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制裁以来,美伊两国剑拔弩张,伊朗国内波谲云诡,但有一些事物依然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头巾仪式”。
每天,世界各地抵达伊朗的飞机一降落,女性旅客根据广播提示,纷纷用头巾遮住秀发,举行“头巾仪式”,完成步入伊朗的必修课。仅在2018年年初,就有至少29个女孩因为在街头摘下头巾被宗教警察逮捕。人们很难想象,四五十年前的伊朗竟然是一个洋溢着自由之风的世俗化国家,首都德黑兰号称“中东小巴黎”,顶着烫过的时髦发型、穿迷你裙是酷女孩儿的标配,酒精派对、摇滚乐、学托福是城市新青年的常态。
那时,正值美国与伊朗的“蜜月期”。
巴列维王朝
近代伊朗政治混乱,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1925年,军阀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自封为王,正式建立巴列维王朝。礼萨·汗·巴列维史称老巴列维,军人出身的他对伊斯兰教没有好感,而是醉心于效仿西方的现代化改革,推行政教分离的现代化运动。他公然无视伊斯兰最基本的戒律,穿着马靴踏入神圣的清真寺,并用手杖抽打一名德高望重的阿亚图拉。老巴列维颁布法令,规定政府雇员如果让妻子蒙着面纱上街就会被解雇,最极端的时候,老巴列维甚至让警察当街扯掉女子的罩袍。
1941年,老巴列维退位,将王位交与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几年后,伊朗实行君主立宪改革,巴列维成了虚位君主,首相成为实权人物。当时世界出现“冷战”格局,伊朗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争夺的战场。1951年,支持石油产业国有化的摩萨台当选伊朗首相。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任后,确信摩萨台会把伊朗断送给共产主义,决定打出伊朗国王这张牌,对其扶持并策动伊朗军事政变。摩萨台政府很快倒台,巴列维掌握实权,伊朗由一个君主立宪国家摇身一变成了君主专制国家。
当年,在“冷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伊朗完全站在以美国为首的一边,成为西方对抗苏联的南方前哨阵地。
“白色革命”
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支持下,巴列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白色革命”,试图用西方文明全面改造伊朗传统文化,把贫穷落后的伊朗建设成“现代化的、伟大文明的国家”。巴列维利用石油产量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使经济迅速发展,短短十几年,伊朗大踏步进入了所谓发达国家行列。白色革命也使得伊朗女性权利进一步提高。比如,女性获得了与男人一样的离婚权;国内出现了第一位女律师、女法官,甚至女内阁大臣;娱乐受到鼓励,人们拥有了纵情声色的自由。
但是,西方的政治经济学与中亚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伊朗经济上的突飞猛进造成了金钱对官员们的腐蚀,贫富悬殊日益扩大,贪污腐败、骄奢淫逸之风日盛。巴列维大搞形象工程,搞了一个“充满敬畏和庄严的加冕典礼”。国王第三任妻子法拉赫在加冕典礼上穿一件貂皮长袍,皇冠比在童话书中看到的任何一个都大,重达1600克,上面有1469颗钻石,36块纯绿宝石,36粒美玉和105串珍珠。巴列维封她为摄政王,一旦国王驾崩,王储又不满21岁,皇后便可代其行使权力。这一切,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伊朗引起了极大争议,更触怒了极端宗教势力。
逃离德黑兰
2013年,第85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授予电影《逃离德黑兰》。影片近于纪实性地讲述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中,美国人质的一次逃离行动。影片中再现的声势浩大的伊斯兰革命,是美国与伊朗关系从亲密转向老死不相往来的分水岭。
1977年,伊朗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美国卡特政府根据推行的“人权外交”政策,反对镇压,主张先宽容对待。后来当民众运动声势越来越大,美国政府又表示支持巴列维采取镇压措施。这时前苏联站出来,强烈反对外国干预伊朗内政。由于此时的美国在美苏全球争霸中处于守势,而伊朗在地理位置上紧鄰苏联,美国政府对是否支持巴列维摇摆不定,这加速了巴列维王朝的倒台。美国一些政要指责说,这是政府继越战之后在对外政策上的最大一次失败。1979年2月1日,长期流亡国外的什叶派精神领袖霍梅尼回到伊朗,在万众欢腾中接管了政权和军队。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恢复了原教旨主义的施政措施。伊朗新政权建立后,视美国为“大撒旦”,清除西方影响成为其加强自身信仰的一部分。1980年4月7日,美伊正式断交,从此严重敌对。
伊核问题
2003年初,伊朗核问题凸显。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对伊实施制裁。2013年9月,温和派伊朗总统鲁哈尼上台三个月后,奥巴马就致电鲁哈尼,这是断交以来美伊领导人的首度接触,被视为两国由对抗转向合作的新开端。同年11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的谈判展开。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其实质是解除对伊制裁,换取伊朗弃核。
特朗普上台后,指责该协议扶植了伊朗,使其借助制裁缓解带来的利好,在中东地区积极向外输出影响力:介入叙利亚内战,全力支持巴沙尔政权;与什叶派的伊拉克政府密切联系,两伊呈现结盟态势;支持胡塞武装、真主党和哈马斯。目前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的“什叶派之弧”已悄然形成,挑战着美国着力构建的中东秩序。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撕毁伊核协议,目的是以协议的存废为抓手,抓牢中东主导权,从经济上封锁伊朗,使其最终丧失在中东战略扩张的能力。
流浪王后的见证
当前,美国与伊朗面临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最为严峻的冲突。而此时流亡的法拉赫·巴列维——伊朗的末代王后,在一双儿女先后自杀后,独自生活在宁静的一隅,再也没有了40年前逃离时的惊恐。法拉赫王后常年定居巴黎,因为那里有她爱情的甜美回忆。1959年,21岁的法拉赫作为伊朗留学生代表,在伊朗驻法国使馆见到了她的国君。刚离过婚的巴列维对法拉赫一见钟情。当兴奋的法拉赫把自己订婚的消息告诉了闺蜜,并让闺蜜猜猜谁是未婚夫,她的闺蜜数遍了生活中认识的所有人,都没有猜对,最后开玩笑说:那就只剩下国王陛下本人了吧,法拉赫强抑喜悦点了点头。
法拉赫王后仍然深爱着伊朗,会因友人给她带来一抔伊朗的泥土而流泪。巴列维王朝本质上是波斯民族精英试图摆脱伊斯兰桎梏,构建近现代民族国家的一次努力,他们依赖的工具是西方文化及其政治经济制度,当然还有西方文明的旗手—一美国的鼎力相助。但他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忽略了伊斯兰教对波斯的深远影响。
如今只有在巴黎街头,偶尔闪现的法拉赫王后年迈的身影,依稀见证着美国和伊朗曾经的“蜜月”。
每天,世界各地抵达伊朗的飞机一降落,女性旅客根据广播提示,纷纷用头巾遮住秀发,举行“头巾仪式”,完成步入伊朗的必修课。仅在2018年年初,就有至少29个女孩因为在街头摘下头巾被宗教警察逮捕。人们很难想象,四五十年前的伊朗竟然是一个洋溢着自由之风的世俗化国家,首都德黑兰号称“中东小巴黎”,顶着烫过的时髦发型、穿迷你裙是酷女孩儿的标配,酒精派对、摇滚乐、学托福是城市新青年的常态。
那时,正值美国与伊朗的“蜜月期”。
巴列维王朝
近代伊朗政治混乱,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1925年,军阀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自封为王,正式建立巴列维王朝。礼萨·汗·巴列维史称老巴列维,军人出身的他对伊斯兰教没有好感,而是醉心于效仿西方的现代化改革,推行政教分离的现代化运动。他公然无视伊斯兰最基本的戒律,穿着马靴踏入神圣的清真寺,并用手杖抽打一名德高望重的阿亚图拉。老巴列维颁布法令,规定政府雇员如果让妻子蒙着面纱上街就会被解雇,最极端的时候,老巴列维甚至让警察当街扯掉女子的罩袍。
1941年,老巴列维退位,将王位交与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几年后,伊朗实行君主立宪改革,巴列维成了虚位君主,首相成为实权人物。当时世界出现“冷战”格局,伊朗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争夺的战场。1951年,支持石油产业国有化的摩萨台当选伊朗首相。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上任后,确信摩萨台会把伊朗断送给共产主义,决定打出伊朗国王这张牌,对其扶持并策动伊朗军事政变。摩萨台政府很快倒台,巴列维掌握实权,伊朗由一个君主立宪国家摇身一变成了君主专制国家。
当年,在“冷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伊朗完全站在以美国为首的一边,成为西方对抗苏联的南方前哨阵地。
“白色革命”
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支持下,巴列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白色革命”,试图用西方文明全面改造伊朗传统文化,把贫穷落后的伊朗建设成“现代化的、伟大文明的国家”。巴列维利用石油产量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使经济迅速发展,短短十几年,伊朗大踏步进入了所谓发达国家行列。白色革命也使得伊朗女性权利进一步提高。比如,女性获得了与男人一样的离婚权;国内出现了第一位女律师、女法官,甚至女内阁大臣;娱乐受到鼓励,人们拥有了纵情声色的自由。
但是,西方的政治经济学与中亚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伊朗经济上的突飞猛进造成了金钱对官员们的腐蚀,贫富悬殊日益扩大,贪污腐败、骄奢淫逸之风日盛。巴列维大搞形象工程,搞了一个“充满敬畏和庄严的加冕典礼”。国王第三任妻子法拉赫在加冕典礼上穿一件貂皮长袍,皇冠比在童话书中看到的任何一个都大,重达1600克,上面有1469颗钻石,36块纯绿宝石,36粒美玉和105串珍珠。巴列维封她为摄政王,一旦国王驾崩,王储又不满21岁,皇后便可代其行使权力。这一切,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伊朗引起了极大争议,更触怒了极端宗教势力。
逃离德黑兰
2013年,第85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授予电影《逃离德黑兰》。影片近于纪实性地讲述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中,美国人质的一次逃离行动。影片中再现的声势浩大的伊斯兰革命,是美国与伊朗关系从亲密转向老死不相往来的分水岭。
1977年,伊朗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美国卡特政府根据推行的“人权外交”政策,反对镇压,主张先宽容对待。后来当民众运动声势越来越大,美国政府又表示支持巴列维采取镇压措施。这时前苏联站出来,强烈反对外国干预伊朗内政。由于此时的美国在美苏全球争霸中处于守势,而伊朗在地理位置上紧鄰苏联,美国政府对是否支持巴列维摇摆不定,这加速了巴列维王朝的倒台。美国一些政要指责说,这是政府继越战之后在对外政策上的最大一次失败。1979年2月1日,长期流亡国外的什叶派精神领袖霍梅尼回到伊朗,在万众欢腾中接管了政权和军队。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恢复了原教旨主义的施政措施。伊朗新政权建立后,视美国为“大撒旦”,清除西方影响成为其加强自身信仰的一部分。1980年4月7日,美伊正式断交,从此严重敌对。
伊核问题
2003年初,伊朗核问题凸显。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对伊实施制裁。2013年9月,温和派伊朗总统鲁哈尼上台三个月后,奥巴马就致电鲁哈尼,这是断交以来美伊领导人的首度接触,被视为两国由对抗转向合作的新开端。同年11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的谈判展开。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其实质是解除对伊制裁,换取伊朗弃核。
特朗普上台后,指责该协议扶植了伊朗,使其借助制裁缓解带来的利好,在中东地区积极向外输出影响力:介入叙利亚内战,全力支持巴沙尔政权;与什叶派的伊拉克政府密切联系,两伊呈现结盟态势;支持胡塞武装、真主党和哈马斯。目前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的“什叶派之弧”已悄然形成,挑战着美国着力构建的中东秩序。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撕毁伊核协议,目的是以协议的存废为抓手,抓牢中东主导权,从经济上封锁伊朗,使其最终丧失在中东战略扩张的能力。
流浪王后的见证
当前,美国与伊朗面临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最为严峻的冲突。而此时流亡的法拉赫·巴列维——伊朗的末代王后,在一双儿女先后自杀后,独自生活在宁静的一隅,再也没有了40年前逃离时的惊恐。法拉赫王后常年定居巴黎,因为那里有她爱情的甜美回忆。1959年,21岁的法拉赫作为伊朗留学生代表,在伊朗驻法国使馆见到了她的国君。刚离过婚的巴列维对法拉赫一见钟情。当兴奋的法拉赫把自己订婚的消息告诉了闺蜜,并让闺蜜猜猜谁是未婚夫,她的闺蜜数遍了生活中认识的所有人,都没有猜对,最后开玩笑说:那就只剩下国王陛下本人了吧,法拉赫强抑喜悦点了点头。
法拉赫王后仍然深爱着伊朗,会因友人给她带来一抔伊朗的泥土而流泪。巴列维王朝本质上是波斯民族精英试图摆脱伊斯兰桎梏,构建近现代民族国家的一次努力,他们依赖的工具是西方文化及其政治经济制度,当然还有西方文明的旗手—一美国的鼎力相助。但他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忽略了伊斯兰教对波斯的深远影响。
如今只有在巴黎街头,偶尔闪现的法拉赫王后年迈的身影,依稀见证着美国和伊朗曾经的“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