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三味真火”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笔者从创设课堂的语文味,设计作业的新鲜味,营造两读的书卷味这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味;新鲜味;书卷味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伴随着语文课程功能的转变,“语文核心素养”应运而生。小学阶段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孙双金老师提出,“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背”足矣。“字、词、句、段、篇”是指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背”是指语文能力,这十个字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内涵。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可以尝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三味真火”。
  一、创设课堂的语文味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其根本在语文课堂中,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贯穿于“字词句段篇”的揣摩运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背”的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表现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理由,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规律,积淀语感。如何使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一)彰显“一课一得”
  “一课一得”体现的是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它也是整个教学目标的核心目标。语文书的每篇课文都是好范文,编者对每个年段,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都是别具匠心的,是编者根据学生学段特点设置的,只要老师认真解读文本,对知识结构有效整合,关注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设计,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语文课训练点,彰显一课一得的语文味。
  如:《颐和园》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游记,这篇游记与以前三年级写景色有什么不同之处?课文是如何“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的?丰子恺先生的《白鹅》是如何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善用反语表达其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落花生》如何使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桥》这篇小小说的表达方式的特别之处等等。
  (二)注重课堂延伸阅读
  课堂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有目的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或相关的读物,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
  1.利用好课后的“资料袋”和“课外书屋”,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课堂上,如果老师的重视“资料袋”,还有“课外书屋”中的导读,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三年级的《太阳》课后的“资料袋”,简单介绍太阳的形成,由此,我介绍学生看科普书籍《十万个为什么》;四年级《渔夫的故事》课后的“资料袋”直接介绍了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五、六年级介绍的课外书籍就更多了。这些课外书籍保证了课外延伸阅读的质量与数量,使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向导读,孩子们有目标地进行广泛阅读,有效积累。
  2.以点带面,在课堂上由单文本阅读推向多文本的阅读。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要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方法。
  为此学习朱自清的《匆匆》时,我在课堂上马上让学生阅读他的另一篇散文《春》,感受朱自清运用排比、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独具匠心;学习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阅读他《心田上的百合花》,同一位作家,同样的借物喻人文章的表达方法的异同;学习季羡林的《怀念母亲》,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感受都是写对已故母亲的怀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等等。或是文本比较,或是文本迁移,才会引发学生的认知的火花碰撞,才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丰富学生的多元理解,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会提高。
  二、设计作业的新鲜味
  作业能从根本上看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背”的能力的有效工具,真正高效实效的作业,不应该是机械重复的,千篇一律的。如何使作业设计新颖新鲜,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其根本在于老师用心地革故鼎新。
  (一)新颖的观察类作业
  周国平先生說:“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只让学生做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可如果没有观察与思考,下笔就空乏,所以必须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积极思考、博学灵记,把被动的“要我写”变成主动的“我要写”。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的观察发现,感想写下来,实现手写我心。为此,我设计了一项“每日百字”的作业。这“每日百字”每天只需要写一百字,只写学生观察到的细微之处,观察后的心理历程。
  “每日百字”经过不断总结,提升。学生所写的内容让人惊喜。如:学习《慈母情深》观察母亲的外貌,有的孩子回家认真地观察母亲的外貌变化,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祖父的园子》,有的孩子就在周末去自己乡下,再写观察到的情景;学了《北京的春节》,孩子们乐滋滋地写自己观察到的广东的春节。
  (二)新趣的信息类作业
  正如五下第六组课文里讲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孩子是最喜欢新鲜事物的,何不把作业与移动信息结合起来。于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积极运用学校开发的在线朗读系统。这朗读系统用起来非常简单,每天学生就在网络上上传自己朗读的课文录音。
  高年级开始,有名人系列的课文,如毛泽东,鲁迅等,这些人物对于现在的学生确实很陌生;遇上《小英雄雨来》《七律长征》《再见了,我的亲人》等这些课文,时代背景学生非常陌生的,上课前布置学生信息作业,网络搜索有关资料,然后概括成自己的书面资料。
  这样新鲜有趣的信息化作业,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并通过信息网络扩展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三)新雅的阅读类作业
  课外阅读是积累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直接手段。每天半小时深入阅读,足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文能力。但如何使阅读类作业持之有效地开展,又让学生不忘初心地喜欢?首先老师要因势利导,积极推荐,如:学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推荐《狼王梦》;学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推荐他的《复活》等;学了鲁迅的《少年闰土》,推荐《故乡》等。   其次,每看完一本好书,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读书卡”,制作精美的读书卡记录读者品味到的好词佳句,并附上感想,放在课室的“宣传栏”上。平时,同学们可以根据读书卡看到哪位同学新近又读了什么好书,从而借阅。到学期末时,以读书卡的质量和数量作为标准,总结班内的“阅读之星”。
  作业的新鲜味,使学生历久常新,真正让学生喜欢并主动完成作业,不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营造两读的书卷味
  韩愈言:“人之能为文者,由腹有诗书”。可见多读多背对一个人语感的形成、词语的积累、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及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非常重要。小学阶段应有哪些积累,用什么时间读?由此,我利用早读和午读进行古诗品韵和国学经典的诵读积淀,营造浓厚的书卷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早读——品韵古诗
  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熟读唐诗三百首,是提高学生文学底蕴,开阔思维最好的积累。开学初,分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写有不同内容的一首古诗的明信卡,要求他们回家背熟属于他本人的古诗。每周的两次早读各由一名学生带读属于他本人的诗歌,从学号的1号开始。带读学生口口相授,一学期下来,带读的古诗就超过40首,加上课本内的古诗,一学期就是50首,三年就是三百首。
  (二)午读——诵读国学
  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强调“文以载道”,这里的“文”就是国学经典。正是因为学校早已应教育部的要求,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對韵》《论语》《大学中庸》等优秀国学经典,通过午读,为学生注入文化养分。国学经典的诵读,不但营造书卷味,还能在小学生心理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洗涤心灵。正如巴金所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字的调子。”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育的核心在于唤醒!“创设课堂的语文味,设计作业的新鲜味,营造‘两读’的书卷味”这三味真火,其目的都是为了呼唤激活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区域,寻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语文的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双金.试谈语文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2]吉春亚.本真语文课堂
  [3]周国平.假如我是语文老师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2.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二、学情分析  《语言的魅力》讲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过往的行人无动于衷,盲老人什么也没有得到。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训练他们掌握方法和技巧,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学习兴趣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置身于教育事业,他用自己三十余年的躬亲实践,领悟出了一条极为朴实的真理,那就是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任何外在的教育力量和因素,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才可能真正奏效。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教育让学生成长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然后让这些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在互动中彼此促进,从而更好的学习,完善“自我”。班级正是学生成长和完善的重要基地之一,所以班主任进行班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就得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好英语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英语;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得在课堂上組织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活动的作用下,把教
[摘 要]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出现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目前数字货币的监管制度不完善、发行主体不具有法定性等原因,可能会由此引发恶性的经济问题,进而加剧金融体系的动荡。文章通过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间的比特币月度数据进行整理,将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交易量、市值、被挖掘出的数量和数字货币的种类作为解释变量,央行货币供应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在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个人基础、社会风气等原因,容易出现厌学等行为偏差。因此,努力创新德育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校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是教育者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校园文化;社团建设;德育活动;快乐成长  一、天性的内涵  天性是孩子身上凸显的先天禀赋,既有从父母身上继承的品质,也有蕴藏在孩子身上的特殊天分和潜伏在孩子灵魂深处的特有品质。  刘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地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及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广大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崭新的教育平台,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能更加丰富多彩、活灵活现地展示我们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也让教师在这一教学改革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农村英语教学;“活”起来  互联网已经渗透至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同时也引发了教育教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但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会让人终生烦恼。谚语有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即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学习、生活和其他方面细微行为的肯定与否定,表扬与批评,发展与杜绝等对受教育间接或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里,要想使得学生们的语言得到拓展、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教学语言起着重要作用,从教学语言的实际发挥就可以看出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特点。老师可以由有著不同年龄特征和生理状况的学生来组织语言教学,引导他们把握好语言灵魂,更好的运用良好的语言能力,体会语言的特色。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及生活中能够更加愉悦地靠向语文就需要由老师用正确、美好的“语文”的语言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以研定教、以教促研、科研兴校是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开展教育科研,不仅可以增加学校的生长点,而且可以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校是一所城鄉结合的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家长和社会关注度不高,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每学期“一人一课一评议”的活动虽由来已久,但应付式的汇报课早已让教师习以为常,波澜不惊,教研活动像一潭死水。针对这种现状,我校本着“以教研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