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的本质是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理解和运用,而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成为现阶段有效教学的关键。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奠基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断引用新型的授课方式,真正让学生享受数学知识学习的快乐,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片面性地将有效教学看成是教师教学速度的提升,并不关注学生知识吸收和运用的状况,而这种片面的认知导致数学教学的畸形。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转变原有的错误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地懂得有效教学的内涵,即注重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真正发挥师生之间的合力,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做知识的发现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更为自由和平等的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相应的探究空间,真正让学生在教师布置的问题中,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增强,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发现者。
例如,在讲授“3的倍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列出两组数字,让学生探究哪些数字可以被3整除,哪些数字不能被3整除,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引导有问题的学生,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潜移默化地承担起知识发现者的角色,享受其中的乐趣。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出设问题。教师出设以下两组数字:第一组数字:123、456、789、132。第二组数字:121、454、787。如何迅速地判断以上两组数字是否可以被3整除?第二点,引导思考。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除了运用计算的方式外,你们可以从以上两组数字的各个位数之和,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的关系,并观察每组数字的特点!”第三点,展示成果。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从各个位数之和进行判断,比如,对于123,学生可以计算各个位数之和为6,即可以被3整除;对于121,学生计算个个位数之和为4,即不可被3整除。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真正地观察条件,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扮演知识发现者的角色,提升自主探究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知识的交流者
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天生喜欢表达,喜欢表现自己。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真正地通过实践,发现知识,理解知识,交流知识,从而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承担知识交流者的角色。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1)如何画一个圆?圆的构成有哪些?(2)如何证明圆的直径相等?(3)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圆的实例?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段时间的画圆,并适时地融入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启发性引导。在大部分学生实践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小洛积极地举手说:“我用圆规画圆。具体的操作方法为,首先,确定圆心。其次,确定半径。最后,进行画圆;圆是由圆心、半径等组成;因为在画圆的过程中,我确定了圆的半径长度,而且圆的半径长度并未发生改变,由此可以判断圆的半径始终相等,而圆的半径与直径长度相等。这也可以说明圆的直径相等;在生活中车轮是圆的,利用圆直径相等的特点。圆的直径相等的特点使得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又快又稳。”通过运用实践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相对开放的探究空间,教师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发现知识并运用知识,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更为积极地交流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交流者。
三、生活教学,让学生做知识的诠释者
众所周知,生活中的知识是常识,而课堂上的常识是知识。知识是对常识的高度概括,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常识展现出来。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授课方式,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融入生活中,学习知识,并运用对生活知识的理解,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成为最好的数学知识诠释者。
例如,在讲授“克与千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生活物品,“搬”入课堂,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觉生活物品在手中的分量,从而建立一定的感性认知。与此同时,教师出设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实践过程中的感知,从而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成为知识诠释者的代言人。在此部分內容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依次实践了苹果、实验以及雪碧,并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为60();一根火腿肠的重量为10();一只速冻鸡的重量为750()。与此同时,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为60克。我判断的依据为一袋食盐的重量为500克,而鸡蛋的重量不可能比食盐重;一根火腿肠的重量为10克。我判断的依据为火腿肠的重量比苹果要轻;一只速冻鸡的重量为570克。”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构建与学生认知的连接,真正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诠释者。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角,并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以及接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千祥.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6(14)
[2]张大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7(08)
冯明喜 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乡尹圪垱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片面性地将有效教学看成是教师教学速度的提升,并不关注学生知识吸收和运用的状况,而这种片面的认知导致数学教学的畸形。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转变原有的错误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地懂得有效教学的内涵,即注重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真正发挥师生之间的合力,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做知识的发现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更为自由和平等的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相应的探究空间,真正让学生在教师布置的问题中,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知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增强,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发现者。
例如,在讲授“3的倍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列出两组数字,让学生探究哪些数字可以被3整除,哪些数字不能被3整除,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引导有问题的学生,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潜移默化地承担起知识发现者的角色,享受其中的乐趣。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出设问题。教师出设以下两组数字:第一组数字:123、456、789、132。第二组数字:121、454、787。如何迅速地判断以上两组数字是否可以被3整除?第二点,引导思考。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除了运用计算的方式外,你们可以从以上两组数字的各个位数之和,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的关系,并观察每组数字的特点!”第三点,展示成果。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从各个位数之和进行判断,比如,对于123,学生可以计算各个位数之和为6,即可以被3整除;对于121,学生计算个个位数之和为4,即不可被3整除。通过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真正地观察条件,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扮演知识发现者的角色,提升自主探究教学质量。
二、实践教学,让学生做知识的交流者
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天生喜欢表达,喜欢表现自己。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真正地通过实践,发现知识,理解知识,交流知识,从而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承担知识交流者的角色。
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1)如何画一个圆?圆的构成有哪些?(2)如何证明圆的直径相等?(3)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圆的实例?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段时间的画圆,并适时地融入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启发性引导。在大部分学生实践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小洛积极地举手说:“我用圆规画圆。具体的操作方法为,首先,确定圆心。其次,确定半径。最后,进行画圆;圆是由圆心、半径等组成;因为在画圆的过程中,我确定了圆的半径长度,而且圆的半径长度并未发生改变,由此可以判断圆的半径始终相等,而圆的半径与直径长度相等。这也可以说明圆的直径相等;在生活中车轮是圆的,利用圆直径相等的特点。圆的直径相等的特点使得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又快又稳。”通过运用实践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相对开放的探究空间,教师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发现知识并运用知识,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更为积极地交流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交流者。
三、生活教学,让学生做知识的诠释者
众所周知,生活中的知识是常识,而课堂上的常识是知识。知识是对常识的高度概括,也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常识展现出来。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授课方式,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融入生活中,学习知识,并运用对生活知识的理解,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成为最好的数学知识诠释者。
例如,在讲授“克与千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生活物品,“搬”入课堂,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觉生活物品在手中的分量,从而建立一定的感性认知。与此同时,教师出设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实践过程中的感知,从而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成为知识诠释者的代言人。在此部分內容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依次实践了苹果、实验以及雪碧,并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为60();一根火腿肠的重量为10();一只速冻鸡的重量为750()。与此同时,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为60克。我判断的依据为一袋食盐的重量为500克,而鸡蛋的重量不可能比食盐重;一根火腿肠的重量为10克。我判断的依据为火腿肠的重量比苹果要轻;一只速冻鸡的重量为570克。”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构建与学生认知的连接,真正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诠释者。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角,并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以及接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千祥.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6(14)
[2]张大庆.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7(08)
冯明喜 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乡尹圪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