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也是蕴含希望的季节。在这样一个好时节,我和三(2)班的孩子们一起聆听着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
【故事第一幕:山穷水尽疑无路】
一段舒缓的引子把我们带到了山东的沂河两岸,让人感受到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孩子们的小手轻轻地画着图形谱,把对音乐的感受用线条很好地诠释;有的孩子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似乎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充盈着音乐;有的孩子静静地闭眼聆听,偶尔展露的一个微笑令人觉得,他已经抚摸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正在一片祥和之中,小泽同学大呼一声“哎呀”!把全班同学着实吓了一跳。我问:“怎么啦?”小泽站了起来,绘声绘色地说:“刚刚我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突然,一声巨响,我被吓得从天上掉下来啦。”他的这一回答,一呼百应,低段儿童的“从众”心理起了化学反应,子锦说:“我刚想象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就感觉被踩死了。”小旭接着说:“我想象到柳树姑娘在风中舞蹈,突然狂风来了,它在猛甩‘头发’,发脾气呢!”……
课堂陷入七嘴八舌,越说越脱离主题?怎么办?怎么办?我还没有介绍沂河呢,我还没有介绍柳琴呢,我还没有讲解速度的变化呢,我还没有讲C段其实是A段的变化再现呢,我还……望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看着他们的认真劲儿,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可悲、好狭隘。其实,我内心的想法是:我还没有把教参上的那些知识灌输给他们呢,我还没有把备课本上的教学目标达成呢!
【故事第二幕:忽如一夜春风来】
《音乐新课程标准》里写道:“要尊重每个孩子对音乐的独特见解。”确实,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在欣赏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音乐细胞的律动不同,他们的想象自然各异。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年龄,他们都是烂漫的小花;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思维的“天马行空”;尊重他们,我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维。这样,是否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我决定带着孩子们亲吻春天,奏一支狂热的“春天幻想曲”。
【故事第三幕: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说:“你们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那么,为什么刚才听到的引子一下子出现一个强音?那是因为春姑娘为了告诉人们自己要闪亮登场了,用‘柳琴’扫弦,扫出了很强的力度。为你们的灵耳朵点赞。我们继续往下聆听,期待你们畅所欲言!”
随着《春到沂河》节奏加快,孩子们脸上流露欣喜,雪纯高兴地说:“我好象感觉到冰雪慢慢融化,汇集到小溪,小溪的水流得可急了。”“哇,和你的名字一样美哦!我们的雪纯把音乐的速度和自然现象结合,真会听!”我正表扬着,向南接着说:“我感觉是小燕子快速地飞着,找寻着去年住过的家。”说着,还学小燕子舞动着翅膀。我忙夸赞:“你不就是那只从南方飞回的春燕吗?还给我们带来了春天般动人的故事。”涌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好象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间愉快地劳动。”“你的想象真丰富,那就让我们一起愉快地劳动吧!”孩子们有的在“松土”,播种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有的在“浇水”,连同自己的“爱”都浇灌到泥土深处;有的围在“树苗”旁拉起小手欢呼雀跃,小眼睛里似乎还充满着对丰收的展望,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课堂成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则成了春天里的一粒种子、一颗雨点、一缕阳光……
渐渐地,音乐由快速转成慢速,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变换了律动,我忙问:“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春天?”欣怡说:“春风吹动着柳条,柳条在轻轻舞蹈。”多美的语言啊!雨岑接着说:“春风吹拂着湖面,湖面上荡漾着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开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理解得恰倒好处。嘉钰微笑着说:“我感觉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逸洋说:“我感觉桃花渐渐开出粉红的花朵,还散发着淡淡清香。”……看着孩子们高举的小手,聆听着孩子们的表述,我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春雨的滋润,有春风的温柔,有春光的和煦,更有春姑娘的睿智。这群孩子,有着美的语言、美的想象、美的律动,更有一颗清澈美丽的心灵。
在音乐的最后一部分,又回到了第一部分的热烈、快速、欢腾。孩子们又学起燕子飞飞,学起劳作哼哼,学起流水潺潺。哪里还需要再由我提醒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哪里还需要我再强调“速度的力量有多大”?一切似乎是水到渠成,自然流淌。这不就是高效的课堂吗?
【故事第四幕: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天,三(2)班语文老师在Q我,他说读到了小钱同学的一篇日记,并且发过来与我共享:
《速度的魅力》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欣赏了一首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我没有见过沂河,但是,我亲吻到了春天。
一段悠扬的引子后,速度转到非常快。我想到了小燕子飞快地飞着,风快速地飘着,柳树忙着梳妆绿色的秀发,河水急速地流着。大家怎么都这么着急?哦,原来,这些春天的使者正趕着向我们报告:“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春天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慢慢地,速度变慢了。我仿佛看到小蚂蚁在慢悠悠地爬着,桃花缓缓吐出花蕊,笋芽儿悄悄从土里探出小脑袋,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渐渐地,我眼前成了一片春花烂漫。
哦,速度的魅力真大啊!
看着小钱的日记,我确信,孩子是课堂的主体,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只有当老师的观念里吹进“课改春风”,才能让千孩万童的思绪“漫天飞舞”!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这里,春风来……
【故事第一幕:山穷水尽疑无路】
一段舒缓的引子把我们带到了山东的沂河两岸,让人感受到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孩子们的小手轻轻地画着图形谱,把对音乐的感受用线条很好地诠释;有的孩子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似乎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充盈着音乐;有的孩子静静地闭眼聆听,偶尔展露的一个微笑令人觉得,他已经抚摸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正在一片祥和之中,小泽同学大呼一声“哎呀”!把全班同学着实吓了一跳。我问:“怎么啦?”小泽站了起来,绘声绘色地说:“刚刚我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突然,一声巨响,我被吓得从天上掉下来啦。”他的这一回答,一呼百应,低段儿童的“从众”心理起了化学反应,子锦说:“我刚想象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就感觉被踩死了。”小旭接着说:“我想象到柳树姑娘在风中舞蹈,突然狂风来了,它在猛甩‘头发’,发脾气呢!”……
课堂陷入七嘴八舌,越说越脱离主题?怎么办?怎么办?我还没有介绍沂河呢,我还没有介绍柳琴呢,我还没有讲解速度的变化呢,我还没有讲C段其实是A段的变化再现呢,我还……望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看着他们的认真劲儿,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可悲、好狭隘。其实,我内心的想法是:我还没有把教参上的那些知识灌输给他们呢,我还没有把备课本上的教学目标达成呢!
【故事第二幕:忽如一夜春风来】
《音乐新课程标准》里写道:“要尊重每个孩子对音乐的独特见解。”确实,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在欣赏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音乐细胞的律动不同,他们的想象自然各异。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年龄,他们都是烂漫的小花;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思维的“天马行空”;尊重他们,我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维。这样,是否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我决定带着孩子们亲吻春天,奏一支狂热的“春天幻想曲”。
【故事第三幕: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说:“你们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那么,为什么刚才听到的引子一下子出现一个强音?那是因为春姑娘为了告诉人们自己要闪亮登场了,用‘柳琴’扫弦,扫出了很强的力度。为你们的灵耳朵点赞。我们继续往下聆听,期待你们畅所欲言!”
随着《春到沂河》节奏加快,孩子们脸上流露欣喜,雪纯高兴地说:“我好象感觉到冰雪慢慢融化,汇集到小溪,小溪的水流得可急了。”“哇,和你的名字一样美哦!我们的雪纯把音乐的速度和自然现象结合,真会听!”我正表扬着,向南接着说:“我感觉是小燕子快速地飞着,找寻着去年住过的家。”说着,还学小燕子舞动着翅膀。我忙夸赞:“你不就是那只从南方飞回的春燕吗?还给我们带来了春天般动人的故事。”涌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好象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间愉快地劳动。”“你的想象真丰富,那就让我们一起愉快地劳动吧!”孩子们有的在“松土”,播种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有的在“浇水”,连同自己的“爱”都浇灌到泥土深处;有的围在“树苗”旁拉起小手欢呼雀跃,小眼睛里似乎还充满着对丰收的展望,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课堂成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则成了春天里的一粒种子、一颗雨点、一缕阳光……
渐渐地,音乐由快速转成慢速,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变换了律动,我忙问:“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春天?”欣怡说:“春风吹动着柳条,柳条在轻轻舞蹈。”多美的语言啊!雨岑接着说:“春风吹拂着湖面,湖面上荡漾着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开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理解得恰倒好处。嘉钰微笑着说:“我感觉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逸洋说:“我感觉桃花渐渐开出粉红的花朵,还散发着淡淡清香。”……看着孩子们高举的小手,聆听着孩子们的表述,我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春雨的滋润,有春风的温柔,有春光的和煦,更有春姑娘的睿智。这群孩子,有着美的语言、美的想象、美的律动,更有一颗清澈美丽的心灵。
在音乐的最后一部分,又回到了第一部分的热烈、快速、欢腾。孩子们又学起燕子飞飞,学起劳作哼哼,学起流水潺潺。哪里还需要再由我提醒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哪里还需要我再强调“速度的力量有多大”?一切似乎是水到渠成,自然流淌。这不就是高效的课堂吗?
【故事第四幕: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二天,三(2)班语文老师在Q我,他说读到了小钱同学的一篇日记,并且发过来与我共享:
《速度的魅力》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欣赏了一首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我没有见过沂河,但是,我亲吻到了春天。
一段悠扬的引子后,速度转到非常快。我想到了小燕子飞快地飞着,风快速地飘着,柳树忙着梳妆绿色的秀发,河水急速地流着。大家怎么都这么着急?哦,原来,这些春天的使者正趕着向我们报告:“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春天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慢慢地,速度变慢了。我仿佛看到小蚂蚁在慢悠悠地爬着,桃花缓缓吐出花蕊,笋芽儿悄悄从土里探出小脑袋,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渐渐地,我眼前成了一片春花烂漫。
哦,速度的魅力真大啊!
看着小钱的日记,我确信,孩子是课堂的主体,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只有当老师的观念里吹进“课改春风”,才能让千孩万童的思绪“漫天飞舞”!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这里,春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