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古代帝王中,唐玄宗的知名度无疑是很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尽管他的黄昏恋显得太过另类,既有夺人之美的卑鄙,又难免乱伦的讥刺,且结局又是那样悲凉,可却是人们长期津津乐道的话题,迄今依然是文学艺术创作演出的热门素材。
读史有感,从眼泪切入,固不失为随笔写法,然而不管这泪珠能映出什么,实际上仍是白头宫女唠叨的那种闲话。反正闲坐也是闲着,“忙话”说了讨人嫌,不如找点七荤八素的闲话说说,也好打发时间。而且此类话题还有一个好处,纵然怎样言词尖酸刻薄,这位李皇帝也不会找你打官司,质问你“动机何在”。
想当年,那个热血青年李隆基不仅天生一副帅哥相,“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旧唐书》语),更有一种敢作敢当的胆量和魄力。25岁的他,就策动指挥了一次政治大行动,干净利落地粉碎了韦武集团,为他老子和自己夺得皇位,也改变了唐朝历史的走向。
行动前,有人建议他应该先向老爸相王李旦报告,他当即反对说:“我们玩命为权力一搏,成功了,福归相王;失败了,我们赴死也不会连累他老人家。如果报告了,赞同就等于参与了这次危险行动;不同意就会错失良机,误了大事。”瞧他,多么果断成熟。
政变,从李隆基的角度说,似乎该称“革命”。成功后,李隆基才拜见相王,承认“先斩后奏”的过错,讵料感动得他老爸直掉眼泪:“好儿子,干得好,你拯救了咱们李家的江山啊!”
公元710年,李旦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帝,就是睿宗。说起来这是他第二次当皇帝了,公元684年他接替被废的中宗做了几个月的名义皇帝,其长子李成器也依例做了太子,但很快就被武则天赶下帝座,降为皇嗣,作为接班人储存起来。
这一回,头顶上没有那个掌握皇帝命运的老女人,睿宗的龙榻坐稳了,便急于确定接班人——立太子。选谁当太子呢?唐睿宗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宋王成器嫡长,而平王隆基有功,疑不能决。成器辞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义,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李隆基也并不居功自傲,认为兄长成器做太子理所当然。皇上最后决定立隆基为太子。
整个互相推让过程中,虽然史籍没有明文记载,我想李隆基很可能也陪他哥掉了眼泪,因为帅哥本来就是性情中人,而他哥又哭得那么真诚感人。
让太子之位,在中国历史上寥若晨星,稀罕之极。皇族内部的权力争夺,大多是围绕太子之位展开的,包括李世民在内。有多少皇子为争太子之位杀红了眼,唐中宗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为实现其“皇太女”的美梦,甚至串通其母韦后,不惜残忍毒杀亲爹。相形之下,弥显李成器与李隆基互让太子位之难得。
李成器(后更名李宪)主动让出皇帝宝座,李隆基一直铭感不忘。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宪逝,唐玄宗特别悲伤,失声恸哭,感动得身边的人纷纷掉泪。玄宗曰:“天下,兄之天下也;兄固让于我,为唐太伯,常名不足以处之。”特为乃兄送了一顶皇冠,追谥“让皇帝”称号,以手书致于灵前,书称“隆基白”云云,其墓亦名之曰惠陵。
李隆基既然做了太子,便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权力欲极强的太平公主,一心想着左右朝政,见太子英武,不好对付,盘算着另换暗弱者取而代之,便制造舆论,谓“太子非长,不当立”。虽然睿宗亲自出面,平息了流言,但到处都有太平公主的耳目,李隆基的一言一行都在被监视之中,这使他深感不安。太平公主甚至召集宰相,公开提议变更太子,让宰相大惊失色。公元711年,李隆基再次请求让太子位于长兄李成器,未获睿宗通过。太平公主咄咄逼人,姑侄矛盾愈发尖锐。李隆基与王琚密谋对策时,边哭边说:“皇上就那么一个亲妹妹,说明了怕惹他伤心伤神,不说吧总是祸根,我该怎么办才好?”亲情困扰,投鼠忌器,使得未来的皇帝左右为难。
唐睿宗本是一个恬淡的人,把皇冠看得不是那么重。面对复杂的政治矛盾,他更觉烦恼莫名,决计回避矛盾,于即位第二年四月便要让位于太子李隆基,因太平公主极力反对而未能实施。过了一年,睿宗以“传德避灾”为由,决计让位,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又竭力阻挠,讲了种种不可行的理由。李隆基闻讯,也迅速拜见皇帝,细问其中缘由。皇上谓“今帝座有灾,故以援汝,转祸为福”云云。太子坚决辞谢。睿宗则直言:“你是孝顺儿子,为啥一定要等我死之后在灵柩前才即位呢?”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隆基当时就泪流满面。
很快,李隆基怀着救护老爸的孝心,坐上了帝座,改元先天。时公元712年,李隆基27岁。公元713年,改元开元,太平公主串通党羽谋反,甚至不惜勾结宫人投毒。年轻的唐玄宗果断出击,彻底摧毁了反对派集团,其头面人物太平公主亦被赐死家中。其后,风华正茂的李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永载青史的“开元盛世”业绩。开元之治,与下列宰相的名字是紧密相连的:尚通的姚崇,尚法的宋,尚吏的张嘉贞,尚文的张说,尚俭的李元硏、杜暹,尚直的韩休、张九龄等等,皆治世之才,堪称名相。
为立太子,张九龄忤旨,被贬谪出京做地方官。即使如此,玄宗依然爱重其人,每逢宰相荐官,总要先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公元757年,张九龄去世已经17年了,在成都避难、做了太上皇的玄宗,抚今追昔,忆及张九龄的先见之明,不禁潸然泪下,特遣专使至曲江祭奠之,并厚恤其家。
盛极必衰。治世的繁荣、颂歌的陶醉,有如迷魂药,使得这位曾经精明的李皇帝糊涂起来。重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深信悍将安禄山,这动乱的根源实在是皇帝自造的。这里可用《旧唐书》的“史臣曰”的论辞来解释其中因果关系:“山有猛虎,兽不敢窥。得人者昌,信不虚言。”
李林甫们之所以备受信任,是因为他们专投皇帝所好,专讲皇帝爱听的。而大治之后李皇帝的所好所爱,正如《新唐书》“赞”语所言:“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爱忘其所戒。”奢侈享乐,倦于政事,沉湎声色,先后宠幸武惠妃和杨贵妃,与之相关的则是两个奸相相继用事。我们当然不同意《新唐书》作者将唐朝由盛而衰归因于女子祸国,但也不赞同其批评唐玄宗“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实际上唐玄宗从逃亡出走,直至归京拜谒列祖,其间曾许多次流下了悔恨和羞愧的眼泪。
公元756年盛夏的一个黎明,李皇帝与杨贵妃姊妹、皇子、妃嫔、公主、皇孙和杨国忠等少数亲信率宦官宫人,匆匆逃离京城,妃嫔、公主及皇孙在外地者皆委弃而去。日向中,皇上还没有吃饭,杨国忠买来胡饼供皇上充饥,百姓也送来粝饭,杂以麦豆。饿疯了的皇孙们你争我抢,抓起就吃,须臾一扫而光,犹未能饱。皇上给送饭的乡民付钱并表示慰劳,善良的百姓感动得泪水簌簌而下,李皇帝亦蒙面而泣。
就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一位勇于讲真话的草民代表郭从谨对皇上说了一席大实话:“禄山包藏祸心,固非一日;亦有请阙告其谋者,陛下往往诛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远播。是以先王务访忠良以广聪明,盖为此也。臣犹记宋为相,数进忠言,天下赖以平安。自顷以来,在廷之臣以言为讳,惟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而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无路上达。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诉之乎!”其大意是:皇上昏昧,不听忠言,把反贼视若宝贝疙瘩,今日之祸,完全是朝廷自食苦果。假如不是糟到今天这等模样,草民哪能和您老人家当面讲实话呀!唐玄宗也不得不承认:“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天子并不圣明,干的蠢事多了,自食苦果之日也会愧悔交加,泪流不止。
皇孙抢饭吃的一幕刚过,更大的悲剧接着上演:兵行马嵬,六军不发,一顿乱刀剁死杨国忠后,还要处死“祸本”杨贵妃。这不是要李皇帝的命吗?李隆基并没有拍胸膛站出来,勇敢地承担责任,而是“不得已,与妃诀别”,忍看宠妃被缢死,草草掩埋道旁。“可怜四纪为天子,不如卢家有莫愁。”尽管当时唐玄宗很无奈、很痛苦,甚至内心在流泪,但他听任杨玉环做他的替罪羔羊,显得太自私、太卑怯,太不像个男子汉了。
入蜀后,玄宗欲公开改葬杨贵妃而不能,乃密遣人具棺椁另葬之。移葬中发现贵妃生前之用物香囊,带回献给玄宗。睹物思人,玄宗伤痛不已,老泪纵横,命人画贵妃像于别殿,早晚瞅着画像,感伤唏嘘。
一路逃亡一路泪。太子李亨应臣民请求,留下来指挥抗敌平叛。才被迫赐死了宠妃,马上又要父子分离,太子号泣,声犹回响耳际,随行军士亦声言要离开。唐玄宗将及时得到的彩绫赏赐士兵,并亲自说服动员士卒,公开承认自家老糊涂,用人失误,致有今日,“朕甚愧之”。言及动情处,玄宗禁不住泪洒襟怀,士兵也感动得落了泪。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皇帝声泪俱下的演说,效果不错,军心由此稳定,护送皇帝入川,尔后又平安地做了太上皇。
公元757年,唐肃宗相继收复两京后,身为太上皇的唐玄宗结束逃难返回,肃宗迎至咸阳,父子相见抱头痛哭。返京后,李隆基要拜谒祖庙,因太庙为贼所焚,临时移神主于长安殿。面对列祖列宗,他百感交集,愧悔攻心,五体投地,久久恸哭着,恸哭着……那泪水,真是五味齐备,而更多的则是苦、是悔。世上若真有“后悔药”,李隆基一定会当饭吃!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新唐书•玄宗本纪》赞辞结语)
然而,唐玄宗的眼泪和史官的谆谆告诫,并没有唤醒几个后来者。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此何故?人性脆弱,本来就经不住声色犬马的诱惑,何况绝对权力的拥有者?能稍许谨慎一些,不忘乎所以,不腐败得一塌糊涂,就相当难得了。一言以蔽之:制度使然。倘在民主制度下,不等元首事后擗踊哭号,泪如雨注,舐脐莫及,后悔万分,制度已强力纠错,防悔于未然,止泪于未流矣。
读史有感,从眼泪切入,固不失为随笔写法,然而不管这泪珠能映出什么,实际上仍是白头宫女唠叨的那种闲话。反正闲坐也是闲着,“忙话”说了讨人嫌,不如找点七荤八素的闲话说说,也好打发时间。而且此类话题还有一个好处,纵然怎样言词尖酸刻薄,这位李皇帝也不会找你打官司,质问你“动机何在”。
想当年,那个热血青年李隆基不仅天生一副帅哥相,“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旧唐书》语),更有一种敢作敢当的胆量和魄力。25岁的他,就策动指挥了一次政治大行动,干净利落地粉碎了韦武集团,为他老子和自己夺得皇位,也改变了唐朝历史的走向。
行动前,有人建议他应该先向老爸相王李旦报告,他当即反对说:“我们玩命为权力一搏,成功了,福归相王;失败了,我们赴死也不会连累他老人家。如果报告了,赞同就等于参与了这次危险行动;不同意就会错失良机,误了大事。”瞧他,多么果断成熟。
政变,从李隆基的角度说,似乎该称“革命”。成功后,李隆基才拜见相王,承认“先斩后奏”的过错,讵料感动得他老爸直掉眼泪:“好儿子,干得好,你拯救了咱们李家的江山啊!”
公元710年,李旦顺理成章地做了皇帝,就是睿宗。说起来这是他第二次当皇帝了,公元684年他接替被废的中宗做了几个月的名义皇帝,其长子李成器也依例做了太子,但很快就被武则天赶下帝座,降为皇嗣,作为接班人储存起来。
这一回,头顶上没有那个掌握皇帝命运的老女人,睿宗的龙榻坐稳了,便急于确定接班人——立太子。选谁当太子呢?唐睿宗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宋王成器嫡长,而平王隆基有功,疑不能决。成器辞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义,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李隆基也并不居功自傲,认为兄长成器做太子理所当然。皇上最后决定立隆基为太子。
整个互相推让过程中,虽然史籍没有明文记载,我想李隆基很可能也陪他哥掉了眼泪,因为帅哥本来就是性情中人,而他哥又哭得那么真诚感人。
让太子之位,在中国历史上寥若晨星,稀罕之极。皇族内部的权力争夺,大多是围绕太子之位展开的,包括李世民在内。有多少皇子为争太子之位杀红了眼,唐中宗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为实现其“皇太女”的美梦,甚至串通其母韦后,不惜残忍毒杀亲爹。相形之下,弥显李成器与李隆基互让太子位之难得。
李成器(后更名李宪)主动让出皇帝宝座,李隆基一直铭感不忘。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李宪逝,唐玄宗特别悲伤,失声恸哭,感动得身边的人纷纷掉泪。玄宗曰:“天下,兄之天下也;兄固让于我,为唐太伯,常名不足以处之。”特为乃兄送了一顶皇冠,追谥“让皇帝”称号,以手书致于灵前,书称“隆基白”云云,其墓亦名之曰惠陵。
李隆基既然做了太子,便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权力欲极强的太平公主,一心想着左右朝政,见太子英武,不好对付,盘算着另换暗弱者取而代之,便制造舆论,谓“太子非长,不当立”。虽然睿宗亲自出面,平息了流言,但到处都有太平公主的耳目,李隆基的一言一行都在被监视之中,这使他深感不安。太平公主甚至召集宰相,公开提议变更太子,让宰相大惊失色。公元711年,李隆基再次请求让太子位于长兄李成器,未获睿宗通过。太平公主咄咄逼人,姑侄矛盾愈发尖锐。李隆基与王琚密谋对策时,边哭边说:“皇上就那么一个亲妹妹,说明了怕惹他伤心伤神,不说吧总是祸根,我该怎么办才好?”亲情困扰,投鼠忌器,使得未来的皇帝左右为难。
唐睿宗本是一个恬淡的人,把皇冠看得不是那么重。面对复杂的政治矛盾,他更觉烦恼莫名,决计回避矛盾,于即位第二年四月便要让位于太子李隆基,因太平公主极力反对而未能实施。过了一年,睿宗以“传德避灾”为由,决计让位,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又竭力阻挠,讲了种种不可行的理由。李隆基闻讯,也迅速拜见皇帝,细问其中缘由。皇上谓“今帝座有灾,故以援汝,转祸为福”云云。太子坚决辞谢。睿宗则直言:“你是孝顺儿子,为啥一定要等我死之后在灵柩前才即位呢?”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隆基当时就泪流满面。
很快,李隆基怀着救护老爸的孝心,坐上了帝座,改元先天。时公元712年,李隆基27岁。公元713年,改元开元,太平公主串通党羽谋反,甚至不惜勾结宫人投毒。年轻的唐玄宗果断出击,彻底摧毁了反对派集团,其头面人物太平公主亦被赐死家中。其后,风华正茂的李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永载青史的“开元盛世”业绩。开元之治,与下列宰相的名字是紧密相连的:尚通的姚崇,尚法的宋,尚吏的张嘉贞,尚文的张说,尚俭的李元硏、杜暹,尚直的韩休、张九龄等等,皆治世之才,堪称名相。
为立太子,张九龄忤旨,被贬谪出京做地方官。即使如此,玄宗依然爱重其人,每逢宰相荐官,总要先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公元757年,张九龄去世已经17年了,在成都避难、做了太上皇的玄宗,抚今追昔,忆及张九龄的先见之明,不禁潸然泪下,特遣专使至曲江祭奠之,并厚恤其家。
盛极必衰。治世的繁荣、颂歌的陶醉,有如迷魂药,使得这位曾经精明的李皇帝糊涂起来。重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深信悍将安禄山,这动乱的根源实在是皇帝自造的。这里可用《旧唐书》的“史臣曰”的论辞来解释其中因果关系:“山有猛虎,兽不敢窥。得人者昌,信不虚言。”
李林甫们之所以备受信任,是因为他们专投皇帝所好,专讲皇帝爱听的。而大治之后李皇帝的所好所爱,正如《新唐书》“赞”语所言:“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爱忘其所戒。”奢侈享乐,倦于政事,沉湎声色,先后宠幸武惠妃和杨贵妃,与之相关的则是两个奸相相继用事。我们当然不同意《新唐书》作者将唐朝由盛而衰归因于女子祸国,但也不赞同其批评唐玄宗“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实际上唐玄宗从逃亡出走,直至归京拜谒列祖,其间曾许多次流下了悔恨和羞愧的眼泪。
公元756年盛夏的一个黎明,李皇帝与杨贵妃姊妹、皇子、妃嫔、公主、皇孙和杨国忠等少数亲信率宦官宫人,匆匆逃离京城,妃嫔、公主及皇孙在外地者皆委弃而去。日向中,皇上还没有吃饭,杨国忠买来胡饼供皇上充饥,百姓也送来粝饭,杂以麦豆。饿疯了的皇孙们你争我抢,抓起就吃,须臾一扫而光,犹未能饱。皇上给送饭的乡民付钱并表示慰劳,善良的百姓感动得泪水簌簌而下,李皇帝亦蒙面而泣。
就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一位勇于讲真话的草民代表郭从谨对皇上说了一席大实话:“禄山包藏祸心,固非一日;亦有请阙告其谋者,陛下往往诛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远播。是以先王务访忠良以广聪明,盖为此也。臣犹记宋为相,数进忠言,天下赖以平安。自顷以来,在廷之臣以言为讳,惟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而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无路上达。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诉之乎!”其大意是:皇上昏昧,不听忠言,把反贼视若宝贝疙瘩,今日之祸,完全是朝廷自食苦果。假如不是糟到今天这等模样,草民哪能和您老人家当面讲实话呀!唐玄宗也不得不承认:“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天子并不圣明,干的蠢事多了,自食苦果之日也会愧悔交加,泪流不止。
皇孙抢饭吃的一幕刚过,更大的悲剧接着上演:兵行马嵬,六军不发,一顿乱刀剁死杨国忠后,还要处死“祸本”杨贵妃。这不是要李皇帝的命吗?李隆基并没有拍胸膛站出来,勇敢地承担责任,而是“不得已,与妃诀别”,忍看宠妃被缢死,草草掩埋道旁。“可怜四纪为天子,不如卢家有莫愁。”尽管当时唐玄宗很无奈、很痛苦,甚至内心在流泪,但他听任杨玉环做他的替罪羔羊,显得太自私、太卑怯,太不像个男子汉了。
入蜀后,玄宗欲公开改葬杨贵妃而不能,乃密遣人具棺椁另葬之。移葬中发现贵妃生前之用物香囊,带回献给玄宗。睹物思人,玄宗伤痛不已,老泪纵横,命人画贵妃像于别殿,早晚瞅着画像,感伤唏嘘。
一路逃亡一路泪。太子李亨应臣民请求,留下来指挥抗敌平叛。才被迫赐死了宠妃,马上又要父子分离,太子号泣,声犹回响耳际,随行军士亦声言要离开。唐玄宗将及时得到的彩绫赏赐士兵,并亲自说服动员士卒,公开承认自家老糊涂,用人失误,致有今日,“朕甚愧之”。言及动情处,玄宗禁不住泪洒襟怀,士兵也感动得落了泪。既有物质奖励,又有皇帝声泪俱下的演说,效果不错,军心由此稳定,护送皇帝入川,尔后又平安地做了太上皇。
公元757年,唐肃宗相继收复两京后,身为太上皇的唐玄宗结束逃难返回,肃宗迎至咸阳,父子相见抱头痛哭。返京后,李隆基要拜谒祖庙,因太庙为贼所焚,临时移神主于长安殿。面对列祖列宗,他百感交集,愧悔攻心,五体投地,久久恸哭着,恸哭着……那泪水,真是五味齐备,而更多的则是苦、是悔。世上若真有“后悔药”,李隆基一定会当饭吃!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新唐书•玄宗本纪》赞辞结语)
然而,唐玄宗的眼泪和史官的谆谆告诫,并没有唤醒几个后来者。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此何故?人性脆弱,本来就经不住声色犬马的诱惑,何况绝对权力的拥有者?能稍许谨慎一些,不忘乎所以,不腐败得一塌糊涂,就相当难得了。一言以蔽之:制度使然。倘在民主制度下,不等元首事后擗踊哭号,泪如雨注,舐脐莫及,后悔万分,制度已强力纠错,防悔于未然,止泪于未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