减少,部分地区秦腔自乐班更多是为了应付节日庆典而设,平时并没有固定的排练时间和正规的训练模式。近些年,部分高校在大学校园开展国学教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出《迟开的玫瑰》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许多民间戏校也坚持培养戏曲演员,因此,自乐班的现场也增添了一些年轻的面孔。秦腔自乐班的存在和扩大,加厚了秦腔的群众基础,使得秦腔在这一文化空间中生生不息,自乐班则成为秦腔流行区这一“原生性”文化的传承支撑群体。 (二)剧院。传统的舞台在慢慢消失,而现代舞台更加多元化,剧院作为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演出空间,无论是秦腔戏迷还是首次观看秦腔的游客,人们借此体验和理解秦腔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例如易俗社,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布景、电子提示的屏幕、移动的舞台、变化的光影等都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易俗社属茶馆式剧院格调,边观戏边喝茶聊天,观戏环境相对嘈杂,对于追求演出质量的观众而言,影响其欣赏效果。但是演员和乐队表演,互动中的掌声、喝彩声,都为剧院营造了极具视听震撼和感染力的演艺氛围。调研数据表明,多数对秦腔戏曲表演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对外地游客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到剧院观看一场地道的秦腔表演,剧院成为秦腔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剧院演出具有阶段性、周期性,剧院中动静结合的氛围、互动和分享的特征,有助于增强秦腔文化的“光晕”魅力,作为秦腔的“延伸性”文化空间,剧院为秦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
(三)官方活动。秦腔的官方活动则是政府有组织、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方式。这样的文化空间,对于根植于民间的秦腔而言是“特殊”的,但对于推广、传承、保护秦腔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秦腔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得到不同层面的开展。
近年来,陕西省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秦腔事业的发展,2016年初,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出台了《关于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秦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秦腔发展环境。《意见》旨在坚持传统戏与现代戏并重,以抢救、保护、传承、创新传统戏为重点,在优秀传统剧目进校园的同时,大力开展地方戏曲巡演、汇演、节庆、赛事和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出版秦腔知识读本,鼓励开展各类群众性传统艺术展演活动,发展群众性秦腔艺术协会,试点鼓励各类社会团体开办秦腔艺术“自乐班”,支持在公园、广场、社区等场所的自娱性演出活动等。同时,陕西省也加大力度扶持秦腔艺术发展,健全秦腔人才培养体系,打造陕西特色品牌,来传承和发扬秦腔文化的发展。
政策支持下,秦腔流行区举办各类文化节与比赛,同时,校园也成为保护、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空间。官方活动这一“特殊性”文化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秦腔文化传播的不确定性,对其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秦腔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综合性艺术,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唱念作打等艺术形式完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文化内容,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因此,保护自乐班,关注剧院的发展,积极有意识地培育秦腔的观赏者与研习传承者,积极保护秦腔的文化空间尤为重要,通过耳濡目染的口传心授传承与潜移默化的文化空间营造,让秦腔在消费文化时代,依然生机勃发,传播时代精髓与文化能量。
参考文献:
[1]朿文寿.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J].中国戏剧,2004(7):22-25.
[2]高益荣.20世紀秦腔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何怡雯,马达.音乐地理学视域下潮州大锣鼓生存空间探析[J].歌海,2016,02.
作者简介:
王宁宁,女,汉族,甘肃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