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带一路”是经济文化交叉发展的双核战略,这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包含多个领域的综合体,一个社会中的意识产物,必然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所影响,并且将其所转向具像化反映出来。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其艺术设计受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的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福建艺术设计
当今世界中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承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既需要经济贸易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软”支撑。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领域,其风格特点、审美标准也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正如艺术源于生活,而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下面我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在一带一路战略思维的环境下对福建艺术设计的的思考。
一、政治文化
从古至今,艺术设计与政治文化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封建社会,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由统治者的喜好所影响。在唐代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家兴盛,因为唐玄宗对音乐、书法等艺术的热爱,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繁荣的唐朝迎来了艺术水平巅峰的辉煌成就,位于世界前列。而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和近代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随处可见的战争,不安宁的日日夜夜,在物质需求成为迫切之物时,艺术设计更是不值一提,这使得艺术设计的发展停滞不前。但在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却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他们迎来了新时代的艺术巅峰。如今,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福建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城市,政治稳定,社会朝着秩序化、个性化、理念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一带一路”的重点抓手,这是加强沿线国家合作的空间载体和重要基础,只有疏通经络畅通,血脉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一带一路才能活起来。“硬件”联通在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带来庞大的商机[1]。对于福建当地的基础设施而言,在艺术设计的材料上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在装饰上体现适宜福建的西方特色,在设计的文化内涵其中增加中西方合作的创举意义。这不仅让福建艺术设计跟进时代发展,也推动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
二、经济文化
社会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贯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2]。而艺术设计的宗旨是为人类所服务,始终以“人”为中心,艺术设计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吃、穿、住、行;大到国家政策方针。正因有着如此的开放社会,在有着一定的经济实力,综合实力日益强盛的中国大地上,才使中国的艺术设计得以快速发展。
福建,自从设立自贸区两年以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倡导,推动福建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更是被定为“21世纪丝绸之路之路核心区”,从而福建艺术设计的气氛开始逐渐升温。在当今社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有着丰富想法的设计师们寻找并抓住机遇,用开放的心态将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当下,我们不再把艺术设计理念停留于“物美价廉”,并不是说“价廉”是个贬义词,但在社会规律中一味追求“价廉”,就会进行大批量生产,它将会出现来得快也去得快的不良现象,并没有带有强烈个性化,也必然太容易被下一物品所替代,这也造成物品无法长久流传。而西方国家把一些国际品牌的艺术设计定位于“价高物美”,“价高”在于他们追求精致的特色,先进的技术。这会带动社会产品销售的竞争力,增加产业链,不再仅仅将产品停留于“一流質量,二流包装,三流价格”,推动市场经济运转,提高生产力。对于这一现象的发生,设计师们不再仅仅停留于商业化设计,而会更加注重对产品外观的思考与设计,展现出更高质量的结果。总而言之,这些都建立在地区经济水平之上。
我国艺术设计是在20世纪中后期,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人类带入高效、快速、多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艺术设计”这个名词才开始在中国一部分人们眼中频繁出现。而将艺术设计放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更是不可想象,在面临温饱问题时,是无法积极考虑精神层面。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中国社会好似再次与社会断层,当西方在对物质审美性讨论得热火朝天,我们却为物质实用性所奔波。对于福建艺术设计而言,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保障后,将设计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向是必然的。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每一次大繁荣时期同样也是设计大发展的时期。
三、思想文化
回想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工业革命催生了科学管理,解决的是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信息革命催生了信息化、现代化管理,解决的是系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问题;后信息革命催生了社交化管理,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3]。但是随着开放格局的扩大,“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设计从理性思维向感性思维进行转变,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结合而展现出来。“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可以说是再一次扩大了向外学习的道路。所以在这个时代从向外学习转而向内学习成了一个重要技能。对于福建艺术设计而言,如果一味地向外部取经会阻碍自我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只能在原地画一个大圆圈,却永远无法在最高点突破。而最好的导师就是设计师本身,这需要保持敏锐的觉知力和好奇心,带着意识去认识自我和觉知他人,其次投入、参与甚至是沉浸于其他关于“一带一路”战略方案项目的实践中[4]。
通过开展艺术设计活动可以更为直观的展现人们的丰富,生活理念,进一步推进艺术设计理念发展,这也逐渐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活动未来发展的趋势。与西方艺术设计相比,福建艺术设计在富含内涵的基础上,需要“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新影,不断创新艺术设计的方式,丰富作品的时代内涵。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气候湿热,降水量大,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支撑。有着精致的雕饰、穿斗式木构架、优美动人的房屋边沿天际轮廓线…其主要特点是:“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四合中庭”、“方圆土楼”、“土堡围屋”、“竹筒屋”。通过“一带一路”的渠道,在福建艺术设计中在基于一些固定的地域特征上,在装饰上、在材料应用上、在功能上需要积极借鉴并学习了西方设计理论及具体活动。但有点不好的趋势的是由于福建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文化个性丧失的现象不可阻挡地摆在我们面前,作为红砖低瓦的代表地区,尤为过分吸收西方特色,导致现在高层建筑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许多地方的建筑逐渐被“国际式建筑思想”束缚,千篇一律地成为了“钢筋混混凝土盒子”,流失了本土特色。总之,对于福建艺术设计和西方艺术设计不可能全盘否定,对于福建艺术设计也不会全部中断和丧失,福建艺术设计所经历的是一个扬弃过程。
小结:
福建艺术设计受“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带来的政治、经济、思想、市场、科技等多个因素所影响,同时也加强中西方之间的合作,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福建艺术设计将会迎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必将对艺术设计带来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格局选择设计的方向,充分了解市场,国家政策,在新时代下让福建艺术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2] 中国现在国际关系研究院著名.“一带一路”读本.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9
[3] [4]张凌燕.设计思维—右脑时代必备创新思考力.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
关键词:“一带一路”的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内涵;福建艺术设计
当今世界中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承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既需要经济贸易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软”支撑。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领域,其风格特点、审美标准也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正如艺术源于生活,而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下面我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在一带一路战略思维的环境下对福建艺术设计的的思考。
一、政治文化
从古至今,艺术设计与政治文化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封建社会,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由统治者的喜好所影响。在唐代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家兴盛,因为唐玄宗对音乐、书法等艺术的热爱,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繁荣的唐朝迎来了艺术水平巅峰的辉煌成就,位于世界前列。而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和近代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随处可见的战争,不安宁的日日夜夜,在物质需求成为迫切之物时,艺术设计更是不值一提,这使得艺术设计的发展停滞不前。但在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却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他们迎来了新时代的艺术巅峰。如今,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福建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城市,政治稳定,社会朝着秩序化、个性化、理念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一带一路”的重点抓手,这是加强沿线国家合作的空间载体和重要基础,只有疏通经络畅通,血脉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一带一路才能活起来。“硬件”联通在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带来庞大的商机[1]。对于福建当地的基础设施而言,在艺术设计的材料上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在装饰上体现适宜福建的西方特色,在设计的文化内涵其中增加中西方合作的创举意义。这不仅让福建艺术设计跟进时代发展,也推动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
二、经济文化
社会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贯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2]。而艺术设计的宗旨是为人类所服务,始终以“人”为中心,艺术设计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吃、穿、住、行;大到国家政策方针。正因有着如此的开放社会,在有着一定的经济实力,综合实力日益强盛的中国大地上,才使中国的艺术设计得以快速发展。
福建,自从设立自贸区两年以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倡导,推动福建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更是被定为“21世纪丝绸之路之路核心区”,从而福建艺术设计的气氛开始逐渐升温。在当今社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有着丰富想法的设计师们寻找并抓住机遇,用开放的心态将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当下,我们不再把艺术设计理念停留于“物美价廉”,并不是说“价廉”是个贬义词,但在社会规律中一味追求“价廉”,就会进行大批量生产,它将会出现来得快也去得快的不良现象,并没有带有强烈个性化,也必然太容易被下一物品所替代,这也造成物品无法长久流传。而西方国家把一些国际品牌的艺术设计定位于“价高物美”,“价高”在于他们追求精致的特色,先进的技术。这会带动社会产品销售的竞争力,增加产业链,不再仅仅将产品停留于“一流質量,二流包装,三流价格”,推动市场经济运转,提高生产力。对于这一现象的发生,设计师们不再仅仅停留于商业化设计,而会更加注重对产品外观的思考与设计,展现出更高质量的结果。总而言之,这些都建立在地区经济水平之上。
我国艺术设计是在20世纪中后期,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人类带入高效、快速、多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艺术设计”这个名词才开始在中国一部分人们眼中频繁出现。而将艺术设计放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更是不可想象,在面临温饱问题时,是无法积极考虑精神层面。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中国社会好似再次与社会断层,当西方在对物质审美性讨论得热火朝天,我们却为物质实用性所奔波。对于福建艺术设计而言,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保障后,将设计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向是必然的。
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每一次大繁荣时期同样也是设计大发展的时期。
三、思想文化
回想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工业革命催生了科学管理,解决的是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信息革命催生了信息化、现代化管理,解决的是系统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问题;后信息革命催生了社交化管理,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3]。但是随着开放格局的扩大,“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设计从理性思维向感性思维进行转变,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结合而展现出来。“一带一路”的战略建设,可以说是再一次扩大了向外学习的道路。所以在这个时代从向外学习转而向内学习成了一个重要技能。对于福建艺术设计而言,如果一味地向外部取经会阻碍自我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只能在原地画一个大圆圈,却永远无法在最高点突破。而最好的导师就是设计师本身,这需要保持敏锐的觉知力和好奇心,带着意识去认识自我和觉知他人,其次投入、参与甚至是沉浸于其他关于“一带一路”战略方案项目的实践中[4]。
通过开展艺术设计活动可以更为直观的展现人们的丰富,生活理念,进一步推进艺术设计理念发展,这也逐渐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活动未来发展的趋势。与西方艺术设计相比,福建艺术设计在富含内涵的基础上,需要“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新影,不断创新艺术设计的方式,丰富作品的时代内涵。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气候湿热,降水量大,素有“东南山国”和“八山一水一分田”支撑。有着精致的雕饰、穿斗式木构架、优美动人的房屋边沿天际轮廓线…其主要特点是:“一明两暗”、“三合天井”“四合中庭”、“方圆土楼”、“土堡围屋”、“竹筒屋”。通过“一带一路”的渠道,在福建艺术设计中在基于一些固定的地域特征上,在装饰上、在材料应用上、在功能上需要积极借鉴并学习了西方设计理论及具体活动。但有点不好的趋势的是由于福建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文化个性丧失的现象不可阻挡地摆在我们面前,作为红砖低瓦的代表地区,尤为过分吸收西方特色,导致现在高层建筑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许多地方的建筑逐渐被“国际式建筑思想”束缚,千篇一律地成为了“钢筋混混凝土盒子”,流失了本土特色。总之,对于福建艺术设计和西方艺术设计不可能全盘否定,对于福建艺术设计也不会全部中断和丧失,福建艺术设计所经历的是一个扬弃过程。
小结:
福建艺术设计受“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带来的政治、经济、思想、市场、科技等多个因素所影响,同时也加强中西方之间的合作,推动了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福建艺术设计将会迎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必将对艺术设计带来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格局选择设计的方向,充分了解市场,国家政策,在新时代下让福建艺术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2] 中国现在国际关系研究院著名.“一带一路”读本.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5.9
[3] [4]张凌燕.设计思维—右脑时代必备创新思考力.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