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集思维性以及创造性于一体的学科,课程内容的生动活泼性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但是仅仅凭借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研究学生心理活动的前提下,利用教育心理学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就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用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素质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1]。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加积极的展开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就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内涵分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成果在教育上进行有效的应用,因而具备一定的交叉性。教育心理学的應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解决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网络信息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中各种积极的以及消极的思想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最为明显的就是小学生彼此之间出现严重的炫富现象以及攀比心理。小学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比较弱,因而很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2]。
(二)不同地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一般情况城镇的经济条件优越,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教学基础设施也比较齐全,因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重视的。然而经济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受发展条件的限制,很多的青壮年都选择到城镇务工,导致自己的孩子沦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因而很容易产生消极、孤僻的心理。再加上农村的办学条件有限,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缺乏足够的重视的[3]。
(三)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强
虽然教学改革在我国盛行已经有一段的时间,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种现象: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管理,最为明显的就是有些学校仅仅是将升学率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为了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设置心理课,从短期来看虽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
三、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上文对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得知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是不利于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建立的,因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教育心理学的渗透,只有将二者有效的融合才能培养出健康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如何将教育心理学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心理学内容
健康心理学强调的是主体的参与性,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对学生的抵御能力进行有效的增强[4]。另外,教师还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通过不同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应付能力。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教学的某一阶段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化教学的需求。现代化的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教育,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比如:《丑小鸭》是我们都知道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丑小鸭因为自己丑陋的外表,遭到周围人的嘲笑,但是它并没有在意,而是努力的做着自己的事,渐渐的它长大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这篇课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告诫学生:当身处逆境的时候,不能消沉也不能自卑,要敢于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二)培养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
教学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基础语文知识的讲解,同时还要通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熟练的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5]。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教师加强对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学习能够实现教育心理学与小学语文的有效融合,进而对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也起到科学的促进作用。比如:《燕子妈妈笑了》,通过这篇童话故事告诫学生,人总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以及思考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
结语:
总之,教学改革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对教育心理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渗透。本文对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进行了剖析,得知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是比较差的。但是好在小学课本教材内容本身就具备教育心理学意义,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对教材中的教育心理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
参考文献
[1]韦芳,覃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12-117.
[2]蔡明花.问题式教学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2:46-48.
[3]董承英.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优化对策探讨——谈如何提升教学知识的可视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08+111.
[4]吴阿莉.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211+277.
[5]鲁会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187.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用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素质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1]。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加积极的展开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就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就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内涵分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成果在教育上进行有效的应用,因而具备一定的交叉性。教育心理学的應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在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解决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网络信息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中各种积极的以及消极的思想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最为明显的就是小学生彼此之间出现严重的炫富现象以及攀比心理。小学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比较弱,因而很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2]。
(二)不同地域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一般情况城镇的经济条件优越,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教学基础设施也比较齐全,因而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比较重视的。然而经济欠发展的农村地区,受发展条件的限制,很多的青壮年都选择到城镇务工,导致自己的孩子沦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因而很容易产生消极、孤僻的心理。再加上农村的办学条件有限,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缺乏足够的重视的[3]。
(三)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强
虽然教学改革在我国盛行已经有一段的时间,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种现象: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管理,最为明显的就是有些学校仅仅是将升学率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为了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设置心理课,从短期来看虽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
三、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上文对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得知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是不利于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建立的,因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教育心理学的渗透,只有将二者有效的融合才能培养出健康心理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如何将教育心理学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下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心理学内容
健康心理学强调的是主体的参与性,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对学生的抵御能力进行有效的增强[4]。另外,教师还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通过不同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应付能力。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教学的某一阶段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化教学的需求。现代化的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教育,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比如:《丑小鸭》是我们都知道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丑小鸭因为自己丑陋的外表,遭到周围人的嘲笑,但是它并没有在意,而是努力的做着自己的事,渐渐的它长大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这篇课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告诫学生:当身处逆境的时候,不能消沉也不能自卑,要敢于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二)培养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
教学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基础语文知识的讲解,同时还要通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熟练的掌握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5]。教育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教师加强对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学习能够实现教育心理学与小学语文的有效融合,进而对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也起到科学的促进作用。比如:《燕子妈妈笑了》,通过这篇童话故事告诫学生,人总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以及思考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
结语:
总之,教学改革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对教育心理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渗透。本文对当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进行了剖析,得知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是比较差的。但是好在小学课本教材内容本身就具备教育心理学意义,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对教材中的教育心理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
参考文献
[1]韦芳,覃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12-117.
[2]蔡明花.问题式教学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2:46-48.
[3]董承英.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优化对策探讨——谈如何提升教学知识的可视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08+111.
[4]吴阿莉.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211+277.
[5]鲁会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