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探究教学是初中化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点。化学本身作为科学范畴的学科内容,其本身的探究性加强,这样一来也就决定了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探究性教学主要是以探究为主,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亲身感受化学的科学性,感悟化学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而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探究性教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能够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和素养的提升。本文立足于此,着重从三个方面探究探究性教学策略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性教学 对策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主动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推理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探究教学策略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即:它主要以探究为载体形式,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行为,进而在实践中获取一定的科学方法,很是符合化学学科的性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借以来强化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对策。
一、寻找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串
探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反应,了解化学本质内容,是学生知识深化的一个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化学总是感到学习困难,尤其面对化学原理、化学符号不能够产生探究的欲望。对此,需要教师借助外力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促使其主动学习。笔者在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问题做导引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即: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探究问题点,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去主动的去探究化学现象,从而为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如:在学习“蜡烛中的化学”教学内容时,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将其整合成为问题串,诱导学生由浅到深的去探究,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諸如:石蜡有哪些性质?你怎样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谈谈你认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吗?当你燃烧蜡烛的是,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当你把一根小木棍放在火焰上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一秒后取出木棍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形成那样的想象?将其换成白瓷片又会发生什么?你觉得蜡烛燃烧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以问题做思维的引导,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了解化学原理。
二、猜测假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教学开展的核心内容是猜想假设,同时猜想假设也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内容。通过猜测假设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知识认知提供一定的验证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知化学知识本质,强化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素养。猜测假设是探究的一个前提性内容,它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来支持,猜测假设得到成功验证那么就会形成科学性的结论,反之是对学生化学经验的一个提示。它是科学发展中比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元素。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猜测假设甚至笔者自己提出假设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去验证。
如:在学习“溶液”相关内容时,其中一个实验内容是“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个化学原理,笔者提出系列的假设猜想让学生去实验证实:假设将其中的无色酚酞换成其他的化学分子,诸如:Na 、OH-、H2O,它还会发生变化吗?再如:在学习“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支取CO2”实验时,笔者让学生猜测溶液中都有什么?假设溶液中有CaCl2和HCl,需要验证那种物质存在?怎么验证?引导学生从感性出发,去进行猜测验证,尝试参与到探究中去,进而促使学生对化学上升对知识的理性认知,最终形成一种新的个体现象认知,展示自己的主动学习行为,凸显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现象强化学生的探究认知
初中化学知识基础性较强,很多内容都源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说,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生活造就了化学的形成,化学推动了生活的向前发展。从理论性角度来说,初中化学呈现出的知识更多的是对生活现象的一个科学性、规律性的总结。新北背景下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学生自主探究,而且更多的是学生通过探究能够形成一定的技能,将其灵活的运用。教育教学生活化教学理念一直倡导“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性教学的最大境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去探究生活常识,深化自我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对此,笔者在生活中选取生活现象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将化学知识转化成为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一方面能够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对学生个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实践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技能。
总的来说,化学本身属于科学性学科范畴,科学探究是其精华,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开展是必然的,我们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总结探究性教学实施的有效对策,借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从根本推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王房雄. 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 南涧.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中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性教学 对策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主动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感悟知识,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推理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探究教学策略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即:它主要以探究为载体形式,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行为,进而在实践中获取一定的科学方法,很是符合化学学科的性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借以来强化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素养。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一下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对策。
一、寻找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问题串
探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反应,了解化学本质内容,是学生知识深化的一个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化学总是感到学习困难,尤其面对化学原理、化学符号不能够产生探究的欲望。对此,需要教师借助外力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促使其主动学习。笔者在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问题做导引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即: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探究问题点,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去主动的去探究化学现象,从而为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如:在学习“蜡烛中的化学”教学内容时,笔者结合教材内容,将其整合成为问题串,诱导学生由浅到深的去探究,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諸如:石蜡有哪些性质?你怎样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谈谈你认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吗?当你燃烧蜡烛的是,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当你把一根小木棍放在火焰上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一秒后取出木棍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形成那样的想象?将其换成白瓷片又会发生什么?你觉得蜡烛燃烧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以问题做思维的引导,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了解化学原理。
二、猜测假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教学开展的核心内容是猜想假设,同时猜想假设也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内容。通过猜测假设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知识认知提供一定的验证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知化学知识本质,强化学生的科学技能和素养。猜测假设是探究的一个前提性内容,它的发生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来支持,猜测假设得到成功验证那么就会形成科学性的结论,反之是对学生化学经验的一个提示。它是科学发展中比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元素。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猜测假设甚至笔者自己提出假设性的问题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去验证。
如:在学习“溶液”相关内容时,其中一个实验内容是“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为了更好的验证这个化学原理,笔者提出系列的假设猜想让学生去实验证实:假设将其中的无色酚酞换成其他的化学分子,诸如:Na 、OH-、H2O,它还会发生变化吗?再如:在学习“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支取CO2”实验时,笔者让学生猜测溶液中都有什么?假设溶液中有CaCl2和HCl,需要验证那种物质存在?怎么验证?引导学生从感性出发,去进行猜测验证,尝试参与到探究中去,进而促使学生对化学上升对知识的理性认知,最终形成一种新的个体现象认知,展示自己的主动学习行为,凸显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现象强化学生的探究认知
初中化学知识基础性较强,很多内容都源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某个角度来说,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生活造就了化学的形成,化学推动了生活的向前发展。从理论性角度来说,初中化学呈现出的知识更多的是对生活现象的一个科学性、规律性的总结。新北背景下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是学生自主探究,而且更多的是学生通过探究能够形成一定的技能,将其灵活的运用。教育教学生活化教学理念一直倡导“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性教学的最大境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去探究生活常识,深化自我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对此,笔者在生活中选取生活现象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将化学知识转化成为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一方面能够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对学生个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实践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技能。
总的来说,化学本身属于科学性学科范畴,科学探究是其精华,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开展是必然的,我们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总结探究性教学实施的有效对策,借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从根本推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王房雄. 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 南涧.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