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建活动教学模式是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情境再现——探究质疑——交流解疑——归纳构建——升华拓展”这一活动教学模式建立在“以生为本”“以情激趣”“全面发展”这几个教学理念之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实效。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情境再现;探究质疑;归纳构建
  教无定法,教学为何要创建模式?国内学者界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中介,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用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基本范型。
  教学模式只是一种基本范型,相当于只是房屋的框架,而不是房屋的样式,更不是房屋的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灌注式”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材料填鸭子似的灌给学生;而学生是课堂的接受者,被动而机械地接受着老师的“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经验;课程也不再只是教学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再只是由教材这一单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
  心理学也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 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得来的。
  课程的要求,现实的需要,都告诉我们,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为此,创建活动教学模式是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创建语文活动教学模式就是要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一、在推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尝试创建了“情境再现——探究质疑——交流解疑——归纳构建——升华拓展”活动教学模式。
  1.“情境再现”,利用语文学材中的情感基点,创设课堂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潜藏的情感,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共鸣,对学生的学习起了很好的刺激作用,加速了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2.“探究质疑”立足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对文本质疑,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有了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过程就是主动的、愉快的,学习的效果自然就好。
  3.“交流解疑”体现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与文本对话,发现问题后,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在交流中分享心得,在交流中收获知识。教师此时只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者、一个明智的引导者,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而不是束缚與操控。
  4.“归纳构建”着眼于学生的收获。学生在进行了学习之后,开始归纳总结自己的收获,在归纳总结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
  5.“升华拓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学以致用,充分体现能力的发展。
  二、“情境再现——探究质疑——交流解疑——归纳构建——升华拓展”活动教学模式的创建主要基于几种教学理念
  1.以生为本
  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语文新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课堂的设计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从哲学角度讲,活动是人的存在形式。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自觉投入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以情激趣
  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唤起学生的趣味,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得以激发。教学过程是由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信息传输和接受过程,教师除了能通过知识吸引学生外,还能通过情感的感染吸引学生。在导入时再现文本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文本情感的真切,体会文本思想的深邃;在探究中让学生自主领悟文本的精彩,发掘文本的魅力;在交流中让学生迸溅思想的火花,与同伴、与文本交融……利用情感的催化,让学生自觉学习,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3.全面发展
  按新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语文课堂不但担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任务,还担负着审美教育、品德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教育责任。为此,语文课堂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境再现”给予学生情感影响;“探究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能力;“交流解疑”促进学生协调与合作……在课堂学習的过程中,学生有了不同方面的发展。
  三、“情境再现——探究质疑——交流解疑——归纳构建——升华拓展”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课程的目标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情境再现——探究质疑——交流解疑——归纳构建——升华拓展”教学模式就是要层层深入,逐步实现这三方面的目标。
  1.情境再现
  情感最主要的是具有调节功能,即情感(非智力因素)对个体的认知操作活动(智力因素)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会影响认知活动的效果。为此,在课堂的先导环节通过对文本的情境再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再现文本情境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简要说说其中的三种。
  ①画面组合法:
  搜集文本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通过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看,并且配以切合的音乐或解说、朗诵等,让学生在脑海中组合画面,再现文本情境。
  ②小品演示法:
  根据课文的内容改编小品,不但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解,更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探讨兴趣。
  ③闭眼想象法:
  让学生平静心情,闭上眼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想象,让学生切身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他们自主地学习。“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人,他(她)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在《再塑生命》一课的导入中,我让学生安静下来,闭上眼睛,用心想象,用心体会,学生仿佛就是海伦凯勒,他们感到了无助与惶恐,也就为他们阅读文本,领会“再塑生命”作了很好的铺垫,下面的教与学都已是水到渠成。
  2.探究质疑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文本,让他们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本环节关键要把握好教师的角色演绎。教师不能过多的干涉,但也不能放任不理,应该适时给予适量的指导。一般来说,教师都可以提示学生按照文本“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这个阅读规律去探究文本,从而发现问题。
  3.交流质疑
  这一环节是本模式的关键环节。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的问题要在本环节中得到解决,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在这一环节都将得以积累。组织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注意课堂的调控,要使课堂“活而不乱”。另外教师在这一环节更要发挥自己的引导功能,即不能包办,把知识硬授予学生,也不能坐视不理,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交流探讨。教师要把好活动的方向。
  4.归纳构建
  这是本模式的总结阶段。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要把自己在这一堂课的收获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成功构建他们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教师注意不要包揽总结的任务,只需要在学生总结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并引导他们进行方法的归纳。
  5.升華拓展
  这一环节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既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检验学习的效果。在这个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教师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对别人的评价中以及在听别人的评价中反思、升华,从而实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我发现“情境再现——探究质疑——交流解疑——歸纳构建——升华拓展”教学模式把“语文学习的特点”与“学生是课堂主人”相结合,既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又体现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标准。它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泼而有序的课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得。
  参考文献:
  [1]乔伊斯和韦尔.教学模式
  [2]语文新课程标准
  [3]心理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音乐是音乐的入门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学习会对学生的音乐性格产生深远影响。在教育部推行新课改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显得更加关注。音乐游戏教学法是新课程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手法改革的成功尝试,主要策略包括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音准练习、引导学生表现能力音乐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五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游戏;有效运用  儿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儿童。这些儿童常出现情感缺失、心里偏差、行为失当、学业失控等现象,教育留守儿童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担任班主任多年,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拘无束,放纵不羁,亲情缺失,情感疏远,习惯不好,行为偏差,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等。  留守儿童要有正
前段时间,我看了港台电视剧《读心神探》,内容是由林保怡饰演的警察,精通(读懂)人的心理,不费一兵一卒,通过分析人的神态、动作、心理,就轻而易举地破案了,非常神奇有趣!不错,掌握人的心理对开展各项工作非常有帮助。目前,心理学的应有范围越来越广,各行各业都应用到心理,尤其是教育领域,它对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  心理学,对我而言并不陌生:三年师范的学习、自学教育学专科、函授本科教育管
[摘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水平,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出发,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家长如何在培养小学生预习、复习、在家自觉做作业、写字、阅读、说话等六方面的语文学习习惯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家长 小学生 语文 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工作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课堂教学水平尤为重要。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途径有方方面面,其中听课评课是关键的一个方面。  一、听课评课的目的意义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听一节课,评价一节课,知道课的优点与不足,从课堂教学里得到启示与思考,对听课者和授课者都是一个促进,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判断力和教学能力。我们
在以考试成绩为终极奋斗目标的现状下,语言类教学的教师很少会关注到教学中的语言综合实践活动,英语语言教学也不例外。英语老师通常情况下以考试为指挥棒进行教学,即使关注到英语语言综合实践活动,也只是英语课堂上简单的猜单词、做游戏,忽略了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本文将以冯老师英语教学实践活动课为例,谈一谈对英语语言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  英语课程提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优化课堂德育情境,使课堂情境成为道德的存在,这样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其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笔者策划编写了一套具有以养成教育为主的德育特色校本教材。那如何在校本课程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德育情境呢?如何让校本资源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资源呢?  一、深度分析教材,结合契机,适时教学  我校的《养成教育读本》(以下称《读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小学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本文将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对后进生进行开展教育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闪光点;适时教育;情景  后进生是指在某个班集体中学习、思想、纪律等方面比较差的学生。
【摘要】静物素描教学作为高中阶段美术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中生素描训练需要掌握的比较基础的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美术学科中静物素描教学的重要性日趋渐显,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美术教师在静物素描教学实践中,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审美能力着手,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美术教学;静物素描;造型  美术课通常是不被高中阶段重视的科目,在所有学科中的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故而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避免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陷入机械的劳动,而是要使他们真正喜欢上古诗词,进而学会欣赏古诗词,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吟诵;作者;用典;积累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