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步教学法”是指课前预习,定向自学,征答讨论,总结升华,达标训练、评讲补缺六个环节。这是我校初中物理教学组为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及学习能力而正在进行的教学模式,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总结,我认为活用“六步教学法”要善于设计细节。
一、课前预习的设计。采取“导学案”检查法。一种是教师在课外不定期检查,由教师装订好的“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上新课前进行预习,把预习内容设计成“导学”与“问题思考”两部分,写在导学案上,并注明重难点问题。教师在课外抽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收集学生课前自学遇到的疑难问题,便于在课堂上逐一解决。另一种是在上课前让小组长进行相互检查,并把各小组不同的疑难点问题总结出来。这样所收集到的课前思考题既全面又有侧重点,即明确了学生课堂自学的目标,又使教师在授课时“心中有数。”
二、定向自学设计。要求自觉尽量做到“定向”到“无向”。“定向”是相对的,由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次自学后,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个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正说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也证明这种“学有定向”到“学无定向”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为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三、征答讨论的设计。征答要“三兼顾”,讨论要“抓三点”
(一)征答要“三兼顾”,就是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要兼顾尖子生、中等生、差生,不能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作为教师,课堂上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提出一些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于尖子生应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他们思辨能力得到锻炼。这样才会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
(二)讨论要“抓三点”:抓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重点,设计讨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突破重点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给学生上《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讨论突破重点: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决定音调与响度的因素有哪些?让各小组的同学都进行讨论,这样重点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并达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与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双重目的。抓难点。在课堂讨论中还联系学生对难点的理解程度设置讨论题。有利于培养与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与“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学生很难通过课本来进行理解掌握,但我通过这样教学设计:让每位同学准备一把尺子在自己的课桌上做实验,然后要求组内同学一起讨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什么?”。每小组同学都给出答案:“尺子伸出桌子边的长度越短,频率越高,尺子伸出桌子边的长度越长,频率越低”可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与相互的讨论,不但突破了该难点理解,还加深了对难点的印象。抓考点。我們物理考题都是来自社会现象与我们身边的生活、事物。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自己对每节课的考点进行归纳总结及应用,每次刷题与考试时都很多题不会或解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与提高教学效率、上课效果,我还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起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例如我把本节课的高频考点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音调和频率、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发声体的波形图来区别不同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响度大小、音色异同。.一个玻璃瓶装的水越多,敲击时音调越高还是越低?如果用嘴对着瓶口吹时,音调越高还是越低?④.“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各是声音的哪些特性?
课堂讨论除了有突出重点,突破重难点,联系考点等方面作用外,还往往由于其形式灵活,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而锻炼了学生的临场演讲能力。另外,在学生代表发言到精彩之处,同学们鼓掌声迭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习效果,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总结升华设计。对教学内容总结要精简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理论知识联系到社会生活。我的总结设计是先让组内的同学讨论小结,再抽一小组的一位同学做为代表进行总结,然后让其他同学补充。
五、达标训练的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即针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设计,又要针对学困生、中等生、尖子生的达标训练题设计,一般为6至8道题。这样既帮助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讲评补缺设计:要对学生在达标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漏洞及时补充与拓展。此步教学环节我是这样设计:先让各个小组对达标训练的题进行组内讨论,然后再让每小组代表到讲台分析所负责的题目,允许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答辩,让他们的思维进行碰撞,这样才让学生暴露更多知识漏洞,老师再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教学目的的质疑、追问及解疑。
总之,“六步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具体设计适合自己的细节教学方法。
一、课前预习的设计。采取“导学案”检查法。一种是教师在课外不定期检查,由教师装订好的“导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上新课前进行预习,把预习内容设计成“导学”与“问题思考”两部分,写在导学案上,并注明重难点问题。教师在课外抽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收集学生课前自学遇到的疑难问题,便于在课堂上逐一解决。另一种是在上课前让小组长进行相互检查,并把各小组不同的疑难点问题总结出来。这样所收集到的课前思考题既全面又有侧重点,即明确了学生课堂自学的目标,又使教师在授课时“心中有数。”
二、定向自学设计。要求自觉尽量做到“定向”到“无向”。“定向”是相对的,由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次自学后,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生活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个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正说明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也证明这种“学有定向”到“学无定向”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为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三、征答讨论的设计。征答要“三兼顾”,讨论要“抓三点”
(一)征答要“三兼顾”,就是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要兼顾尖子生、中等生、差生,不能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作为教师,课堂上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提出一些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于尖子生应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他们思辨能力得到锻炼。这样才会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
(二)讨论要“抓三点”:抓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重点,设计讨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突破重点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给学生上《声音的特性》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讨论突破重点: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决定音调与响度的因素有哪些?让各小组的同学都进行讨论,这样重点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并达到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与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双重目的。抓难点。在课堂讨论中还联系学生对难点的理解程度设置讨论题。有利于培养与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与“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学生很难通过课本来进行理解掌握,但我通过这样教学设计:让每位同学准备一把尺子在自己的课桌上做实验,然后要求组内同学一起讨论“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什么?”。每小组同学都给出答案:“尺子伸出桌子边的长度越短,频率越高,尺子伸出桌子边的长度越长,频率越低”可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与相互的讨论,不但突破了该难点理解,还加深了对难点的印象。抓考点。我們物理考题都是来自社会现象与我们身边的生活、事物。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自己对每节课的考点进行归纳总结及应用,每次刷题与考试时都很多题不会或解错。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与提高教学效率、上课效果,我还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起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例如我把本节课的高频考点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音调和频率、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发声体的波形图来区别不同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响度大小、音色异同。.一个玻璃瓶装的水越多,敲击时音调越高还是越低?如果用嘴对着瓶口吹时,音调越高还是越低?④.“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各是声音的哪些特性?
课堂讨论除了有突出重点,突破重难点,联系考点等方面作用外,还往往由于其形式灵活,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而锻炼了学生的临场演讲能力。另外,在学生代表发言到精彩之处,同学们鼓掌声迭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习效果,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总结升华设计。对教学内容总结要精简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理论知识联系到社会生活。我的总结设计是先让组内的同学讨论小结,再抽一小组的一位同学做为代表进行总结,然后让其他同学补充。
五、达标训练的设计:要求有针对性。即针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设计,又要针对学困生、中等生、尖子生的达标训练题设计,一般为6至8道题。这样既帮助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六、讲评补缺设计:要对学生在达标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漏洞及时补充与拓展。此步教学环节我是这样设计:先让各个小组对达标训练的题进行组内讨论,然后再让每小组代表到讲台分析所负责的题目,允许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答辩,让他们的思维进行碰撞,这样才让学生暴露更多知识漏洞,老师再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教学目的的质疑、追问及解疑。
总之,“六步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具体设计适合自己的细节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