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性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素养。当前,我国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形势,基础教育正在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正在推进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教育改革。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以课程为载体,需要构建素养本位的课程与教学新体系,需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协同和多种课程形态的交融。显然,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校本课程的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活动性、综合性课程,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以师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体现出它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素养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的独特性、校本性和生本性,又要体现出她在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中的协同性、一致性和整体性。
一、课程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认识提高学习策略水平的重要意义,掌握初中化学理解性学习策略,能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正确应用,有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进一步发展策略水平的意识,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学习素养和学科素养。
教师发展目标。理解学会学习、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和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体验校本课程开发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并能在实施、评价中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学校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学法研究和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为创建和发展学科特色奠定一定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不是一般性的学习方法指导,它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结合具体的化学内容,紧扣课程目标。
三、课程实施
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策略教学的特点,课程实施时主要采用 “动机激发——策略剖析——策略运用——策略反思”四步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故事表达、教师示范、体验学习、反思总结等方式进行,强调学以致用。
【案例】“结构—性质—用途”策略
(一)活动导入
我们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总是觉得内容多而杂,知识点分散,不便于理解和记忆。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呢?这里和同学们讲解一个重要策略:“结构—性质—用途”策略。
(二)活动过程
1. 策略剖析
所谓“结构—性质—用途”策略,就是指按照“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這样的思想和方法来学习和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下面我们结合具体例子来讲解这个策略。
例:金刚石和石墨
在课本不同的章节里我们学习到金刚石、石墨的知识。怎样运用“结构—性质—用途” 策略理解和整理这些知识呢?
第一步,搞清楚它们的结构,并把结构和性质结合起来理解,从结构上了解它们性质的异同。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结构截然不同,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图略),这样的结构非常坚固,所以非常坚硬是金刚石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而石墨是层状结构(图略),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所以石墨质地很软。此外,金刚石和石墨的外观、导电性、导热性差别也很大。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或者相似,主要看它在结构上是否具有相同的原子、分子或离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属于碳单质,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常温下化学性质都很稳定,这和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是不同的。我们还可以这样来分析它们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很稳定,这是因为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因此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第二步,把性质和用途结合起来理解,从性质上了解它们用途的异同。
上面讲到,金刚石很坚固,所以金刚石可以用来制作玻璃刀或钻头,另外,由于金刚石琢磨后有夺目光泽,所以它还可以用来做装饰品等。而石墨质很软,所以它可以用来做铅笔芯、润滑剂等,另外,由于石墨可以导电,它还可以用来做电极。
从化学性质来讲,由于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石墨可以用来制绘画、书法的墨汁,方便书写长期保存。
第三步,根据“结构—性质—用途”策略的相互关系,建立所学碳单质的知识网络。
请同学们将所建知识网络相互交流,并与老师所作的知识网络进行比较。
2. 策略运用
①请运用“结构—性质—用途”策略来认识氢气、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保存和鉴别,并建立相应的知识网络图。
②请运用“结构—性质—用途”策略解答下列两题(略)。
(三)活动反思
1.“结构—性质—用途”策略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2. 运用“结构-性质-用途”策略理解和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根据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要抓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运用本策略,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本案例是第三章第一节的一个内容,它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并依据知识的不同类型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精制与理解的策略,同时也提高学生策略学习、应用、交流、反思与发展的意识。
四、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学习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纸笔测试、作业分析、学习报告、经验交流、反思总结等多种方法,并且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袋。
本课程2016年入选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委托开发,目前已在三个学校边开发边试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学科素养和学习成绩,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实施以来我们还进行了课程的整体评价,包括对课程纲要、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评价以及课程的进一步修善发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一般资助课题“中学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kyzj2016-7);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2017年度研究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科学习策略的系统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318)】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认识提高学习策略水平的重要意义,掌握初中化学理解性学习策略,能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正确应用,有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进一步发展策略水平的意识,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学习素养和学科素养。
教师发展目标。理解学会学习、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和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体验校本课程开发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并能在实施、评价中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学校发展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学法研究和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为创建和发展学科特色奠定一定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不是一般性的学习方法指导,它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结合具体的化学内容,紧扣课程目标。
三、课程实施
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策略教学的特点,课程实施时主要采用 “动机激发——策略剖析——策略运用——策略反思”四步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故事表达、教师示范、体验学习、反思总结等方式进行,强调学以致用。
【案例】“结构—性质—用途”策略
(一)活动导入
我们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总是觉得内容多而杂,知识点分散,不便于理解和记忆。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呢?这里和同学们讲解一个重要策略:“结构—性质—用途”策略。
(二)活动过程
1. 策略剖析
所谓“结构—性质—用途”策略,就是指按照“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這样的思想和方法来学习和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下面我们结合具体例子来讲解这个策略。
例:金刚石和石墨
在课本不同的章节里我们学习到金刚石、石墨的知识。怎样运用“结构—性质—用途” 策略理解和整理这些知识呢?
第一步,搞清楚它们的结构,并把结构和性质结合起来理解,从结构上了解它们性质的异同。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结构截然不同,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图略),这样的结构非常坚固,所以非常坚硬是金刚石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而石墨是层状结构(图略),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所以石墨质地很软。此外,金刚石和石墨的外观、导电性、导热性差别也很大。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或者相似,主要看它在结构上是否具有相同的原子、分子或离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属于碳单质,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常温下化学性质都很稳定,这和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是不同的。我们还可以这样来分析它们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很稳定,这是因为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因此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第二步,把性质和用途结合起来理解,从性质上了解它们用途的异同。
上面讲到,金刚石很坚固,所以金刚石可以用来制作玻璃刀或钻头,另外,由于金刚石琢磨后有夺目光泽,所以它还可以用来做装饰品等。而石墨质很软,所以它可以用来做铅笔芯、润滑剂等,另外,由于石墨可以导电,它还可以用来做电极。
从化学性质来讲,由于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石墨可以用来制绘画、书法的墨汁,方便书写长期保存。
第三步,根据“结构—性质—用途”策略的相互关系,建立所学碳单质的知识网络。
请同学们将所建知识网络相互交流,并与老师所作的知识网络进行比较。
2. 策略运用
①请运用“结构—性质—用途”策略来认识氢气、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保存和鉴别,并建立相应的知识网络图。
②请运用“结构—性质—用途”策略解答下列两题(略)。
(三)活动反思
1.“结构—性质—用途”策略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2. 运用“结构-性质-用途”策略理解和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根据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要抓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运用本策略,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本案例是第三章第一节的一个内容,它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并依据知识的不同类型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精制与理解的策略,同时也提高学生策略学习、应用、交流、反思与发展的意识。
四、课程评价
本课程的学习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纸笔测试、作业分析、学习报告、经验交流、反思总结等多种方法,并且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袋。
本课程2016年入选深圳市中小学“好课程”委托开发,目前已在三个学校边开发边试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学科素养和学习成绩,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实施以来我们还进行了课程的整体评价,包括对课程纲要、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评价以及课程的进一步修善发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一般资助课题“中学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kyzj2016-7);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 2017年度研究教育科研一般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学科学习策略的系统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318)】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