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发现和记录到的数据是归纳概括科学知识最直接的依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学生的预测、猜想,顺理成章地出现意料中的现象和数据;另一种是因为操作、观察、材料等原因,观察到与预测、猜想不符的现象和数据,这种称为意外现象和数据。在不少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类意料之外的现象和数据,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意料之外的现象和数据呢?
一、“意料之外”拓展探究
教科版六下《米饭、淀粉和碘酒》一课是利用淀粉和碘酒发生特定的现象来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探究活动。在认识完淀粉与碘酒混合发生的变色现象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利用这个现象来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教师在活动开始前请学生学习了实验中的注意点,并罗列在黑板上。在实验汇报中,教师发现有一小组的结果和其他小组的不一样,其他小组的报告中都没有发现胡萝卜含有淀粉,唯有这一小组检验出胡萝卜中含有淀粉。学生都很相信自己小组的检验结果是正确的,这一小组也不例外,于是矛盾就出现了。这个争论,如果按照往常“实验结果依照大多数小组的结果来作出推论”也可以平息下去,但对这一小组来说,是很不尊重的。所以,笔者换个方式来处理。
师:如果大家不信,我们请这一小组出示他们的检测情况,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一小组把他们的实验胡萝卜放到实物投影仪上,确实,他们的胡萝卜上有一片浅浅的紫色,刚才还一片质疑声的教室瞬间转入了疑惑和沉思)
师:这个结果我们都看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1:我想问一下,你们小组的胡萝卜有没有与马铃薯放在一起?(检验的食物中有马铃薯)
组长回答:肯定没有,相互之间隔开了一段距离。
生1:那你们的滴管头有没有碰到其他食物呢?
组长回答:也没有,这些我们在做实验时都注意到了。
生1:那你们检验时是不是手上沾的淀粉碰到胡萝卜上了呢?
组长答:我们检验时没有用手去碰食物。
(学生之间的问答,正好把实验前老师出示的注意点又梳理了一遍,也再次在学生心中强调了实验操作要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
这时班级里有些学生开始轻声议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不一会儿,有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老师,我注意到胡萝卜内部不太一样,中心有一圈长得和外边的不一样,会不会中心和外边的营养成分不一样呢?”师答:“很有可能啊!”又有一位学生举手:“老师,会不会胡萝卜的根部和尖部的营养成分也不一样呢?”师答:“也有可能呀。”……科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起于问题,也终于问题。课堂上时间有限,但问题无限,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利用所学的知识把探究活动拓展到生活中去,这是把探究活动拓展到课外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科学教师的理想。
二、“意料之外”破难点
教科版五上第三单元中有一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是学生借助模拟实验认识岩石在自然作用下发生风化的现象。岩石这种缓慢的变化不是以年来界定的,可能要通过成千上万年的经历才能体现出来。课堂上让学生把岩石放在火焰上加热,再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来模拟岩石受到冷热温度的影响,并观察岩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汇报时大部分小组都提到:看见岩石上有小碎屑掉落或崩出来。这时有一位小组长站起来很犹豫地说:“我们的岩石没什么变化。”当时教师面对这个意外情况没有直接作评价,而是对全班学生说:“大部分小组都看到了岩石在经受冷热温度变化时发生了变化。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由此,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变化会使岩石发生变化这个结论。
其实,当学生汇报这个意外现象时如果换个方式来处理,正好可以突破“风化作用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这个知识难点。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帮他们分析一下吗?”学生自然会思考实验中的细节:加热时间的长短,实验次数的多少,多做几次会不会有变化等。教师借机拓展延伸:“大自然中,岩石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漫长时间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块小小的岩石在我们的课堂上只经历了三五次冷热交替的变化,它发生的变化可能不是很明显。要想让这个变化更明显,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能想到的就更丰富了……这样处理,教师充分利用了意外现象的价值,让学生反向来思考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经过分析思考,反而更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由此可见,探究活动中的意外现象和数据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它不应该在课堂上成为“意外插曲”的尴尬环节。
科学探究活动中,难免会有意外现象和数据,处理得好,就是开启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科学探究活动不应该把创造局限于课堂上。借助探究中出现的意外现象和数据,能把创造性的活动延伸开来。如果把探究活动中预测的现象和数据比作是学生的探究之花,那么那些“意料之外”就是其中更美更红的待放之花,莳弄好了会开得更鲜艳、更红!
(特约编辑 潘 若)
一、“意料之外”拓展探究
教科版六下《米饭、淀粉和碘酒》一课是利用淀粉和碘酒发生特定的现象来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探究活动。在认识完淀粉与碘酒混合发生的变色现象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利用这个现象来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教师在活动开始前请学生学习了实验中的注意点,并罗列在黑板上。在实验汇报中,教师发现有一小组的结果和其他小组的不一样,其他小组的报告中都没有发现胡萝卜含有淀粉,唯有这一小组检验出胡萝卜中含有淀粉。学生都很相信自己小组的检验结果是正确的,这一小组也不例外,于是矛盾就出现了。这个争论,如果按照往常“实验结果依照大多数小组的结果来作出推论”也可以平息下去,但对这一小组来说,是很不尊重的。所以,笔者换个方式来处理。
师:如果大家不信,我们请这一小组出示他们的检测情况,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一小组把他们的实验胡萝卜放到实物投影仪上,确实,他们的胡萝卜上有一片浅浅的紫色,刚才还一片质疑声的教室瞬间转入了疑惑和沉思)
师:这个结果我们都看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1:我想问一下,你们小组的胡萝卜有没有与马铃薯放在一起?(检验的食物中有马铃薯)
组长回答:肯定没有,相互之间隔开了一段距离。
生1:那你们的滴管头有没有碰到其他食物呢?
组长回答:也没有,这些我们在做实验时都注意到了。
生1:那你们检验时是不是手上沾的淀粉碰到胡萝卜上了呢?
组长答:我们检验时没有用手去碰食物。
(学生之间的问答,正好把实验前老师出示的注意点又梳理了一遍,也再次在学生心中强调了实验操作要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
这时班级里有些学生开始轻声议论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不一会儿,有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老师,我注意到胡萝卜内部不太一样,中心有一圈长得和外边的不一样,会不会中心和外边的营养成分不一样呢?”师答:“很有可能啊!”又有一位学生举手:“老师,会不会胡萝卜的根部和尖部的营养成分也不一样呢?”师答:“也有可能呀。”……科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起于问题,也终于问题。课堂上时间有限,但问题无限,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利用所学的知识把探究活动拓展到生活中去,这是把探究活动拓展到课外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科学教师的理想。
二、“意料之外”破难点
教科版五上第三单元中有一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是学生借助模拟实验认识岩石在自然作用下发生风化的现象。岩石这种缓慢的变化不是以年来界定的,可能要通过成千上万年的经历才能体现出来。课堂上让学生把岩石放在火焰上加热,再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来模拟岩石受到冷热温度的影响,并观察岩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汇报时大部分小组都提到:看见岩石上有小碎屑掉落或崩出来。这时有一位小组长站起来很犹豫地说:“我们的岩石没什么变化。”当时教师面对这个意外情况没有直接作评价,而是对全班学生说:“大部分小组都看到了岩石在经受冷热温度变化时发生了变化。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由此,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变化会使岩石发生变化这个结论。
其实,当学生汇报这个意外现象时如果换个方式来处理,正好可以突破“风化作用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这个知识难点。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帮他们分析一下吗?”学生自然会思考实验中的细节:加热时间的长短,实验次数的多少,多做几次会不会有变化等。教师借机拓展延伸:“大自然中,岩石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漫长时间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块小小的岩石在我们的课堂上只经历了三五次冷热交替的变化,它发生的变化可能不是很明显。要想让这个变化更明显,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然能想到的就更丰富了……这样处理,教师充分利用了意外现象的价值,让学生反向来思考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经过分析思考,反而更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由此可见,探究活动中的意外现象和数据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它不应该在课堂上成为“意外插曲”的尴尬环节。
科学探究活动中,难免会有意外现象和数据,处理得好,就是开启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科学探究活动不应该把创造局限于课堂上。借助探究中出现的意外现象和数据,能把创造性的活动延伸开来。如果把探究活动中预测的现象和数据比作是学生的探究之花,那么那些“意料之外”就是其中更美更红的待放之花,莳弄好了会开得更鲜艳、更红!
(特约编辑 潘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