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错”为“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h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把 “错误”转化为“资源”,化消极为积极,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挑战。“错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错误”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
  关键词:错误分析深化理解科学
  
  为了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让课堂开放,把空间留给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得到了发展和尊重,课堂上学生表现十分活跃,常常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为了鼓励学生,减少课堂冲突,教师每一节课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也难免会出现问题,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因此而增多了。
  什么是“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
  “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把 “错误”转化为“资源”,化消极为积极,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挑战。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错误”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
  一、 容忍 “错误”,因势利导。
  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
  案例分析:在 “酸碱盐”习题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如何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两瓶无色溶液?课堂上同学们设计了众多的方案,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只加硝酸银溶液就可以鉴别出来,而忽略再加稀硝酸这一重要物质,经过同学们的相互学习、讨论,全班同学都弄懂了其中的道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三天后的一次练习中,有一道和上述一模一样的选择题,全班同学竟然有一半发生错误——只选择硝酸银来鉴别。面对这种情况,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把习题讲评课移到实验室进行,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身体验在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结果都产生白色的沉淀,在向产生的白色沉淀中加稀硝酸,确实发现一种沉淀不消失,一种沉淀消失并产生气泡。在这节课上,我又设计延伸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鉴别,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亲身体验,最后进行总结归纳。直到中考复习时我班的同学对这类题都能灵活运用。
  二、 利用“错误”,将错就错。
  利用出现的错误,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一节内容时,其中有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问题。在反应进行到后半段时前排突然有一个学生说:“哎,怎么石灰水友变清了呢?”我一看,着实吓了一跳。我马上意识到二氧化碳通入过多了,麻烦的是书本上只介绍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却没有变回澄清这一说。此时,更多的同学已经被这一现象吸引了。正在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的时候,我向全体同学说:“既然你们认为老师范了一个错误,那你们想不想弄清是怎么回事?”“想!”几乎是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提了二个问题:第一,试管里的石灰水开始慢慢变浑浊,这样证明了什么?第二,为什么后来又变回澄清?一位学生站起激动的说:“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物质,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我继续鼓励大家:“能说说第二个问题吗?”“还是二氧化碳。”课代表站起来说。“为什么呢?”课代表接着说:“没有其他物质进入试管,如果猜的没错,应该是二氧化碳通入太多所致,其他的我不知道。”是啊!生成什么有什么重要呢,当时根本没学到。我为我的学生如此仔细的观察和精彩的分析而激动。
  三、巧设错误,创设精彩。
  初中科学中某些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出现错误,若教师在教学中巧设错误,创设情境,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那定会创出别样的精彩。
  案例分析:学生总认为人里平面镜越远,看到的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我没有解释,而是叫一位学生上来体会一下人离平面镜越远,看到的情景,使大家确信像真的变小了。因为错的越深,印象约深刻。之后我在引导学生思考:当你登上山顶看山下的房子时感觉象火柴盒,但当你回到平地走到那房子前,看到的房子还小吗?房子会不会因为离你的远近而发生变化呢?然后让学生回顾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体是等大的,房子的大小不变,所以其像的大小也不会变。这样,因为错的深刻,掌握也就牢固了。
  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老师给学生一个引导,学生会走的更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不要掩饰,不要否定,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课堂,让他们在一个真实而有效的课堂里毫无顾忌、无所保留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乐于学习、勇于探索,在挫折中坚强,在错误中进步,在创新中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科学探究,将其列入内容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接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本文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探究活动,达到《物理课程课标》要求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探究实验安培定则  探究,原指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活动。后来,教育部门将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
近些年来,很多老师在劳动与技术课上,让学生尝试合作学习,但效果总不太理想。通过观察,我发现在劳动与技术的课堂的合作氛围不浓:有的学生将自己游离于合作之外,成了课堂的旁观;有的学生则个人主义,什么都要自己来,将喜欢的项目一人独揽,影响了小组的团结与和谐。长此以往,课堂合作就会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如何在劳动与技术课中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笔者研究的一项课题,现提出出下看法:
【摘要】 英语是高中生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步探讨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实践策略和途径等等,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策略和途径   一、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化,根本不是为
与数学基础知识一样,数学思想也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视与加强中学数学思想的教学,这对于抓好双基,培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几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初中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有以下几种:   一、字母代数思想   用字母代替数字,是初中生最先接触到的数学思想,也是初等代数以至整个数学最重要最基础的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中,用字母代替数字,各种量、量的关系、量的
摘要:政治小论文写作,是广大中学生、政治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活动,它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冲破应试教育陈旧的教学模式,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化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精心指导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都具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笔者从事多年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提高职高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是关键。为什么要做数学笔记?怎么样做数学笔记?如何通过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能力来提高职高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以上几个问题将做以阐述。  〔关键词〕职高学生;数学笔记;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 作为职业高中的教师应该千方百计
[摘要] “问题生”难管,中等职业学校的“问题生”更难管,由于他们的年龄在16-19岁,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转型期,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形成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对问题生转化措施对策的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转化对策  在教育实践中“问题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并令人头痛的问题。本文所涉及的“问题生”特指那些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智力正常,有两种
摘要: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的语言素养学生语文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提高更具榜样和示范性作用。因此,提高语文教师语言的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素养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的脑力劳动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
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大潮下,民族地区老师的识时务就是主动学习新课标,不折不扣地推行新课改,从而实现与时俱进,科学执教。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数学课中培养兴趣,能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能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数学课充满活力与生机。想方设法让课堂焕发生机,才
[背景]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有效性更是教学的生命之所在。课堂教学有效与否不在于容量,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学生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一线语文老师不再“盲从”,不再追求表面意义上的流畅与生动,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认识到: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删繁就简、摈弃浮华的,应致力于学生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能力有效发展的。  而回顾身边的常态课教学现状