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養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探索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得出一些体会:一是重视课堂教学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这个环节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有规律地阅读;3.重视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4.制定评价体系,帮助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二是重视课外阅读的开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个环节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2.构建家校互动平台,共创书香家庭,提高阅读能力。这些方法都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提高;阅读能力;方法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经,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养成的,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是训练。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只有搞好了阅读教学,才能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只有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进行独立阅读,也才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得出一些体会:
一、课堂教学重视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最佳环境,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实施。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兴趣为先导,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图片、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积极地阅读。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有规律地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边读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从下面几方面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1.带着目的去阅读的习惯
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必要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为此得培养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为什么要在现在读这本,而不在其他时候?’这样自问,无论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它总能帮助我们明确读书的目的。”目的明确了,不仅增强阅读了动力,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出发点。所以要求学生在打开读物前,首先问一问:我为什么要读它?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
2.精选读物的习惯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你的周围有一个浩瀚的书刊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的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阅读研究专家c·n波瓦尔宁在其《应当怎样读书》中也特别制定了“自学者选书守则”,以此来严格控制对读物的选择。这个守则有以下5条:读得少些,但要好些;读必读之书,即使没有兴趣的也要读;读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书;读不容易的和不太难的读物;按照一定的阅读计划读。这5条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严格照此办理,就不会因胡乱泛滥而浪费精力,耗费时间,更不会读那些坏书而使身心受损。
3.按计划阅读的习惯
恩格斯曾说:“无计划地读书简直是荒唐。”在所有阅读的坏习惯中,也许没有比漫无边际,胡乱阅读更坏的了,要读好书就要改掉无计划阅读的坏习惯。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必有计划、必照计划的好习惯。
4.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读者不说话的老师,是随时可以咨询的顾问,是解疑释难的好帮手。而只有养成了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时,它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发挥。所以,我指导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阅读前,一定要把常备工具书置于身边;阅读中,遇到疑难,就要翻查。教师还加以指导、督促、检查。
(三)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就能独立去思考探索,把握规律,举一反三,自主地进行阅读。我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我总结并指导学生运用以下五种方法进行阅读。
①精读法;②略读法;③批注法;④摘抄法;⑤写心得法。
(四)制定阅读评价体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这促使我们语文教师关注阅读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和习惯。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制定并不断完善阅读评价体系。分别制订低、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综合评价表,评价等级分“良好”“中等”及“努力”三级。对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对级别为“努力”的学生分析优缺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出改进计划。 如小學生低年级段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综合评价表
二、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高读写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着重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营造快乐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实践。
(一)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拓展活动
1.开展读书实践活动。每月不少于三次,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如开展诵读比赛、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词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编选班刊等读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2. 建立班级图书角。动员学生开展“捐一本,看百本”活动;动员学生家长自愿为孩子购买图书,让学生相互交流阅读。
3.开设班级读书会。开展每周一节读书会,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全班共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然后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师生、生生共同交流,分享读书体验。
4.放飞学生心灵,开创“绿色作文”。“绿色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审视、关爱,肯定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让学生获得心灵的解放,从而放飞思绪,大胆行文,从而放飞学生灵性,弘扬学生个性。
5.结合“读书节”开展读书活动。
6.班校结合,开展评比活动,建立读书激励机制。积极参与学校如下活动:(1)评选“读书明星”;(2)评选“书香班级”;(3)评选“书香家庭”;(4)奖励教师。
(二)构建家校互动平台,共创书香家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结合市委宣传部、妇联举办的“全民阅读活动”,学校、老师通过微信、人人通等网络平台与家长联系、交流读书的信息、经验、方法,共同促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
2.每周开展一次美文欣赏、好书推荐、故事演讲、中华经典诵读等内容,安排家长参与,让家长们也感受阅读的乐趣。
3.向家长征稿,选优诵读,给家长也有一个读书学习、展示交流的机会。
4.提倡家长和孩子在放假期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初步阶段,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为孩子提供阅读资源,让他们品味到书中的乐趣,与书为友。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阅读活动
互联网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读物,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小组讨论、全班探究等,切实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开展网络阅读课题研究,以科研兴教,科研提效。我参加学校组织的省级课题《互联网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策略及指导模式研究》的研究,这个课题是学校于2016年1月申报的省级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网络上推荐书籍,组织学生阅读、交流、发表读后感等方法行之有效。我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指导学生阅读的实践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以网络为依托,参加各种阅读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宣传部、教育局组织的“线上读书活动”,参与全民读书活动等。
我在教学工作中,通过以上的一些做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些方法还是比较肤浅的,还要继续探索。同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标准,2011.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
【关键词】提高;阅读能力;方法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经,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养成的,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只是训练。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只有搞好了阅读教学,才能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只有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进行独立阅读,也才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得出一些体会:
一、课堂教学重视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最佳环境,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实施。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兴趣为先导,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各种图片、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积极地阅读。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有规律地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边读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从下面几方面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1.带着目的去阅读的习惯
美国著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必要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为此得培养一个好习惯,那就是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为什么要在现在读这本,而不在其他时候?’这样自问,无论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它总能帮助我们明确读书的目的。”目的明确了,不仅增强阅读了动力,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出发点。所以要求学生在打开读物前,首先问一问:我为什么要读它?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
2.精选读物的习惯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你的周围有一个浩瀚的书刊海洋,要非常严格慎重的选择阅读的书籍和杂志。”阅读研究专家c·n波瓦尔宁在其《应当怎样读书》中也特别制定了“自学者选书守则”,以此来严格控制对读物的选择。这个守则有以下5条:读得少些,但要好些;读必读之书,即使没有兴趣的也要读;读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书;读不容易的和不太难的读物;按照一定的阅读计划读。这5条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严格照此办理,就不会因胡乱泛滥而浪费精力,耗费时间,更不会读那些坏书而使身心受损。
3.按计划阅读的习惯
恩格斯曾说:“无计划地读书简直是荒唐。”在所有阅读的坏习惯中,也许没有比漫无边际,胡乱阅读更坏的了,要读好书就要改掉无计划阅读的坏习惯。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必有计划、必照计划的好习惯。
4.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读者不说话的老师,是随时可以咨询的顾问,是解疑释难的好帮手。而只有养成了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时,它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发挥。所以,我指导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阅读前,一定要把常备工具书置于身边;阅读中,遇到疑难,就要翻查。教师还加以指导、督促、检查。
(三)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就能独立去思考探索,把握规律,举一反三,自主地进行阅读。我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我总结并指导学生运用以下五种方法进行阅读。
①精读法;②略读法;③批注法;④摘抄法;⑤写心得法。
(四)制定阅读评价体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这促使我们语文教师关注阅读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和习惯。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制定并不断完善阅读评价体系。分别制订低、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综合评价表,评价等级分“良好”“中等”及“努力”三级。对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对级别为“努力”的学生分析优缺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出改进计划。 如小學生低年级段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综合评价表
二、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高读写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着重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营造快乐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实践。
(一)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拓展活动
1.开展读书实践活动。每月不少于三次,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如开展诵读比赛、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词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编选班刊等读书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2. 建立班级图书角。动员学生开展“捐一本,看百本”活动;动员学生家长自愿为孩子购买图书,让学生相互交流阅读。
3.开设班级读书会。开展每周一节读书会,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全班共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然后提供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师生、生生共同交流,分享读书体验。
4.放飞学生心灵,开创“绿色作文”。“绿色作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审视、关爱,肯定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让学生获得心灵的解放,从而放飞思绪,大胆行文,从而放飞学生灵性,弘扬学生个性。
5.结合“读书节”开展读书活动。
6.班校结合,开展评比活动,建立读书激励机制。积极参与学校如下活动:(1)评选“读书明星”;(2)评选“书香班级”;(3)评选“书香家庭”;(4)奖励教师。
(二)构建家校互动平台,共创书香家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结合市委宣传部、妇联举办的“全民阅读活动”,学校、老师通过微信、人人通等网络平台与家长联系、交流读书的信息、经验、方法,共同促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
2.每周开展一次美文欣赏、好书推荐、故事演讲、中华经典诵读等内容,安排家长参与,让家长们也感受阅读的乐趣。
3.向家长征稿,选优诵读,给家长也有一个读书学习、展示交流的机会。
4.提倡家长和孩子在放假期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初步阶段,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为孩子提供阅读资源,让他们品味到书中的乐趣,与书为友。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阅读活动
互联网空前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学的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电子读物,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小组讨论、全班探究等,切实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开展网络阅读课题研究,以科研兴教,科研提效。我参加学校组织的省级课题《互联网 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策略及指导模式研究》的研究,这个课题是学校于2016年1月申报的省级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网络上推荐书籍,组织学生阅读、交流、发表读后感等方法行之有效。我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指导学生阅读的实践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以网络为依托,参加各种阅读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宣传部、教育局组织的“线上读书活动”,参与全民读书活动等。
我在教学工作中,通过以上的一些做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些方法还是比较肤浅的,还要继续探索。同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标准,2011.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