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热点和焦点讨论的问题,多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和高校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采取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由于存在就业援助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健全,就业援助工作平台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就业壁垒和就业歧视的现象等多种原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贫困生;就业援助
武陵山片区属于特困连片集中地区,贫困大学生数量大,就业压力大,生活困难,需要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业、就业、工作的问题,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生活阴影,走向阳光灿烂的美好生活,拥有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思想理念
古人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治贫先治愚、治愚先治智。贫困大学生观念的变革,是提升就业援助和增强发展能力有效举措和首要前提。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就业理念,筑牢贫困生自身素养和思想理论,切实解决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问题。
1.要牢固树立先择业后就业理念。就是要把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知识、文化、素养、能力和先进思想理念,转换到实际生活当中去,牢固树立先进思想意识,把选择就业作为人生发展的方向,把回报社会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方向,方向正确对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选择未来发展工作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而是要不断陶冶自身情操,增强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把“为我就业向我要就业”转变成“就业不是我的唯一选择”目标。
2.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观念。就是要适应和推动自身快速发展,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素养的观念。自身素养是内在的因素,是关键,是根本,是要害,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水平。要不断增强学习能力,贫困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除了工作之外还需要继续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向身边的先进事迹人物学习,向典型模范学习,向社会学习和向实践生活学习
3.牢固树立实践增长才干就业思想。在贫困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上,把职业就业规划长期和短期相结合,未来发展和当前职业发展相结合,长短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社会效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终目标,人类为寻找生存空间不断学习和挣脱束缚,其目标就是要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和不断完善提升。
二、切实增强贫困大学生内生发展动力
贫困地区大学生要真正意义上反贫脱贫,根本上脱贫,脱真贫困,除了党和政府帮助、社会扶贫、教育机构等外力帮扶也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增强贫困地区大学生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贫困大学生主体的“造血功能”,有效激活贫困生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1.切实加强学习能力,适应职业岗位发展需要。俗话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彰显独特魅力。武陵山集中连片地区贫困生本身就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等方式和途径,取得了学习深造的机会,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往往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因此,往往有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的贫困大学生,在选择职业规划过程困难多,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
2.切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切断工作交往障碍。要全力扶贫困生的志气,扶志是根本、是关键。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干部帮助贫困大学生积极性,与贫困大学生交心谈心,积极开展“一对一”“结穷亲”等对口帮扶活动;切实利用各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政务公开栏等橱窗,现代大众传媒网络媒体,加大宣传扶贫惠民政策,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增强信心力,消除“等、靠、要”的惰性心理,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大力发展生产劳动,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智慧扶持是治大学生贫困之根本,是助力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抓牢这个“牛鼻子”,扶贫成效才能持久,扶贫成效才能可持续。
3.切实加强同辈群体引导力,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要不断强化身边贫困生的榜样示范引领功能。一方面要用身边的同辈群体的先进典型示范的引导力量,吸引贫困生朝着优秀的榜样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和发展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促进身边的榜样的宣传力度,加大由贫困生通过自身奋斗成为企业家或者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报告。
三、鼓励贫困生就业援助与社会扶持相结合
不断加强就业援助平台建设,组织成立贫困生就业援助基金,帮助贫困生获取更多的社会就业资源和就业机会。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与社会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友好联系,可以签订协议的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更好地促进贫困生就业和反贫脱贫,实现理想人生梦想。
1.要把搭建就业援助舞台与帮助贫困获取就业机会结合起来。加强贫困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平台和合作办学就业协议,建立互赢互助交流就业信息平台和空间,签订贫困生回生源工作就业协定书,只有这样才会有效就业信息的缺乏而不能援助贫困大学生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从而导致了贫困生就业机会的缺少和就业路径的狭窄的现实状况。
2.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就业心理状态相结合。要有效建立贫困生就业心理档案和动态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在新生入学后心理普查环节当中把贫困生生有心理疾病学生进行分类,全面了解贫困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就业期望和未来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对贫困生容易产生焦虑型、抑郁型、虚荣型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开展丰富有趣的治疗活动。
3.要把加强部门合作关系与营造良好就业机会结合起来。鼓励对有条件的贫困生大学生先行先试点,依托现有学校活动场所,通过完善配套功能,打造集党务村务、现代商贸物流、留守人员关爱、文化健身、教育医疗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贫困生中心。比如,我们在武陵山片区调研中,有一个贫困户大学生毕业后就回乡创业,工作后放弃了城市的待遇,回到了乡下农村,她的母亲瘫痪在床,父亲去世,弟弟智障,穷困潦倒。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下,在村里饲养了几百只土鸡,种植了花生豆苗,家里收入逐渐好起来,他说:“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慢慢好起来,勤快努力了,就有好的收获”。像这样的優秀贫困生就应该通过部门合作进入到职业岗位。 四、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反贫困机制
制度和机制是一种保障,有保障就会有机会,无后顾之忧,归根到底就是靠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后盾。在实施武陵山贫困地区大学生反贫困和就业援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责任考评机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分类帮扶机制,有效克服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有效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和找到称心如意职业。
1.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切实保障贫困生就业机会。要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生的就业保障机制,完善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建设贫困生中期检查和年度考核机制,确定各帮扶单位的责任主体职权,防止走形式、走过场,有效杜绝上级实际上把贫困地区自身却置之不理的“两张皮”现象。在实施武陵山贫困地区大学生反贫困和就业援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责任考评机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分类帮扶机制,有效克服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有效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和找到称心如意职业。
2.建立和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克服“慵懒散”状态。要把在职场上表现突出,对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贫困生做动态管理登记,对基层服务的贫困大学生村官要发现人才,对群众反映好,应及时给予扶贫奖励,并适时予以优先提拔使用,积极创造条件让工作队住得下、留得住、做得好,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费心费力单位或工作队,应在社会媒体上予以大力宣扬和传播,形成扶贫正能量。在实施武陵山贫困地区大学生反贫困和就业援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责任考评机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分类帮扶机制,有效克服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有效保障了贫困生的基本权益。
3.建立和完善分类援助机制,克服“等靠要”思想。针对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贫困生群体,要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类援助,分种类分批次进行援助就业。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比如对有强烈发展养殖业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重点通过给予资金、技术、信息支持等帮扶他们发展产业;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疾病致贫的,则直接予以救助;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的,要长期进行教育引導,激发其自力更生、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戴勇.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2]王爱琴.关于大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07.
[3]宁艳新.胡水堂,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的重要性[J].河北美术学院,2012,11.
[4]曹婷婷.论独立学院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观[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
[5]胡雁波.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06).
[6]吴俊.“场域—惯习”视角下大学生学习实践研究[D].南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李月(1982—),女,湖南慈利县人,硕士,长沙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武陵山片区贫困生就业援助与反贫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BZZ111)阶段成果。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贫困生;就业援助
武陵山片区属于特困连片集中地区,贫困大学生数量大,就业压力大,生活困难,需要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业、就业、工作的问题,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生活阴影,走向阳光灿烂的美好生活,拥有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思想理念
古人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治贫先治愚、治愚先治智。贫困大学生观念的变革,是提升就业援助和增强发展能力有效举措和首要前提。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就业理念,筑牢贫困生自身素养和思想理论,切实解决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问题。
1.要牢固树立先择业后就业理念。就是要把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知识、文化、素养、能力和先进思想理念,转换到实际生活当中去,牢固树立先进思想意识,把选择就业作为人生发展的方向,把回报社会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方向,方向正确对事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选择未来发展工作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而是要不断陶冶自身情操,增强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把“为我就业向我要就业”转变成“就业不是我的唯一选择”目标。
2.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观念。就是要适应和推动自身快速发展,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素养的观念。自身素养是内在的因素,是关键,是根本,是要害,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水平。要不断增强学习能力,贫困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除了工作之外还需要继续学习新的文化知识,不断向身边的先进事迹人物学习,向典型模范学习,向社会学习和向实践生活学习
3.牢固树立实践增长才干就业思想。在贫困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上,把职业就业规划长期和短期相结合,未来发展和当前职业发展相结合,长短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社会效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终目标,人类为寻找生存空间不断学习和挣脱束缚,其目标就是要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和不断完善提升。
二、切实增强贫困大学生内生发展动力
贫困地区大学生要真正意义上反贫脱贫,根本上脱贫,脱真贫困,除了党和政府帮助、社会扶贫、教育机构等外力帮扶也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增强贫困地区大学生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贫困大学生主体的“造血功能”,有效激活贫困生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1.切实加强学习能力,适应职业岗位发展需要。俗话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彰显独特魅力。武陵山集中连片地区贫困生本身就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等方式和途径,取得了学习深造的机会,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往往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因此,往往有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的贫困大学生,在选择职业规划过程困难多,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
2.切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切断工作交往障碍。要全力扶贫困生的志气,扶志是根本、是关键。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干部帮助贫困大学生积极性,与贫困大学生交心谈心,积极开展“一对一”“结穷亲”等对口帮扶活动;切实利用各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政务公开栏等橱窗,现代大众传媒网络媒体,加大宣传扶贫惠民政策,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增强信心力,消除“等、靠、要”的惰性心理,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大力发展生产劳动,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智慧扶持是治大学生贫困之根本,是助力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抓牢这个“牛鼻子”,扶贫成效才能持久,扶贫成效才能可持续。
3.切实加强同辈群体引导力,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要不断强化身边贫困生的榜样示范引领功能。一方面要用身边的同辈群体的先进典型示范的引导力量,吸引贫困生朝着优秀的榜样看齐,增强看齐意识和发展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促进身边的榜样的宣传力度,加大由贫困生通过自身奋斗成为企业家或者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报告。
三、鼓励贫困生就业援助与社会扶持相结合
不断加强就业援助平台建设,组织成立贫困生就业援助基金,帮助贫困生获取更多的社会就业资源和就业机会。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与社会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友好联系,可以签订协议的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更好地促进贫困生就业和反贫脱贫,实现理想人生梦想。
1.要把搭建就业援助舞台与帮助贫困获取就业机会结合起来。加强贫困生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平台和合作办学就业协议,建立互赢互助交流就业信息平台和空间,签订贫困生回生源工作就业协定书,只有这样才会有效就业信息的缺乏而不能援助贫困大学生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从而导致了贫困生就业机会的缺少和就业路径的狭窄的现实状况。
2.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就业心理状态相结合。要有效建立贫困生就业心理档案和动态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在新生入学后心理普查环节当中把贫困生生有心理疾病学生进行分类,全面了解贫困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就业期望和未来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对贫困生容易产生焦虑型、抑郁型、虚荣型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开展丰富有趣的治疗活动。
3.要把加强部门合作关系与营造良好就业机会结合起来。鼓励对有条件的贫困生大学生先行先试点,依托现有学校活动场所,通过完善配套功能,打造集党务村务、现代商贸物流、留守人员关爱、文化健身、教育医疗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贫困生中心。比如,我们在武陵山片区调研中,有一个贫困户大学生毕业后就回乡创业,工作后放弃了城市的待遇,回到了乡下农村,她的母亲瘫痪在床,父亲去世,弟弟智障,穷困潦倒。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下,在村里饲养了几百只土鸡,种植了花生豆苗,家里收入逐渐好起来,他说:“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慢慢好起来,勤快努力了,就有好的收获”。像这样的優秀贫困生就应该通过部门合作进入到职业岗位。 四、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反贫困机制
制度和机制是一种保障,有保障就会有机会,无后顾之忧,归根到底就是靠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后盾。在实施武陵山贫困地区大学生反贫困和就业援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责任考评机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分类帮扶机制,有效克服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有效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和找到称心如意职业。
1.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切实保障贫困生就业机会。要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生的就业保障机制,完善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建设贫困生中期检查和年度考核机制,确定各帮扶单位的责任主体职权,防止走形式、走过场,有效杜绝上级实际上把贫困地区自身却置之不理的“两张皮”现象。在实施武陵山贫困地区大学生反贫困和就业援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责任考评机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分类帮扶机制,有效克服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有效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和找到称心如意职业。
2.建立和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克服“慵懒散”状态。要把在职场上表现突出,对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贫困生做动态管理登记,对基层服务的贫困大学生村官要发现人才,对群众反映好,应及时给予扶贫奖励,并适时予以优先提拔使用,积极创造条件让工作队住得下、留得住、做得好,为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费心费力单位或工作队,应在社会媒体上予以大力宣扬和传播,形成扶贫正能量。在实施武陵山贫困地区大学生反贫困和就业援助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责任考评机制,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分类帮扶机制,有效克服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有效保障了贫困生的基本权益。
3.建立和完善分类援助机制,克服“等靠要”思想。针对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贫困生群体,要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类援助,分种类分批次进行援助就业。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比如对有强烈发展养殖业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重点通过给予资金、技术、信息支持等帮扶他们发展产业;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疾病致贫的,则直接予以救助;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的,要长期进行教育引導,激发其自力更生、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戴勇.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2]王爱琴.关于大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07.
[3]宁艳新.胡水堂,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的重要性[J].河北美术学院,2012,11.
[4]曹婷婷.论独立学院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观[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
[5]胡雁波.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06).
[6]吴俊.“场域—惯习”视角下大学生学习实践研究[D].南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李月(1982—),女,湖南慈利县人,硕士,长沙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武陵山片区贫困生就业援助与反贫困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BZZ111)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