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积极心理形成的促进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是现在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需求。而教师的工作就是给予学生关心爱护,促进其健康的成长。生物学科由于自身的优势,在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学的形成。
  关键词:积极心理、高中生物教学
  如何能让学生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当前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心理辅导在学校的工作中也日趋从心理偏差的纠正向积极心理培养过渡。作为一位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自由、健康的成长,最终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在教学大纲的三维目标中,要求我们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如何通过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来引导学生在个体层面上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特质,比如乐观、耐心、积极归因、自我控制、积极进取等等。
  一、研究教材,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
  首先提的是研究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例如:在讲到酶的概念,从斯巴兰让尼到奥特曼,循着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也结合了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从中学生可归纳出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场所、产物等。科学家的积极探索的精神,对科学真理的追求,科学事业对人类生活的促进等。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编者是围绕着三维教学目标来精心编写教材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内容的分配是比较的平均的,编者的本意是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但是往往我们都忽略了。
  其次是要注意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若要达到“教”的效果,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去注意这一部分内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举个简单的例子,书上对中国对基因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有介绍的。如果只是翻到第几页,一起看一下,无非也就是记住这句话罢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讲到基因工程的时候,带着自豪的心情和语气来介绍,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有积极的情感,才能将这份情感传给学生。
  最后是注意教材的延伸功能,这一点可以结合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来开展。很多情况下学生品质的形成是通过自身的学习获得的,“就有道而正焉”就是指用书本上学习到的来调整自己。有些内容在书本上只是简略的介绍,教师就可以通过布置学生研究性学习内容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书本上所涉及到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实验,如果能真正的认识到袁隆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屡次的被质疑才能取得成功,自然就能够从容应对学习中遇到的挫折,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与失败。
  二、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这里将自信这个品质独立出来是因为自信是许多优秀品质的基础。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1968年他到一所学校里做了一个实验,从新生花名册里随便挑几个学生,和老师说他们十分聪明,这话很快传到了这几个学生的耳朵里。学期末时,这几个学生都成为了优等生。实验表明,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家中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高中的生物的教学内容是比较艰深的,特别是在遗传学中间,很多的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通过方法来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绝对不能对学生失去信心,或者说不能让学生感到你对他失去信心,家长和老师的对学生的信心是学生自信的源泉。因此我们对于学困生,要主动找学生谈心,用我们的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好生物的信心。其次要给学生表演的舞台,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不断证明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上,经常会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逐步建立起对知识点的认知。问题有难易之分,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要进行针对性的进行课堂的提问。比如在讲述选修课本“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设计的问题:什么是抗体?是由谁分泌的?分布在哪里?作用是什么?传统的提取抗体的方法如何?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筛选?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来针对性的提问,要是几次三番让学生回答不出问题,那不是教师水平高的表现,是教学组织失败的体现。
  表扬和批评都是双刃剑,能否利用好这两样武器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运用的原则。不自信的学生经常会因为教师的一句发自内心的表扬而得到动力,偶尔犯错的学生也因为教师的适当批评而立志改正。我们要在学生犯糊涂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学生迷惘的时候给予明灯似的指引。
  三、结合生物教学,加强生命教育,涵养积极心里品质
  台湾已专门开设了“生命教育课”。我们虽然没有独立的课程,但可以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的教育,生物学科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的教学内容本身就侧重于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探究,对生命本质的描述,它更容易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内涵,从而涵养积极的心里品质。
  生命的色彩-----让学生热爱生命。生命是多彩多姿的,一万片叶子有一万种不同的姿态。生命具有多样性。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人体中蛋白质多达10万种以上。它们千差万别,形成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科学家估计全世界约有500万种至3000万种生物。我们要将生命的不同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他们感受,让他们赞叹! 生命又具有不同价值。物种是如此丰富,它们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早就为人类所利用,而一个物种也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
  生命的脆弱-----让学生珍惜生命。生命是很坚强的,但又是相当脆弱的。从细胞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小型的化工厂,但PH值、温度、渗透压等理化条件都直接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任何条件的改变都可能使细胞死亡。从进化理论的角度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理解了生命的脆弱,学生才会珍惜它。
  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提倡培养生命意识,是现在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看待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才能形成对生命的敬畏、热爱,进而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
  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健全的人,身体健康当然是根本,但是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来说,内心的强大才是根本。在当前学生普遍缺乏精神家园的情况下,怎样让学生能够有积极的生活状态,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该去认真思考的。立足于学科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让我们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都能够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张荣兴. 生命教育: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N]. 中国教育报, 2002-8-18(3).
  [2] 赵晓非. 灌输生命意识[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0(12):5.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园两址的教学思路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在这种教学思路下幼儿园要让新教师有所发展,就要遵循幼儿园发展的原则,用适当的方法让幼儿教师发展,使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领略幼儿园新的教学发展思路。本文探讨一园两址教学思路下让新教师有效发展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一园两址;教师  一、一园两址新教师的有效发展的目标  在幼儿教育中,以一园两址的方式发展是为了规范幼儿园管理,使幼儿园的管理能呈科学的雁形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而难以理解知识内容,逐渐认为数学学习单调、枯燥,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趣味化的教学实践,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探究活动  一、教学情境的趣味化创设  要
期刊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通过教学反思,回顾近年来的教学,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以下是我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几点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
期刊
摘要:谈到地理课,我们就会联想到地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用直观和浓缩的语言把地理信息表达出来,是学好地理的一种最重要的工具。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图恰当的运用与否关系到地理课的成败,因此要重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巧用地图,上好每一节地理课。  关键词:地图;地理课;应用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要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
期刊
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能否把握好学生的心理也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都知道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规律性。同时,人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是学生在学习时学习心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的效果,就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在教学中适当地加以利用。通过十几年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教学作为辅助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也给体育与健康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师关系不大。即便学校有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优越条件,也因自身信息素养缺乏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合理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致使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与
期刊
在小学,班主任老师所肩负的任务比一般教师更为艰巨复杂。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教育者,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为此,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善于优化德育环境,积极实施情感教育。  一、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毫无拘束的气氛之中。从这句话之中我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位小学班主任,无论你面对的是怎样的
期刊
摘要: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古人说的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
期刊
摘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气氛效果;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