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资助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资助规模逐渐扩大,但是资助的作用仅局限于经济支持。本文结合大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和资助工作实际进行了研究,挖掘了现行模式下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寻找项目制模式与当前高校助学工作的契合点,创新建构高校助学育人体系中的项目制模式,以此满足贫困生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工作 项目制模式
为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帮助贫困大学生享受教育资源,每所高校都应按照要求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政策体系。按照教育部要求,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学校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勤工助学薪酬、奖学金、学费减免、校内医疗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救济性资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贫困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所需,然而对贫困生个人能力、心理素质方面的帮助甚微。因此,建立基于贫困生自我发展需要的资助工作非常必要,这不仅有助于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还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现行资助体系存在的弊端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中的贫困生比例也在随之提高。为了保障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业,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包含“奖、补、助、贷、免”的资助体系。然而,这套资助体系局限了资助工作育人目的的真正实现。
1.心理帮扶缺失
从高中升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容易出现不适应的心理应激反应,所以,高校都会安排新生进行心理测评。但是要注意一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一般大学生更加复杂。第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而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的情绪;第二,有的贫困生本身在学校默默无闻,却因为获得了资助而成为焦点,使其更加无法走出心理困境,变得更加封闭;第三,贫困生在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时易因为内向或经验不足,工作能力不如他人,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工作,自身和外界都会给贫困生施加无形的心理压力。
2.参与意识不强
现行的资助体系强调学校、社会的主动给予,贫困生被动接受,体现了给予方的主体性,被资助者易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都是只要认定为贫困生就可以享受的,只有勤工助学和励志奖学金是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努力才能获得,这无疑限制了贫困生能力的发挥。
3.育人作用不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助工作应具有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功能,让贫困生从“受助”转变为“自助”。此外,高校常把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捆绑开展,可是這一工作形式陈旧,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二、贫困生自我发展需要调查
针对目前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向在读大学生发放。问卷主要涉及贫困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他们的需求情况等。
通过问卷可见,经济问题并非贫困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如表1所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都认为学习是最大的问题(35.6%、31.8%、29.0%),大四的学生认为就业是最大的问题(54.7%)。而贫困生最迫切的需求也不是经济资助,而是专业知识、人际交往、创新实践能力等个人能力提升(如表2所示)。
三、项目制模式资助体系的框架与特点
1.项目制资助模式的框架
第一,项目制资助模式由申报评审、公示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效果分析评价六个部分组成。
第二,申请与立项原则:自由申请、公平立项、择优资助。
第三,组织管理:学校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制定(修订)管理办法及项目开展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申请者所在学院负责对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对拟推荐项目提出具体推荐意见。
第四,申请者条件:项目制资助的申请者,在原则上应是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是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超过60%的学生团队。
第五,项目内容:根据学生自身需求提出申请,如开展学业提升、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素质拓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和其他公益类项目。
第六,经费来源与使用:资助经费来源于学校贫困生专项资助经费。由学校财务处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对于获批立项的项目,学校给予1000元~10000元/项的资助。项目立项后给予50%的资助经费,项目验收后补足剩余经费。凡过程中执行不当,或无故拖延又无具体改进措施,或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或无法通过验收的,可责令项目负责人停止使用项目经费。
2.项目制资助模式的特点
(1)凸显学生自助主体性
学生通过自主策划、组织、管理和监督,完成项目,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意识。不仅如此,每个项目可邀请不超过两名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2)提升资助作用导向性
项目制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转变以往学生对资助物质帮扶功能的固有思维,引导学生认识资助育人功能,并且从劳动获取资助的过程中增强获得感,提高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3)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性
项目的选择面非常广,可以是帮助贫困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也可以是帮助其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所以高校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进行项目设计,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
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服务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体系的革新和研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贫困生自我发展需求的资助工作构建,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规律,有利于贫困生走向社会后成为真正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贤芳.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2]徐海兰.发展性资助在帮困助学体系中的构建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本文系《项目制模式下高校新型助学育人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自我发展需要的视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Y10。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工作 项目制模式
为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帮助贫困大学生享受教育资源,每所高校都应按照要求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政策体系。按照教育部要求,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学校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勤工助学薪酬、奖学金、学费减免、校内医疗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救济性资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贫困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所需,然而对贫困生个人能力、心理素质方面的帮助甚微。因此,建立基于贫困生自我发展需要的资助工作非常必要,这不仅有助于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还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现行资助体系存在的弊端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中的贫困生比例也在随之提高。为了保障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业,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包含“奖、补、助、贷、免”的资助体系。然而,这套资助体系局限了资助工作育人目的的真正实现。
1.心理帮扶缺失
从高中升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容易出现不适应的心理应激反应,所以,高校都会安排新生进行心理测评。但是要注意一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一般大学生更加复杂。第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而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的情绪;第二,有的贫困生本身在学校默默无闻,却因为获得了资助而成为焦点,使其更加无法走出心理困境,变得更加封闭;第三,贫困生在参与勤工助学活动时易因为内向或经验不足,工作能力不如他人,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工作,自身和外界都会给贫困生施加无形的心理压力。
2.参与意识不强
现行的资助体系强调学校、社会的主动给予,贫困生被动接受,体现了给予方的主体性,被资助者易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都是只要认定为贫困生就可以享受的,只有勤工助学和励志奖学金是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努力才能获得,这无疑限制了贫困生能力的发挥。
3.育人作用不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助工作应具有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功能,让贫困生从“受助”转变为“自助”。此外,高校常把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捆绑开展,可是這一工作形式陈旧,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二、贫困生自我发展需要调查
针对目前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向在读大学生发放。问卷主要涉及贫困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他们的需求情况等。
通过问卷可见,经济问题并非贫困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如表1所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都认为学习是最大的问题(35.6%、31.8%、29.0%),大四的学生认为就业是最大的问题(54.7%)。而贫困生最迫切的需求也不是经济资助,而是专业知识、人际交往、创新实践能力等个人能力提升(如表2所示)。
三、项目制模式资助体系的框架与特点
1.项目制资助模式的框架
第一,项目制资助模式由申报评审、公示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效果分析评价六个部分组成。
第二,申请与立项原则:自由申请、公平立项、择优资助。
第三,组织管理:学校学工部(学生处)负责制定(修订)管理办法及项目开展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申请者所在学院负责对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对拟推荐项目提出具体推荐意见。
第四,申请者条件:项目制资助的申请者,在原则上应是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是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超过60%的学生团队。
第五,项目内容:根据学生自身需求提出申请,如开展学业提升、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素质拓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和其他公益类项目。
第六,经费来源与使用:资助经费来源于学校贫困生专项资助经费。由学校财务处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对于获批立项的项目,学校给予1000元~10000元/项的资助。项目立项后给予50%的资助经费,项目验收后补足剩余经费。凡过程中执行不当,或无故拖延又无具体改进措施,或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或无法通过验收的,可责令项目负责人停止使用项目经费。
2.项目制资助模式的特点
(1)凸显学生自助主体性
学生通过自主策划、组织、管理和监督,完成项目,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意识。不仅如此,每个项目可邀请不超过两名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2)提升资助作用导向性
项目制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转变以往学生对资助物质帮扶功能的固有思维,引导学生认识资助育人功能,并且从劳动获取资助的过程中增强获得感,提高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3)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性
项目的选择面非常广,可以是帮助贫困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也可以是帮助其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所以高校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进行项目设计,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
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服务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体系的革新和研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高校学生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贫困生自我发展需求的资助工作构建,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规律,有利于贫困生走向社会后成为真正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贤芳.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2]徐海兰.发展性资助在帮困助学体系中的构建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本文系《项目制模式下高校新型助学育人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自我发展需要的视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Y10。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