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东风化春雨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z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校本课程篆刻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对扩大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掌握初步的篆刻知识与技能,激发创作的原始欲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 电教媒体;篆刻;兴趣
  篆刻是我校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精神“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并结合我校的师资状况、设备条件和生源素质而开设的一门美术校本课程。为上好每一堂篆刻课,我每次总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搜集优秀印稿、自己镌刻印章、复印名家名印,课上大量口头讲解,手上不离刻刀和石头,不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小学,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在进行篆刻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对扩大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掌握初步的篆刻知识与技能,激发创作的原始欲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篆刻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网罗图文,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篆刻是一门“泛学科性”的综合艺术,它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涵盖了图案设计、文字设计、雕刻等美术知识。在操作上又与版画制作,藏书票制作、浮雕制作、拓片制作相近。刻印要识篆、习篆,这又涉及古汉字及书体演变发展历史。学习篆刻的过程相对漫长和枯燥,需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乐此不疲的心态。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篆刻的浓厚兴趣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篆刻教学中,我除了开展校级篆刻考级,组织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比赛,向涉及小学生的报刊杂志投稿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历代印章图片及文字介绍、篆刻名家的轶事和优秀作品,以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唤醒学生的审美,让学生受到艺术和人格的多重滋养。
  比如,在教学篆刻流派之一的浙派时,我先从网上搜集该流派创始人丁敬的生平简介、画像,传世印谱、印章图片,著作《武林金石录》等相关资料,制作成PPT课件,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篆刻名家丁敬和浙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古代篆刻名家的伟大艺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历代篆刻名家都有许多趣闻轶事,其中很多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如齐白石的“鲁班之子”、黄宾虹的“偷临印谱”、钱瘦铁的“咬得菜根,百事可为”、来楚生的“刻瘾”等等。通过古代篆刻名家的故事和作品,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篆刻艺术的热爱与崇敬之情。
  二、筛选视频,输入优质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网络上的网站和论坛中有着丰富的篆刻教学视频资源,其中有不少当代篆刻名家的临摹、创作、篆刻史理论讲解的录像视频。
  如:筛选网络中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观摩篆刻名家的摹印、创作场景,聆听精彩的篆刻史理论。仔细体会印文设计“十六字诀”和写印稿的水印法;深入理解 “冲刀与切刀” “界格与边框”。学生在摹印或创作练习中,笔者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作适当的示范和讲解,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登录论坛,组成交流群体,促进主动参与
  网络上有许多篆刻学习的网站,上面大多设立论坛,聚集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众多的篆刻爱好者和当代篆刻名家。学生在网站注册后,就可以在相关的“篆刻临习”“论坛新帖”“印坛争鸣”“初学者园地”等板块发帖,展示自己的篆刻临作或创作,与论坛会员交流自己篆刻学习的心得体会,观摩、评议其他篆刻爱好者的习作。热心的会员、版主时常会对上传的作品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指点。会员之间因多次交流,相互碰撞出友谊的火花,成为志同道合的印友,组成学习团队,互相鼓励,共同提高篆刻水平。
  对一些篆刻学习小有成效的学生,我指导他们进行主题创作,并将其习作运用Photoshop进行处理,根据习作的款式,采用仿真的装裱方式制作成中堂、对联、斗方等式样在网上定期发表。组织同班同学和网络印友跟帖,共同观赏、评议学生作品。
  四、开创博客,搜集优秀习作,建立学习家园
  博客已成为个人通过网络发表言论、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目前,网络上的篆刻学习资源种类繁多,质量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我们篆刻指导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对众多的网络资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同时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建立我校篆刻社团的资源库, 经过我和学生们的一起讨论,“金石奇缘”一个富有诗意和活力的博客名字应运而生。
  根据篆刻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以下板块:“名家名作”、“印坛轶事”、“学印随笔”、“新秀风采”等模块。名家名作,节选历代篆刻名家,点评他们的作品在布局、刀法、造型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为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美打开一扇窗;印坛轶事,列举篆刻发展史中发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篆刻名家身上的高尚品质;学印随笔,教师或学生上传自己学习刻印过程中的情感文字,在交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新秀风采,则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临摹品、创作品,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形成一个“人人学先进,个个做榜样”的局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激活沉闷的传统篆刻教学课堂,培养和激励学生兴趣,提高篆刻教学的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然,在篆刻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注意,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学好篆刻还得下苦功夫练习。
其他文献
那年秋天,你来了!带着心中的那份爱和满腔的热情来到了我们学校—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  记得那是你給我们上的第一节语文课。你一袭长裙像一只花蝴蝶般飘进教室,教室里很快荡漾起你百灵鸟般的声音,黑板可爱起来,教鞭也可爱起来了……而我依旧一个人默默地躲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多么希望你能注意到我。啊!你真的朝我走来了!那笑容像花儿一样。白白嫩嫩的手竞搭在我的肩上,意味深长地望着我。我受宠若惊,把头深深地低了
福建省安溪县虎邱竹园小学四年级周婉真  想知道我是谁吗?让你猜个谜语吧!“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知道了吧!我就是人人都离不开的水。  前几年,我每天在小溪里自由自在地奔流。小鱼喜欢在我的身体里尽情摇摆它的身躯;小虾喜欢在我的身体里奋力跳跃;小孩子们更是喜欢我了,在我身体里邀游、嬉闹。每一天都是欢歌笑语,每一天都是快乐旅程。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最近,发生了—些奇怪的事,
【摘 要】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是让学生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塑造人格的工作,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必需做到制定管理方案,狠抓常规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意识,树立信心;抓好班级干部建设,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更近地走进学生内心,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  【关键词】 班主任
在外语教学中,课堂教学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丰富教师课堂评价,能够突出以交流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原则,对于解决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问题,最大限度、最富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教师评价。学生成功的指路牌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情感的体验,自然、简练、真实、激励的评价语会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新授的知识,也更乐于接受重难点
“贤”意即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古代汉语中就有贤明、贤达、贤良等词,今天也有任人唯贤、选贤任能之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6月28日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也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足见,“立贤”乃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绍兴市群贤小学作为一所以外来建设者子女为主要生源的特殊学校,以校训“博学、乐群、感恩、立贤”为核心,全面推进学
【摘 要】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显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感受符号的价值。符号化思想的有效渗透,可以提升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提高学生运用符号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灵活运用建构符号思想完善知识体系。  【关键词】 小学数学;符号意识;数学思想  怀特海曾说过:“在数学中,只要细细分析,即可发现符
【摘 要】 寓教于乐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尤其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年龄关系,学生对语文的领悟和感知能力普遍不高,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趣味性元素,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上探寻语文的美好,释放纯真的个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学段;趣味教学  托尔斯泰曾经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趣味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
三年级是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再加上农村学生大多数视野较狭窄,知识量小,词汇贫乏,写起作文来那自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下面就从实践出发,谈谈自己在开展起步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积累,奠定基础  学生习作首先需要积累。我们的大脑好比一个仓库,写作时就像“取货”,只有不断地把货物存放于仓库之中,才能随心所欲地从中取出。那这些“货物”从哪“采购”呢?  1.参与活动,丰富体验。叶圣陶老
儿童有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这便是儿童的理论。这些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义上的理论有着区别,因而仅仅是一种朴素理论。儿童认识的发展变化,实质上是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这样的例子在幼儿园有很多。  一天中午,小朋友在安静地吃午饭,忽然,第四组的小朋友对着墙壁指指点点,边说边笑。陈怡雯冲我眨眨眼,兴奋地指指墙壁。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蔚蓝的墙壁上晃悠着许多跳跃的光斑。几个男孩子摇晃着小碗,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规定: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每天要保证幼儿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然而,南方多雨季节、雾霾天影响了户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保证幼儿的运动量,增强幼儿体质,幼儿园立足于现有的硬件设施,充分利用活动室、阳台、楼道、门厅等室内场所开展室内体育游戏。本文从幼儿园室内混班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优化室内混班体育活动材料、空间;科学、自主的教师组织策略阐述在幼儿园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