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道话弥渡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妹在深山,在深山。
  妹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郎啊!郎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清悠悠。
  ……
  《小河淌水》歌声无论在哪里响起,都以超然地域环境的人性之美感动着每一个人,其艺术魅力之源,来自于《小河淌水》故乡这片人文文化丰厚的土壤——
  星空月夜,万般沉寂;壑峰密林,凝眸不语。月光在游动着,清悠悠的小河不息地流淌着……无期的等待,永远的期冀,把那深情融入夜色,将岁月的回声融汇成美妙的旋律,装满人间的真挚之情,带着人性之美流向远方……
  
  彩云南现的地方
  
  弥渡境内营盘山新石器遗址的发现,出土的战国铜鼓,白崖城、金殿窝遗址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青石弯石棺墓群以及剑、斧、矛、锄、簪、镯、铃铜器、土陶器的出土证明,从春秋末期(公元前475年,经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到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弥渡就进入了鼎盛的青铜时代。
  众多古遗址,出土文物,碑刻、古建筑的遗存以及史书中的记载,存留的不仅仅是悠悠岁月中弥渡历史走过的足迹,而且还记下了很早以前弥渡发生过的许多事情,让人们依稀看到了这里的历史变迁。
  弥渡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经历了“侯王国以十数”、“君长以什数”,部落林立,互不统属的时代。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发巴蜀地区士卒,征服了滇池东面的劳浸、靡莫等部落,“大兵临滇,滇王降汉”。西汉在西南夷地区设置了永昌、■、越■、益州四郡,以滇西祥云、弥渡、凤仪、宾川四地置云南县。
  弥渡是云南名称渊源最早的四地之一。
  初唐以前,滇西地区的先民以弥渡白崖(今红岩)为中心,建立过白子国地方政权。唐初,洱海地区蒙■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大部落争相崛起,弥渡是“六诏咽喉”要地。南诏时期,弥渡又是南诏王国腹心之地,以白崖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隶属地方政权南诏,史称白崖赕或白崖睑。同时又隶属于中央政权的剑南道匡州,为勃弄县。到宋代大理国时期,隶属于天水郡。到公元1274年设建宁县,属于大理路。公元1288年撤县并州。元末,设置了定西岭土巡检,就是密祉李姓始祖李清宇。明代洪武16年(公元1383年)始设“迷渡市巡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白崖移至今天的弥城及弥渡中川。清代雍正8年(公元1730年)移大理督辅通判驻弥城,改“迷”为“弥”。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大理府南关分府通判驻弥渡,称弥渡市督捕通判。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5月,以赵州、祥云、宾川、蒙化四县插花地合并设立弥渡县。
  弥渡是“彩云南现”的地方。
  明万历年间云南布政司右参政谢肇■(浙)在其所著的《滇略》中,几次记下“彩云”之事。他在卷一《版略》中说:“汉元狩(汉武帝年号)间,彩云现于南中,遣使迹之”。这“南中”为何地?他在卷七中载:“汉武帝元狩元年,有彩云见于白崖,遣使迹之,乃置云南县”。白崖指何处?元代郭松年在《大理纪行》中说:“山行三十里,至白■旬。其地形南北袤(mao纵长),大小约与云南(祥云)■旬相埒,居民凑集,禾麦蔽野。县西白崖斩绝,其色明雪,古曰白崖。”清嘉庆丁卯(公元1807年)成书的《滇系》,在白崖城条下注曰:“白崖城在赵州东南九十里,即古彩云城也。”
  汉元狩间所记的“彩云现于南中”,便是指如今弥渡县的红岩镇。红岩镇位于弥渡县西北部,古称白崖、彩云镇。唐代计划筑彩云城,但议而未成,至解放前夕属凤仪县的彩云镇。清道光年间,弥渡文人李菊村先生描绘南诏铁柱庙庙会题了一副对联:“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缕翔环遗旧垒;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此联在记述山地民族民俗中,又一次描述了这“彩云南现”的地方。
  “彩云之南”便源于此。
  
  连接四方的咽喉要地
  
  唐代樊绰所著的《蛮书》中实录了古道上商人们“秋时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苍凉无奈的生活,也记载了供客商和马帮投宿的驿站和古道走向。这条古道称之为“蜀身毒道”。近年有人又把它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在古汉语中,“身”字有一种读法为“烟”的近似音,这样,“身毒”就和“印度”的读音相近,“身毒”也是中文对印度的古称。“蜀身毒道”从四川分两路进入云南,一条沿秦朝就打开的“五尺道”为主线,从宜宾、盐津、昭通、昆明至大理;另一条为汉代开辟的“灵关道”,经邛崃、雅安、西昌渡金沙江经大姚向西南,两条路都在大理汇合,进入横断山脉中的“博南古道”,至永昌(今保山)后又分三路翻越高黎贡山,分别从南、北斋公房和分水岭到达腾冲,再从腾冲又分腾北线、腾西北线、腾西南线等20多个出口分道出境,然后经缅甸到东南亚或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并向西亚和欧洲延伸。
  弥渡是古云南“地当蜀去身毒道途中”古丝绸南路要冲。《蛮书》卷五记载:“龙尾城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滇西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均从这里穿境而过。“白崖城……正南去开南城十一日程”,记载了当时马帮从弥渡南面去开南的路程。《明万历赵州志》、天启《滇志》皆记的“弥只里”、“弥只铺”,便是现今的弥渡县密祉乡文盛街。茶马古道60里一站、10里一铺。马帮从白崖南下经“大庄”哨,过“腰惠铺”,登景东坡经骡马潭进入密祉坝南下到景东,再经镇沅、普洱、到达勐海,出打洛、至缅甸。“小云南”人称缅甸为夷方,赶马人把走这条路称之为“走夷方”。
  弥渡南连至勐海的夷方路,往东至云南驿通达昆明,北上定西岭,直达下关。再往北过丽江进藏区,往南上博南古道到达瑞丽出缅甸。弥渡处在三条古道的交汇路口,乾隆《赵州志》记载:“弥渡市,人文与州城并盛,但五方杂处,习尚稍殊。”从明代起,先后有江西、河南、四川、大理的商人在弥城建立会馆,陕西商人则在密祉建立会馆。弥城以十二生肖中的巳、酉、丑为市。即“空三赶四”。“五方杂处”,说明当时的弥渡已是人流、物流的商贸集散地。
  公元7世纪初,中原李唐王朝取代隋王朝,对西南恩威并重,派重兵进入滇池和洱海地区。与此同时,位于云南西北的吐蕃王朝也趁势兴起,兴兵南下征服了洱海地区各部。唐与吐蕃为西洱河地区的控制权发生争斗,竞相拉拢当地的地方势力,唐王朝支持蒙舍诏统一了六诏,形成了南诏政权。
  南诏统一后,南诏王皮罗阁不满足于做唐王朝的藩属,进一步密切与吐蕃的关系。
  天宝七年,即公元748年,皮逻阁死。其子阁逻凤继位后南诏进一步强大起来,借助吐蕃的力量迅速向东扩张,很快就深入到滇池地区。南诏的东扩和不羁令唐王朝深感不安,双方关系日渐恶化,由此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天宝战争”,唐先后两次共20多万大军全部覆没于洱海地区。长安震动,随之引发了安史之乱,南诏也摆脱了中原王朝的控制,形成了独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天宝十一年,吐蕃封阁逻凤为“东帝”,称为赞普钟(兄弟王)。公元779年,异牟寻继承南诏王位,吐蕃改封其为“日东王”,并开始盘剥和压制南诏。为了抵制吐蕃的压制,异牟寻一方面与吐蕃交往,一方面谋求与唐朝改善关系,归附唐朝。
  公元794年,唐朝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唐与南诏重新和好。异牟寻积极备战,于同年发动了对吐蕃的战争,大破吐蕃军,从根本上解除了吐蕃南下的威胁,使南诏获得了100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
  弥渡,南有二龙关,西有龙庆关,北有天马关,关关山势巍峨,能战能守,既是古代军事要冲,又为洱海地区门户。地理上的战略位置以及商业古道上所处的交通枢纽位置,给弥渡的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了非常直接的影响。明洪武年间,平西侯沐英率军兵临定西岭平滇,明、清时期的军屯、民屯、商屯、开疆移民活动,又给弥渡带来了长江文化;古道商贾游民南来北往,不但给这里带来了商业繁荣,同时也加快了文化交流。弥渡在感受到外来文化以及祖国南北文化的影响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因素通过山间谷道流传到远方,于是,南北文化的涌入以及受滇西乃至东南亚文化影响,境内汉、白、彝、回等民族的本土文化与之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民族相互包容的,多元的,灿烂多姿的弥渡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
  滇缅公路,即320国道。于1937年底开工修筑,历时9个月,至1938年9月通车。1953至1957年修建了海(弥渡海坝庄)勐(勐腊县)公路,西藏至云南沿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路线于1976年全线竣工,1988年国家正式命名为214国道。它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柴达木路与小桥大街交叉点,跨越共和、玛多、玉树和囊谦后,进入西藏类乌齐、昌都、芒康,再连接云南省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临沧、景洪等州县(市),最后止于勐腊县磨憨镇,与国际公路连接至东南亚国家。两条国道在弥渡交汇,马帮运输随着公路的建成逐渐消失。
  如今,现代交通的改道,当代交通迅速发展,特别是楚雄至大理、祥云至临沧的高速公路通车后,弥渡“咽喉”要地、“商流枢纽”的地理特征已渐渐淡化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而这里留存下来的优秀而宝贵的传统文化却延绵不断,历久弥新,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水乡泽国鱼米乡
  
  明万历《赵州志》载:迷渡古为水乡泽国,“水道甚多,一至秋霖,众水汇聚,汪洋若海,往来之人每每失路”,故名:迷渡、■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
   “水乡泽国”浸润出了弥渡美丽的自然风光,也鬼斧神工地雕刻出了自然界的神奇,还孕育出了千姿古迹、万般民俗。
  “天气浑如三月里,风花不断四时春”。弥渡素以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生物、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风光秀丽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著称于世,是鱼米之乡、歌舞之乡,民歌之乡、花灯之乡。
  地处密祉西南的太极顶,古称“小苍山”,俗称“太极灵山”。十三峰峰峦罗列,峰峰巍峨,清翠欲滴,覆盖着大片原始森林,原始杜鹃林生长有罕见的突尖杜鹃。晨观日出夜赏月,冬映山茶,春染杜鹃,夏熟黄李,秋红八角。山上的殿阁建筑多由巨石垒成,别具风格。正月初七为太极顶庙会。每逢会期,弥渡、祥云、南涧、巍山的各族人民会聚在这里,密祉会大唱花灯耍龙舞狮,四方群众踏歌赛舞,虔诚朝拜。
  坐落在县城以东4公里山谷中的天生桥,东西石壁对峙,峭似斧削,险邃的谷涧中一巨石横跨于东西石壁上,状若拱形城门,形成巨大的天生石桥。农历二月十五至二十日、八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可观天桥挂月奇景。农历二月十五日的天生桥庙会,旧时俗称“花子街”。上万人聚集,各族群众载歌载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诏铁柱。古称崖川柱、建宁柱,又名天尊柱。柱高3.3米,圆周1.05米,重约2069公斤,分五节铸成,上有一行直书正楷阳文:“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建极”是南诏王世隆的年号,“建极十三年”(亦为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即公元872年。南诏铁柱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唐柱”。传说,铁柱左右两侧曾塑有男女各一,一种传说是南诏世隆与妃子塑像,又一种说法是孟获夫妇塑像。可惜,这些经典之作在“文革”中已被当作“四旧”毁坏。
  1139年过去了,漫长的岁月给南诏铁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为何建柱?传说不一。人们把铁柱奉为“铁柱老祖”。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弥渡西山一带的彝族同胞就会成群结队聚集到铁柱庙,载歌载舞,举行“领歌”仪式后,开始新一年的“打歌”对歌活动。
  距弥渡县城南约80公里的磨刀箐后山天生营,是哀牢山北段的主峰,海拔2784米,地势陡险。清代李文学农民起义军扎营时的石砌屋基、作战壕沟和碉堡遍布山岗,还遗存有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立的大司藩庙石碑。山顶有大司藩庙,供奉着李文学塑像。义军建立的水城、旗墩、战壕和碉堡等遗迹尚存。
  域内民族节日众多。农历正月初八的花鱼洞庙会、二月十九的多祜踏歌会、三月二十四的灵宝山歌会以及八月二十七的“祭孔”,彝族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操兵节,二月傈僳族芦笙舞会、阔时节以及回族开斋节等等。这些民间节日绵延不绝地传承了下来,构成了弥渡本土文化中的一道人文景观。
  中原花灯文化传入云南,弥渡是云南花灯流传极甚的地区之一。也就有了“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才到红岩坡,处处闻歌声”的景象。
  
  各种文化融合密祉坝
  
  密祉乡位于弥渡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西与巍山县、南与南涧县接壤。全乡国土面积140平方公里,现辖6个村委会,36个自然村,16000多人口。
  密祉,曾名“蜜汁”。长期处在农耕文化里,素称文明礼仪之乡,素有“三乡两区一古道”之美称。密祉花灯源远流长,为“弥渡花灯”的主流,也是云南花灯重要流传地之一,素以花灯之乡著称;《小河淌水》从此地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产生;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化昌盛,被誉为文化之乡,也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2006年3月,太极山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1月,文盛街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同年12月,密祉乡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旅游小镇。
  密祉有许多古老的地名,可以看出这里的历史变迁。“密祉”彝语称为“波罗密”,意为“老虎生活过的地方”。境内“摆衣密”、“克伯得”、“雾嘎砬”,都源于彝语。据史料记载,密祉的历史可追溯到“洪荒时代”。密祉,经历过新旧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演变。先民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设过“白旗国”、“雕旗国”、“花旗国”国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大兵临滇,滇王降汉”,大量中原汉族迁徙南下,开始有内地汉族迁来定居。元代,这里隶属赵州府。史载:“元末为密汁守千户,明洪武十七年改授巡检职”,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的定西岭战役,以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和开疆移民活动,都给这里带来了人居变化。
  密祉李姓宗族始祖李清宇是徽州府休宁县人,于明洪武十四年率部随沐英取滇,洪武十五年攻克定西岭立功,定居于大官庄。其后裔李从明因军功授职赵州定西岭(今属弥渡)巡检司士官,迁到密祉,一直世袭到清代才废除。邹姓始祖邹国祚系江陵县人,迁入弥渡的时间原因与李清宇相同。欧阳姓始祖欧阳涟,系江西芦陵县人,于明崇祯十年迁入密祉,至今已传十八代人。汉族的迁入,密祉成为了以汉族为主的地区。
  明代天启《滇志》记载:“李清宇,赵州弥只里氏。元为弥只防户。洪武中……授土巡检。”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弥渡县宣布成立,密祉即划为弥渡县的一个辖区,改“密汁”为密祉。
  古道给密祉乡“驮”来了“马帮文化”,人口迁徙给这里带来了南北文化,与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山地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孕育了密祉的传统文化。各种文化在密祉多姿多彩地呈现出来。
  “大鼓响,庄稼长”。密祉正月十五、十六耍龙舞狮闹元宵,是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出现太平盛世。众多的山歌调子,数不清的花灯曲调,各种彩灯,形式、内容纵至古今,横至山间、田园地头,远到神话故事、传说,近在农作、习文,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灯场上的扁灯,又叫“国灯”,有风调雨顺之喻;花瓶灯,喻指天下太平;桶灯,喻指祖国统一;渔灯,代表吉庆有余;日月灯,表达对日月星辰的崇敬;灯班中摹拟、装扮或扎裱而成的“关公保皇嫂”、“木兰从军”、“唐僧取经”、“十八相送”、“程咬金卖耙”、“姜太公钓鱼”、“张果老倒骑驴”,一个个都是由远古传下来的故事演绎出来的角色。“一更唛连着唛一更天,哎,姊妹们呀,都把工来换,哪嗨依嗨哟!大田唛连四方,哎,快把唛秧栽上,姊妹们呀,来年么丰收有希望,哪嗨依嗨哟!”这曲由密祉退休干部李明善、李明斋收集的《老栽秧调》,唱的是田园风情。而乡文化站欧阳正兰收集,时永荷、沈锋演唱的《访花蜜》,唱的是山里的景致:“(男)呜——,(女)呜——(男)调子对过喂!哎呀——,蜜蜂采花来路远,亲亲表妹我表妹,不看蜜蜂看路程,哎呀——,想听调子要哥唱,亲亲老表我老表,唱出调子蜜蜂音……”
  如果说《月亮出来亮汪汪》、《赶马调》唱出了古道上的牵挂,那么,《放羊调》唱出的则又是别一样的风景。在文盛街,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村里有个李小祥,他80多岁时在解放初去世。那时,牛羊多的人家一般是自养自放,村民饲养绵羊是不在家里厩养的,羊少的就寄托于人放牧山中。李小祥就是从小专门收受羊群游牧山里至他离开人世的放羊倌之一。
  山里牧羊,白天让羊吃草,吃树叶,晚上有的用网圈地歇羊,有的用竹帘圈地,让羊歇于轮歇地上肥地,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大羊数得三十对,小羊数得三十双,早上起来差一个,晚上点羊差一双,山上找羊豺狗叫,箐着(里)找羊豹子哼……”这曲《放羊调》,便是李小祥这些放羊人的生活写照。还传唱着的其它几首《放羊调》,是牧羊生活“放”出来的心情与牵挂。
  
  翰墨飘香文明地
  
  茶马古道古驿站文盛街,坐落在弥渡县密祉小盆坝以西的凤凰山下。驿站的街道,店铺已被岁月的沧桑打磨掉了光泽。街道用石块铺成,中间镶嵌着用青沙石板铺就的“引马石”,依稀可见深浅不一的马蹄窝。整条街道依山势而建成,中段高,南、北低,街道两旁拥挤地排列着苍色的老屋。房屋建筑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顶。房屋建筑布局临街是店铺,穿过铺面或从铺面一侧的大门到达后院,有一院式或两院式的院落。一般为“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各户院落大小不等。从这种建筑格局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年主人在店铺做买卖,后院用于存货、住宿和厩养驮马的生活居住格局。
  步入杨家桂花店,院内住户的人介绍,这是文盛街当年最大的一家客马店,此院因水井旁有一棵桂花树而得名。房屋布局错落有致,构造较为复杂,巷道环房屋布局。正房左侧有二房可住,右侧有一过厅直进后院,为马帮首领的豪宿区,厢房是客商住处,正房前有马厩三间,且有单间马厩和单间住宿,方便马夫住宿管马。
  聂家院是文盛街当时设施齐备,较为繁华的一家马店。走道两边有土坯屋5间,是专门接待马锅头和马脚子的客房。再往前走进入后院,通道、庭院还是当年用很不规则的,凸凹不平的大块鹅卵石铺成的。主房坐西朝东,耳房排在主房两边,天井两侧为厢房,东面是面房,已经显得十分陈旧。
  古驿站从南至北长度不过800米,却有大大小小店铺100余间。铺面前依窗用黄泥垒起的土台子,这是那个年代用于摆放出售货物的货台;69——70号住户的房屋二楼,是当年讲“圣谕”和唱戏的台子,而今已改作住宅。依稀可以想象出当年的景情:每当太阳衔山,自南、北两个方向而来的马帮陆续到达这里,文盛街也就开始热闹起来。街道上,驮着沉重驮子的驮马摇动着“叮叮咚咚”的马铃声,一匹接一匹地走在街道中间的“引马石”上。于是,整条街回荡着赶马人到达驿站释放一天路途劳累的小调哼唱声、维持马队行走的吆喝声、清脆的马蹄声;暮色逐渐浓重起来,店铺陆续点燃明子、油灯,整条街便是人头攒动,充斥着南腔北调的讨价还价声,不时还伴有戏台上传出的演唱声。正如文盛街人、西南林学院教授石天才写的《文盛街赋》中描述的:“传鼎盛文镇,联内达外,聚百业,行千行,山间铃响,队队马帮,南来北往,疾行远货……当夜幕初落,万炬灯张,大街小巷,人潮涌动,熙熙攘攘,马店爆满。”
  传说,在开科取士时代,国家取录武生,必须看应试者骑马射箭,弄枪舞棒技术。文盛街因山环水抱,坐落凤凰山下,有“双凤朝阳”、“珍珠泉涌”、“二龙抢宝”、“碧云寺幽”等美景,以及水美草肥、经济活跃、互市繁荣,应试者多在此停留,习武练箭。因有“集散和中转站”功能,学子骑着马匹常到马店歇息喂马,故有“马食铺”之名。
  文盛街南、北面进出口处的村头,各立一魁阁。北面街口的魁阁西侧上书:“翰院书香取文章学士,魁星助笔盼金榜题名”;南侧书有“辛卯武魁乙卯文魁前辈风流未艾,先入小学后入大学诸生文运维新”楹联。“文革”前阁楼内塑有一尊泥神像,神像一脚独踩鳌头,一脚高跷顶斗,双手高举,分举笔砚,圆眼环睁,作圈点状,甚为威严,象征对文人的考核。传说,他就是掌管科举选儒大权之魁星神。成语“独占鳌头”即源于此,喻为榜首中状元之人。
  明朝末年,朝廷督学戴宏慈巡察途经这“马食铺”,地方士绅为之摆设香案相迎,了解当地曾出过文魁武举、学士多人,沿街又看到一副副对联笔力遒劲,匠心各运,才思横溢;接触村中人士,彬彬有礼,便知此地是教书育人、翰墨飘香的风水宝地。问起街为何名,觉得“马食铺”之名与这地方的文风很盛实不相宜,便改名为“文盛街”。
  魁阁西侧、古道旁是座土主庙,历代香火不断,祭祀人群络绎不绝。清代,文盛街利用此庙为义学、私塾,教师是文盛街贡生李元阳先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李贡生打破教男不教女的俗规,学生实行男女均收,教的是“忠”、“孝”、“仁”、“爱”、“礼”、“乐”。许多现还健在的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都在此上过学。由于岁月的风雨剥蚀,此庙现已失去了当年的光彩,房屋已残破荒废。
  石家耕读大院,大门匾上写有“理明术精”四个字,是清末本地戴襄尧乡长为表扬石氏族人行医公道,医术精湛而赠送的。“三坊一照壁”的院内,墨香浓浓,堂屋门上方是篆书“万春院”的横匾,意为缅怀先祖。门两侧书一副对联。上联是:“姓源豫淇宗根金陵入滇嵩明卜居弥渡支发阿助落籍密祉百折不挠创千秋家业”;下联书:“风雨拼搏奋力发展并举农商开辟田园崇尚勤俭耕读传家八代繁衍扬万春精神”。正房内布置着《石姓家庭简史》、《石姓传人歌》、《石姓巾帼颂》、《密祉赋》、《文盛街赋》等字画作品及一些古籍、古玩。石姓家族从金陵(南京的别称)迁徙到弥渡,经现今的德苴阿助村迁至文盛街,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历代石姓人都非常重视耕读,且文风很盛,家教甚严。故此,家庭人才辈出,学子比比皆是,并获“太学生”匾额。因此,被乡人誉为紫竹林中的“文化大院”。
  自明清以来,密祉非常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邹尧臣,清代乾隆年间的武举刘世英,咸丰年间的文举张思颜,贡生李超伍、李先伍、黄河清、李元阳等数10人,还有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龙灯会,扎裱外型各异龙灯、彩灯极具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民间艺人,都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密祉也就有了人杰地灵的气象。
  文盛街南面村头,有一棵老态龙钟的槐树,树冠已用木杆支撑着。凤凰桥头的魁阁,又叫财神阁。此阁因出行或进文盛街的人遇到下雨时就在此避雨。因此,也有人叫它“避雨亭”。小亭已有些风蚀华残,书写着1987年尹宜公先生应密祉乡政府之邀作的一副对联:“北斗烁烁珍珠泉涌,东风浩浩凤凰腾飞”。
  亚溪河畔是小巧玲珑的“小河淌水意境区”。园中垂柳婀娜多姿,月亮岛独具风格,走道迂回曲折,碧草如茵,花香馥郁。竖起的几块岩石上,雕刻着名曲《小河淌水》曲词。这是密祉乡投资70万元于2008年1月建成的。
  弥川景如画,歌声陶人醉。弥渡这块风光旖旎的土地不但有着神奇的历史,而且也有着神秘的文化。弥渡就这么勾人魂似的引人喜欢,招人猜测……于是,在滇西还流传着一句谚语:“丽江粑粑、鹤庆酒,到了弥渡不想走。”
  
  责任编辑 左家琦
其他文献
古城墙    走近你 想  与你站成同一深度  抚摸你 已寻不出  当年金戈铁马  修葺一新的城墙  把历史叠印在这片  黄土地上  古老又年轻    一度荣耀的城门  迎四方嘉客  闲庭漫步中 随手  抓一缕南来的风  聆听 一个  民族生生不息的故事。  崇圣寺三塔    终于大彻大悟  孤傲的三塔  端坐 如禅  别了昔日的繁喧  千年风雨洗刷  沉淀千年苍悲的古国  如今 走进  三塔的故
期刊
塘 子    一片宽广的水域,碧蓝澄澈,深不见底。有时,水面异常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跳跃着点点金光。有时,平静的水面突然波涛汹涌,层层浪花拍打着岸边,卷起成堆“雪”。有时,平静的水面突然卷起水浪,形成几个数米高的水柱,像听到激昂振奋旋律的音乐喷泉,在狂吼,在欢庆。有时,冲天水柱涌到我面前,张开大嘴似乎要把我吞噬。有时,我静静地坐在岸边,看水面的潋滟波光。有时,我一个人走在岸边,胜似闲庭信步。有时
期刊
花鱼洞,位于德苴乡东北约9公里的峡谷中,幽涧深处,两崖对峙,崖下岩洞中有泉水流出,洞中有花鱼,故名花鱼洞。  花鱼洞,两岸多岩洞,寺庙依岩而建,寺旁绿荫掩映,鸟声啾啾,素有锦背花鱼、鱼跃锦池等奇观。当地文人有诗云:“混混源水不息流,古洞花鱼境清幽;悬崖峭壁干古求,茸峰岗峦万纪留;佳木参天幽谷石,野花砸地秀巅头:近访桃源避奏地,赛过巴陵岳阳楼。”花鱼洞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风景区,一度成为德苴印象。  
期刊
一种分离与银河有关  一次相聚与鹊桥有关  一段爱情与传说有关  一缕相思与七夕有关    当美丽的故事流传千年  我们感慨世道的酸甜苦辣  当思念被喜鹊的飞翔托起时  我们感受爱情的千古浪漫    掬一捧月光隔河相望  谁说得清长久的分离不是一种痛  谁说得清短暂的相逢不是一种情  难怪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个日子    就在这个日子  我们被一种传说所牵引  聆听着鹊桥上的
期刊
也许,盘古开天地的时候  他就知道 在若干年后  将有一个尚白的民族  需要一片好山好水好风光  跟这个民族性情相谐的  好山好水好风光  就凌然地突兀起了一脉  长年不化的晶灿  就深情地陷凹出了一汪  鸥飞月映的碧蓝  还有平畴百里的沃野  还有满坡岭绽放的山茶杜鹃  还有飞花溅玉的玫瑰十八溪  还有万朵梅花点染的天生桥  还有弓一样顽皮戏浪的鱼儿  还有金梭银梭一样的浪中石舟  还有望天而生
期刊
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不仅先后被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特聘为专家,而且还被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特聘为副教授,与当代大学生乃至外国留学生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彝族剪纸艺术的感悟,并现场活态演示剪纸技艺,他就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剪纸传承人陈德。    结缘剪纸 缘与偶然    1965年陈德出生于大理州南涧县宝华镇篾笆哨一农家小院里,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可以说陈德
期刊
忆苏,本名苏佳琴。大理巍山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教师,文学爱好者。闲时读书写字,笔随心动,信马由缰,用感性的心做理性的思考与从容的表达。只想用文字,记下生命里的每一份感动和时光深处那些流年的痕迹。    小巷遐思     古城如一方棋盘,纵横交错其间的街巷,就是棋盘中的经纬脉络,将一方古老的城池变得生动而鲜活。   那些细细窄窄,悠长幽静的小巷,贯穿整个古城的血脉联通古城流动的气场,静静地流
期刊
鸡足山是太遥远了,李贽当年要不是大老远地跑到云南来做官,他与鸡足山肯定是无缘的了。说鸡足山成就了这位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一点也不为过。  李贽五十岁了,千里迢迢赴云南姚安做知府,做官做得不耐烦了,便跑到鸡足山读佛经,听法师讲经谈禅。明万历六年、八年(1578、1580),先后两次登临鸡足山,寓居大觉寺、水月庵、钵盂庵,一住数月,不想下山。和他同时代的文学家袁中道说他厌恶官场簿书生活,“遂入鸡
期刊
第一怪:铁路上火车不来汽车来    这条跑汽车的铁路,就是著名的“滇缅铁路”祥云县王家庄至练渡段。在这条铁路上,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汽车在跑来跑去,却始终见不到一列火车。  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后期,云南大地上开始建设滇缅铁路。经过几年的施工,沿途大部分路基涵洞和隧道已经基本完工。可一九四二年四月,日本帝国主义经缅甸侵占了云南怒江以西的广大地区,云南和当时的整个抗战大后方告急,工程被迫全线停工。为防止
期刊
李达伟,白族,1986年生于大理州剑川县。已在《民族文學》、《青春》、《翠苑》、《满族文学》、《厦门文学》、《连云港文学》、《新潮》、《新叶》、《草地》、《岁月》、《海中洲》、《散文诗》、《新世纪文学选刊》等杂志发表二十余万字,现居保山。    一、循环的画面     一直以来,我都会有意避开在县一中读初中的那段时光。在两年半的时间里,青春期的迷惘忧伤躁动不断压迫着我。从县一中门口出来时,我犹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