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匠云集坤且巷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前,这里曾皮匠云集,每天有几千张皮革在此加工晾晒,以供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制作皮鞋、皮衣所需。
  与邻近的新华南路和龙泉街相比,坤且巷是条隐秘的小巷。鲜有人知的是,巷名在维吾尔语中是“皮匠”之意。解放前,这里曾皮匠云集,每天有几千张皮革在此加工晾晒,以供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地区制作皮鞋、皮衣所需。
  如今,从新华南路进入巷口,除了1939年创建的乌鲁木齐市第五小学,巷内建筑基本是平房和旧家属楼,没有高楼大厦带给人的压迫感。因鲜有车辆驶入,宁静的小巷,仿佛能够留住时光的剪影。漫步其中,往昔那些皮匠们的生活旧影在居住于小巷中的几位老人的讲述中,一点一滴地清晰起来。
  坤且巷﹒旧称“臭皮坑子”
  小巷79号大院里,有处平房院落,居住着60岁的林德、53岁的包金花夫妇,他们是巷子的老住户,祖上从甘肃固原迁来。
  林德说,“小巷南边与饮河巷相接,解放前磨河渠流经饮河巷,这为皮匠们熟皮子大量用水提供了便利。皮张密密匝匝晾晒在河边,也成了一道风景。但制革业产生的异味很大,老人们都称这里为‘臭皮坑子’。直到解放后,小巷才渐渐改造成了居民区,‘臭皮坑子’之名也被人淡忘。”
  对此,《乌鲁木齐文史资料》中也有记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前夕,乌鲁木齐饮马巷后街(坤且巷)形成了加工皮张的集中区。当时约有50多户人家在这里从事制革生产。
  旧时,因为此地临近马市,为小巷内的居民提供了谋生便利。包金花说,她的88岁的父亲三年前去世了,老人曾在马市售卖过骆驼肉,而骆驼皮则转给了邻居小贩或皮匠们。
  关于马市,在《话说乌鲁木齐》中如此记述,上世纪初,今育才巷一带是十分兴隆的牲畜交易市场。交易旺季,通常在夏秋时节,上市的牲畜不单有马,其他如牛、羊、驴、骡、骆驼等,一应俱全。该地临近河滩,牲畜饮水也很便利。按此推测,当时牲畜交易屠宰后,皮张未干时便运送到坤且巷,经由皮匠们加工了。
  行至坤且巷与饮河巷交接的路口处,有座灰色的清真寺,外墙简朴,规模不大,寺门上方挂着“坤其买力清真寺”的牌匾。在维吾尔语中“坤其”与“坤且”都是“皮匠”的意思,“买力”有“村、小聚落”之意。从寺名,可知此地曾经皮匠云集,小巷得名也应早于此。
  寺门前,坐着几位老人和小孩。一位老人说,别小看这座清真寺,它建于19世纪,在乌鲁木齐的清真寺中属于历史悠久的老寺了。
  “这座寺还是我爷爷和小巷邻居们一起筹资兴建的呢。”此时,一位叫吾买尔·拜科热的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走来,话语间充满自豪。巧的是,他的父亲就曾是名皮匠,他的家紧挨着清真寺。
  坤且巷﹒名匠 拜科热皮匠
  推开一扇低矮的小门,便是吾买尔·拜科热的家。一座小四合院,除了几间平房,院里搭着凉炕,两只猫慵懒地舔舐着皮毛,大缸里种植着无花果树。
  吾买尔·拜科热的父亲拜科热·阿布都拉,现年88岁,由于身体状况欠佳,在卧床休养。说起父亲的手艺,吾买尔清了清嗓子,“维吾尔族人名重名的很多,但一提到‘拜科热皮匠’,过去周边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响亮的名号,得益于家族手艺,父亲是家族第三代皮匠,手艺纯熟。”
  凭借好手艺,拜科热·阿布都拉养活了一大家十来口人。在吾买尔的记忆中,目前的小四合院曾是个上千平米“大院子”,有两扇大门,盖了很多房间,后来由南疆多个皮匠租住,又将它们买下。大院子渐渐变成了如今仅两百来平米的“小院子”。
  关于父亲如何熟皮子,吾买尔还有很清晰的记忆。首先是清洗,将皮张浸在水坑中,泡软后将里皮上的附着物用刀子刮去,再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毛面涂上石灰,压在木桶中浸淹,而酸碱的量是熟好皮张的核心“机密”。之后用药水脱毛,再用另一种药水去除油脂,最后是晾晒,共有六七道工艺。有时还需为皮张染色,当时的流行色是棕色和黑色。熟好一块皮子全过程要20来天。每个皮匠的工艺都有各自的秘密,所以自古皮匠算是一门家族手艺。
  “有的皮匠浑水摸鱼,熟的皮子乍一看很好,但到了皮鞋、皮衣工匠手里就能试出优劣。而我父亲严把质量关,熟好的皮张角角落落都细软、光滑,韧性好,无论做皮鞋还是皮衣,都很受欢迎。”吾买尔说。
  过去清洗皮张是在河边(磨河渠)。解放后,巷子周边居民多了,熟皮子有污染、气味难闻,皮匠们都渐渐放弃了老营生。吾买尔说,“解放后,原先的那些皮匠,有人搬走了,有人另谋生路,也有人故去了,只有我父亲以自己的方式坚持到最后。”
  解放后,拜科热·阿布都拉在乌鲁木齐市建筑材料公司上班,应老主顾的要求,还时常利用晚上时间熟皮子。由于不能在河边洗皮张,他便在自家院里砌了水槽。
  “父亲熟皮子时好像永远不知疲劳,总是一个人默默做活,就这样一直干到1980年。机械化批量加工皮张后,手工加工显得成本过高了,加之我家人口多了,不具备熟皮子的条件,父亲这才彻底告别了熟皮子的手艺,而周边老邻居们却仍称他‘拜克热皮匠’,他也很享受这个称呼。”
  坤且巷﹒背影 最后的马具店
  由坤且巷向山西巷方向走,在白大寺旁的小巷里有间没有任何招牌的小店,经营着各种手工皮鞋、皮靴和各种马具。与周边出售服装、日用品的小店相比,显得有些另类。经常路过此店的热扎克·艾山说,这或许是乌鲁木齐市区内最后一间马具店了。
  小店散发着手工皮革特有气息,一张张皮张在这里变身为皮鞋、皮靴和马鞍、马鞭。门口显眼处码放着手工马鞍和备马用具。见不到马的城市,如此实用的马具卖给谁?
  “主要是批发,批发至南北疆牧区,和周边马场。”30岁的店主买买江·奴尔买买提有些腼腆,他接手经营小店十多年了,之前这是家老店。
  买买江介绍,这些手工马鞍产自伊犁,样式有:哈萨克式、蒙古式和军鞍3种。前两种讲究装饰,颜色花哨,而军鞍则较为简洁。
  没有招牌,小店的顾客全为慕名而来,老主顾较多。据周边一些老人回忆,由于南门至山西巷附近曾存在过马市,小店周边曾存在过多家手工皮鞋店、马具店,生意都不错。如今,仅存的只有这家,夹杂在闹市背后的小巷中。
  从距离上判断,坤且巷与小店的存亡有着某种的历史渊源。有关皮革,《乌鲁木齐文史资料》中有段有趣的历史话题。公元982年到983年,北宋政府派使臣王延德出使高昌(现吐鲁番地区),见到当地人民把牲畜的皮张鞣制成细软的皮革,用皮革制作靴帽、衣着、腰带和各种用品;同时,还在细软的革制品上,镶嵌上极为精美的金、银、铜、宝石之类的花纹。据王延德说,这些精美的工艺品,不仅他自己喜爱,就连一些外国人也非常珍视。
  当时的乌鲁木齐是高昌回鹘王阿萨兰汗的牧区,制革、制裘是游牧人民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自然,乌鲁木齐的制革工艺远于王延德出使高昌很多年。
  1755年,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集团的武装叛乱。当时,驻在乌鲁木齐的清朝军队,为了继续平叛和开发农业生产的需要,从吐鲁番地区招聘了一批制革工匠,利用本地的牛马皮,鞣制成马的鞍子、车辆的套具和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挽具。
  如今,皮革制作从手艺变成了工业,而买买江·奴尔买买提的小店和坤且巷,却依然保留着“手工制作”的温度。
  由坤且巷向山西巷方向走,有间没有任何招牌的小店,经营着各种手工皮鞋、皮靴和各种马具。这或许是乌鲁木齐市区内最后一间马具店了。
其他文献
温润典雅的和田玉,如今走入到市场,成为人们钟爱的饰品和收藏品,在看着这些美丽的石头,又有谁曾想到采玉背后的艰辛,和田玉价格连年一路上扬,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回归,另一方面也和来之不易有关了。  8月底,在乌鲁木齐举办的中国·新疆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上,刘小东创作的油画《刘小东在和田》里的采玉人形象震撼人心。居住在和田的维吾尔人自古就有上山采玉、下河捞玉的生活传统。河里捞的玉称子玉,史书称
期刊
古丝绸之路要塞——新疆,如今在亚欧博览会织就的经贸纽带下,愈发凸显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新疆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在推动欧亚等国经贸合作关系愈加密切的同时,也激活了新疆经济,为新疆经济迎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企业寻求什么——合作共赢!如同许多国外企业在亚欧博览会上专注寻找“中国机会”一样,许多国内企业也在博览会上着意探寻“走出去”的商机。古丝绸之路要塞——新疆,如今
期刊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新疆的音乐特色独一无二,新疆的音乐宝藏博大精深,然而,新疆的好声音,为什么在刀郎之后,再难续传奇?  毫无疑问,新疆的音乐文化资源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无论是维吾尔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木卡姆”,还是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的民族音乐元素,风格多样的音乐元素为新疆音乐人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与创作灵感。想当年,刀郎在全国突然窜红,凭借的也是韵味十足的新疆音乐风。  业内人士指出,当国
期刊
古今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其前身是“玉石之路”,新疆美玉自古闻名。  平安世,收藏热。近十年来,新疆玉器市场狂飙突进,造就了一个个玉市神话。新疆和田玉更因其价格疯涨被称为“疯狂的石头”。  2011年,乌鲁木齐和田玉买卖再现“疯狂”,达到顶峰。短短数月间,市区内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五座“玉石城”,和田玉买卖持续“高烧”。然而,在“满街玉石城,遍地珠宝商”的同时,面对竞相建“城”的冲动,加上说不清的
期刊
这个夏天,总有一种歌声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感动让人难以释怀。茶余饭后的谈资,总在围绕“好声音”、好歌手、导师和各种花絮。  今夏最火的电视综艺节目——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开播以来,收视率迅速飙升同时段第一。与此相伴,《中国好声音》的商业价值也被充分挖掘,除了加多宝6000万巨资冠名,栏目广告也从最开始的15秒15万飙升到15秒36万。当前电视栏目营收每况愈下,《中国好声音》异军突起的秘诀在哪
期刊
丰富多彩的石头资源,成就了新疆的拣石大军,拣石者之多、涉及片区之广,令国内其他地区望尘莫及。  新疆的“拣石”热潮日趋狂热。过去只听说过在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曾出现过人山人海拣玉挖玉的盛况,没人想到这种风潮会刮到戈壁滩上。如今,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只要人能进得去的山里或是戈壁滩上,总有三五成群的人在“拣石”。  满山遍野都是拣石的  有人分析,这一风潮的兴起同新疆和田玉价格的疯涨有直接的关系。  “
期刊
据统计,2011年乌鲁木齐业务收入在200万以上的大中型住宿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88.98亿元。预计2012年,这些酒店吃住进账还将继续攀升。  首府酒店进账超88亿  乌鲁木齐海德酒店销售部总监毕春梅说,从去年7月份开始,酒店就进入旺季,一直持续到12月,客房入住率始终在95%。即使在淡季,客房入住率也达到了50%,比往年同期上升20%以上。客源主要是来自内地的商务客户,还有国内外的都有。  
期刊
就在楼市普遍零落萧条的时候,酒店业却是“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高端酒店更是楼市中的一枝独秀,许多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房企入“冬”,降声一片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12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8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11个。7月份,同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1.0%,涨幅比6月份回落的城市有5
期刊
今年暑假,黄晓帆和他的3位校友完成了从乌鲁木齐骑行至北京的壮举。黄晓帆说:“今年刚好是新疆农业大学60周年校庆,我们想通过这次骑行活动,一方面宣传新疆农业大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环保和倡导绿色出行。”  历时33天,行程3840公里,由黄晓帆、樊凯、李艺鹏和布勇4名新疆农业大学的学生组成的铁骑队,在7月11日这天,骑着自行车从新疆农业大学出发,经过33天的艰难跋涉,终于于8月12日到达了首都北京
期刊
吃饭、上网、恋爱、买生活用品……大学生陆续开学,他们一个月要花多少钱?刚刚走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又该如何独立生活,如何理财,家长每月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才合理?  随着大学新生入校,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开始为到来的大学生活做物质上的准备。然而许多新生并没有一个完善合理的消费规划,有些人根据道听途说的信息盲目消费,有些人为面子互相攀比。另外,家长的推波助澜也不可小觑,总总因素导致大学新生在消费上较为盲从,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