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链》是19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精品。许多年来,人们对其中女主人公的看法,几乎是众口一词——她是一个追求奢华而遭不幸,被强烈的虚荣心侵蚀,导致其青春丧失的悲剧形象。但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于小说之中,难道我们就从小说中没有品味出别的什么吗?玛蒂尔德丢失项链是小说中的关键事件,项链的丢失使她的性格从那个晚上起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她的生命轨迹从那一刻起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她的一生到底构成的是悲剧还是喜剧?当我们向自己质疑这一系列问题时,特别是当我们在思想深处对作品有了新的认识,而不是局限在某些权威或泰斗的盖棺定论中时,我们发现,原来《项链》展现给我们的远不止我们已经知道的,倘把阅读重心只停留于“悲剧情节”或“悲剧人物”的认识,那我们的阅读就会是“一叶障木,不见泰山”了。
毋庸置疑,《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项链归还,后又用10年的青春光阴偿还债务,直到得知那挂项链原为假的为止贯穿始终。读者对小说中的项链感触颇深,一切都是项链惹的祸,而女主人公在这一事件中风采尽显,使其成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评判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女主人公的那挂项链在一夜风光之后仍然安然无恙将会如何?为此,我们不能不提及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把女性当玩物、把美貌当商品已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正如莫泊桑说的:“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的身世和门庭的标志。”对于玛蒂尔德,女性的丰韵、娇媚、天生丽质,上帝对她一点也不吝啬,因此,在教育部的夜会上她比所有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她陶醉于自己成功的光环里,陶醉在赞美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有了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玛蒂尔德断不会对资本主义上流社会望峰息心、畏山却步,她凭借自身禀赋的通行证,像一只城市上空的夜莺,一定还会参加财政部、卫生部等等各类夜会。“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在这样的生活中,她或许能得到她梦想中的一切,“幽静的厅堂,装饰着东方的帷幕,宽敞的客厅,张挂着古式壁灯,精巧的木器,点缀着珍奇的古玩……”当然,更少不了不只一串的让她在教育部夜会上出尽风头的项链收藏于她的首饰盒之中。既有“桃李春风花开日”,便有“秋雨梧桐叶落时”,光阴荏苒,岁月更迭,暮去朝来,人老珠黄之时,门前冷落、鞍马稀疏的旷味与悲凉,玛蒂尔德不知比白居易笔下的浔阳江头的琵琶女更凄惨多少?到那时“欲将心事付瑶琴”,即便弦断,有谁听?那个亲手将妻子送到教育部夜会上的路瓦栽先生即使悔断肠根又能如何?若是这样那才是真正的“悲剧情节”,女主人公才是真正的“悲剧人物”。但这毕竟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因此,莫泊桑匠心独具地安排项链的丢失,完全不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恰好是女主人公生命轨迹改变的新起点,也是她真正面对生活的清醒剂。从这个角度看那串项链不但该丢,而且丢得好、丢得值。
抛开权威们的定论不说,单从路瓦栽夫妇自身来说,是否觉得给我们有以下的启发:
首先,路瓦栽先生寻回了作为男人的尊严,丢了一串项链,挽回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使他男人的本色得以还原和彰显。尽管他也同样付出了10年艰辛,付出了36000法郎,但有价有形的东西毕竟挽回了一个男人最起码的做人尊严,倘若不感谢那串丢失的项链,悬在空中的那顶绿帽子或许迟早会不偏不倚地落在他的头上,到那时悔之晚矣。另外,项链的丢失客观上也使男主人公的本色得以还原和彰显。玛蒂尔德婚后的最初阶段,根本就不懂得爱的真谛,她看不到丈夫的长处,整天怨东怨西,倒是10年的同甘共苦,使她真正体会到了来自丈夫无私的爱。当项链丢失时,他跑前跑后地寻找,确认无法找回时,毫无责怪和怨言,义无反顾地举债买了项链如期还上。在漫长的10年中,更是他急妻子之所急,想妻子之所想,省吃俭用,深夜抄书稿赚钱,本能地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用理解和宽容所编织的爱,体谅和呵护着妻子,与她共渡难关,使玛蒂尔德才有了坚持下来的勇气和力量,同时也使她真正懂得了爱的含义。假如项链不丢,结果可能会是这样的吗?
其次,项链的丢失无论从主观抑或客观上均促成了玛蒂尔德从梦想到现实,返璞归真,完成了人生追求从错位到复位的圆满转变。“爱慕虚荣,追求奢华”是她婚初的梦想,姑且不论当时的法国社会风气对她的影响,就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谁会没有爱美之心和虚荣心,又有谁不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丰盈充实?诚然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没有显赫的地位、豪华的陪嫁,难道她对美的追求和未来生活的奢想都没有资格吗?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对平庸的现状和陈腐的一切的不满,是走向未来美好生活的第一步。因为不满,哥白尼才肯背叛《圣经》,伸出《天体运行论》的有力臂膀,把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因为不满,今天的我们才奋起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创建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假如我们一味地指责女主人公,那我们岂不变成了清教徒和卫道士?即便玛蒂尔德是只癞蛤蟆,但这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总比那些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要活得有意义,因为她还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激励着她。另外,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地游离于社会之外,何况在当时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法国社会,路瓦栽夫人丢失项链后没有背信弃义,没有逃避责任,相反她用自己责无旁贷的行动向读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莫泊桑在小说中对此的褒扬是鲜明的。设计这样一个戏剧性的人物,作者的用意断不会停留在仅是一出闹剧的这样一个层面,他的笔锋直指的应该是灯红酒绿的法国上流社会,意欲鞭挞的更是闹剧的制造者。因此,大师没有因丢项链而把她写成一只飞蛾,让她焚身于法国社会物欲横流的烈焰中,而是假项链的丢失以促成玛蒂尔德质的嬗变,这难道不是玛蒂尔德之幸,读者之大幸吗?
丢项链是小说情节的分水岭,同样也是女主人公生命历程的分水岭。10年前的玛蒂尔德,用自身过人的资质和禀赋在教育部的夜会上,犹如一盆惊艳的昙花,卓尔不群地灿烂绽放;10年后她远离了虚幻和梦想,抛弃了任性与娇气,获得了心灵上的充实和安宁,更像一颗熠熠生辉的钻石,在中外文学史上,恒美地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今天如此,遥远的、遥远的将来也会如此!
我为此祝福!
毋庸置疑,《项链》的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项链归还,后又用10年的青春光阴偿还债务,直到得知那挂项链原为假的为止贯穿始终。读者对小说中的项链感触颇深,一切都是项链惹的祸,而女主人公在这一事件中风采尽显,使其成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评判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女主人公的那挂项链在一夜风光之后仍然安然无恙将会如何?为此,我们不能不提及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把女性当玩物、把美貌当商品已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正如莫泊桑说的:“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的身世和门庭的标志。”对于玛蒂尔德,女性的丰韵、娇媚、天生丽质,上帝对她一点也不吝啬,因此,在教育部的夜会上她比所有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她陶醉于自己成功的光环里,陶醉在赞美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有了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玛蒂尔德断不会对资本主义上流社会望峰息心、畏山却步,她凭借自身禀赋的通行证,像一只城市上空的夜莺,一定还会参加财政部、卫生部等等各类夜会。“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在这样的生活中,她或许能得到她梦想中的一切,“幽静的厅堂,装饰着东方的帷幕,宽敞的客厅,张挂着古式壁灯,精巧的木器,点缀着珍奇的古玩……”当然,更少不了不只一串的让她在教育部夜会上出尽风头的项链收藏于她的首饰盒之中。既有“桃李春风花开日”,便有“秋雨梧桐叶落时”,光阴荏苒,岁月更迭,暮去朝来,人老珠黄之时,门前冷落、鞍马稀疏的旷味与悲凉,玛蒂尔德不知比白居易笔下的浔阳江头的琵琶女更凄惨多少?到那时“欲将心事付瑶琴”,即便弦断,有谁听?那个亲手将妻子送到教育部夜会上的路瓦栽先生即使悔断肠根又能如何?若是这样那才是真正的“悲剧情节”,女主人公才是真正的“悲剧人物”。但这毕竟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因此,莫泊桑匠心独具地安排项链的丢失,完全不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而恰好是女主人公生命轨迹改变的新起点,也是她真正面对生活的清醒剂。从这个角度看那串项链不但该丢,而且丢得好、丢得值。
抛开权威们的定论不说,单从路瓦栽夫妇自身来说,是否觉得给我们有以下的启发:
首先,路瓦栽先生寻回了作为男人的尊严,丢了一串项链,挽回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使他男人的本色得以还原和彰显。尽管他也同样付出了10年艰辛,付出了36000法郎,但有价有形的东西毕竟挽回了一个男人最起码的做人尊严,倘若不感谢那串丢失的项链,悬在空中的那顶绿帽子或许迟早会不偏不倚地落在他的头上,到那时悔之晚矣。另外,项链的丢失客观上也使男主人公的本色得以还原和彰显。玛蒂尔德婚后的最初阶段,根本就不懂得爱的真谛,她看不到丈夫的长处,整天怨东怨西,倒是10年的同甘共苦,使她真正体会到了来自丈夫无私的爱。当项链丢失时,他跑前跑后地寻找,确认无法找回时,毫无责怪和怨言,义无反顾地举债买了项链如期还上。在漫长的10年中,更是他急妻子之所急,想妻子之所想,省吃俭用,深夜抄书稿赚钱,本能地承担起男子汉的责任,用理解和宽容所编织的爱,体谅和呵护着妻子,与她共渡难关,使玛蒂尔德才有了坚持下来的勇气和力量,同时也使她真正懂得了爱的含义。假如项链不丢,结果可能会是这样的吗?
其次,项链的丢失无论从主观抑或客观上均促成了玛蒂尔德从梦想到现实,返璞归真,完成了人生追求从错位到复位的圆满转变。“爱慕虚荣,追求奢华”是她婚初的梦想,姑且不论当时的法国社会风气对她的影响,就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谁会没有爱美之心和虚荣心,又有谁不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丰盈充实?诚然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没有显赫的地位、豪华的陪嫁,难道她对美的追求和未来生活的奢想都没有资格吗?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对平庸的现状和陈腐的一切的不满,是走向未来美好生活的第一步。因为不满,哥白尼才肯背叛《圣经》,伸出《天体运行论》的有力臂膀,把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因为不满,今天的我们才奋起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创建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假如我们一味地指责女主人公,那我们岂不变成了清教徒和卫道士?即便玛蒂尔德是只癞蛤蟆,但这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总比那些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要活得有意义,因为她还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激励着她。另外,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地游离于社会之外,何况在当时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法国社会,路瓦栽夫人丢失项链后没有背信弃义,没有逃避责任,相反她用自己责无旁贷的行动向读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莫泊桑在小说中对此的褒扬是鲜明的。设计这样一个戏剧性的人物,作者的用意断不会停留在仅是一出闹剧的这样一个层面,他的笔锋直指的应该是灯红酒绿的法国上流社会,意欲鞭挞的更是闹剧的制造者。因此,大师没有因丢项链而把她写成一只飞蛾,让她焚身于法国社会物欲横流的烈焰中,而是假项链的丢失以促成玛蒂尔德质的嬗变,这难道不是玛蒂尔德之幸,读者之大幸吗?
丢项链是小说情节的分水岭,同样也是女主人公生命历程的分水岭。10年前的玛蒂尔德,用自身过人的资质和禀赋在教育部的夜会上,犹如一盆惊艳的昙花,卓尔不群地灿烂绽放;10年后她远离了虚幻和梦想,抛弃了任性与娇气,获得了心灵上的充实和安宁,更像一颗熠熠生辉的钻石,在中外文学史上,恒美地闪烁着夺目的光芒,今天如此,遥远的、遥远的将来也会如此!
我为此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